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盛明远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殿上安静得令人不安,尤其是唐明整装跪在殿门口,三呼万岁之后并没有得到朱老四的回应。
唐明想要偷看朱老四却又不敢抬头,此刻他的脑子里不停的猜测皇上,到底叫他来南京是为了什么事?刚才踏进大殿时,匆匆撇了眼,只看到姚广孝,还有两个公公,至于朱老四的模样他还来不及看清楚。
朱棣居高临下打量着唐明,十五岁的年纪比他的想象还要年轻,北平负责试种粮食的官员已经送来急报,说是粮食长势很好,再有十几天就可收成。单从玉米的产量来估算,比唐明所说的只多不少。
而那些没有经过唐明杂交改良的玉米产量却很低,而且还有三分之一得了病虫害已经枯萎。这让朱棣佷高兴,如果不出意外,让这些农作物在大明普及开来种植,不出三年将实现不再有吃不饱饭,或者饥荒的时候饿殍遍地的景象。
有了充足的粮食更可让大明的人口急升,一个富强的盛世情节不断的在朱棣的脑海里形成。只可惜现在想这些还言之过早,现在国内虽已太平,可围绕在大明四周的邻国无不蠢蠢欲动。
四年靖难之役已经让大明王朝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根本就再也无法经得起任何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鞑靼最为猖狂,从朱元璋开始便断断续续的骚扰边境,朱棣为此才准备着迁都北平。
“汝便是唐明,师从异人。进献改良后的农作物,为朕解去天下百姓之忧,此乃千古奇功,朕本该为你封侯拜相,但年龄尚小如此封赏并不和大明律法,姚卿家又多次进言让朕莫加官于你,有功不赏,这并不是朕的作风,故让朕很是为难啊!”朱棣嘴上说为难,可脸上却是一点为难的样子都没有,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唐明看,等着看他怎么回答自己。
唐明心里那个委屈啊!瞧朱棣这口气明摆着就是要坑自己,还问自己有什么意见?唐明敢保证,只要自己糊里糊涂的说出心里话,到最后一定什么也得不到,说不定还会被安上一个什么罪名?
“臣惶恐,皇上有念臣之功,臣已感激不尽,岂可再要封赏。臣流落海外孤岛之时是郑和大人相助,才得以回到人间,又得皇上为臣寻找到家人,令我们兄弟得以团聚,皇上大恩微臣用这点东西相赠都觉厚颜,岂敢再邀其功要其赏。”唐明话说得诚恳之及,马屁更是拍得啪啪响,他就不相信朱棣能无耻到连点东西都不给自己。
“朕也听闻过你流落孤岛之事,三宝也曾有提及,岛上多有牛马却荒无人烟,乃是位于黄海之中,距离威海卫只五日航程。此岛乃是我大明之国土岂可弃之不理,观其位置与威海卫相邻,便命名‘威海岛’,朕再封你为威海候,威海卫三百军户归你调度。”朱棣脸上的笑意更深,似乎对自己如此安排唐明的封赏很是满意。
“老狐狸啊!”唐明闻言心里暗骂一声,你不封赏老子也就算了,最不济你赏个一两万两银子,他也就认了。可朱棣这个抠门的皇帝竟然拿一个海外小岛来做封赏,还说什么岛上多有牛马,明摆着是要自己在岛上养马。
养出来的牛马你还不能自作主张的卖掉,最后还不是为朱棣白干活。还好有威海卫三百军户给自己调度,不然唐明还真无法接受这样的封赏。至于那什么威海候也就是一个噱头而已,唐明自不会当真。
偷偷用眼角瞄了眼高坐龙椅上的朱棣,其头上戴着通天冠,根本就看不到面容,唐明只瞄到其嘴角一丝得意的笑容,心里再次暗骂一声:“老不要脸的,堂堂一个皇上竟然欺负我一个小孩。”
唐明心里不停的腹诽着,表面上却感激涕零的高声谢恩:“微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直如老僧入定般的姚广孝,好奇的望了眼唐明,面无表情的老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似乎对朱棣这样的封赏甚是赞同。
“起来吧!随朕到御书房一叙,三宝应该也回来了。”朱棣起身摆驾御书房。
姚广孝等到唐明跟上之后,才一同跟在朱棣的身后。见唐明表面虽装得很是开心,但身上一股淡淡的酸气还是逃不过,老狐狸这个阅人无数的火眼金睛。
“怎么?你对皇上这样的封赏还不服气?”姚广孝观察唐明片刻,突然开口言道。
自己的心思被看穿,唐明一点尴尬或者害怕的神情都没有,点点头小声回道:“弟子不是不服,而是皇上也太抠门了,虽封赏了我一个海岛外加三百军户,但封地上的海岛荒无人烟,还要在哪里为陛下养牛马,这些弟子忍一下也就过去了,可要弟子做这些,皇上却一分钱都不提,没钱弟子怎么开荒威海岛,怎么给皇上养牛马?”
对于姚广孝,唐明现在可一点都不见外,现在自己是他名正言顺的徒子徒孙,自己年纪还不到十六,如果在他的面前表现得太过有心计并不好。反之,应该表现出他这个年纪应有的性情,这才不会令人生疑。
果然,姚广孝似乎早已料到唐明会有如此一说,斜了他一眼,呵呵笑道:“你小子说的也确实有理,不过皇上现在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封赏,北平的皇宫正在建造,三宝打造宝船也是一个巨大的窟窿,钱,粮,人现在皇上每样都缺,所以等下要跟你谈起之事,你最好能有解决的办法,不然为师也难保你以后能轻松度日。”
唐明迷糊了,刚才在大殿上,他还以为朱棣要他来南京便只是给个封赏而已,现在看来并不是他所想的这么简单啊!看姚广孝一脸神秘的样子,他实在猜不到接下来朱棣,到底还有什么没办法解决的事要来为难自己。
可一想到朱棣在大殿上所过,郑和应该回来了,从这话里唐明不难猜出应该是日前造宝船所用的木材不够之事。
大殿上安静得令人不安,尤其是唐明整装跪在殿门口,三呼万岁之后并没有得到朱老四的回应。
唐明想要偷看朱老四却又不敢抬头,此刻他的脑子里不停的猜测皇上,到底叫他来南京是为了什么事?刚才踏进大殿时,匆匆撇了眼,只看到姚广孝,还有两个公公,至于朱老四的模样他还来不及看清楚。
朱棣居高临下打量着唐明,十五岁的年纪比他的想象还要年轻,北平负责试种粮食的官员已经送来急报,说是粮食长势很好,再有十几天就可收成。单从玉米的产量来估算,比唐明所说的只多不少。
而那些没有经过唐明杂交改良的玉米产量却很低,而且还有三分之一得了病虫害已经枯萎。这让朱棣佷高兴,如果不出意外,让这些农作物在大明普及开来种植,不出三年将实现不再有吃不饱饭,或者饥荒的时候饿殍遍地的景象。
有了充足的粮食更可让大明的人口急升,一个富强的盛世情节不断的在朱棣的脑海里形成。只可惜现在想这些还言之过早,现在国内虽已太平,可围绕在大明四周的邻国无不蠢蠢欲动。
四年靖难之役已经让大明王朝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根本就再也无法经得起任何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鞑靼最为猖狂,从朱元璋开始便断断续续的骚扰边境,朱棣为此才准备着迁都北平。
“汝便是唐明,师从异人。进献改良后的农作物,为朕解去天下百姓之忧,此乃千古奇功,朕本该为你封侯拜相,但年龄尚小如此封赏并不和大明律法,姚卿家又多次进言让朕莫加官于你,有功不赏,这并不是朕的作风,故让朕很是为难啊!”朱棣嘴上说为难,可脸上却是一点为难的样子都没有,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唐明看,等着看他怎么回答自己。
唐明心里那个委屈啊!瞧朱棣这口气明摆着就是要坑自己,还问自己有什么意见?唐明敢保证,只要自己糊里糊涂的说出心里话,到最后一定什么也得不到,说不定还会被安上一个什么罪名?
“臣惶恐,皇上有念臣之功,臣已感激不尽,岂可再要封赏。臣流落海外孤岛之时是郑和大人相助,才得以回到人间,又得皇上为臣寻找到家人,令我们兄弟得以团聚,皇上大恩微臣用这点东西相赠都觉厚颜,岂敢再邀其功要其赏。”唐明话说得诚恳之及,马屁更是拍得啪啪响,他就不相信朱棣能无耻到连点东西都不给自己。
“朕也听闻过你流落孤岛之事,三宝也曾有提及,岛上多有牛马却荒无人烟,乃是位于黄海之中,距离威海卫只五日航程。此岛乃是我大明之国土岂可弃之不理,观其位置与威海卫相邻,便命名‘威海岛’,朕再封你为威海候,威海卫三百军户归你调度。”朱棣脸上的笑意更深,似乎对自己如此安排唐明的封赏很是满意。
“老狐狸啊!”唐明闻言心里暗骂一声,你不封赏老子也就算了,最不济你赏个一两万两银子,他也就认了。可朱棣这个抠门的皇帝竟然拿一个海外小岛来做封赏,还说什么岛上多有牛马,明摆着是要自己在岛上养马。
养出来的牛马你还不能自作主张的卖掉,最后还不是为朱棣白干活。还好有威海卫三百军户给自己调度,不然唐明还真无法接受这样的封赏。至于那什么威海候也就是一个噱头而已,唐明自不会当真。
偷偷用眼角瞄了眼高坐龙椅上的朱棣,其头上戴着通天冠,根本就看不到面容,唐明只瞄到其嘴角一丝得意的笑容,心里再次暗骂一声:“老不要脸的,堂堂一个皇上竟然欺负我一个小孩。”
唐明心里不停的腹诽着,表面上却感激涕零的高声谢恩:“微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直如老僧入定般的姚广孝,好奇的望了眼唐明,面无表情的老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似乎对朱棣这样的封赏甚是赞同。
“起来吧!随朕到御书房一叙,三宝应该也回来了。”朱棣起身摆驾御书房。
姚广孝等到唐明跟上之后,才一同跟在朱棣的身后。见唐明表面虽装得很是开心,但身上一股淡淡的酸气还是逃不过,老狐狸这个阅人无数的火眼金睛。
“怎么?你对皇上这样的封赏还不服气?”姚广孝观察唐明片刻,突然开口言道。
自己的心思被看穿,唐明一点尴尬或者害怕的神情都没有,点点头小声回道:“弟子不是不服,而是皇上也太抠门了,虽封赏了我一个海岛外加三百军户,但封地上的海岛荒无人烟,还要在哪里为陛下养牛马,这些弟子忍一下也就过去了,可要弟子做这些,皇上却一分钱都不提,没钱弟子怎么开荒威海岛,怎么给皇上养牛马?”
对于姚广孝,唐明现在可一点都不见外,现在自己是他名正言顺的徒子徒孙,自己年纪还不到十六,如果在他的面前表现得太过有心计并不好。反之,应该表现出他这个年纪应有的性情,这才不会令人生疑。
果然,姚广孝似乎早已料到唐明会有如此一说,斜了他一眼,呵呵笑道:“你小子说的也确实有理,不过皇上现在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封赏,北平的皇宫正在建造,三宝打造宝船也是一个巨大的窟窿,钱,粮,人现在皇上每样都缺,所以等下要跟你谈起之事,你最好能有解决的办法,不然为师也难保你以后能轻松度日。”
唐明迷糊了,刚才在大殿上,他还以为朱棣要他来南京便只是给个封赏而已,现在看来并不是他所想的这么简单啊!看姚广孝一脸神秘的样子,他实在猜不到接下来朱棣,到底还有什么没办法解决的事要来为难自己。
可一想到朱棣在大殿上所过,郑和应该回来了,从这话里唐明不难猜出应该是日前造宝船所用的木材不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