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漫步歌神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二十二章《让世界充满爱》
终于,该入场时,毕文谦遇到了王振。
老人家精神头依然很好,身边还是两个警卫员,使着拐杖,却也大步流星,他一眼就瞅着毕文谦的新打扮。
“毕文谦!你今天穿的新衣服?你也要上台演出?”
“王爷爷好!这是我徒弟刚给我置的,她觉得我迟早会登台演出,也该有一身漂亮一点儿的。”
寒暄之下,王振把注意力朝向了毕文谦身边的黎华。
“衣服是漂亮,你这么穿上街,倒不同寻常。嗯……她就是你那徒弟?”王振上下打量着黎华,眼里似乎颇为欣赏,“人不错,长得也挺好。小鹏提过你不少啊。”
“王爷爷好!”在王振面前,黎华落落大方,很有礼貌,“我这师父,让您操心了!”
“我哪儿操过什么心。小家伙有想法,有志气,当然是好事。”王振摆摆手,虚动拐杖,“走,一起进去。”
约莫是被王振带着的缘故,毕文谦和黎华也混了个前排。周围的老同志不止一人,王振却没有专门介绍认识,只把毕文谦放在了自己身边。
很快,演唱会即将开始,歌手们纷纷来到体育场中央。
首都体育场,建于60年代,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大型文化活动的场地,举办演唱会倒不稀奇——只是,舞台最前面放一排盆栽,最后面放一块大挡板,上面书写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文字,以及角落一只和平鸽的样子,再加上一点儿合唱架,整个舞台的布置就算齐活儿了——对于毕文谦来说,即使有过青歌赛现场简陋的洗礼,这,仍然让他起了一些考古般的残念感。
更别说抬上那上百名演出者统一的背部纹着黑色和平鸽形象的夹克了——男的穿黄色,女的穿红色,个别男的也穿着红色,以及里面正面纹了黑色和平鸽的汗衫,看上去不像是演出队伍,倒像是什么活动的志愿者……甚至,连裤子都没有统一。
别说和10年代相比了,即使是前几天青歌赛上的河合奈宝子的行头,也足够冲着这些人来一句,草台班子。
心中所想,露在脸上。旁边的王振显然瞧见了:“小家伙,不喜欢?”
“听说,这叫‘百名歌星演唱会’对吧?按我的印象,我们国内传统的那些歌唱家,基本还没有歌星这说法。这台上的,也多数是年轻的哥哥姐姐。”毕文谦指着舞台上带着一些兴奋,脸上充满笑容的男男女女,“舞台的简陋我们就不计较了,毕竟我们国家现在的物质条件还有限。可这些人,我横看竖看,多数都不像什么星。”
“哦?”王振有些好奇,“你是怎么想的?”
默默听着,黎华在另一边,也慢慢把视线转向了毕文谦的侧脸。
“王爷爷,我听说过,早在30年代,新中国还没有成立的时候,申城就有什么七大歌星的说法,什么金嗓周璇、银嗓姚莉什么的。这说明,歌星这东西,在中国并不新鲜,只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一般把歌星的称呼,换成了歌唱家而已。如果追溯得更早的话,古时候那些青楼里的头牌,朝廷里的供奉,抛开具体时代背景中的社会地位,说白了很大一部分本质上也就是歌星吧?也就是说,歌星这种东西,和什么年代没有关系,不过是人们的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一个现象。”毕文谦不仅看着王振,也转头看了看黎华,她正认真地静静听着,“然而,不管什么时代,无论是歌唱家还是歌星,当之无愧这些称呼的,总是少数。那么,究竟得有哪些必要的条件,才会是真正的歌星呢?除开唱歌的专业水平之外,我觉得,起码在台风上得有一定的要求吧?更进一步,作为一个歌星,由个人的修养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总得该有吧?可是,你们看看,这台上的多数哥哥姐姐,他们的举手投足里,我只看到了因为上台演出的兴奋,却少有掌握一个舞台的气魄,简直像是难得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小孩子。给人的感觉,像是兴奋于能够表演本身,而没有真正去在意自己将要去表现什么,这是一种不自立的表现。在舞台上如此的歌手,他能称为歌星吗?”
毕文谦的声音不大,王振听了,陷入了思考,黎华却皱了眉毛。
“师父,你这么说,过了点儿吧?”
“过了吗?”毕文谦当然知道这么说既显得狂妄,又很得罪人,但考虑到“历史”上接下来几年那汹涌的歌星走穴小分队的浪潮,他又觉得现在说苛刻一点儿却也有值得的地方,“徒弟,我在语文课本上学过一首元曲,叫什么,‘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师父!”黎... -->>
第一百二十二章《让世界充满爱》
终于,该入场时,毕文谦遇到了王振。
老人家精神头依然很好,身边还是两个警卫员,使着拐杖,却也大步流星,他一眼就瞅着毕文谦的新打扮。
“毕文谦!你今天穿的新衣服?你也要上台演出?”
“王爷爷好!这是我徒弟刚给我置的,她觉得我迟早会登台演出,也该有一身漂亮一点儿的。”
寒暄之下,王振把注意力朝向了毕文谦身边的黎华。
“衣服是漂亮,你这么穿上街,倒不同寻常。嗯……她就是你那徒弟?”王振上下打量着黎华,眼里似乎颇为欣赏,“人不错,长得也挺好。小鹏提过你不少啊。”
“王爷爷好!”在王振面前,黎华落落大方,很有礼貌,“我这师父,让您操心了!”
“我哪儿操过什么心。小家伙有想法,有志气,当然是好事。”王振摆摆手,虚动拐杖,“走,一起进去。”
约莫是被王振带着的缘故,毕文谦和黎华也混了个前排。周围的老同志不止一人,王振却没有专门介绍认识,只把毕文谦放在了自己身边。
很快,演唱会即将开始,歌手们纷纷来到体育场中央。
首都体育场,建于60年代,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大型文化活动的场地,举办演唱会倒不稀奇——只是,舞台最前面放一排盆栽,最后面放一块大挡板,上面书写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文字,以及角落一只和平鸽的样子,再加上一点儿合唱架,整个舞台的布置就算齐活儿了——对于毕文谦来说,即使有过青歌赛现场简陋的洗礼,这,仍然让他起了一些考古般的残念感。
更别说抬上那上百名演出者统一的背部纹着黑色和平鸽形象的夹克了——男的穿黄色,女的穿红色,个别男的也穿着红色,以及里面正面纹了黑色和平鸽的汗衫,看上去不像是演出队伍,倒像是什么活动的志愿者……甚至,连裤子都没有统一。
别说和10年代相比了,即使是前几天青歌赛上的河合奈宝子的行头,也足够冲着这些人来一句,草台班子。
心中所想,露在脸上。旁边的王振显然瞧见了:“小家伙,不喜欢?”
“听说,这叫‘百名歌星演唱会’对吧?按我的印象,我们国内传统的那些歌唱家,基本还没有歌星这说法。这台上的,也多数是年轻的哥哥姐姐。”毕文谦指着舞台上带着一些兴奋,脸上充满笑容的男男女女,“舞台的简陋我们就不计较了,毕竟我们国家现在的物质条件还有限。可这些人,我横看竖看,多数都不像什么星。”
“哦?”王振有些好奇,“你是怎么想的?”
默默听着,黎华在另一边,也慢慢把视线转向了毕文谦的侧脸。
“王爷爷,我听说过,早在30年代,新中国还没有成立的时候,申城就有什么七大歌星的说法,什么金嗓周璇、银嗓姚莉什么的。这说明,歌星这东西,在中国并不新鲜,只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一般把歌星的称呼,换成了歌唱家而已。如果追溯得更早的话,古时候那些青楼里的头牌,朝廷里的供奉,抛开具体时代背景中的社会地位,说白了很大一部分本质上也就是歌星吧?也就是说,歌星这种东西,和什么年代没有关系,不过是人们的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一个现象。”毕文谦不仅看着王振,也转头看了看黎华,她正认真地静静听着,“然而,不管什么时代,无论是歌唱家还是歌星,当之无愧这些称呼的,总是少数。那么,究竟得有哪些必要的条件,才会是真正的歌星呢?除开唱歌的专业水平之外,我觉得,起码在台风上得有一定的要求吧?更进一步,作为一个歌星,由个人的修养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总得该有吧?可是,你们看看,这台上的多数哥哥姐姐,他们的举手投足里,我只看到了因为上台演出的兴奋,却少有掌握一个舞台的气魄,简直像是难得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小孩子。给人的感觉,像是兴奋于能够表演本身,而没有真正去在意自己将要去表现什么,这是一种不自立的表现。在舞台上如此的歌手,他能称为歌星吗?”
毕文谦的声音不大,王振听了,陷入了思考,黎华却皱了眉毛。
“师父,你这么说,过了点儿吧?”
“过了吗?”毕文谦当然知道这么说既显得狂妄,又很得罪人,但考虑到“历史”上接下来几年那汹涌的歌星走穴小分队的浪潮,他又觉得现在说苛刻一点儿却也有值得的地方,“徒弟,我在语文课本上学过一首元曲,叫什么,‘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师父!”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