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大明武状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就在扬州大战在即之时,远在南京的朱由崧也没嫌着,可算是送走了王岚平这个瘟神,那七大定边侯也忙着各斗心思,互相牵制不服,没工夫理会南京城里的风云变幻。
现在的这个皇帝当得才算有些滋味,再也不用惧怕有谁敢对皇帝指手划脚了,此时的朱由崧甚至还燃起一丝想中兴大明的念头,不过要怎么做他还真没有全盘的打算,因为王岚平上次京查,凭借着手中的兵马,硬生生的打压了一大批拥立他
称帝的大臣,这其中最大的官那就得数内阁首辅马士英了,如此一来,新任的一众大臣朱由崧又不甚信任,总觉得他们和王岚平会暗通款曲。
还是原先的那批老臣朱由崧用得放心,最起码他们不会少了皇帝的花销,自从王岚平北上抗清后,这皇宫里的开销日渐枯竭,皇帝的用度都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没银子谈何中兴大明。
谁会弄银子,那自然是马士英,好在这时的马士英只是赋闲在南京城的府里,官位虽不在,可大学士的头衔还在。
好死不死,朱由崧这时候把马士英给想了起来,不过朱由崧还有些忌惮,因为马士英在以前主政之时,对皇帝也是爱搭不理,动不动就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说起来朱由崧应该恨他才对,可是呢,皇帝手里没人哪,不管怎么说,马士英是拥立过皇帝,在天下臣民中威望还在,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朱由崧皇权在握,马士英动不是当日的马士英了。
而且朱由崧还认为,若是再次启用马士英,那他还不得对皇帝感恩戴德一辈子,当然了,最主要的,朱由崧还指望他给自己弄银子呢。
如此一次,朱由崧头一次乾坤独断,立排众论,重新下旨,任命马士英为内阁首辅。
原本以为这辈子的官算是当到头的马士英闻讯,乐得恨不得见谁都喊声亲爹,他这些日子整天都胆颤心惊,生怕皇帝老子翻旧帐,这下好了,老子又回来了。
马士英这次入阁,可再也不敢对皇帝横眉冷眼了,如同一个孙子似的,竭力讨好朱由崧,只要是皇帝想的,他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不得罪朝廷上王岚平启用的任何一人,真正是夹着尾巴小心做人做官做事。
但私底下,马士英却是贼心不死,想要重获往日风采,那不光要掌控朝廷,更重要的是有军权,自己以前的部下,江北四镇已经没什么用了,唯独一油盐不进的黄得功,他调不动了。
于是马士英又将目光锁定在象山的七大定边侯身上,这七人手里可是有着十多万大军,进可改朝换代,退可裂土封疆,只要拉笼住他们,还有何事不成。
多亏了马士英家底厚,这么多年的封疆大吏可不是白当的,用家财万贯来形容那只说对了十分之一,这次,马士英决定三管齐下,银子朝前铺路,高官继而相诱,再以厉害说之,言明,他会渐渐请求皇帝将江南七省的督抚一一撤换,让七大定边侯继任,这样一来,朝中有马士英为主,朝外有七大军权在握的重臣,这往后众人的前程无可限量,说不定封个王爵都有可能。
本来这七大定边侯就是被马士英收买蛊惑而来南京和王岚平大打出手,此时正窝在象山进退两难,马士英这时候来居中联络,正中众人下怀,八人一拍即合,结成一党,不过眼下明清大军正在扬州对峙,天下大势还未有定数,马士英再傻也不会在这时候闹事,至少得等那该死的王岚平彻底死绝了再动手。
一个是政治经验极度缺乏的朱由崧,一个是想再震朝堂的首辅马士英,双方都有小算盘,各取所需。
南京城再掀一番官员调动,只不过这次波及到的范围远没有王岚平以前做的广,再怎么说以前马士英的旧部和心腹都在上一次京查中所剩无几了,他还没有傻到一上台就与众朝臣为敌。
对于从扬州发来的军情,朱由崧倒是表现得很关心,每一份战报都亲自过目,并召集群臣相商,他之所有如此上心,那完全是因为他怕落下一个和他堂兄弟朱由检那样的下场,一旦清军过江,他这皇位还能坐多久?
史可法接二连三的上折子求援兵,可只是空有皇威的朱由崧能做的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朝廷上哪还能调出兵来,而且那张献忠的大西军还在徽州府一带盘踞,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顺江而下南京,朱由崧正想挤破脑袋想从扬州前线调兵来阻击张献忠呢,七大定边侯他没胆子去招惹,江南其他各督府也成了自保之势,皇帝的威严对这些人的震摄力不够,想调他们来勤王,还不如迁都呢。
而此时的马士英不失时机的站出来向皇上建议,应该立即向史可法及王岚平下旨,要求他们尽快解决扬州的战事,击溃清军,随后马上回师江南阻击张献忠,如此一来即保全了扬州,又可以借敌人之手消耗掉王岚平的实力,一举两得。
于是,朱由崧不但没有向扬州增一兵,还一连发了三道圣旨给史可法,要求他不准再坚守不战,要主动出击,击破来犯清军,而后班师回朝,清剿西贼,用词极为严厉……
得到马士英的再度临朝,朱由崧的日子也一天天快活起来,大事小情他也用不着亲力亲为,紫禁城之中再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好一派其乐溶溶之状。
而另一位草头天子却没有朱由崧这么惬意,他就是在湖广彼于逃命的大顺皇帝李自成。
&nb... -->>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就在扬州大战在即之时,远在南京的朱由崧也没嫌着,可算是送走了王岚平这个瘟神,那七大定边侯也忙着各斗心思,互相牵制不服,没工夫理会南京城里的风云变幻。
现在的这个皇帝当得才算有些滋味,再也不用惧怕有谁敢对皇帝指手划脚了,此时的朱由崧甚至还燃起一丝想中兴大明的念头,不过要怎么做他还真没有全盘的打算,因为王岚平上次京查,凭借着手中的兵马,硬生生的打压了一大批拥立他
称帝的大臣,这其中最大的官那就得数内阁首辅马士英了,如此一来,新任的一众大臣朱由崧又不甚信任,总觉得他们和王岚平会暗通款曲。
还是原先的那批老臣朱由崧用得放心,最起码他们不会少了皇帝的花销,自从王岚平北上抗清后,这皇宫里的开销日渐枯竭,皇帝的用度都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没银子谈何中兴大明。
谁会弄银子,那自然是马士英,好在这时的马士英只是赋闲在南京城的府里,官位虽不在,可大学士的头衔还在。
好死不死,朱由崧这时候把马士英给想了起来,不过朱由崧还有些忌惮,因为马士英在以前主政之时,对皇帝也是爱搭不理,动不动就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说起来朱由崧应该恨他才对,可是呢,皇帝手里没人哪,不管怎么说,马士英是拥立过皇帝,在天下臣民中威望还在,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朱由崧皇权在握,马士英动不是当日的马士英了。
而且朱由崧还认为,若是再次启用马士英,那他还不得对皇帝感恩戴德一辈子,当然了,最主要的,朱由崧还指望他给自己弄银子呢。
如此一次,朱由崧头一次乾坤独断,立排众论,重新下旨,任命马士英为内阁首辅。
原本以为这辈子的官算是当到头的马士英闻讯,乐得恨不得见谁都喊声亲爹,他这些日子整天都胆颤心惊,生怕皇帝老子翻旧帐,这下好了,老子又回来了。
马士英这次入阁,可再也不敢对皇帝横眉冷眼了,如同一个孙子似的,竭力讨好朱由崧,只要是皇帝想的,他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不得罪朝廷上王岚平启用的任何一人,真正是夹着尾巴小心做人做官做事。
但私底下,马士英却是贼心不死,想要重获往日风采,那不光要掌控朝廷,更重要的是有军权,自己以前的部下,江北四镇已经没什么用了,唯独一油盐不进的黄得功,他调不动了。
于是马士英又将目光锁定在象山的七大定边侯身上,这七人手里可是有着十多万大军,进可改朝换代,退可裂土封疆,只要拉笼住他们,还有何事不成。
多亏了马士英家底厚,这么多年的封疆大吏可不是白当的,用家财万贯来形容那只说对了十分之一,这次,马士英决定三管齐下,银子朝前铺路,高官继而相诱,再以厉害说之,言明,他会渐渐请求皇帝将江南七省的督抚一一撤换,让七大定边侯继任,这样一来,朝中有马士英为主,朝外有七大军权在握的重臣,这往后众人的前程无可限量,说不定封个王爵都有可能。
本来这七大定边侯就是被马士英收买蛊惑而来南京和王岚平大打出手,此时正窝在象山进退两难,马士英这时候来居中联络,正中众人下怀,八人一拍即合,结成一党,不过眼下明清大军正在扬州对峙,天下大势还未有定数,马士英再傻也不会在这时候闹事,至少得等那该死的王岚平彻底死绝了再动手。
一个是政治经验极度缺乏的朱由崧,一个是想再震朝堂的首辅马士英,双方都有小算盘,各取所需。
南京城再掀一番官员调动,只不过这次波及到的范围远没有王岚平以前做的广,再怎么说以前马士英的旧部和心腹都在上一次京查中所剩无几了,他还没有傻到一上台就与众朝臣为敌。
对于从扬州发来的军情,朱由崧倒是表现得很关心,每一份战报都亲自过目,并召集群臣相商,他之所有如此上心,那完全是因为他怕落下一个和他堂兄弟朱由检那样的下场,一旦清军过江,他这皇位还能坐多久?
史可法接二连三的上折子求援兵,可只是空有皇威的朱由崧能做的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朝廷上哪还能调出兵来,而且那张献忠的大西军还在徽州府一带盘踞,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顺江而下南京,朱由崧正想挤破脑袋想从扬州前线调兵来阻击张献忠呢,七大定边侯他没胆子去招惹,江南其他各督府也成了自保之势,皇帝的威严对这些人的震摄力不够,想调他们来勤王,还不如迁都呢。
而此时的马士英不失时机的站出来向皇上建议,应该立即向史可法及王岚平下旨,要求他们尽快解决扬州的战事,击溃清军,随后马上回师江南阻击张献忠,如此一来即保全了扬州,又可以借敌人之手消耗掉王岚平的实力,一举两得。
于是,朱由崧不但没有向扬州增一兵,还一连发了三道圣旨给史可法,要求他不准再坚守不战,要主动出击,击破来犯清军,而后班师回朝,清剿西贼,用词极为严厉……
得到马士英的再度临朝,朱由崧的日子也一天天快活起来,大事小情他也用不着亲力亲为,紫禁城之中再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好一派其乐溶溶之状。
而另一位草头天子却没有朱由崧这么惬意,他就是在湖广彼于逃命的大顺皇帝李自成。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