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天宫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于道,是有一些问题亘古长存的。
何为“道”,道就是天地万物以及之外其他所有事物运行的总规律,当然,这个定义用“现代”语言来说能说的过去,毕竟“近代”以前,东方的哲学思想一直没有经过系统的总结研究,没有这么多的专有名词,所以难以描述,但《道德经》用了5ooo多字的篇幅,还是给说的很透彻了——什么是“道”,人怎样使自己符合“道”的规律,人又如何运用“道”。
《道经》讲“道”,说的是“道”本体的运行,《德经》讲“德”,说的是人如何根据“道”的指引为人处世或者治理天下。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老子的境界,或者说,这就是他所描述的,依靠大成的“道”来治理国家,最后所能达到的成就。有人说,德经倒数第二段从本质上阐明了老子的态度是消极的,他希望社会退步,最终退步到原始社会的状态。并且拿诸子百家其他的言论来交相辉映:法家希望社会在固定模式下继续展和变化,儒家希望社会退回到周朝初期“克己复礼”的社会,而道家希望社会退回到连国家都没有的状态,为什么,老子自己都说了老死不相往来了,哪有一点国家社会的元素?
“笑话!”金童自言自语,嘴角还带着一抹冷笑。
“现代”的某些人,利用资讯的展,道听途说了一些歪理,就来盲目的批判先贤,扭曲到了连一些世人公认的规律都忘记了地步。
唯物主义辩证法里有一条哲学基本规律叫:否定之否定。理解起来很容易,通过否定从前而到现在,再通过否定现在而到未来,这个过程是一种进步。有人举例说:问一个三岁小孩1+1是怎么回事,三岁小孩不知道,问一个十岁小孩,他告诉你等于2,再问一个大学生,他没解开哥德巴赫猜想,不知道1+1是否成立,所以遗憾的说他不懂。那么这个1+1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就完成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进步历程,从不知道,到知道,再到不知道,代表了这个人知识的积累。
那么,说到国家社会呢?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后来否定了,有了阶级,是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等,再后来又要否定阶级,先来个社会主义社会,以工人阶级为主导,以后还要展成**社会,全面消灭阶级。
谁敢说,**社会是退步到了远古?
那么,谁又能说,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一定说的是原始社会?而不是经历过无数次社会变革之后的生产力极度达的新社会种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到底说的是通过教化让大家都失去**,还是通过展让大家都满足了全部**?特别是最后一句“不见可欲”,不能现可以使人产生**的事物,是指好的事物都被隐藏了,还是指所谓“好的事物”已经不足以使人产生**了?
所以,金童实在很鄙视那些拿“无为、消极”四个字来简单概括老子思想的家伙们。
说实话,他上辈子就鄙视,这辈子再学一次,仍然鄙视。
老子无为,朱仙镇是谁破的?
老子无为,封神榜上一个他的嫡系都没有,阐截两教弟子众多,打的噼里啪啦,上榜的上榜,消失的消失,人教没事。
无为,在某些情况下,无为是最有为的,在某些情况下,越有为越无为。
不知是因为两辈子所见所闻的积累,还是因为这辈子用了个太上老君手下的肉身和法力,金童忽然就想明白了。
老子不是无为吗?童子下界是偷跑的,就因为他无为,连日常管理都不抓,结果就帮了佛祖的忙。现在我来了,他老人家狡猾着呢,会现不了吗?金童子几千年的修行,这么简简单单就被天道抹杀了灵魂,让我一个修行白痴鹊巢鸠占了?
凭什么啊!
所以说,一切都在太上老人家的算计之中,我就爱干啥干啥去吧,估计出了事都有人给擦屁股,最后不管怎么胡闹,也不会出老头子的写作提纲……
整天合计下面一百多年该怎么过日子,何苦来哉?我啊,放开些吧。
一张纸放在几上,上面有几个某人运足了腕力抓着毛笔写下的大字:你们先走,某随后就来。
月光如水的洒在大地上,照着那个走出客栈,飞出城墙,进入两界山的孤独的身影。
……
…………
“这死猴子……”金童擦了把汗,无言的看着天空高悬的太阳,“被如来佛祖压到哪旮旯去了?这么难找呢?”
金童已经开始了他“求仙访道”的道路,这个世界上,他最感兴趣的一个家伙,自然就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了。
和其他的一切环境一样,改名为两界山的五指山也被放大了无数倍,所以就算金童比从前的本事大了很多,想要搜索一遍仍然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人会飞了,总有一些地方是可以用上的,比如,挨个儿山峰找写了六字真言的帖子。
两界山纵横一万多里,按照这个世界的眼光看来,确实是座小山,可是对于其他世界来旅游的金童来说,可就大了去了……
“我飞,我飞……”金童气喘吁吁的降下云头,开始查看第一百三十五个山头。
从上到下的找,左左右右的找,别的不看,就看山上有没有贴着“唵嘛呢叭咪吽”这六字真言的帖子。
如来佛到底有多少根手指头?如果你要问金童的话,他会咬牙切齿的告诉你:一千零八十根!
当然两界山的山峰不一定有这么多,不过看上去密密麻麻一大片,谁看谁眼晕啊。
找完了二百根之后,金童实在撑不住了,他开始设想唐僧走到两界山的时候是怎么走的,难道也是抱着一种贴近大自然的德鲁伊思想把整座山走了一遍吗?
金童随便找块比较干净的地方躺了下去,望着西方的明月,他忽然有些孤独。
其实“孤独”这种情绪是很少在金童心里产生的,不管是上辈子的二十多年还是这辈子的两个多月,因为他本来就是孤儿,就算是对他最好的孤儿院妈妈也都有她们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寂的状态,很容易就习惯了,就像,就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守着自己最大的秘密一样,他自己都快忘记这个秘密了。
十一月十四的月亮,已经很大,也很圆了。
金童没有表情,没有思维... -->>
关于道,是有一些问题亘古长存的。
何为“道”,道就是天地万物以及之外其他所有事物运行的总规律,当然,这个定义用“现代”语言来说能说的过去,毕竟“近代”以前,东方的哲学思想一直没有经过系统的总结研究,没有这么多的专有名词,所以难以描述,但《道德经》用了5ooo多字的篇幅,还是给说的很透彻了——什么是“道”,人怎样使自己符合“道”的规律,人又如何运用“道”。
《道经》讲“道”,说的是“道”本体的运行,《德经》讲“德”,说的是人如何根据“道”的指引为人处世或者治理天下。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老子的境界,或者说,这就是他所描述的,依靠大成的“道”来治理国家,最后所能达到的成就。有人说,德经倒数第二段从本质上阐明了老子的态度是消极的,他希望社会退步,最终退步到原始社会的状态。并且拿诸子百家其他的言论来交相辉映:法家希望社会在固定模式下继续展和变化,儒家希望社会退回到周朝初期“克己复礼”的社会,而道家希望社会退回到连国家都没有的状态,为什么,老子自己都说了老死不相往来了,哪有一点国家社会的元素?
“笑话!”金童自言自语,嘴角还带着一抹冷笑。
“现代”的某些人,利用资讯的展,道听途说了一些歪理,就来盲目的批判先贤,扭曲到了连一些世人公认的规律都忘记了地步。
唯物主义辩证法里有一条哲学基本规律叫:否定之否定。理解起来很容易,通过否定从前而到现在,再通过否定现在而到未来,这个过程是一种进步。有人举例说:问一个三岁小孩1+1是怎么回事,三岁小孩不知道,问一个十岁小孩,他告诉你等于2,再问一个大学生,他没解开哥德巴赫猜想,不知道1+1是否成立,所以遗憾的说他不懂。那么这个1+1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就完成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进步历程,从不知道,到知道,再到不知道,代表了这个人知识的积累。
那么,说到国家社会呢?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后来否定了,有了阶级,是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等,再后来又要否定阶级,先来个社会主义社会,以工人阶级为主导,以后还要展成**社会,全面消灭阶级。
谁敢说,**社会是退步到了远古?
那么,谁又能说,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一定说的是原始社会?而不是经历过无数次社会变革之后的生产力极度达的新社会种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到底说的是通过教化让大家都失去**,还是通过展让大家都满足了全部**?特别是最后一句“不见可欲”,不能现可以使人产生**的事物,是指好的事物都被隐藏了,还是指所谓“好的事物”已经不足以使人产生**了?
所以,金童实在很鄙视那些拿“无为、消极”四个字来简单概括老子思想的家伙们。
说实话,他上辈子就鄙视,这辈子再学一次,仍然鄙视。
老子无为,朱仙镇是谁破的?
老子无为,封神榜上一个他的嫡系都没有,阐截两教弟子众多,打的噼里啪啦,上榜的上榜,消失的消失,人教没事。
无为,在某些情况下,无为是最有为的,在某些情况下,越有为越无为。
不知是因为两辈子所见所闻的积累,还是因为这辈子用了个太上老君手下的肉身和法力,金童忽然就想明白了。
老子不是无为吗?童子下界是偷跑的,就因为他无为,连日常管理都不抓,结果就帮了佛祖的忙。现在我来了,他老人家狡猾着呢,会现不了吗?金童子几千年的修行,这么简简单单就被天道抹杀了灵魂,让我一个修行白痴鹊巢鸠占了?
凭什么啊!
所以说,一切都在太上老人家的算计之中,我就爱干啥干啥去吧,估计出了事都有人给擦屁股,最后不管怎么胡闹,也不会出老头子的写作提纲……
整天合计下面一百多年该怎么过日子,何苦来哉?我啊,放开些吧。
一张纸放在几上,上面有几个某人运足了腕力抓着毛笔写下的大字:你们先走,某随后就来。
月光如水的洒在大地上,照着那个走出客栈,飞出城墙,进入两界山的孤独的身影。
……
…………
“这死猴子……”金童擦了把汗,无言的看着天空高悬的太阳,“被如来佛祖压到哪旮旯去了?这么难找呢?”
金童已经开始了他“求仙访道”的道路,这个世界上,他最感兴趣的一个家伙,自然就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了。
和其他的一切环境一样,改名为两界山的五指山也被放大了无数倍,所以就算金童比从前的本事大了很多,想要搜索一遍仍然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人会飞了,总有一些地方是可以用上的,比如,挨个儿山峰找写了六字真言的帖子。
两界山纵横一万多里,按照这个世界的眼光看来,确实是座小山,可是对于其他世界来旅游的金童来说,可就大了去了……
“我飞,我飞……”金童气喘吁吁的降下云头,开始查看第一百三十五个山头。
从上到下的找,左左右右的找,别的不看,就看山上有没有贴着“唵嘛呢叭咪吽”这六字真言的帖子。
如来佛到底有多少根手指头?如果你要问金童的话,他会咬牙切齿的告诉你:一千零八十根!
当然两界山的山峰不一定有这么多,不过看上去密密麻麻一大片,谁看谁眼晕啊。
找完了二百根之后,金童实在撑不住了,他开始设想唐僧走到两界山的时候是怎么走的,难道也是抱着一种贴近大自然的德鲁伊思想把整座山走了一遍吗?
金童随便找块比较干净的地方躺了下去,望着西方的明月,他忽然有些孤独。
其实“孤独”这种情绪是很少在金童心里产生的,不管是上辈子的二十多年还是这辈子的两个多月,因为他本来就是孤儿,就算是对他最好的孤儿院妈妈也都有她们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寂的状态,很容易就习惯了,就像,就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守着自己最大的秘密一样,他自己都快忘记这个秘密了。
十一月十四的月亮,已经很大,也很圆了。
金童没有表情,没有思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