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神德圣性 (1/2)
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洞玄指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何辨别于神?众人常说眼神,目通于肝,魂精之所出,心主神明,照于魂精,魂神所照,名之为视,眼神有量,亦有浊净,心神之精,所寄托也,是故众人眼神有清有浊,有轻有重,神光之所动摇,轻重清浊,变换不休,名为动摇精神。
常人对望,观见气色,即说精神好恶,精为精华,神为神明,精之神,名为光泽,光泽者,润也,受泽润者,颜色不凋,精华充溢,光泽外散,常人观见,乃说可爱,明净无瑕,纯洁软滑,视之美好,乃生喜爱。
众人精神消耗,即需闭目养神,若肢体不能协调运作,精气之运转,不能周圆,是故行住坐卧,宜于调和,肢体动而精气转,呼吸顺而气息平,魂神安而心思宁,不学内修证明者,当如是修养于身。
颂:
众人有魂神,日日自运用,
一动或一静,或有意念生,
精神自动摇,神化有浊净,
精华为光泽,众人说气色,
闭目为养神,莫以为梦堕,
思虑安宁已,精气神亦安,
闭目而养育,精神可长保,
行住与坐卧,四时宜调和。
眼神发散,照见天下,譬如日月照耀世间,日光所照,即有温热,月光所临,即有清凉,众人双目,发散神光,所照临处,亦复如是,譬如灯光,所照耀处,亦有温凉,常人精神不调,气血有浊,心神不明,被众生照见而不能察觉,是名无知。
内敛精神而修持之士,精神内明,光泽外照,一身精神平宁,若初修者,不善调摄精神,是故常有精光外露,迷人谓之善修,而诚不知是彼粗陋,外露精神耳,若善调摄精神者,气息顺乎天地之理,精神秉于阴阳之变,隐显随意,常人难辨。
善修之士,精神纯明而神意洁净,是以有德,能参见无相之妙,若粗陋人,虽复长年修持,而精神不明,神意不净,心思不纯,以此无德,不能参见妙明,虽学圣明经典,久年亦不能悟,不能成就无师之道,于大修行不能得入。
颂:
神光满世间,觉性常周遍,
众人自有神,身心浊不见,
目光如电光,或现或不现,
善修精神者,神气常内敛,
神明心亦明,精明气亦明,
有相或无相,诸明在天然,
众人自有心,浊劣不能见,
苦修于长年,漏心填不满。
何为大修行?无师之道也。众修士以宿世结使重孽所蒙昧,智慧不明,德性不发,是故心志怯懦不敢独行,或智量有差不能自悟,虽爱修真,而真心不现,幻劣心性,常左右之,使生懈怠、怯懦、怨尤,渐而乃生轻慢、狂妄、邪见,于是成为恶毒之士,心志偏颇,思想邪劣,不信因果,不爱圣德,恣欲纵情,不尊道德,或修入邪,自堕鬼魔。
古往以来,诸得道者,虽从师学,而独自修,诸大圣者,道听途说而能自悟,独修独行,而能成就,彼人成就已,复能使众迷自明,能成就人,诸圣得道已,复能使人得道,如是大成就,甚难稀有。
迷人劣心,懈怠甚重,投机取巧,偷心甚重,何以有此心?以彼等怯懦心重故。怯心贼人,焉敢独行无人旷野,于无知前路,渺茫之中,焉敢独往,如是怯贼,则爱取巧,以怯懦而生诸下劣心,彼等不能独立自立,虽欲修持,而不能入正门。
若有师来,彼等甚爱,虽学彼法,而不自悟,一切疑惑,专求师解,一切疑难,不自求破,烦劳师者,如是愚痴懈怠之人,虽修百年,未有一日入正法门,未有一日登正法殿,未有一日行正法道,盲修瞎炼,虽或有验,亦是镜花水月,了无实得。
颂:
若心无正见,不能正定圆,
于下劣心意,随即生狂慢,
若不自觉察,不久堕邪魔,
诸大修行者,自明使人明,
怯贼惰性多,窃心盗圣果,
圣果本虚无,盗空盗不得,
若不自立者,自昧于圣德,
以其愚痴见,坏却正法船。
若有下劣心,则应心生情,阴魔心成,劣心生时,心魔亦生,缘情生法,感召外魔,若有偷心者,怯懦甚重,不求自立,入随魔所,于彼处生信,若下劣心轻,虽遇随情,而信心浅,若有束缚,便自出离,若遇强魔,沉溺苦命,不能得出,若诚心发愿,愿求真正法,诚心若至,便有出离之缘,精诚之意,圣真皆感。
余尝闻有人谓徒言:‘汝等从我学,我如撑船人,汝等坐我船,一起到彼岸。’如是之言,吾闻之而默然,何以故,不能言也,彼发言者自信,彼称赞者信他,我对于彼,不过闻名之缘,何敢谏言。
众人皆知,诸法是船,众人学法即是乘船,了诸法义而脱离诸法即到彼岸,如是见解,为迷者作安慰说耳,众人却不思真本,怯懦懈怠之心,以此愈重,是故乃逢彼等同船师徒之言。
众等当知,船客无量,摆渡者只一人,船来船往,船上住者,唯有摆渡人,汝等船客,岂能同住?一小舟岂需二渡者?彼船是彼所有,非汝等自有,汝等弃自小船,而登彼舟,欲求彼岸,何谬哉!
摆渡之人,上岸下岸,上船下船,全是自然,无多顾虑,而于船客,上下于船,上下于岸,心情差别,非是一等,汝等有船不摆,偏坐他船,有主不做,偏去做客,汝等做客之人,何日可以自主耶?
叹:
寄生天地间,即生依随性,
天地立虚空,人自立于地,
心自主诸情,乃可以自生,
若不能自主,即生下劣情,
懒惰与懈怠,贪欲化魔性,
若不能自主,心魔岂自明,
寄随之劣性,感召因缘聚,
邪信心不足,尚可以出离,
若遇强魔师,欲离不得离。
颂:
诸圣不渡人,众人求人渡,
师徒假因缘,迷情堕依性,
不求于自明,求与圣同住,
自弃自根本,依附于他身,
若离于自主,自昧自圣性,
知错能忏改,大善乃自生,
精诚之所至,可以破迷情。
众等当修... -->>
如何辨别于神?众人常说眼神,目通于肝,魂精之所出,心主神明,照于魂精,魂神所照,名之为视,眼神有量,亦有浊净,心神之精,所寄托也,是故众人眼神有清有浊,有轻有重,神光之所动摇,轻重清浊,变换不休,名为动摇精神。
常人对望,观见气色,即说精神好恶,精为精华,神为神明,精之神,名为光泽,光泽者,润也,受泽润者,颜色不凋,精华充溢,光泽外散,常人观见,乃说可爱,明净无瑕,纯洁软滑,视之美好,乃生喜爱。
众人精神消耗,即需闭目养神,若肢体不能协调运作,精气之运转,不能周圆,是故行住坐卧,宜于调和,肢体动而精气转,呼吸顺而气息平,魂神安而心思宁,不学内修证明者,当如是修养于身。
颂:
众人有魂神,日日自运用,
一动或一静,或有意念生,
精神自动摇,神化有浊净,
精华为光泽,众人说气色,
闭目为养神,莫以为梦堕,
思虑安宁已,精气神亦安,
闭目而养育,精神可长保,
行住与坐卧,四时宜调和。
眼神发散,照见天下,譬如日月照耀世间,日光所照,即有温热,月光所临,即有清凉,众人双目,发散神光,所照临处,亦复如是,譬如灯光,所照耀处,亦有温凉,常人精神不调,气血有浊,心神不明,被众生照见而不能察觉,是名无知。
内敛精神而修持之士,精神内明,光泽外照,一身精神平宁,若初修者,不善调摄精神,是故常有精光外露,迷人谓之善修,而诚不知是彼粗陋,外露精神耳,若善调摄精神者,气息顺乎天地之理,精神秉于阴阳之变,隐显随意,常人难辨。
善修之士,精神纯明而神意洁净,是以有德,能参见无相之妙,若粗陋人,虽复长年修持,而精神不明,神意不净,心思不纯,以此无德,不能参见妙明,虽学圣明经典,久年亦不能悟,不能成就无师之道,于大修行不能得入。
颂:
神光满世间,觉性常周遍,
众人自有神,身心浊不见,
目光如电光,或现或不现,
善修精神者,神气常内敛,
神明心亦明,精明气亦明,
有相或无相,诸明在天然,
众人自有心,浊劣不能见,
苦修于长年,漏心填不满。
何为大修行?无师之道也。众修士以宿世结使重孽所蒙昧,智慧不明,德性不发,是故心志怯懦不敢独行,或智量有差不能自悟,虽爱修真,而真心不现,幻劣心性,常左右之,使生懈怠、怯懦、怨尤,渐而乃生轻慢、狂妄、邪见,于是成为恶毒之士,心志偏颇,思想邪劣,不信因果,不爱圣德,恣欲纵情,不尊道德,或修入邪,自堕鬼魔。
古往以来,诸得道者,虽从师学,而独自修,诸大圣者,道听途说而能自悟,独修独行,而能成就,彼人成就已,复能使众迷自明,能成就人,诸圣得道已,复能使人得道,如是大成就,甚难稀有。
迷人劣心,懈怠甚重,投机取巧,偷心甚重,何以有此心?以彼等怯懦心重故。怯心贼人,焉敢独行无人旷野,于无知前路,渺茫之中,焉敢独往,如是怯贼,则爱取巧,以怯懦而生诸下劣心,彼等不能独立自立,虽欲修持,而不能入正门。
若有师来,彼等甚爱,虽学彼法,而不自悟,一切疑惑,专求师解,一切疑难,不自求破,烦劳师者,如是愚痴懈怠之人,虽修百年,未有一日入正法门,未有一日登正法殿,未有一日行正法道,盲修瞎炼,虽或有验,亦是镜花水月,了无实得。
颂:
若心无正见,不能正定圆,
于下劣心意,随即生狂慢,
若不自觉察,不久堕邪魔,
诸大修行者,自明使人明,
怯贼惰性多,窃心盗圣果,
圣果本虚无,盗空盗不得,
若不自立者,自昧于圣德,
以其愚痴见,坏却正法船。
若有下劣心,则应心生情,阴魔心成,劣心生时,心魔亦生,缘情生法,感召外魔,若有偷心者,怯懦甚重,不求自立,入随魔所,于彼处生信,若下劣心轻,虽遇随情,而信心浅,若有束缚,便自出离,若遇强魔,沉溺苦命,不能得出,若诚心发愿,愿求真正法,诚心若至,便有出离之缘,精诚之意,圣真皆感。
余尝闻有人谓徒言:‘汝等从我学,我如撑船人,汝等坐我船,一起到彼岸。’如是之言,吾闻之而默然,何以故,不能言也,彼发言者自信,彼称赞者信他,我对于彼,不过闻名之缘,何敢谏言。
众人皆知,诸法是船,众人学法即是乘船,了诸法义而脱离诸法即到彼岸,如是见解,为迷者作安慰说耳,众人却不思真本,怯懦懈怠之心,以此愈重,是故乃逢彼等同船师徒之言。
众等当知,船客无量,摆渡者只一人,船来船往,船上住者,唯有摆渡人,汝等船客,岂能同住?一小舟岂需二渡者?彼船是彼所有,非汝等自有,汝等弃自小船,而登彼舟,欲求彼岸,何谬哉!
摆渡之人,上岸下岸,上船下船,全是自然,无多顾虑,而于船客,上下于船,上下于岸,心情差别,非是一等,汝等有船不摆,偏坐他船,有主不做,偏去做客,汝等做客之人,何日可以自主耶?
叹:
寄生天地间,即生依随性,
天地立虚空,人自立于地,
心自主诸情,乃可以自生,
若不能自主,即生下劣情,
懒惰与懈怠,贪欲化魔性,
若不能自主,心魔岂自明,
寄随之劣性,感召因缘聚,
邪信心不足,尚可以出离,
若遇强魔师,欲离不得离。
颂:
诸圣不渡人,众人求人渡,
师徒假因缘,迷情堕依性,
不求于自明,求与圣同住,
自弃自根本,依附于他身,
若离于自主,自昧自圣性,
知错能忏改,大善乃自生,
精诚之所至,可以破迷情。
众等当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