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三国之卧龙助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灭魏势在必行,断不可半途而废,依我之见,中正的计划可行。”
丞相诸葛亮手中拿着的是方绍的那道,关于将伐魏之战进行到底的上书,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诸葛亮显然决定支持方绍。
而当庞统听闻诸葛亮转变态度之词后,脸上却流露出不悦之色,他轻抚着短须,冷冷道:“孔明,你难道不觉得中正的计划太过用险了吗?要知曹艹尚在,魏军在河北尚在十余万可用之军,中正想击破曹艹必是十分艰难,倘若拖延曰久,荆州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等荆州士人的根基被掘,这等重责又该谁来担当?”
很显然,庞统对方绍的计划是持反对态度的,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却并非只是他话中所说的原因。
襄阳有赵云,江陵有徐庶,二地城坚墙厚,积粮无数,庞统当然知道,吴人想攻破此荆州核心之地非是易事,所以他固然担忧荆州有失覆之危,但却并非主要原因。
而方绍一旦灭魏成功,则其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朝中,乃至在天下之间,其声望必将无比巨隆,甚至将盖过关羽等元功宿臣。
这个方绍,恰恰又是跟孔明穿一条裤子的人,这二人一个是文臣领袖,一个又在军中夺得冠首之威,二人联手,试问大汉朝还是谁能奈何得了他们。
这才是庞统真正所担心的,一旦达成这样的局面,那么最受影响的必然是自己,权力受到削弱是必然的,甚至在将来,那二人联手控制朝政,自己这个“外人”被逐出权力中枢也未尝没有可能。
凡事都有可能,不可不防啊。
所以,庞统才会如此的反对方绍的计划。
当然,庞统的反对也极有道理,至少表面的字眼上来看,找不出其明公暗私的尾巴。
“士元所言固然有理,不过,中正的智谋军略,难道士元你还不相信吗,既然他上书说自己必能灭魏,那就说明他有这份自信,我们正当全力的支持于他。”
诸葛亮继续为方绍“袒护”,不过庞统却不吃他这一套,面对着关系如此重大的决议之时,他绝不会手软退畏。
“天有不测风云,就算是中正,也难保不会有失算的时候。孔明,在件事上,我可以保持沉默,但你要想清楚,万一有失,谁又来担这个责任?”
庞统咄咄逼人之词,一时令诸葛亮有点无法应对。
沉默许久之后,诸葛亮忽然长出一口气,淡淡道:“士元你尽管放心便是,如若有失,自有我诸葛亮来承担一切后果便是。”
诸葛亮把这话都说了出来,庞统自然就无话可说,心想孔明啊孔明,算你有胆量,既然你敢把这责任往一人肩上扛,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喝喝小茶,听听小曲,等着看你们怎么把这台好戏收场吧。
于是,庞统便不再反对。
之后经过数天的讨论,诸葛亮以荆州士人领袖,以及国之丞相的权威,极力的压制住了那些反对的声音。
几天之后,远在邺城的方绍收到了来自长安的诏命,尽管那是以皇帝口气下达的一道诏命,但实际上却是诸葛亮的意思,诏令收回上道诏命,命他继续以左大司马的身份,都督冀幽并三州军事,统帅三军继续伐魏之战。
收到诏命的方绍暗松了口气,同时他也想到了必是孔明在朝中为他说话,否则怎能堵得住朝野中大多数荆襄系士吏们的口,想来孔明身上所承受的压力也不消。
诸葛亮的信任,方绍无以为报,只有全心全意的役入到灭魏之战当中。
其实,河北的形势远非朝中那帮大臣们可以预料的,曹艹在此集结了十余万魏军,如果方绍的大军一旦撤退,曹艹的野心不仅仅是收复邺城,甚至有可能趁势追击,复夺幽并失地。
这一次,曹艹是打算跟方绍玩命呢。
在曹艹的统帅下,魏军发动了疯狂的反扑,为了避让魏军锐势,方绍只得下令将战线北移,至邺城以南七十里之地构建新的防御阵地,于是双方在河北平原上,长达数十里的战线上,形成了对峙之势。
方绍的军队原有十五万之众,但由于为了镇守一部分新得之城,不得不分出部分兵马,实质上能投放于前线的也只有十一万人左右,双方在实际兵力对比上算是不分胜负。
在这数十里长的战线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战争延续了数月,彼此间互有胜负,直战至隆冬时节,大雪骤降,天气甚寒,交战双方才因天气原因,不得不心领神... -->>
————“灭魏势在必行,断不可半途而废,依我之见,中正的计划可行。”
丞相诸葛亮手中拿着的是方绍的那道,关于将伐魏之战进行到底的上书,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诸葛亮显然决定支持方绍。
而当庞统听闻诸葛亮转变态度之词后,脸上却流露出不悦之色,他轻抚着短须,冷冷道:“孔明,你难道不觉得中正的计划太过用险了吗?要知曹艹尚在,魏军在河北尚在十余万可用之军,中正想击破曹艹必是十分艰难,倘若拖延曰久,荆州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等荆州士人的根基被掘,这等重责又该谁来担当?”
很显然,庞统对方绍的计划是持反对态度的,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却并非只是他话中所说的原因。
襄阳有赵云,江陵有徐庶,二地城坚墙厚,积粮无数,庞统当然知道,吴人想攻破此荆州核心之地非是易事,所以他固然担忧荆州有失覆之危,但却并非主要原因。
而方绍一旦灭魏成功,则其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朝中,乃至在天下之间,其声望必将无比巨隆,甚至将盖过关羽等元功宿臣。
这个方绍,恰恰又是跟孔明穿一条裤子的人,这二人一个是文臣领袖,一个又在军中夺得冠首之威,二人联手,试问大汉朝还是谁能奈何得了他们。
这才是庞统真正所担心的,一旦达成这样的局面,那么最受影响的必然是自己,权力受到削弱是必然的,甚至在将来,那二人联手控制朝政,自己这个“外人”被逐出权力中枢也未尝没有可能。
凡事都有可能,不可不防啊。
所以,庞统才会如此的反对方绍的计划。
当然,庞统的反对也极有道理,至少表面的字眼上来看,找不出其明公暗私的尾巴。
“士元所言固然有理,不过,中正的智谋军略,难道士元你还不相信吗,既然他上书说自己必能灭魏,那就说明他有这份自信,我们正当全力的支持于他。”
诸葛亮继续为方绍“袒护”,不过庞统却不吃他这一套,面对着关系如此重大的决议之时,他绝不会手软退畏。
“天有不测风云,就算是中正,也难保不会有失算的时候。孔明,在件事上,我可以保持沉默,但你要想清楚,万一有失,谁又来担这个责任?”
庞统咄咄逼人之词,一时令诸葛亮有点无法应对。
沉默许久之后,诸葛亮忽然长出一口气,淡淡道:“士元你尽管放心便是,如若有失,自有我诸葛亮来承担一切后果便是。”
诸葛亮把这话都说了出来,庞统自然就无话可说,心想孔明啊孔明,算你有胆量,既然你敢把这责任往一人肩上扛,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喝喝小茶,听听小曲,等着看你们怎么把这台好戏收场吧。
于是,庞统便不再反对。
之后经过数天的讨论,诸葛亮以荆州士人领袖,以及国之丞相的权威,极力的压制住了那些反对的声音。
几天之后,远在邺城的方绍收到了来自长安的诏命,尽管那是以皇帝口气下达的一道诏命,但实际上却是诸葛亮的意思,诏令收回上道诏命,命他继续以左大司马的身份,都督冀幽并三州军事,统帅三军继续伐魏之战。
收到诏命的方绍暗松了口气,同时他也想到了必是孔明在朝中为他说话,否则怎能堵得住朝野中大多数荆襄系士吏们的口,想来孔明身上所承受的压力也不消。
诸葛亮的信任,方绍无以为报,只有全心全意的役入到灭魏之战当中。
其实,河北的形势远非朝中那帮大臣们可以预料的,曹艹在此集结了十余万魏军,如果方绍的大军一旦撤退,曹艹的野心不仅仅是收复邺城,甚至有可能趁势追击,复夺幽并失地。
这一次,曹艹是打算跟方绍玩命呢。
在曹艹的统帅下,魏军发动了疯狂的反扑,为了避让魏军锐势,方绍只得下令将战线北移,至邺城以南七十里之地构建新的防御阵地,于是双方在河北平原上,长达数十里的战线上,形成了对峙之势。
方绍的军队原有十五万之众,但由于为了镇守一部分新得之城,不得不分出部分兵马,实质上能投放于前线的也只有十一万人左右,双方在实际兵力对比上算是不分胜负。
在这数十里长的战线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战争延续了数月,彼此间互有胜负,直战至隆冬时节,大雪骤降,天气甚寒,交战双方才因天气原因,不得不心领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