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英华之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臭又闷的小囚室,阴暗、潮湿,地铺上的稻草,发着湿漉漉的霉味,六个女人一个挨着一个,挤在稻草上,有躺着的,有坐着的。柳明是其中的一个。
她靠坐在身后的砖墙上,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约有两米之遥的铁窗外,迷迷糊糊的。她好像做着一个长长的噩梦,又似乎清醒地看到了这间方圆不足六米的小囚室,看见了她身边的另外五个女人--有两个中年妇女,像农家主妇;另三个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妇女,有村妇救会的,也有两个是区妇女干部。其中的刘淑珍她认识:是三区妇救会主任,她们一起开过会。怎么回事?她们也被敌人、被她痛恨的日本鬼子、汉奸捕来了!她心里空空荡荡,却又像堵塞着大堆棉团,压挤得难以出气,堵得疼痛。她的身旁有叹气的,有呻吟的,也有小声唱着歌曲的。她不理会这些,只有两个影子交替地在她眼前闪动--一个是曹鸿远,一个是林道静。一会儿她看见血淋淋的他。他没有死,可是浑身流着殷红的血,面部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她认得他,就是粉身碎骨,她也认得他。一会儿,曹鸿远又变成了林道静。她还是那么美丽、端庄,怀里抱着小方方,腿上却流着血。血浸湿了绷带,也被敌人捆绑着。她急了,忽地喊出声来:
"林姐姐,你没有被捕吧?我来给你换药"
"哎呀,我说这位同志""同志"二字刚出口,又急忙改了口,"我说这位大姐,你自言自语什么哪?换什么药?给谁换药呀?"说话的是另一个区妇女干部。两天前柳明被敌人捉到安定县城里后,就关到这间小牢房里。除了相识的刘淑珍和她点点头,其他人,柳明不理,也不说话。她对被捕后怎么应付周围的一切,怎么应付敌人毫无经验,也没有精神准备。但她知道应尽量少说话,所以这个女人要和她说话,她恍惚中只看了对方一眼,苦笑着,并不出声。
柳明渐渐想起她被捕--也是她自动找上敌人的经过,心头一阵战栗。她不清楚她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敌人架着机关枪,在尤庄大场上,喊着找林道静,村里不交出她,敌人就要屠杀老百姓。当道静急着要人们把她抬出去交给敌人的时候,她站在旁边,心里翻腾着:道静是县长,责任重,又负了伤,还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儿子绝不能把她送给敌人!她霎地想起来,自己的模样儿长得和林道静很相像,不认识她们的人,有时分不清哪个姓林,哪个姓柳。敌人不认识林道静,自己如果跑出去代替她,既救了这村的老百姓,也救了道静。自己呢,自从听说鸿远已死,便不愿活在人世。这样做,各方面都好。于是,趁地下病房里人们围着道静议论纷纷的时候,她转身走出病房,跑到地道出口处,从一家人家的炕帮上打开一块里面是木板,木板上用砖块排列得和炕帮一样的洞口,走到屋地上。屋里没有人,大约都被敌人赶到大场上去了。她对着房东家条桌上的一块大方座镜照了照自己,确实和林道静长得一模一样,衣服也是一般农村妇女的打扮,心里似乎有了底,又把头发梳了梳,把衣服上沾着地道里的湿土掸干净。想给道静留几个字,又觉得不妥。如果叫敌人发现就麻烦了。最后走出房东家的屋门时,她又把自己身上各处搜了搜--绝不能叫敌人发现她身上带着有柳明名字的字迹。一切妥当了,她跑出街门,跑出街口,直跑到靠近大场时,她的步伐才慢了下来。此刻,她脑子既清醒、又迷糊。她什么也没有想,连爸爸、妈妈、弟弟,还有鸿远都没有想。既没有恐惧,也没有悲伤,只一个劲地在心里反复念叨:"我是林道静--我是林道静--我是"当她出现在敌人面前时,又喊了一声:"我是林道静!"便再也不出声了。
她的出现,使大场上的日伪军大吃一惊。连坐在大场地上、足有三百多名的老百姓也都惊愕了。微风吹着,太阳晒着,场边一垛垛的柴禾垛,高耸在人群的周围。几百双眼睛紧盯在这个秀丽的、细高个儿的年轻女人身上。"啊,啊,这、这是怎么回事?"人们无声地说着,互相用眼睛询问着。
"林道静--她是林--道--静?"敌人方面也在互相探询,紧张地交头接耳。有个伪军官讨好地一把抓住柳明的双臂,用绳子把她捆绑起来。柳明任他捆绑,不反抗更不出声。过了一会儿,似乎验明了正身,敌人把柳明当作林道静捉走了。村里的许多人噙着泪水,惊慌不安地各自回到家里去。有的人虽然和柳明很熟悉,看出她并不是林道静,但没人说话,只是为她担忧,为她的自我牺牲精神感动得落泪。
柳明终于明白林道静并没有被捕,也不会被捕,腿部伤口经过她的治疗也不会化脓出血时,她的心宽松了。那个和她说话的约莫十八九岁的女人,脸色苍白,长着两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也还清秀。柳明扭过头,奇怪地看着她,低声问道:
"你总唱歌,唱什么?--有什么好唱的呢?"
"我唱何日君再来--可好听呢。你知道这首歌么?在北平,在好些大城市,现在可时兴这首歌呢"
"这是在敌区流行的歌,软绵绵的,小傅,你总唱这种歌,是什么意思?"刘淑珍说话了。她嗓子发哑,面容憔悴,身体瘦削,看得出是受刑后的虚弱。
"那有啥关系?它也没歌颂敌人,它唱的是爱情。"说着,小傅又仰着头,躺在草铺上轻轻地唱了起来: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愁锁解笑眉,
泪洒相思腮。
今宵离别后,
何日君再来?
"别唱了!别唱了!"
"姑奶奶,咱们的命还不知哪会儿上阎王爷那儿去呢,你唱的好叫人心烦!"那两个中年妇人皱着眉头说。
这歌子的曲调确实怪好听、怪动人的。柳明第一次听到,虽觉得它过于哀婉、缠绵,可小傅嗓子不错,唱得有味儿,她愿意听,农妇却不爱听。小傅听到那两个农妇阻拦她唱,她撇撇嘴,反而用"何日君再来"的曲调唱起回敬词来--
自个儿是土鳖,
哪有花儿开?
你要不爱听,
何必这儿来
柳明听了,觉得有点好笑,可是沉重的心情,哪里笑得出来。中年农妇之一,使劲啐了一口粘痰,沾在砖墙上,柳明看着恶心,轻轻闭上了眼睛。
"你这个下三烂的娘儿们,真不要脸!还是抗日干部呢,一入狱,就想嫁给白脖儿翻译官--快去当新娘子吧!别在这里头恶心人了!"
听到小傅要嫁给翻译官的话,柳明惊奇地睁开眼睛,向两个吵架的女人望着。小傅仍然躺在稻草上,仰脸朝天睁着两只大眼睛,不气也不恼,接着叹了一口气,慢声细气地说:
"谁想抗日谁就抗吧,反正咱没劲抗了。谁愿意娶咱,咱就跟谁,反正怎么也是一辈子。"
柳明觉得奇怪,这个区干部小傅,大概还是个小知识分子,被俘入狱后,动摇了,想叛变嫁给翻译官了。可是黑黑的大眼睛里,又明显地露出了深深的哀愁。
柳明扭过头,双眼盯在身边小傅的脸上,愣怔地看了好一会儿。小傅被那双并无恶意的眼睛看得不好意思了,忽然哀伤地说:
"柳大姐,我认识你--我们一起开过会。假如你能出去,请你替我告诉他,我的心死了,人也死了--叫他忘掉我这个软弱的女人吧!"
&n... -->>
又臭又闷的小囚室,阴暗、潮湿,地铺上的稻草,发着湿漉漉的霉味,六个女人一个挨着一个,挤在稻草上,有躺着的,有坐着的。柳明是其中的一个。
她靠坐在身后的砖墙上,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约有两米之遥的铁窗外,迷迷糊糊的。她好像做着一个长长的噩梦,又似乎清醒地看到了这间方圆不足六米的小囚室,看见了她身边的另外五个女人--有两个中年妇女,像农家主妇;另三个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妇女,有村妇救会的,也有两个是区妇女干部。其中的刘淑珍她认识:是三区妇救会主任,她们一起开过会。怎么回事?她们也被敌人、被她痛恨的日本鬼子、汉奸捕来了!她心里空空荡荡,却又像堵塞着大堆棉团,压挤得难以出气,堵得疼痛。她的身旁有叹气的,有呻吟的,也有小声唱着歌曲的。她不理会这些,只有两个影子交替地在她眼前闪动--一个是曹鸿远,一个是林道静。一会儿她看见血淋淋的他。他没有死,可是浑身流着殷红的血,面部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她认得他,就是粉身碎骨,她也认得他。一会儿,曹鸿远又变成了林道静。她还是那么美丽、端庄,怀里抱着小方方,腿上却流着血。血浸湿了绷带,也被敌人捆绑着。她急了,忽地喊出声来:
"林姐姐,你没有被捕吧?我来给你换药"
"哎呀,我说这位同志""同志"二字刚出口,又急忙改了口,"我说这位大姐,你自言自语什么哪?换什么药?给谁换药呀?"说话的是另一个区妇女干部。两天前柳明被敌人捉到安定县城里后,就关到这间小牢房里。除了相识的刘淑珍和她点点头,其他人,柳明不理,也不说话。她对被捕后怎么应付周围的一切,怎么应付敌人毫无经验,也没有精神准备。但她知道应尽量少说话,所以这个女人要和她说话,她恍惚中只看了对方一眼,苦笑着,并不出声。
柳明渐渐想起她被捕--也是她自动找上敌人的经过,心头一阵战栗。她不清楚她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敌人架着机关枪,在尤庄大场上,喊着找林道静,村里不交出她,敌人就要屠杀老百姓。当道静急着要人们把她抬出去交给敌人的时候,她站在旁边,心里翻腾着:道静是县长,责任重,又负了伤,还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儿子绝不能把她送给敌人!她霎地想起来,自己的模样儿长得和林道静很相像,不认识她们的人,有时分不清哪个姓林,哪个姓柳。敌人不认识林道静,自己如果跑出去代替她,既救了这村的老百姓,也救了道静。自己呢,自从听说鸿远已死,便不愿活在人世。这样做,各方面都好。于是,趁地下病房里人们围着道静议论纷纷的时候,她转身走出病房,跑到地道出口处,从一家人家的炕帮上打开一块里面是木板,木板上用砖块排列得和炕帮一样的洞口,走到屋地上。屋里没有人,大约都被敌人赶到大场上去了。她对着房东家条桌上的一块大方座镜照了照自己,确实和林道静长得一模一样,衣服也是一般农村妇女的打扮,心里似乎有了底,又把头发梳了梳,把衣服上沾着地道里的湿土掸干净。想给道静留几个字,又觉得不妥。如果叫敌人发现就麻烦了。最后走出房东家的屋门时,她又把自己身上各处搜了搜--绝不能叫敌人发现她身上带着有柳明名字的字迹。一切妥当了,她跑出街门,跑出街口,直跑到靠近大场时,她的步伐才慢了下来。此刻,她脑子既清醒、又迷糊。她什么也没有想,连爸爸、妈妈、弟弟,还有鸿远都没有想。既没有恐惧,也没有悲伤,只一个劲地在心里反复念叨:"我是林道静--我是林道静--我是"当她出现在敌人面前时,又喊了一声:"我是林道静!"便再也不出声了。
她的出现,使大场上的日伪军大吃一惊。连坐在大场地上、足有三百多名的老百姓也都惊愕了。微风吹着,太阳晒着,场边一垛垛的柴禾垛,高耸在人群的周围。几百双眼睛紧盯在这个秀丽的、细高个儿的年轻女人身上。"啊,啊,这、这是怎么回事?"人们无声地说着,互相用眼睛询问着。
"林道静--她是林--道--静?"敌人方面也在互相探询,紧张地交头接耳。有个伪军官讨好地一把抓住柳明的双臂,用绳子把她捆绑起来。柳明任他捆绑,不反抗更不出声。过了一会儿,似乎验明了正身,敌人把柳明当作林道静捉走了。村里的许多人噙着泪水,惊慌不安地各自回到家里去。有的人虽然和柳明很熟悉,看出她并不是林道静,但没人说话,只是为她担忧,为她的自我牺牲精神感动得落泪。
柳明终于明白林道静并没有被捕,也不会被捕,腿部伤口经过她的治疗也不会化脓出血时,她的心宽松了。那个和她说话的约莫十八九岁的女人,脸色苍白,长着两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也还清秀。柳明扭过头,奇怪地看着她,低声问道:
"你总唱歌,唱什么?--有什么好唱的呢?"
"我唱何日君再来--可好听呢。你知道这首歌么?在北平,在好些大城市,现在可时兴这首歌呢"
"这是在敌区流行的歌,软绵绵的,小傅,你总唱这种歌,是什么意思?"刘淑珍说话了。她嗓子发哑,面容憔悴,身体瘦削,看得出是受刑后的虚弱。
"那有啥关系?它也没歌颂敌人,它唱的是爱情。"说着,小傅又仰着头,躺在草铺上轻轻地唱了起来: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愁锁解笑眉,
泪洒相思腮。
今宵离别后,
何日君再来?
"别唱了!别唱了!"
"姑奶奶,咱们的命还不知哪会儿上阎王爷那儿去呢,你唱的好叫人心烦!"那两个中年妇人皱着眉头说。
这歌子的曲调确实怪好听、怪动人的。柳明第一次听到,虽觉得它过于哀婉、缠绵,可小傅嗓子不错,唱得有味儿,她愿意听,农妇却不爱听。小傅听到那两个农妇阻拦她唱,她撇撇嘴,反而用"何日君再来"的曲调唱起回敬词来--
自个儿是土鳖,
哪有花儿开?
你要不爱听,
何必这儿来
柳明听了,觉得有点好笑,可是沉重的心情,哪里笑得出来。中年农妇之一,使劲啐了一口粘痰,沾在砖墙上,柳明看着恶心,轻轻闭上了眼睛。
"你这个下三烂的娘儿们,真不要脸!还是抗日干部呢,一入狱,就想嫁给白脖儿翻译官--快去当新娘子吧!别在这里头恶心人了!"
听到小傅要嫁给翻译官的话,柳明惊奇地睁开眼睛,向两个吵架的女人望着。小傅仍然躺在稻草上,仰脸朝天睁着两只大眼睛,不气也不恼,接着叹了一口气,慢声细气地说:
"谁想抗日谁就抗吧,反正咱没劲抗了。谁愿意娶咱,咱就跟谁,反正怎么也是一辈子。"
柳明觉得奇怪,这个区干部小傅,大概还是个小知识分子,被俘入狱后,动摇了,想叛变嫁给翻译官了。可是黑黑的大眼睛里,又明显地露出了深深的哀愁。
柳明扭过头,双眼盯在身边小傅的脸上,愣怔地看了好一会儿。小傅被那双并无恶意的眼睛看得不好意思了,忽然哀伤地说:
"柳大姐,我认识你--我们一起开过会。假如你能出去,请你替我告诉他,我的心死了,人也死了--叫他忘掉我这个软弱的女人吧!"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