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精神列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镇子口那一处其实有一块老牌坊,年久失修已经破破烂烂了,上书四个大字早就被冲刷的干净,如今留了好一大块空白。
牌坊后面是一间酒楼,空了许久,也不见有个人住。小镇的婆娘们每每路过酒楼总是惋惜,捶胸顿足,恨不得年轻个二十岁。
这间酒楼的老板是个痴情的读书人,极美。在京城中了甲第,又喜欢了上一位姑娘,好嘛,本以为是对金童玉女、天上鸳鸯,能够共结连理。可惜哟,女子偏爱江湖,潇潇洒洒,早就策马红尘中去,让这位痴情的读书人日断魂宵。
后来有一天,做了大官的痴情读书人,在姑娘家门口坐了许久,喝了一壶又一壶的断肠酒,哭得撕心裂肺。抱头大哭的读书人颤抖着手指在脚边留下了一行文字,“去年今日此中门,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笔落之后,书生忽然大笑起来,好像放下了什么心结,脱去一身官袍,大步向着江湖走去,走的极为风流,走的极为潇洒。
再后来读书人就一直没有回来,而这间酒楼也就一直空着,十多年过去了,想来很难有机会重开了。
董静春闲下来之余便会帮忙清理酒楼里的杂草,扫扫灰尘,董静春以前在酒楼打杂的时候就觉得这间酒楼,酒好喝,菜好吃,老板仗义,只是如今就这么关着太可惜了。
董静春总是想着,会不会突然有一天这间酒楼会再次重开,到时又会不会多个老板娘。倘若......若是伤心郎,这酒楼还是不开的好,就这么关着吧。
如今董静春家里还挂着一副书生送给他的书联,“燕雀应思壮志;梅兰珍重年华。”
镇子偏僻处有一个不起眼的铁匠铺,董静春以前要去那里做短工,如今铁器管的严了,铁铺子也就半开不开了。铁铺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整日佝偻着背,头发早都掉的经过光,别看年岁已高,可这手上的力气不输年轻人,抡起铁锤来,猎猎作响。
老头手下三个学徒,除了年纪最小的董静春外,老大早已自立门户离开了下龙镇去外面闯荡去了,留下的老二住在铁匠铺不远处,是个沉默寡言的憨厚汉子,没有媳妇的光棍,父母也早就没了,如今便把老头当自家亲爹照看着,铁匠铺日常的生意也都由老二来打理。
老头常骂他没出息,应该学着老大出去走走,留在这破地方做个什子,一辈子就这么到头了?
不善言语的憨厚汉子也只是低声应和,由着老头骂他,过后还得递过去一杯茶水,让老人家消消气,莫要气坏了身子。
憨厚的汉子好像没有脾气,对谁都是如此。
如往常一样,将铁匠铺收拾完,老二转身离开屋子,站在门口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不禁感叹了一句:“十五的月亮还是十六圆哟。”
汉子名叫周擎天,半路出家。以前是个撑船的,帮人在江里捞尸,不体面,遭人嫌,身上经常臭烘烘的。后来不知怎的,或许是想开了,又或许干够了,就跑到铁匠铺了。老头子说他一辈子穷苦命,出苦力,上不台面,要样子没样子,要啥没啥,给他钱都兜不住。撑船打铁磨豆腐,苦三样,差一门就全了,能有多大出息?干脆以后开个豆腐店,做豆腐娘子得了。
不过憨厚汉子对这些事从来不放在心头,上不了台面就上不了吧,够活就行,吃点苦就吃点苦,苦中做乐,都不是个事。
小心翼翼的关上大门,没发出丁点声响,又将门口的柴堆拢了拢,以不至于散在路边。憨厚的汉子这才放心的离去。
下龙镇多是纵横交错的小巷,青石板,白面墙,很旧了。巷子不宽,两人并排而行便会擦到肩膀,不过熙来攘往,到是什么时候都很热闹。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佳节,遗憾的是天宫不作美,赏不到月亮,不过到不妨碍小镇里人们的高涨热情。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灶火。偶尔有一些玩闹嬉戏的孩童,手里拿着块月饼在巷子间跑来跑去,欢声笑语,童声雀跃,好不热闹。
巷子两侧的商铺都会挂上许多小灯笼,灯笼罩子上用小笔写上灯谜,桌边再放上一坛坛自家酿的桂花鸳鸯酒,猜对了灯谜便可领上一壶小酒,镇子上的少男少女最是喜爱,关键还不收钱。
小镇高门大户的人家,会在这一天在门前的大树上挂起一盏盏大红灯笼,高可数丈,寓意平安无事,家人团圆。生活在巷子里的平常百姓,则会将灯笼挂在门上,门口放上一小盘月饼,平平安安。
憨厚的汉子走在热闹的小巷子中,逢人便打笑脸,巷子里的人们都认识憨厚汉子,偶尔有请其一起饮酒赏月,汉子也都是歉意一笑婉拒而过。沉默的汉子走在巷子里,每逢拐角处都要从背负的包裹里取出早已准备的百和香,点香,礼拜,放上三块月饼,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道步骤,汉子才会缓慢离去。
往些时日,这些都是董静春和汉子一起做的,只是今日董静春不在汉子只能自己来。
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一直到深夜,巷子逐渐的安静了下来。周擎天缓步走到一家门房已经老旧的人家,摆正了有些歪的红灯笼,轻轻的将包袱放下,又从包袱里拿出了一合彩墨和一只有些岁数的毛笔,定气凝神借着微弱的灯光,聚精神会的修补起贴在门上早已颜色暗淡的两尊门神。
憨厚的汉子做这事已经很久了,熟能生巧,自然练得一番好手艺,就连那间无人酒楼的读书人都不得不夸赞一句“下笔如有神”,董静春也会点,不过皮毛,周擎天在门上画,董静春便在地上有模有样的学着,久而久之董静春虽未得其神,但得其形,有那么几分笔彩。
以前因为画的差了,人家当面不会说什么,可背后里难免要嘀咕两句,就是画的好了,也难免也会有些闲言碎语。董静春问过汉子为什么要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你不图钱,也不图情,图个啥呢?周擎天也只是笑着回一嘴:“闲的呗。”
不过后来周擎天也曾问过董静春为啥要帮着收拾酒楼,董静春起先一愣,继而羞涩的摸摸脑袋,不好意思道:“闲的呗。”
镇子口那一处其实有一块老牌坊,年久失修已经破破烂烂了,上书四个大字早就被冲刷的干净,如今留了好一大块空白。
牌坊后面是一间酒楼,空了许久,也不见有个人住。小镇的婆娘们每每路过酒楼总是惋惜,捶胸顿足,恨不得年轻个二十岁。
这间酒楼的老板是个痴情的读书人,极美。在京城中了甲第,又喜欢了上一位姑娘,好嘛,本以为是对金童玉女、天上鸳鸯,能够共结连理。可惜哟,女子偏爱江湖,潇潇洒洒,早就策马红尘中去,让这位痴情的读书人日断魂宵。
后来有一天,做了大官的痴情读书人,在姑娘家门口坐了许久,喝了一壶又一壶的断肠酒,哭得撕心裂肺。抱头大哭的读书人颤抖着手指在脚边留下了一行文字,“去年今日此中门,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笔落之后,书生忽然大笑起来,好像放下了什么心结,脱去一身官袍,大步向着江湖走去,走的极为风流,走的极为潇洒。
再后来读书人就一直没有回来,而这间酒楼也就一直空着,十多年过去了,想来很难有机会重开了。
董静春闲下来之余便会帮忙清理酒楼里的杂草,扫扫灰尘,董静春以前在酒楼打杂的时候就觉得这间酒楼,酒好喝,菜好吃,老板仗义,只是如今就这么关着太可惜了。
董静春总是想着,会不会突然有一天这间酒楼会再次重开,到时又会不会多个老板娘。倘若......若是伤心郎,这酒楼还是不开的好,就这么关着吧。
如今董静春家里还挂着一副书生送给他的书联,“燕雀应思壮志;梅兰珍重年华。”
镇子偏僻处有一个不起眼的铁匠铺,董静春以前要去那里做短工,如今铁器管的严了,铁铺子也就半开不开了。铁铺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整日佝偻着背,头发早都掉的经过光,别看年岁已高,可这手上的力气不输年轻人,抡起铁锤来,猎猎作响。
老头手下三个学徒,除了年纪最小的董静春外,老大早已自立门户离开了下龙镇去外面闯荡去了,留下的老二住在铁匠铺不远处,是个沉默寡言的憨厚汉子,没有媳妇的光棍,父母也早就没了,如今便把老头当自家亲爹照看着,铁匠铺日常的生意也都由老二来打理。
老头常骂他没出息,应该学着老大出去走走,留在这破地方做个什子,一辈子就这么到头了?
不善言语的憨厚汉子也只是低声应和,由着老头骂他,过后还得递过去一杯茶水,让老人家消消气,莫要气坏了身子。
憨厚的汉子好像没有脾气,对谁都是如此。
如往常一样,将铁匠铺收拾完,老二转身离开屋子,站在门口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不禁感叹了一句:“十五的月亮还是十六圆哟。”
汉子名叫周擎天,半路出家。以前是个撑船的,帮人在江里捞尸,不体面,遭人嫌,身上经常臭烘烘的。后来不知怎的,或许是想开了,又或许干够了,就跑到铁匠铺了。老头子说他一辈子穷苦命,出苦力,上不台面,要样子没样子,要啥没啥,给他钱都兜不住。撑船打铁磨豆腐,苦三样,差一门就全了,能有多大出息?干脆以后开个豆腐店,做豆腐娘子得了。
不过憨厚汉子对这些事从来不放在心头,上不了台面就上不了吧,够活就行,吃点苦就吃点苦,苦中做乐,都不是个事。
小心翼翼的关上大门,没发出丁点声响,又将门口的柴堆拢了拢,以不至于散在路边。憨厚的汉子这才放心的离去。
下龙镇多是纵横交错的小巷,青石板,白面墙,很旧了。巷子不宽,两人并排而行便会擦到肩膀,不过熙来攘往,到是什么时候都很热闹。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佳节,遗憾的是天宫不作美,赏不到月亮,不过到不妨碍小镇里人们的高涨热情。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灶火。偶尔有一些玩闹嬉戏的孩童,手里拿着块月饼在巷子间跑来跑去,欢声笑语,童声雀跃,好不热闹。
巷子两侧的商铺都会挂上许多小灯笼,灯笼罩子上用小笔写上灯谜,桌边再放上一坛坛自家酿的桂花鸳鸯酒,猜对了灯谜便可领上一壶小酒,镇子上的少男少女最是喜爱,关键还不收钱。
小镇高门大户的人家,会在这一天在门前的大树上挂起一盏盏大红灯笼,高可数丈,寓意平安无事,家人团圆。生活在巷子里的平常百姓,则会将灯笼挂在门上,门口放上一小盘月饼,平平安安。
憨厚的汉子走在热闹的小巷子中,逢人便打笑脸,巷子里的人们都认识憨厚汉子,偶尔有请其一起饮酒赏月,汉子也都是歉意一笑婉拒而过。沉默的汉子走在巷子里,每逢拐角处都要从背负的包裹里取出早已准备的百和香,点香,礼拜,放上三块月饼,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道步骤,汉子才会缓慢离去。
往些时日,这些都是董静春和汉子一起做的,只是今日董静春不在汉子只能自己来。
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一直到深夜,巷子逐渐的安静了下来。周擎天缓步走到一家门房已经老旧的人家,摆正了有些歪的红灯笼,轻轻的将包袱放下,又从包袱里拿出了一合彩墨和一只有些岁数的毛笔,定气凝神借着微弱的灯光,聚精神会的修补起贴在门上早已颜色暗淡的两尊门神。
憨厚的汉子做这事已经很久了,熟能生巧,自然练得一番好手艺,就连那间无人酒楼的读书人都不得不夸赞一句“下笔如有神”,董静春也会点,不过皮毛,周擎天在门上画,董静春便在地上有模有样的学着,久而久之董静春虽未得其神,但得其形,有那么几分笔彩。
以前因为画的差了,人家当面不会说什么,可背后里难免要嘀咕两句,就是画的好了,也难免也会有些闲言碎语。董静春问过汉子为什么要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你不图钱,也不图情,图个啥呢?周擎天也只是笑着回一嘴:“闲的呗。”
不过后来周擎天也曾问过董静春为啥要帮着收拾酒楼,董静春起先一愣,继而羞涩的摸摸脑袋,不好意思道:“闲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