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重生之神级备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以肯定地说,曹操有该骂的地方,有该骂的部分,曹操是有功、有过,或者说有功劳、有罪,他的罪过那一方面是可以骂的。但是,不等于祢衡骂了曹操就是英雄,要看他骂曹操什么。现在我们不知道他骂的是什么,因为他骂的这个话原文没有记载,《三国演义》那是靠不住的。有人说,祢衡骂曹操是因为曹操篡汉,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骂曹操是在建安元年,建安元年的时候曹操可不篡汉;而且,即便曹操是篡汉的,荀彧不篡汉啊,你为什么骂荀彧呢?对不对?有人说,他骂曹操是因为曹操暴力,曹操有很多暴行,那刘表没有暴行啊,你为什么要骂刘表呢?何况曹操对你祢衡至少是够意思的了,听说你要来见,自己马上就在家里坐着等,礼贤下士如此,怎么就该骂呢?所以第二个理由也不成立。
那么第三个,祢衡死得冤,成不成立?我的结论是也冤,也不冤。为什么说他冤呢?他罪不当死,他是骂了很多人,但是不能说骂人就该死嘛。为什么说他也不冤呢?因为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咎由自取。我们看他是怎么回事,他被曹操打发到刘表那儿,他对刘表是歌功颂德,不吝溢美之词。但是同时他又讽刺刘表的左右,对刘表手下那些人他全部都是讽刺的。所以,刘表的左右手下人就到刘表那儿去打小报告,说将军有没有注意祢衡是怎么歌颂你的?他歌颂你很仁慈,什么意思?说你是妇人之仁,说你其实是没有能力,其实是窝囊废。这话祢衡没说过,但是刘表一听,像,相信了。相信了以后,打发到黄祖那儿。那么曹操把祢衡打发到刘表那儿,他是知道刘表的为人是比较宽厚的,确实也是比较仁慈的,因此曹操的意思就是你到刘表那儿如果能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你还可以得一个善终。所以曹操送祢衡到刘表那儿,有以观后效的这样的一个意思;而刘表很清楚黄祖是个什么人,黄祖是什么人呢?军阀大老粗,脾气暴躁,这是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他还要把祢衡往黄祖那送,那才是借刀杀人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祢衡之死,第一,是他自己有不检点的地方;第二。是刘表借刀杀人;第三,归根结底是社会黑暗。因为祢衡再怎么说。他没有死罪。一个江厦太守,就因为人家骂了自己就把人家随随便便杀了,这是什么社会?这是专制社会、黑暗社会、没有人权的社会,还不经审判,也没有找律师来辩护。所以归根结底,祢衡死于不讲人权和不讲法制。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即便是在讲人权、讲法制的时代,这个人也不讨人喜欢。他说话从来不给对方留面子。也从来不给自己留余地,他硬是要把对方和自己都逼到墙角上去,这是何苦呢?所以我的结论是,祢衡不该死,也不值得学习,更不能当作英雄来歌颂。
......
孔融在一些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得罪曹操,最终搭进了自己的性命。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孔融是孔子的后人,自幼就有让梨的美名。尽管在一些问题上孔融与曹操意见不一,但曹操要想除掉孔融还应该有所顾及,安排一个合适的罪名。那么。曹操安排的罪名是什么呢?
这个时候曹操改制,恢复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设立了丞相这个职务自己当了,然后设立了一个副丞相兼监察部部长叫御史大夫,就让郗虑来当。这个郗虑我们前面出现过几次了,杀伏皇后啊,封曹操为魏公都是这郗虑,这个郗虑也就干了这三件事。郗虑当监察部长,郗虑马上心领神会。就指使人去查查查,最后查出来孔融有一个反动言论。说什么呢?说“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合起来就是繁体的“刘”这个字,就是当皇帝的不一定要姓刘啊。
孔融的这句“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的狂语,是出自建安十三年,当时的曹操既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也没有当皇帝的条件,而孔融屡屡与曹操作对,因此曹操就拿孔融的这句话做起了文章。
那就是谋反了,马上把孔融抓起来了,下狱,处死,弃市,老婆孩子全部杀掉。但是曹操杀孔融,他公布的罪名不是谋反,是什么呢?是不孝。说孔融查出来有两条不孝的言论,第一条说什么呢?说父母和子女是没有恩情的。首先父亲对子女没有恩,为什么呢?因为父亲之所以生下儿子、女儿,他的本来目的是为了自己快活,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那母亲总有恩吧?他说母亲也没有恩,母亲就好比一个瓦罐,这个孩子就好比瓦罐里装的东西,东西倒出来以后你说这个东西跟这个瓦罐有什么关系啊?没关系。这是一条。第二条就是说,饥荒的时候如果有一点吃的东西,是给父亲呢还是给别人?孔融说,如果父亲不好,这个东西就宁肯给别人,不要给你父亲。这两条就是不孝了,因此把孔融给杀了,而且把这个罪状公布出来。那么我们现在来看这个案子,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典型的以言治罪,也是典型的专制政治。因为第一条,我们不知道孔融是不是说了这个话,根据公布的材料看,说是孔融跟祢衡说,然后祢衡到处散布。但是你要知道祢衡现在已经死了啊,死无对证。就我个人认为,说这个话是祢衡说的还有点像,孔融倒是未必说了这个话,但是曹操一口咬定孔融说的,那就算孔融说了,也不容他辩护,也没有律师对不对,也没有证据。第二,就算孔融说了这个话,他顶多是不像话嘛,还犯不了死罪嘛。第三点,曹操自己说过唯才是举,不仁、不孝都不要紧,对不对?这个孔融仅仅是有一些不孝的言论,你曹操把不孝的人都用到重要的岗位上了,你的罪过不是更大吗?你怎么不死呢?鲁迅先生说,但是我们不能去问曹操,我们如果去问他,他把我们也杀了。
但是曹操的这个做法,用心是极深,再次表明曹操是城府很深的政治家,而孔融是书呆子。为什么呢?曹操为什么不用谋反的罪名,要用不孝的罪名来杀孔融呢?因为西汉、东汉两汉王朝是以孝治天下,这个“孝”字非常重要,你去看汉代的皇帝,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人以外每个人的谥号前面都有一个“孝”字,比方说惠帝——孝惠帝,武帝——孝武帝。孝是很重要的,曹操用不孝来杀人,就是证明说自己道德高尚,也说明自己维护汉室,是忠臣。污蔑了别人,洗刷了自己,一箭双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孔融是什么人?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啊,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孝啊,你孔子的后代不孝是什么概念,你们想想是什么概念?所以曹操是不但要在政治上把孔融打倒,而且要在道德上把孔融搞臭;不但要消灭他的肉体,而且要玷污他的声誉。所以这一手极其毒辣,以至于后来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都不敢给孔融立传。
不过这个事情站在曹操的立场上,也确有一正风气的作用。曹操是要借孔融来正一正社会风气,但这个风气倒不是孝和不孝,是什么呢?是这个时候这些士人们都非常清高,这些清高的士人当中也有两拨人,一种是真清高,一种是假清高;一种是真有才,一种是假有才。但是有趣的是,这些人只要有一个士人的身份,那么不管他是有才气还是没才气,都有脾气。那么这些人都是采取一个和当局不合作的态度,这些人都喜欢在背后议论、嘲笑、挖苦、讽刺曹操,这是曹操不能容忍的。曹操是一个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他岂容别人天天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又岂容所有的人都不跟他合作呢?他必须杀一儆百,他必须杀鸡给猴子看,孔融就是这样一只大公鸡。
那么,在建安元年,祢衡死了;在建安十三年,孔融死了;在建安十七年,荀彧死了。到了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杀了崔琰;到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杀了杨修。崔琰的死、杨修的死,和前面的这些人——祢衡、孔融、荀彧的情况又不相同,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又为什么要杀杨修呢?请看下集——命案真相。
......(未完待续)
ps: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喜气洋洋!
以肯定地说,曹操有该骂的地方,有该骂的部分,曹操是有功、有过,或者说有功劳、有罪,他的罪过那一方面是可以骂的。但是,不等于祢衡骂了曹操就是英雄,要看他骂曹操什么。现在我们不知道他骂的是什么,因为他骂的这个话原文没有记载,《三国演义》那是靠不住的。有人说,祢衡骂曹操是因为曹操篡汉,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骂曹操是在建安元年,建安元年的时候曹操可不篡汉;而且,即便曹操是篡汉的,荀彧不篡汉啊,你为什么骂荀彧呢?对不对?有人说,他骂曹操是因为曹操暴力,曹操有很多暴行,那刘表没有暴行啊,你为什么要骂刘表呢?何况曹操对你祢衡至少是够意思的了,听说你要来见,自己马上就在家里坐着等,礼贤下士如此,怎么就该骂呢?所以第二个理由也不成立。
那么第三个,祢衡死得冤,成不成立?我的结论是也冤,也不冤。为什么说他冤呢?他罪不当死,他是骂了很多人,但是不能说骂人就该死嘛。为什么说他也不冤呢?因为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咎由自取。我们看他是怎么回事,他被曹操打发到刘表那儿,他对刘表是歌功颂德,不吝溢美之词。但是同时他又讽刺刘表的左右,对刘表手下那些人他全部都是讽刺的。所以,刘表的左右手下人就到刘表那儿去打小报告,说将军有没有注意祢衡是怎么歌颂你的?他歌颂你很仁慈,什么意思?说你是妇人之仁,说你其实是没有能力,其实是窝囊废。这话祢衡没说过,但是刘表一听,像,相信了。相信了以后,打发到黄祖那儿。那么曹操把祢衡打发到刘表那儿,他是知道刘表的为人是比较宽厚的,确实也是比较仁慈的,因此曹操的意思就是你到刘表那儿如果能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你还可以得一个善终。所以曹操送祢衡到刘表那儿,有以观后效的这样的一个意思;而刘表很清楚黄祖是个什么人,黄祖是什么人呢?军阀大老粗,脾气暴躁,这是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他还要把祢衡往黄祖那送,那才是借刀杀人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祢衡之死,第一,是他自己有不检点的地方;第二。是刘表借刀杀人;第三,归根结底是社会黑暗。因为祢衡再怎么说。他没有死罪。一个江厦太守,就因为人家骂了自己就把人家随随便便杀了,这是什么社会?这是专制社会、黑暗社会、没有人权的社会,还不经审判,也没有找律师来辩护。所以归根结底,祢衡死于不讲人权和不讲法制。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即便是在讲人权、讲法制的时代,这个人也不讨人喜欢。他说话从来不给对方留面子。也从来不给自己留余地,他硬是要把对方和自己都逼到墙角上去,这是何苦呢?所以我的结论是,祢衡不该死,也不值得学习,更不能当作英雄来歌颂。
......
孔融在一些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得罪曹操,最终搭进了自己的性命。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孔融是孔子的后人,自幼就有让梨的美名。尽管在一些问题上孔融与曹操意见不一,但曹操要想除掉孔融还应该有所顾及,安排一个合适的罪名。那么。曹操安排的罪名是什么呢?
这个时候曹操改制,恢复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设立了丞相这个职务自己当了,然后设立了一个副丞相兼监察部部长叫御史大夫,就让郗虑来当。这个郗虑我们前面出现过几次了,杀伏皇后啊,封曹操为魏公都是这郗虑,这个郗虑也就干了这三件事。郗虑当监察部长,郗虑马上心领神会。就指使人去查查查,最后查出来孔融有一个反动言论。说什么呢?说“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合起来就是繁体的“刘”这个字,就是当皇帝的不一定要姓刘啊。
孔融的这句“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的狂语,是出自建安十三年,当时的曹操既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也没有当皇帝的条件,而孔融屡屡与曹操作对,因此曹操就拿孔融的这句话做起了文章。
那就是谋反了,马上把孔融抓起来了,下狱,处死,弃市,老婆孩子全部杀掉。但是曹操杀孔融,他公布的罪名不是谋反,是什么呢?是不孝。说孔融查出来有两条不孝的言论,第一条说什么呢?说父母和子女是没有恩情的。首先父亲对子女没有恩,为什么呢?因为父亲之所以生下儿子、女儿,他的本来目的是为了自己快活,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那母亲总有恩吧?他说母亲也没有恩,母亲就好比一个瓦罐,这个孩子就好比瓦罐里装的东西,东西倒出来以后你说这个东西跟这个瓦罐有什么关系啊?没关系。这是一条。第二条就是说,饥荒的时候如果有一点吃的东西,是给父亲呢还是给别人?孔融说,如果父亲不好,这个东西就宁肯给别人,不要给你父亲。这两条就是不孝了,因此把孔融给杀了,而且把这个罪状公布出来。那么我们现在来看这个案子,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典型的以言治罪,也是典型的专制政治。因为第一条,我们不知道孔融是不是说了这个话,根据公布的材料看,说是孔融跟祢衡说,然后祢衡到处散布。但是你要知道祢衡现在已经死了啊,死无对证。就我个人认为,说这个话是祢衡说的还有点像,孔融倒是未必说了这个话,但是曹操一口咬定孔融说的,那就算孔融说了,也不容他辩护,也没有律师对不对,也没有证据。第二,就算孔融说了这个话,他顶多是不像话嘛,还犯不了死罪嘛。第三点,曹操自己说过唯才是举,不仁、不孝都不要紧,对不对?这个孔融仅仅是有一些不孝的言论,你曹操把不孝的人都用到重要的岗位上了,你的罪过不是更大吗?你怎么不死呢?鲁迅先生说,但是我们不能去问曹操,我们如果去问他,他把我们也杀了。
但是曹操的这个做法,用心是极深,再次表明曹操是城府很深的政治家,而孔融是书呆子。为什么呢?曹操为什么不用谋反的罪名,要用不孝的罪名来杀孔融呢?因为西汉、东汉两汉王朝是以孝治天下,这个“孝”字非常重要,你去看汉代的皇帝,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人以外每个人的谥号前面都有一个“孝”字,比方说惠帝——孝惠帝,武帝——孝武帝。孝是很重要的,曹操用不孝来杀人,就是证明说自己道德高尚,也说明自己维护汉室,是忠臣。污蔑了别人,洗刷了自己,一箭双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孔融是什么人?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啊,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孝啊,你孔子的后代不孝是什么概念,你们想想是什么概念?所以曹操是不但要在政治上把孔融打倒,而且要在道德上把孔融搞臭;不但要消灭他的肉体,而且要玷污他的声誉。所以这一手极其毒辣,以至于后来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都不敢给孔融立传。
不过这个事情站在曹操的立场上,也确有一正风气的作用。曹操是要借孔融来正一正社会风气,但这个风气倒不是孝和不孝,是什么呢?是这个时候这些士人们都非常清高,这些清高的士人当中也有两拨人,一种是真清高,一种是假清高;一种是真有才,一种是假有才。但是有趣的是,这些人只要有一个士人的身份,那么不管他是有才气还是没才气,都有脾气。那么这些人都是采取一个和当局不合作的态度,这些人都喜欢在背后议论、嘲笑、挖苦、讽刺曹操,这是曹操不能容忍的。曹操是一个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他岂容别人天天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又岂容所有的人都不跟他合作呢?他必须杀一儆百,他必须杀鸡给猴子看,孔融就是这样一只大公鸡。
那么,在建安元年,祢衡死了;在建安十三年,孔融死了;在建安十七年,荀彧死了。到了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杀了崔琰;到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杀了杨修。崔琰的死、杨修的死,和前面的这些人——祢衡、孔融、荀彧的情况又不相同,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又为什么要杀杨修呢?请看下集——命案真相。
......(未完待续)
ps: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