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北朝纪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防得过贺兰袖,怎么防得过明里暗里这么多人。
好在她也不算是全无所得。要是萧阮仍能如从前一般顺利拿到兵权归国,而燕朝分裂,无力南下,那自然是她贺兰袖笑到了最后。但是如今萧阮未必有这个机会。
从前她父亲是为了她,力排众议,接纳萧阮。如今……陆靖华好摆布不等于陆家好摆布。陆靖华秉性容貌,与小玉儿相去甚远,又没有当初贺兰的手腕,也就多半不可能拥有左右皇帝和家族的能力。
事实上陆靖华得立为皇后,对于她,未尝不是利好。皇帝要与太后斗,皇后是他天然的同盟。陆家是将门,有很大可能,会从她父亲手里分一杯羹去。如果皇帝能够的话。
所以父亲会倒向太后。即便如今还没有决定,最终也必然是这样。无论为了王妃,还是因为皇帝猜忌。
而且短期内,太后应该是能够压住皇帝。
至于以后……嘉语也盘算过,从前燕朝的四分五裂,与两宫不和有关,与皇帝刚愎有关,与台省用人有关,与六镇之乱有关,与萧阮领兵南下有关。以她的身份,左右不了天下大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介匹夫,说什么天下有责。
换做是哥哥,没准行动会方便很多,没准还能够力挽狂澜。不过嘉语并不想抱怨,抱怨能有什么用,哥哥小小年纪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也并没有抱怨过两个妹妹能够安享太平。只能是尽力而已。
说到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王府,能打探和收集到的消息太少,远不及她从前在周乐身边。从前她是孤家寡人,周乐并不忌讳让她碰触机密文书。而父亲是决然不会允许她进书房的——耍赖也没有用。既如此,只能另辟蹊径:宝光寺由来已久,又一向都是达官贵人乐于供奉。
暂住宝光寺,嘉语只带了姜娘、半夏和茯苓。
自镇国公家眷和始平王家眷在宝光寺出事之后,宝光寺已经被清洗过一遍,始平王又拨了四名侍卫跟着嘉语。姜娘花了半个月功夫,上下摸得熟透,买了二十四个才留头的小尼姑,以节气为名,和住持说好了跟着寺中比丘尼修行,等嘉语回府,再一并带回去安置家庙。
小尼姑不识字,学话却有模有样,各自跟着师父出入洛阳城里贵族门第,目中所见,耳中有所闻,源源不断都传回到嘉语这里。消息汇集,交由半夏、茯苓整理。起初手生,到嘉语指点了小半月,渐渐就不用再操心。
嘉语得了闲,无非反复追忆与推算。
毕竟时隔十年之久。从前这个时段所发生的事,从前并没有留意。如今想来,就只有个模糊的印象。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刻,就你在这世间的这一刻,整个世界,在往什么方向滑落。
那些导致日后天崩地裂的大事,起源于哪个不起眼的细节,大多数人都看不到。张家被烧,嘉语从前也听说过,甚至那一日她还路过,目睹有人跌跌撞撞从张宅里奔出来。但如果不是后来周乐反复提起,她大约还会为朝廷顺利镇压动乱而高兴,决然想不到这把火,就是燕朝覆灭之始。
是谁走漏了风声呢,张仲瑀的上书?嘉语也仔细想过,但是上一世她还不知世事,这一世她不在京中。
论理,能拿到朝臣上书的人总归不多,只是苦无线索。之后吏部尚书崔亮上台主政,授官不问才能,一律按年资分先后,那更是她无从左右。受惠者亦多,要从中揪出背后黑手,则基本不可能。
更何况最重要的也许还不是找出那个人。嘉语叹了口气。
后宅的家长里短,只是便于她梳理家族、势力之间的利益关系。但是天下之大,这也不是最重要的。
比如汉之亡,始于黄巾之乱,那并不完全因为京中达官显贵的勾心斗角。而是汉末的天下灾荒,瘟疫频发,朝廷赈抚不力,灾民流离失所,五斗米教大行于世,才有朝廷令天下州郡养兵驱贼,这是动乱之源。至于董卓进京,诸侯割据,不过是加剧了这个进程。
知道天下走向,是她的优势,但是她并不能由此倒推出如今的朝局。棋盘上一角闲棋,都可能导致胜负易手,更何况被她和贺兰袖移动的,是处于棋局正中的棋子。
天下还会不会乱,帝后之争鹿死谁手,都是眼下无法判断。
如果她手里有人能够左右朝局……嘉语想了一会儿,还是只能苦笑。人贵自知。她并没有施政的才能,手操权柄,一言以决天下,是怎样如履薄冰,光想想都不寒而栗。
要识人用人,抚牧万民,给天下以活路,那不是摆平几个权贵就能做到的。她的父亲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几乎没有敌手,但是洛阳不是他的战场。她父兄过世之后,皇帝曾主掌洛阳半年,外不能退兵,内不能安民,可见也有限。更休说姚太后,如果她足够能干,天下也不至于动荡如此。
在这方面,没准反倒是贺兰袖优势更大,她陪萧阮走到了最后,如果她没说谎的话。怎样施政,多少耳濡目染。
但是反过来想,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江南江北,毕竟不能一概而论。
转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茯苓来报,说谢云然来访。
防得过贺兰袖,怎么防得过明里暗里这么多人。
好在她也不算是全无所得。要是萧阮仍能如从前一般顺利拿到兵权归国,而燕朝分裂,无力南下,那自然是她贺兰袖笑到了最后。但是如今萧阮未必有这个机会。
从前她父亲是为了她,力排众议,接纳萧阮。如今……陆靖华好摆布不等于陆家好摆布。陆靖华秉性容貌,与小玉儿相去甚远,又没有当初贺兰的手腕,也就多半不可能拥有左右皇帝和家族的能力。
事实上陆靖华得立为皇后,对于她,未尝不是利好。皇帝要与太后斗,皇后是他天然的同盟。陆家是将门,有很大可能,会从她父亲手里分一杯羹去。如果皇帝能够的话。
所以父亲会倒向太后。即便如今还没有决定,最终也必然是这样。无论为了王妃,还是因为皇帝猜忌。
而且短期内,太后应该是能够压住皇帝。
至于以后……嘉语也盘算过,从前燕朝的四分五裂,与两宫不和有关,与皇帝刚愎有关,与台省用人有关,与六镇之乱有关,与萧阮领兵南下有关。以她的身份,左右不了天下大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介匹夫,说什么天下有责。
换做是哥哥,没准行动会方便很多,没准还能够力挽狂澜。不过嘉语并不想抱怨,抱怨能有什么用,哥哥小小年纪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也并没有抱怨过两个妹妹能够安享太平。只能是尽力而已。
说到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王府,能打探和收集到的消息太少,远不及她从前在周乐身边。从前她是孤家寡人,周乐并不忌讳让她碰触机密文书。而父亲是决然不会允许她进书房的——耍赖也没有用。既如此,只能另辟蹊径:宝光寺由来已久,又一向都是达官贵人乐于供奉。
暂住宝光寺,嘉语只带了姜娘、半夏和茯苓。
自镇国公家眷和始平王家眷在宝光寺出事之后,宝光寺已经被清洗过一遍,始平王又拨了四名侍卫跟着嘉语。姜娘花了半个月功夫,上下摸得熟透,买了二十四个才留头的小尼姑,以节气为名,和住持说好了跟着寺中比丘尼修行,等嘉语回府,再一并带回去安置家庙。
小尼姑不识字,学话却有模有样,各自跟着师父出入洛阳城里贵族门第,目中所见,耳中有所闻,源源不断都传回到嘉语这里。消息汇集,交由半夏、茯苓整理。起初手生,到嘉语指点了小半月,渐渐就不用再操心。
嘉语得了闲,无非反复追忆与推算。
毕竟时隔十年之久。从前这个时段所发生的事,从前并没有留意。如今想来,就只有个模糊的印象。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刻,就你在这世间的这一刻,整个世界,在往什么方向滑落。
那些导致日后天崩地裂的大事,起源于哪个不起眼的细节,大多数人都看不到。张家被烧,嘉语从前也听说过,甚至那一日她还路过,目睹有人跌跌撞撞从张宅里奔出来。但如果不是后来周乐反复提起,她大约还会为朝廷顺利镇压动乱而高兴,决然想不到这把火,就是燕朝覆灭之始。
是谁走漏了风声呢,张仲瑀的上书?嘉语也仔细想过,但是上一世她还不知世事,这一世她不在京中。
论理,能拿到朝臣上书的人总归不多,只是苦无线索。之后吏部尚书崔亮上台主政,授官不问才能,一律按年资分先后,那更是她无从左右。受惠者亦多,要从中揪出背后黑手,则基本不可能。
更何况最重要的也许还不是找出那个人。嘉语叹了口气。
后宅的家长里短,只是便于她梳理家族、势力之间的利益关系。但是天下之大,这也不是最重要的。
比如汉之亡,始于黄巾之乱,那并不完全因为京中达官显贵的勾心斗角。而是汉末的天下灾荒,瘟疫频发,朝廷赈抚不力,灾民流离失所,五斗米教大行于世,才有朝廷令天下州郡养兵驱贼,这是动乱之源。至于董卓进京,诸侯割据,不过是加剧了这个进程。
知道天下走向,是她的优势,但是她并不能由此倒推出如今的朝局。棋盘上一角闲棋,都可能导致胜负易手,更何况被她和贺兰袖移动的,是处于棋局正中的棋子。
天下还会不会乱,帝后之争鹿死谁手,都是眼下无法判断。
如果她手里有人能够左右朝局……嘉语想了一会儿,还是只能苦笑。人贵自知。她并没有施政的才能,手操权柄,一言以决天下,是怎样如履薄冰,光想想都不寒而栗。
要识人用人,抚牧万民,给天下以活路,那不是摆平几个权贵就能做到的。她的父亲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几乎没有敌手,但是洛阳不是他的战场。她父兄过世之后,皇帝曾主掌洛阳半年,外不能退兵,内不能安民,可见也有限。更休说姚太后,如果她足够能干,天下也不至于动荡如此。
在这方面,没准反倒是贺兰袖优势更大,她陪萧阮走到了最后,如果她没说谎的话。怎样施政,多少耳濡目染。
但是反过来想,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江南江北,毕竟不能一概而论。
转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茯苓来报,说谢云然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