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故乡
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舂晖2010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辽阔的版图上,东北方有一座小城,到了供暖季节,把“暖气”叫做“余热”因为它利用的是发电厂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能;这座小城的血肠也别具一格,内容物由血和面混合而成,令人口舌生津,不像大城市的血肠,主要的填充物就是猪血,纯粹但是泾渭分明,炖了之后变得软塌塌,毫无食欲。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一定热爱那里,尤其是有些本事,或者自认为有些本事的年轻人,总是对外边的世界跃跃欲试。可是一旦走了出去,家乡又无时无刻不魂牵梦萦。
这座小城就是我的家乡——阜新。我的家早已从那个城市连根拔起,先是我来到了大连工作,父母也随之安居在此。这些年,结婚生子,奔走于单位和住处的两点一线之间,日子从指缝间匆匆而过。家乡,似乎离我越来越遥远了。然而我又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家乡。我的家,曾经就在一处煤场旁边,夏日里,早上穿着白得耀眼的衬衫出门,夜晚回来,衣领就也和黑夜一样了。小院里,种满了各色鲜花,有我最爱的茉莉,也有随处可见的胭粉豆,不名贵但是美丽,争奇斗艳,蝴蝶翩翩飞舞于花丛中;屋檐下,燕子呢喃低语,软语温柔;家养的两条黑背,一条活泼,一条稳重,各有千秋又相得益彰;入夜,火车的轰鸣声已经不能打扰我的甜睡,反而是蛐蛐的鸣唱成了催眠曲,伴我入梦。少年不识愁滋味,当我的同学都住在不用自己烧火的楼房,我却以我住在平房为骄傲。大人总是理性的,父母终于卖掉了这处房子,举家搬到位于城市中心的楼房。搬家的那一天,一片忙乱,谁也不曾注意到,那个十几岁的多愁善感的女孩,是怎样流着眼泪亲吻一处处砖瓦,这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梦想。记得小学时,父母迟归,而我没有钥匙,瑟瑟寒风中,坐在大门口,我给自己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没有恐惧,因为我背靠着我家坚实的大门;备战中考的每一个日子里,天刚破晓,我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杨树下,高声背诵。我最初的记忆,是爸爸带幼年的我来到尚未竣工的这处房子,看着深深的地基,我诧异为什么盖房子要从挖坑开始。有人说,阜新只有一条路,可是,上了高中之后的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就是寻找从家到学校的不同道路,殊途同归。因为“进了城”也因为上了高中,每天晚上迟归,我得以欣赏城市的夜景。家乡的夜景真的不美,没有大连的灯红酒绿,只有路灯黯淡的微光,照着回家的路,伟人的铜像屹立在城市中心,挥手之间,尽显豪迈,每次经过这里,心是安定的。家乡的生活是慢节奏的,没有大城市的步履匆匆,没有大城市的高消费,只有倦懒、惬意。家乡也曾辉煌,曾经的五元纸币背面,是我们雄浑壮阔的海州露天矿。站在观景台,你会觉得面对的不是“坑”而是山,不知何以会有如此视觉上的落差。徒步走下去,脸上已流下一道道黑黑的汗水,仍然见不到底。家乡的人念“阜”字是第三声;家乡的人爱笑,刚入大学时,同学们都欣慰于这温暖的笑容;家乡这所唯一的大学,也是我的母校,也曾叱咤过,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学院”也已转型为综合型大学,校园里,绿树如茵,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入驻了这个城市,也给我们的城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学校不止一次动过迁址的念头,就连街头的小贩都流露出不舍,说是如果没有了这些学生,似乎就会缺少点什么。大学的四年里,我疯狂地想逃离,逃离这个即将资源枯竭的城市,逃离这个处处煤灰的城市,逃离这个我从小长大的城市。
我成功逃离了,甚至于有一种越狱的快感。美丽的大连,海滨城市,浪漫之都,我深深呼吸着清冽的空气,这是清新干净的空气,没有煤灰,甚少粉尘。可我却无时无刻不念着我的家乡,绝非矫揉造作,我念着那每一个在书屋里消磨的日子,我念着花园市场里零零碎碎的小饰物,我念着家里那处大门紧锁的房子,我念着我的朋友们。
思故乡,思故乡,每一个游子,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关于故乡的梦。惟愿小醉微酣时,梦回故乡,以解乡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辽阔的版图上,东北方有一座小城,到了供暖季节,把“暖气”叫做“余热”因为它利用的是发电厂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能;这座小城的血肠也别具一格,内容物由血和面混合而成,令人口舌生津,不像大城市的血肠,主要的填充物就是猪血,纯粹但是泾渭分明,炖了之后变得软塌塌,毫无食欲。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一定热爱那里,尤其是有些本事,或者自认为有些本事的年轻人,总是对外边的世界跃跃欲试。可是一旦走了出去,家乡又无时无刻不魂牵梦萦。
这座小城就是我的家乡——阜新。我的家早已从那个城市连根拔起,先是我来到了大连工作,父母也随之安居在此。这些年,结婚生子,奔走于单位和住处的两点一线之间,日子从指缝间匆匆而过。家乡,似乎离我越来越遥远了。然而我又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家乡。我的家,曾经就在一处煤场旁边,夏日里,早上穿着白得耀眼的衬衫出门,夜晚回来,衣领就也和黑夜一样了。小院里,种满了各色鲜花,有我最爱的茉莉,也有随处可见的胭粉豆,不名贵但是美丽,争奇斗艳,蝴蝶翩翩飞舞于花丛中;屋檐下,燕子呢喃低语,软语温柔;家养的两条黑背,一条活泼,一条稳重,各有千秋又相得益彰;入夜,火车的轰鸣声已经不能打扰我的甜睡,反而是蛐蛐的鸣唱成了催眠曲,伴我入梦。少年不识愁滋味,当我的同学都住在不用自己烧火的楼房,我却以我住在平房为骄傲。大人总是理性的,父母终于卖掉了这处房子,举家搬到位于城市中心的楼房。搬家的那一天,一片忙乱,谁也不曾注意到,那个十几岁的多愁善感的女孩,是怎样流着眼泪亲吻一处处砖瓦,这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梦想。记得小学时,父母迟归,而我没有钥匙,瑟瑟寒风中,坐在大门口,我给自己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没有恐惧,因为我背靠着我家坚实的大门;备战中考的每一个日子里,天刚破晓,我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杨树下,高声背诵。我最初的记忆,是爸爸带幼年的我来到尚未竣工的这处房子,看着深深的地基,我诧异为什么盖房子要从挖坑开始。有人说,阜新只有一条路,可是,上了高中之后的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就是寻找从家到学校的不同道路,殊途同归。因为“进了城”也因为上了高中,每天晚上迟归,我得以欣赏城市的夜景。家乡的夜景真的不美,没有大连的灯红酒绿,只有路灯黯淡的微光,照着回家的路,伟人的铜像屹立在城市中心,挥手之间,尽显豪迈,每次经过这里,心是安定的。家乡的生活是慢节奏的,没有大城市的步履匆匆,没有大城市的高消费,只有倦懒、惬意。家乡也曾辉煌,曾经的五元纸币背面,是我们雄浑壮阔的海州露天矿。站在观景台,你会觉得面对的不是“坑”而是山,不知何以会有如此视觉上的落差。徒步走下去,脸上已流下一道道黑黑的汗水,仍然见不到底。家乡的人念“阜”字是第三声;家乡的人爱笑,刚入大学时,同学们都欣慰于这温暖的笑容;家乡这所唯一的大学,也是我的母校,也曾叱咤过,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学院”也已转型为综合型大学,校园里,绿树如茵,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入驻了这个城市,也给我们的城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学校不止一次动过迁址的念头,就连街头的小贩都流露出不舍,说是如果没有了这些学生,似乎就会缺少点什么。大学的四年里,我疯狂地想逃离,逃离这个即将资源枯竭的城市,逃离这个处处煤灰的城市,逃离这个我从小长大的城市。
我成功逃离了,甚至于有一种越狱的快感。美丽的大连,海滨城市,浪漫之都,我深深呼吸着清冽的空气,这是清新干净的空气,没有煤灰,甚少粉尘。可我却无时无刻不念着我的家乡,绝非矫揉造作,我念着那每一个在书屋里消磨的日子,我念着花园市场里零零碎碎的小饰物,我念着家里那处大门紧锁的房子,我念着我的朋友们。
思故乡,思故乡,每一个游子,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关于故乡的梦。惟愿小醉微酣时,梦回故乡,以解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