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混在大明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茶陵,陛下怎么说?”
当李东阳回到内阁值房内,刘健赶紧询问了一句。
“陛下已经同意了王鏊入阁的事情,不过陛下还希望礼部尚书王璟能够一同入阁辅政。所以便留中不发,所以想待明年正式下旨。”
听到李东阳的话,谢迁直接说了一句,“王璟虽然能力不错,可却未曾入选翰林,怎可入阁辅政?”
“陛下打的是好主意啊,待明年朝中老臣尽去,陛下下旨令其入阁,倒是不会有太大的阻碍啊!”刘健轻叹一声,又看向李东阳,“陛下是打定要两人一同入阁了?”
李东阳点了点头。
谢迁颇为不满的说道,“皇上这简直就是要挟,耍无赖嘛!”
“不可胡言!”刘健闻言直接呵斥了一句,又看向李东阳,“不知茶陵如何看待此事,毕竟非翰林入阁此前从未有过。”
李东阳沉吟道,“虽然自英宗朝以来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可毕竟不是朝廷的正式规定。若陛下真想让王璟入阁,恐怕真想阻止谁也阻止不了。”
刘健略显沉思的看向他,“茶陵的意思,这件事也只能按照皇上的意思办了?”
“以王璟的能力来说,除了非翰林出身之外,无论能力还是名声倒也不差吧?”李东阳不答反问了一句。
刘健赞同地点了点头,抛开出身不讲,对于王璟此人他还是颇为认可的。
可他还是有一丝顾虑,“即使我们赞同此事,可朝廷那班文武大臣恐怕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吧。”
“只要不是涉及祖制的事情,他们至多也就发发牢骚而已,闹不出多大的事情。再则这事儿既然是因陛下而起,这件事就扔给他去头疼吧。”
听了李东阳这一番极为不负责任的话,谢迁极为鄙视地看了一眼他,“这就是你身为顾命大臣的态度?简直愧对先帝临终托顾时的信任。”
李东阳闻言不禁莞尔,又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后者的冷嘲热讽,他直接无视了。
古语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若是换个人来,天天面对谢迁这张毒舌,即使不当场暴走也肯定怀恨在心了。在这里也不得不佩服刘健、李东阳二人的心性,能和这位共事这么多年,也真是苦了他们了。
当然这也是谢迁对事不对人,所以三人才能共事这么多年,整个内阁也显得比较和谐。若是后世,恐怕谢迁早就被排挤出内阁了。
说道这不得不提一下,在嘉靖之前明朝内阁的地位虽然在逐步提升,却也最多和六部齐平而已,远没有达到后世的巅峰时期,所以内阁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和谐的。而且内阁成员比较稳定,一般都是三人左右,任期时间也比较长,短的一般也有五年之久,时间长的更是待了十几二十几年。就像现在的这三位阁老,最长的刘健已经在内阁待了十七年之久,最短的谢迁也在内阁待了六七年了。
不过自嘉靖登基之后,或则更准确的说是“大礼仪”前后,内阁成员变得极为不稳定,短短几年时间内阁成员更是换了好几茬了。之后更是由于内阁地位大幅度提升,争权夺利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内阁成员自然变得更加不稳定了,而且人数也是急剧的增加,最多的时候更是有七八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内阁值房内,简直跟春运挤火车似得。
当然现在还没有这种情况出现,而且之前在孝宗皇帝的英明领导之下,君臣一心整个朝廷还是比较团结的。虽然勾心斗角的事情还是避免不了的,不过在“团结一心中兴大明”这面伟大旗帜的号召之下,朝廷大臣相互之间争斗还是比较克制的,不像后世那般激烈。
在这么一大群善解人意且能力均不错的朝廷大臣操心操力的辅政下,郑德倒是颇为幸运的能够安心待在皇帝宝座之上,不必为太多的事情烦心。不过某人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感觉这班大臣老古董般唠唠叨叨的实在烦人的很,想要将他们清洗出去。不过这也不能说他的决定是错的,毕竟这班大臣也大都都是老胳膊老腿的,回家养养老带带孩子安度晚年也挺好的。
转回正题,刘健是直接忽视了谢迁的话,望向李东阳道,“你觉得皇上留中不发,是好是坏?”
李东阳摇了摇头,“陛下的出发点不能说是错的,只是朝廷大臣廷推出入阁人选之后,却迟迟得不到答复,恐怕更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还不如现在就下旨命他们入阁,大臣们至多上书抱怨几句,但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
听到了他这番话后,刘健仔细掂量片刻,最终下定了决心,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和陛下说一下吧,可否?”
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是身为内阁首辅的刘健去和皇帝说的,不过显然这位知道自己待在内阁的时间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所以开始将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给李东阳去做,后者也知道他的想法,也没有多做推辞,答应了下来。
……
当王璟再次站在京师正阳门之前,看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城池,心里却是充满了无尽的感慨。想到当年离开京师之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御史,却未成想到当他自己再次回到这里,却已经是堂堂正二品朝廷大吏,礼部尚书。人生际遇,莫过于此。
不过想到自己现在的官职,他到现在还有些想不明白,朝廷怎么会廷推他担任礼部尚书呢?毕竟礼部尚书一般都是由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担任,自己未曾入选过翰林,怎么会轮到自己呢?
不过也不用太久,王璟自己也明白,当他入朝之后,事... -->>
“茶陵,陛下怎么说?”
当李东阳回到内阁值房内,刘健赶紧询问了一句。
“陛下已经同意了王鏊入阁的事情,不过陛下还希望礼部尚书王璟能够一同入阁辅政。所以便留中不发,所以想待明年正式下旨。”
听到李东阳的话,谢迁直接说了一句,“王璟虽然能力不错,可却未曾入选翰林,怎可入阁辅政?”
“陛下打的是好主意啊,待明年朝中老臣尽去,陛下下旨令其入阁,倒是不会有太大的阻碍啊!”刘健轻叹一声,又看向李东阳,“陛下是打定要两人一同入阁了?”
李东阳点了点头。
谢迁颇为不满的说道,“皇上这简直就是要挟,耍无赖嘛!”
“不可胡言!”刘健闻言直接呵斥了一句,又看向李东阳,“不知茶陵如何看待此事,毕竟非翰林入阁此前从未有过。”
李东阳沉吟道,“虽然自英宗朝以来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可毕竟不是朝廷的正式规定。若陛下真想让王璟入阁,恐怕真想阻止谁也阻止不了。”
刘健略显沉思的看向他,“茶陵的意思,这件事也只能按照皇上的意思办了?”
“以王璟的能力来说,除了非翰林出身之外,无论能力还是名声倒也不差吧?”李东阳不答反问了一句。
刘健赞同地点了点头,抛开出身不讲,对于王璟此人他还是颇为认可的。
可他还是有一丝顾虑,“即使我们赞同此事,可朝廷那班文武大臣恐怕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吧。”
“只要不是涉及祖制的事情,他们至多也就发发牢骚而已,闹不出多大的事情。再则这事儿既然是因陛下而起,这件事就扔给他去头疼吧。”
听了李东阳这一番极为不负责任的话,谢迁极为鄙视地看了一眼他,“这就是你身为顾命大臣的态度?简直愧对先帝临终托顾时的信任。”
李东阳闻言不禁莞尔,又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后者的冷嘲热讽,他直接无视了。
古语云:宰相肚里能撑船。若是换个人来,天天面对谢迁这张毒舌,即使不当场暴走也肯定怀恨在心了。在这里也不得不佩服刘健、李东阳二人的心性,能和这位共事这么多年,也真是苦了他们了。
当然这也是谢迁对事不对人,所以三人才能共事这么多年,整个内阁也显得比较和谐。若是后世,恐怕谢迁早就被排挤出内阁了。
说道这不得不提一下,在嘉靖之前明朝内阁的地位虽然在逐步提升,却也最多和六部齐平而已,远没有达到后世的巅峰时期,所以内阁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和谐的。而且内阁成员比较稳定,一般都是三人左右,任期时间也比较长,短的一般也有五年之久,时间长的更是待了十几二十几年。就像现在的这三位阁老,最长的刘健已经在内阁待了十七年之久,最短的谢迁也在内阁待了六七年了。
不过自嘉靖登基之后,或则更准确的说是“大礼仪”前后,内阁成员变得极为不稳定,短短几年时间内阁成员更是换了好几茬了。之后更是由于内阁地位大幅度提升,争权夺利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内阁成员自然变得更加不稳定了,而且人数也是急剧的增加,最多的时候更是有七八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内阁值房内,简直跟春运挤火车似得。
当然现在还没有这种情况出现,而且之前在孝宗皇帝的英明领导之下,君臣一心整个朝廷还是比较团结的。虽然勾心斗角的事情还是避免不了的,不过在“团结一心中兴大明”这面伟大旗帜的号召之下,朝廷大臣相互之间争斗还是比较克制的,不像后世那般激烈。
在这么一大群善解人意且能力均不错的朝廷大臣操心操力的辅政下,郑德倒是颇为幸运的能够安心待在皇帝宝座之上,不必为太多的事情烦心。不过某人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感觉这班大臣老古董般唠唠叨叨的实在烦人的很,想要将他们清洗出去。不过这也不能说他的决定是错的,毕竟这班大臣也大都都是老胳膊老腿的,回家养养老带带孩子安度晚年也挺好的。
转回正题,刘健是直接忽视了谢迁的话,望向李东阳道,“你觉得皇上留中不发,是好是坏?”
李东阳摇了摇头,“陛下的出发点不能说是错的,只是朝廷大臣廷推出入阁人选之后,却迟迟得不到答复,恐怕更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还不如现在就下旨命他们入阁,大臣们至多上书抱怨几句,但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
听到了他这番话后,刘健仔细掂量片刻,最终下定了决心,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和陛下说一下吧,可否?”
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是身为内阁首辅的刘健去和皇帝说的,不过显然这位知道自己待在内阁的时间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所以开始将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给李东阳去做,后者也知道他的想法,也没有多做推辞,答应了下来。
……
当王璟再次站在京师正阳门之前,看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城池,心里却是充满了无尽的感慨。想到当年离开京师之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御史,却未成想到当他自己再次回到这里,却已经是堂堂正二品朝廷大吏,礼部尚书。人生际遇,莫过于此。
不过想到自己现在的官职,他到现在还有些想不明白,朝廷怎么会廷推他担任礼部尚书呢?毕竟礼部尚书一般都是由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担任,自己未曾入选过翰林,怎么会轮到自己呢?
不过也不用太久,王璟自己也明白,当他入朝之后,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