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草莽英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海照预定的计划,将他的人马,向西移动了10里,驻扎在石门的西南西面。叶麻恐怕官军反扑,也向东撤了下去,凭河而守。桐乡之围,终于解除,总计历时二十几天,而为赵文华到达的第五天,这是马到成功的迹象,赵文华非常高兴,也因此更信任胡宗宪。
阮鹗总算逃出来一条命。回到嘉兴之前,本怀着满腔怨气,预备痛痛快快发一顿牢骚,不想赵文华一见了他的面就说:“你不可错怪汝贞。若非他出奇计,足下绝不能生还。这个把月,你太辛苦了!好好息一息,等大功告成,少不得有足下的一份功劳。
接着,便不由分说,将阮鹗送到杭州去休养,他连胡宗宪的面都不曾见着。当然,这是胡宗宪要求赵文华这样安排的,因为阮鹗一向反对招抚,怕他从中作梗,特意将他调开。
就在阮鹗回到嘉兴的同一天晚上,罗龙文悄悄来见胡宗宪,说徐海那面来了两个人,一个是阿狗;一个名叫江稻生。如今安置在一家当其中,请求处理办法。
“这姓江的是干什么的?”胡宗宪问说:“只派阿狗一个人来,不就行了吗?”
“看样子那是叶麻子那一帮派来的。”罗龙文说:“这样也好,有人亲见亲闻,可以证明不是徐海从中在闹什么玄虚。”
“那么,小华,请你先仔细的问一问阿狗,将底细摸清楚了,才好对症下药。”
“这是一定的步骤。”罗龙文问道:“明天,总督是不是可以亲自接见他们?”
“你认为应该我接见吗?”
胡宗宪的意思是,如今接见了小喽罗,那么将来徐海、叶麻又该由谁接见?罗龙文当然能够会意;不过他另有看法。“总督接见这两个人,似乎过于降尊纡贵,太高抬了他们的身分。可是,我看有这个姓江的同来,或许叶麻那一帮有不信任徐海的意味在内,能够让他们见一见总督,回去细细一说,徐海的地位就不同了。”
“既然你这么说,那就索性摆个场面给他看看。”
“这就更好了!”罗龙文欣然告辞,自去办事。
说起来应该是很方便的事,找个机会跟阿狗交谈几句,谁知脾气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主要的原因是,徐海特别嘱咐阿狗,一路上不论是何时何地,要跟江稻生形影不离,为的是要让此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阿狗从未避开自己,跟任何人说过一句私话。
同时徐海又当着江稻生的面,关照阿狗:“江二哥比你老成干练得多,你事事听江二哥的,不准乱出主意。”所以阿狗在表面上只是负一种带路认人的责任。除此以外一句话不多说,甚至有人问他话,亦装做不曾听见似地,掉头不答。
这样,罗龙文想跟他私下见个面,更是不可能的事。不过他也知道,徐海一定有密札带来,只不知道这封藏在阿狗的身上的密札,是用什么方法传递过来?只好派人随时随地,察言观色地注意着。
当然,跟江稻生打交道没有困难,在一顿丰盛的晚餐以后,他派负责招待的一个周朝奉先容,问江稻生说:“有位胡总督派来的罗师爷,想见见你!”
“既是胡总督派来的,当然要见。请进来,请进来!”
在延请罗龙文入室的那段时间,他向阿狗问起“罗师爷”的身分,阿狗答他一句:“不十分清楚。”因此,见面以后,江稻生不得不从头请教,互通姓名,各道仰慕,寒暄了好一阵,方能谈入正题。
“江兄,实不相瞒,胡总督已经知道来意——当然是愿意讲和,你们两位才来的,胡总督很高兴,明天亲自要跟两位谈谈。不过,他的公事很多,两位有什么话,不妨先告诉我转达。让他有个考虑的机会,明天见了面,就容易谈得拢了。”
“是的,”江稻生很小心地说“我们也知道胡总督体谅我们迫不得已。大家都是一家人,能够讲和,何乐不和?我们这面是想先请教胡总督有什么打算?”
罗龙文笑一笑答道:“明人不说暗话,用不着讲那些忠君爱国的大道理,那些大道理我也不会讲。江二哥,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如今是做一笔生意,我们俩都是替东家谈生意的伙计。不过,我的东家很信任我,我答应了的一定算数。想来江二哥你也一定是这个样?”
这一番话很厉害,上来就将江稻生笼罩住了——他是陈东手下有名的角色,足智多谋,能言善道,但却没有想到罗龙文会撇开一切繁文褥节,直指核心。所说所问,都不是他预先想到过的,因而很难作出正确的反应。
倘或迟疑难答,便先落了下风。这一点是江稻生很了解的,因为如此,便觉得首要之着是不能示弱。所以略一沉吟,大声答道:“是的,我的东家也很信任我。”说完这一句,想到一句反击的话:“不过,我又怎么知道能够信任足下呢?”
“问得好!”罗龙文将态度放得加倍的从容,好有思索的功夫“我想江二哥一定也明白行市,胡总督现在想买的是什么?你们想卖的又是什么?彼此都想成这笔交易,万无毁约之理;凭这一点,你就可以信任我。我也应该信任你。如果你们那几位头儿,不想做这笔买卖,根本用不着劳动江二哥的大驾。江二哥你想,可是这话?”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江稻生让他一口一个“江二哥”叫得心里好舒服;而况又是这样看重自己,就更不能不心服口服了。
“罗师爷,今天倒真是幸会。既然明人不说暗话!我谨遵台命。请吩咐。”
“胡总督的意思是:第一、倭人必须送回去;第二、请各位头儿过来,同朝为官。至于你们这方面有什么要求,只要办得到的,一定照办;办不到的,也一定把原因说明白,请你们谅解。”
“好!”江稻生答说:“我也老实奉告,讲和无非息兵罢争。至于‘同朝为官’的话,我们几位头儿,不敢高攀。荣宗耀祖,光大门楣谁不愿意;不过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等的材料?老百姓做惯了,受不得官派的拘束,失了礼,做得不像官,反倒辜负胡总督的抬举。罗师爷!你看我这番话实在不实在?”
“实在,实在!实在得很。”罗龙文反问道:“请教,息兵罢争,是如何个息法?”
“胡总督有诚意,我们也很痛快。一句话,派船把我们送回川沙。”
“回川沙以后呢?卷土重来?”
“不会,不会。至少在胡总督任上不会。”江稻生答说“倭人当然要送回去,另外那些弟兄,只要官府放松一步,谁不想做个良善百姓。不过,这一番安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胡总督相信我们,沙巴上可以开垦,三年五载,基础一立,乐业安居,谁不是皇上的好百姓?”
说“开垦”什么的,都是门面话,罗龙文觉得不必深论,反正了解了海盗的意向,谈判就比较容易了。
于是,他问:“江二哥,我先请教,你们回川沙要多少船?”
“这要看胡总督的意思。”江稻生的答复很圆滑“要我们快走,还是可以慢慢儿走?”
这就是说,如要他们快走,就得多派船只,一次将他们连人带货运走;如果船派得不够,一次又一次地运,势必旷日持久,不知拖到什么时候?
罗龙文暗暗佩服,江稻生很会说话。其实彼此都是一样的想法,要走就得快;一下子运走了“客去主人安”落得大家省心。这样想着,便笑笑答道:“哪个不想快?只要船调得起,最好明天就送各位上路。”
江稻生知道自己的心思为他猜奇了,不好意思地笑一笑,然后老实说道:“我们算过了,一次运走,总要600条五号‘满江红’。”
“满江红”是一种帆橹两用、客货并载的船名。相传明太祖将下江南之前,与徐达在元旦渡江。船家发舟,照例说两句吉利话,这个船家说的是:“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不过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明太祖觉得是大事可成的吉兆。以后果然削平群雄,独得天下。记起这段往事,特意派人去访寻这名船家的后人,给他官做。又特许这种船用朱色,所以称为“满江红”
满江红,共分五号:一号最小,五号最大。罗龙文不知道能征集到多少条这样的船,便即答道:“数目太大了,我这时候还不敢说,只好尽力而为。如果五号满江红没有那么多,可以不可以用别的船凑数?”
“四号三号都可以。”江稻生答道:“一号二号太小,就用不着。”
“好,我知道了。”罗龙文又说:“不过,光有船没有用,也要有码头才行。不知道江二哥,你们想到过这一层没有?”
“当然想过。”
谈到这里,一直不曾发言的阿狗开口了“江二哥,”他说“我看,把图拿给罗师爷看吧!”
“也好!”江稻生站起来。
“我来掌灯。”阿狗接口,趁江稻生转身之际,抛给罗龙文一个眼色。
罗龙文毫无表示,只是格外加了几分注意。只见江稻生走在前面,阿狗端起烛台跟在后头,怕有风吹灭了蜡烛,举起右手遮住烛焰,手掌平伸,让罗龙文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掌中贴着一小片纸,上有两字“袖中”
谁的袖中?罗龙文一面这样在心中自问:一面探手入袖,发觉有一张软软的纸,不由得既喜且惊,同时困惑异常,不知阿狗用何手法,竟能将一封信投入他袖中而不使他察觉。
这暗中通了关节的经过,江稻生丝毫不知,在阿狗擎烛映照之下,取出一张地图让罗龙文看。西起石门,东到金山,沿海一带,星罗棋布画着各种符号,有尖角、有圈圈、有星星;星星画得特别大,便是徐海与叶麻、陈东等人,预定装载的码头。
尖角和圈圈是何记号,江稻生并未解说,但亦可想而知是大小不等的贼窝,罗龙文只记住了星星的位置,大致亦就明瞭了分布之处。
“一共是17处码头。”罗龙文说“我记得了。”
“是的,17处。哪一处去多少船,怎么一个次序,这些细节,恐怕将来要麻烦罗师爷劳驾一趟,跟我们几位头儿当面去商量。”
“是,是!我很乐意效劳。”罗龙文接着又说:“明天上午,胡总督在行辕请两位见面,大概辰牌时分,我来迎接。”
江稻生点点头,沉吟了一下问道:“今晚上所谈的事,什么时候可以有回音?”
“很快,很快!”罗龙文一叠连声地答说:“也许明天上午,胡总督当面就有交代。”
第二天一早,罗龙文先派人送来极丰美的早餐,到得辰牌时分,亲自带着两匹
鞍辔鲜明的骏马来接。接到总督行辕,刚刚下马,只听大炮三声,中门大开,朝里一望,挺胸凸肚的卫士,都穿着簇新的号衣,手擎雪亮的刀枪,从大门经仪门,一直排至大堂上的公案前面。见此阵势,江稻生倒不由有些胆怯了。
正在踟蹰时,一名校尉已上来搭话“罗师爷,”他躬身说道:“来得正好,总督正要升堂。”
一言未毕,大堂下的两班乐户,咪哩吗啦地吹打起来。然后,遥遥望见一位红袍官儿,登上暖阁。等乐声一停,承宣吏拉长了声音喊道:“奉堂谕:传见远客。”
递相传呼,直到门口,江稻生方在疑惑远客可是指自己和阿狗,只见罗龙文已扯一扯他的衣袖,伛偻着身子,领头先走。江稻生不由得照样跟在后面。上得堂去,罗龙文只打了一跪,而阿狗已经跪倒在地,这一下,江稻生也就不能不跪了。
等罗龙文分别为他们报了名字,胡宗宪突然起立,走到公案前面欠一欠身子说:“两位少礼!请到花厅叙话。”
江稻生这才明白,是有意摆些威风,而又前貯e后恭,特别假以词色,表示笼络。心里不免有些异样,说不出是佩服、敬仰,还是畏惮。
“两位就请起来吧!”罗龙文向胡宗宪欠身说道:“大人先请。”
胡宗宪点点头说:“托你照呼吧!”说完转入暖阁后面。罗龙文却领着这两个“远客”由西角门进入花厅;缃帘半卷,炉烟袅袅,幽静得很。
最使江稻生惊异的是,侍候的不是男仆,男仆都在廊下,听候奔走。厅中是4个明眸皓齿的侍女带着4个青衣小婢在照料,江稻生刚一坐定,便有一块湿手巾递过来;同时小丫头在身后打扇;接着是一盏冰镇的金银花露送到手中,这一喝下去,清暑解渴,顿觉心地清凉了。
不久,听得帘钩微响,履声从容,胡宗宪换了便衣出见。一进来便向肃立的客人摇手:“行过礼了!不必再客气,请坐,请坐。”
“恭敬不如从命。”罗龙文接口说道:“两位请坐吧!”
江稻生斜签着身子坐下,臀部只沾着紫檀太师椅的一点边,侧着对坐在正中炕床上的胡宗宪,听他问话。
胡宗宪称他“江义士”和颜悦色地问一问他的家世,接下来轮到阿狗。彼此原是熟识的,但此时却都像初见,装得极像。
“江义士,”胡宗宪略略提高了声音说:“人各有志,不可相强。既然大家都愿归田,做个安分良民,朝廷自然没有不成全大家志向的道理。不过,一下子要弄这么多船。只怕有些难处。”
“是!”江稻生只好这样答说:“总要请大人格外成全。”
“当然,当然!我总要想法子把事情办妥当。”胡宗宪紧接着又说:“到底有多少船可以调动?是些什么船,合不合你们用,我这时候还不知道。昨天晚上听罗先生来跟我说了以后,我立刻下令,先查船的情形。再快也得要两三天的功夫才有结果。
“是!”江稻生此时不敢一个人作主,转脸向阿狗问道:“你看呢?”
“我看,”阿狗很谨慎地建议“是不是请罗师爷给我们拿个主意?”
“好!”江稻生便问罗龙文:“罗师爷,我们是在这里待命,还是回去了再来?”
“这自然悉听尊便。不过,我的意思是一动不如一静。”
“只怕我们那面情况不明——”
“这容易。”罗龙文抢着说道:“两位一留一回,先送个信去,好让大家安心。”
这是最妥当的办法。但江稻生却不敢让阿狗一个人留在嘉兴,因为陈东曾作叮嘱,要防备他奉了徐海之命,与官方勾结。同时,江稻生也另有秘密的任务,要在嘉兴打听官兵的虚实。这样便更要留下来了。
“那么,”他向阿狗说:“你辛苦一趟吧!”
阿狗自然一诺无辞。两人相偕起身告辞,胡宗宪亦不相留,只是吩咐侍女端来两个长方朱纨盘,每一盘上放上好青绢一起,红纸包好的蜛e银50两,是赏赐他们俩的“见面礼”
拜领告辞,仍由罗龙文送回下榻的典当,时已近午,一桌盛馔,早已预备停当,主宾3人一面饮啖,一面谈论。江稻生的神情很兴奋。显然的,胡宗宪那套慑之以威,抚之以恩的做法,至少将陈东的这个心腹已收服了。
“江二哥,”到饮宴将终时,阿狗开口了“我想今天就赶回去;吃好饭请你就写信,好不好?”
“也好!我马上就写。”
“还有。我想把长生带了去,如果我们那面有啥信息要送回来,长生熟门熟路,比较妥当。”
长生是江稻生的“伴当”——介乎友仆之间的随从,当然也是心腹。阿狗故意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是为了要有一个江稻生所信得过的人,能够替他证明,从离开此地一直回到“窝”里,没有跟官方的任何人接触过。
这在江稻生自是“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他原来就有些不大放心。只是不便主动建议,派人跟着一起走,难得阿狗自己有此要求,自是欣然同意。
于是,江稻生气纸吮毫,字斟句酌地写了一封短柬,叙明到达嘉兴以后的经过,只谈事实不作评断,但语其中已表明了胡宗宪确有求和的诚意。
徐海的密札,胡宗宪早在前一天深夜,就看到了;而在接见江稻生时,因为应付的策略,还未决定,所以不能不采取暂时拖延的办法。
这个策略关系重大,剿倭的成败,在此一举。其中关连着上万人的生死,更不能不格外慎重。为此,胡宗宪特地在这天晚上,召集智囊会议,希望能作成一个妥善的决定。
参与会议的人不多,只有3个,依然是胡元规、罗龙文和徐文长。罗龙文在谈了与江稻生的谈话,以及这天上午胡宗宪接见的经过以后,还谈了徐海的密札。他说,除了叶麻与陈东以外,其余的贼酋,颇有归顺之意。叶、陈二人,非剪除不可,劝胡宗宪答应他们所提的条件,但不妨指定地点集中,到得上船以后,两头封住,放火烧船,叶麻与陈东的部下如龟在瓮,何患不灭?
听到这里,徐文长大摇其头,打着他的乡谈说道:“娘杀格,格是捻勿来个!”
相处得久了,胡宗宪已听得懂绍兴土话。“捻”是“做”之意“捻勿来个”就是“做不得”当即问道:“文长必有说词,何以此计不可行?”
徐文长举出5点理由:第一,杀降不祥;第二,为剪除叶麻、陈东,将他部下万把人活活烧死,有伤天和;第三,这一把火太炽烈,难以控制,时入新秋,风向由南转西,变化不定,强弱难测,万一狂风助烈火,延烧到岸上,会成燎原之势;第四,海盗所掳劫的都是民间的财物,外加大批船只,都一火而焚,尽付祝融,未免太可惜;第五,这把火烧过以后,料理善后,极其吃力,残骸余烬,尘塞河道,数月不通,于国计民生的关系太大。
这5个理由,没有一个不当重视;有一于此,便须深长考虑,而况有5个之多。因此,大家一致认可徐文长的主张“捻勿来个!”
&nbs... -->>
徐海照预定的计划,将他的人马,向西移动了10里,驻扎在石门的西南西面。叶麻恐怕官军反扑,也向东撤了下去,凭河而守。桐乡之围,终于解除,总计历时二十几天,而为赵文华到达的第五天,这是马到成功的迹象,赵文华非常高兴,也因此更信任胡宗宪。
阮鹗总算逃出来一条命。回到嘉兴之前,本怀着满腔怨气,预备痛痛快快发一顿牢骚,不想赵文华一见了他的面就说:“你不可错怪汝贞。若非他出奇计,足下绝不能生还。这个把月,你太辛苦了!好好息一息,等大功告成,少不得有足下的一份功劳。
接着,便不由分说,将阮鹗送到杭州去休养,他连胡宗宪的面都不曾见着。当然,这是胡宗宪要求赵文华这样安排的,因为阮鹗一向反对招抚,怕他从中作梗,特意将他调开。
就在阮鹗回到嘉兴的同一天晚上,罗龙文悄悄来见胡宗宪,说徐海那面来了两个人,一个是阿狗;一个名叫江稻生。如今安置在一家当其中,请求处理办法。
“这姓江的是干什么的?”胡宗宪问说:“只派阿狗一个人来,不就行了吗?”
“看样子那是叶麻子那一帮派来的。”罗龙文说:“这样也好,有人亲见亲闻,可以证明不是徐海从中在闹什么玄虚。”
“那么,小华,请你先仔细的问一问阿狗,将底细摸清楚了,才好对症下药。”
“这是一定的步骤。”罗龙文问道:“明天,总督是不是可以亲自接见他们?”
“你认为应该我接见吗?”
胡宗宪的意思是,如今接见了小喽罗,那么将来徐海、叶麻又该由谁接见?罗龙文当然能够会意;不过他另有看法。“总督接见这两个人,似乎过于降尊纡贵,太高抬了他们的身分。可是,我看有这个姓江的同来,或许叶麻那一帮有不信任徐海的意味在内,能够让他们见一见总督,回去细细一说,徐海的地位就不同了。”
“既然你这么说,那就索性摆个场面给他看看。”
“这就更好了!”罗龙文欣然告辞,自去办事。
说起来应该是很方便的事,找个机会跟阿狗交谈几句,谁知脾气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主要的原因是,徐海特别嘱咐阿狗,一路上不论是何时何地,要跟江稻生形影不离,为的是要让此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阿狗从未避开自己,跟任何人说过一句私话。
同时徐海又当着江稻生的面,关照阿狗:“江二哥比你老成干练得多,你事事听江二哥的,不准乱出主意。”所以阿狗在表面上只是负一种带路认人的责任。除此以外一句话不多说,甚至有人问他话,亦装做不曾听见似地,掉头不答。
这样,罗龙文想跟他私下见个面,更是不可能的事。不过他也知道,徐海一定有密札带来,只不知道这封藏在阿狗的身上的密札,是用什么方法传递过来?只好派人随时随地,察言观色地注意着。
当然,跟江稻生打交道没有困难,在一顿丰盛的晚餐以后,他派负责招待的一个周朝奉先容,问江稻生说:“有位胡总督派来的罗师爷,想见见你!”
“既是胡总督派来的,当然要见。请进来,请进来!”
在延请罗龙文入室的那段时间,他向阿狗问起“罗师爷”的身分,阿狗答他一句:“不十分清楚。”因此,见面以后,江稻生不得不从头请教,互通姓名,各道仰慕,寒暄了好一阵,方能谈入正题。
“江兄,实不相瞒,胡总督已经知道来意——当然是愿意讲和,你们两位才来的,胡总督很高兴,明天亲自要跟两位谈谈。不过,他的公事很多,两位有什么话,不妨先告诉我转达。让他有个考虑的机会,明天见了面,就容易谈得拢了。”
“是的,”江稻生很小心地说“我们也知道胡总督体谅我们迫不得已。大家都是一家人,能够讲和,何乐不和?我们这面是想先请教胡总督有什么打算?”
罗龙文笑一笑答道:“明人不说暗话,用不着讲那些忠君爱国的大道理,那些大道理我也不会讲。江二哥,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如今是做一笔生意,我们俩都是替东家谈生意的伙计。不过,我的东家很信任我,我答应了的一定算数。想来江二哥你也一定是这个样?”
这一番话很厉害,上来就将江稻生笼罩住了——他是陈东手下有名的角色,足智多谋,能言善道,但却没有想到罗龙文会撇开一切繁文褥节,直指核心。所说所问,都不是他预先想到过的,因而很难作出正确的反应。
倘或迟疑难答,便先落了下风。这一点是江稻生很了解的,因为如此,便觉得首要之着是不能示弱。所以略一沉吟,大声答道:“是的,我的东家也很信任我。”说完这一句,想到一句反击的话:“不过,我又怎么知道能够信任足下呢?”
“问得好!”罗龙文将态度放得加倍的从容,好有思索的功夫“我想江二哥一定也明白行市,胡总督现在想买的是什么?你们想卖的又是什么?彼此都想成这笔交易,万无毁约之理;凭这一点,你就可以信任我。我也应该信任你。如果你们那几位头儿,不想做这笔买卖,根本用不着劳动江二哥的大驾。江二哥你想,可是这话?”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江稻生让他一口一个“江二哥”叫得心里好舒服;而况又是这样看重自己,就更不能不心服口服了。
“罗师爷,今天倒真是幸会。既然明人不说暗话!我谨遵台命。请吩咐。”
“胡总督的意思是:第一、倭人必须送回去;第二、请各位头儿过来,同朝为官。至于你们这方面有什么要求,只要办得到的,一定照办;办不到的,也一定把原因说明白,请你们谅解。”
“好!”江稻生答说:“我也老实奉告,讲和无非息兵罢争。至于‘同朝为官’的话,我们几位头儿,不敢高攀。荣宗耀祖,光大门楣谁不愿意;不过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等的材料?老百姓做惯了,受不得官派的拘束,失了礼,做得不像官,反倒辜负胡总督的抬举。罗师爷!你看我这番话实在不实在?”
“实在,实在!实在得很。”罗龙文反问道:“请教,息兵罢争,是如何个息法?”
“胡总督有诚意,我们也很痛快。一句话,派船把我们送回川沙。”
“回川沙以后呢?卷土重来?”
“不会,不会。至少在胡总督任上不会。”江稻生答说“倭人当然要送回去,另外那些弟兄,只要官府放松一步,谁不想做个良善百姓。不过,这一番安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胡总督相信我们,沙巴上可以开垦,三年五载,基础一立,乐业安居,谁不是皇上的好百姓?”
说“开垦”什么的,都是门面话,罗龙文觉得不必深论,反正了解了海盗的意向,谈判就比较容易了。
于是,他问:“江二哥,我先请教,你们回川沙要多少船?”
“这要看胡总督的意思。”江稻生的答复很圆滑“要我们快走,还是可以慢慢儿走?”
这就是说,如要他们快走,就得多派船只,一次将他们连人带货运走;如果船派得不够,一次又一次地运,势必旷日持久,不知拖到什么时候?
罗龙文暗暗佩服,江稻生很会说话。其实彼此都是一样的想法,要走就得快;一下子运走了“客去主人安”落得大家省心。这样想着,便笑笑答道:“哪个不想快?只要船调得起,最好明天就送各位上路。”
江稻生知道自己的心思为他猜奇了,不好意思地笑一笑,然后老实说道:“我们算过了,一次运走,总要600条五号‘满江红’。”
“满江红”是一种帆橹两用、客货并载的船名。相传明太祖将下江南之前,与徐达在元旦渡江。船家发舟,照例说两句吉利话,这个船家说的是:“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不过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明太祖觉得是大事可成的吉兆。以后果然削平群雄,独得天下。记起这段往事,特意派人去访寻这名船家的后人,给他官做。又特许这种船用朱色,所以称为“满江红”
满江红,共分五号:一号最小,五号最大。罗龙文不知道能征集到多少条这样的船,便即答道:“数目太大了,我这时候还不敢说,只好尽力而为。如果五号满江红没有那么多,可以不可以用别的船凑数?”
“四号三号都可以。”江稻生答道:“一号二号太小,就用不着。”
“好,我知道了。”罗龙文又说:“不过,光有船没有用,也要有码头才行。不知道江二哥,你们想到过这一层没有?”
“当然想过。”
谈到这里,一直不曾发言的阿狗开口了“江二哥,”他说“我看,把图拿给罗师爷看吧!”
“也好!”江稻生站起来。
“我来掌灯。”阿狗接口,趁江稻生转身之际,抛给罗龙文一个眼色。
罗龙文毫无表示,只是格外加了几分注意。只见江稻生走在前面,阿狗端起烛台跟在后头,怕有风吹灭了蜡烛,举起右手遮住烛焰,手掌平伸,让罗龙文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掌中贴着一小片纸,上有两字“袖中”
谁的袖中?罗龙文一面这样在心中自问:一面探手入袖,发觉有一张软软的纸,不由得既喜且惊,同时困惑异常,不知阿狗用何手法,竟能将一封信投入他袖中而不使他察觉。
这暗中通了关节的经过,江稻生丝毫不知,在阿狗擎烛映照之下,取出一张地图让罗龙文看。西起石门,东到金山,沿海一带,星罗棋布画着各种符号,有尖角、有圈圈、有星星;星星画得特别大,便是徐海与叶麻、陈东等人,预定装载的码头。
尖角和圈圈是何记号,江稻生并未解说,但亦可想而知是大小不等的贼窝,罗龙文只记住了星星的位置,大致亦就明瞭了分布之处。
“一共是17处码头。”罗龙文说“我记得了。”
“是的,17处。哪一处去多少船,怎么一个次序,这些细节,恐怕将来要麻烦罗师爷劳驾一趟,跟我们几位头儿当面去商量。”
“是,是!我很乐意效劳。”罗龙文接着又说:“明天上午,胡总督在行辕请两位见面,大概辰牌时分,我来迎接。”
江稻生点点头,沉吟了一下问道:“今晚上所谈的事,什么时候可以有回音?”
“很快,很快!”罗龙文一叠连声地答说:“也许明天上午,胡总督当面就有交代。”
第二天一早,罗龙文先派人送来极丰美的早餐,到得辰牌时分,亲自带着两匹
鞍辔鲜明的骏马来接。接到总督行辕,刚刚下马,只听大炮三声,中门大开,朝里一望,挺胸凸肚的卫士,都穿着簇新的号衣,手擎雪亮的刀枪,从大门经仪门,一直排至大堂上的公案前面。见此阵势,江稻生倒不由有些胆怯了。
正在踟蹰时,一名校尉已上来搭话“罗师爷,”他躬身说道:“来得正好,总督正要升堂。”
一言未毕,大堂下的两班乐户,咪哩吗啦地吹打起来。然后,遥遥望见一位红袍官儿,登上暖阁。等乐声一停,承宣吏拉长了声音喊道:“奉堂谕:传见远客。”
递相传呼,直到门口,江稻生方在疑惑远客可是指自己和阿狗,只见罗龙文已扯一扯他的衣袖,伛偻着身子,领头先走。江稻生不由得照样跟在后面。上得堂去,罗龙文只打了一跪,而阿狗已经跪倒在地,这一下,江稻生也就不能不跪了。
等罗龙文分别为他们报了名字,胡宗宪突然起立,走到公案前面欠一欠身子说:“两位少礼!请到花厅叙话。”
江稻生这才明白,是有意摆些威风,而又前貯e后恭,特别假以词色,表示笼络。心里不免有些异样,说不出是佩服、敬仰,还是畏惮。
“两位就请起来吧!”罗龙文向胡宗宪欠身说道:“大人先请。”
胡宗宪点点头说:“托你照呼吧!”说完转入暖阁后面。罗龙文却领着这两个“远客”由西角门进入花厅;缃帘半卷,炉烟袅袅,幽静得很。
最使江稻生惊异的是,侍候的不是男仆,男仆都在廊下,听候奔走。厅中是4个明眸皓齿的侍女带着4个青衣小婢在照料,江稻生刚一坐定,便有一块湿手巾递过来;同时小丫头在身后打扇;接着是一盏冰镇的金银花露送到手中,这一喝下去,清暑解渴,顿觉心地清凉了。
不久,听得帘钩微响,履声从容,胡宗宪换了便衣出见。一进来便向肃立的客人摇手:“行过礼了!不必再客气,请坐,请坐。”
“恭敬不如从命。”罗龙文接口说道:“两位请坐吧!”
江稻生斜签着身子坐下,臀部只沾着紫檀太师椅的一点边,侧着对坐在正中炕床上的胡宗宪,听他问话。
胡宗宪称他“江义士”和颜悦色地问一问他的家世,接下来轮到阿狗。彼此原是熟识的,但此时却都像初见,装得极像。
“江义士,”胡宗宪略略提高了声音说:“人各有志,不可相强。既然大家都愿归田,做个安分良民,朝廷自然没有不成全大家志向的道理。不过,一下子要弄这么多船。只怕有些难处。”
“是!”江稻生只好这样答说:“总要请大人格外成全。”
“当然,当然!我总要想法子把事情办妥当。”胡宗宪紧接着又说:“到底有多少船可以调动?是些什么船,合不合你们用,我这时候还不知道。昨天晚上听罗先生来跟我说了以后,我立刻下令,先查船的情形。再快也得要两三天的功夫才有结果。
“是!”江稻生此时不敢一个人作主,转脸向阿狗问道:“你看呢?”
“我看,”阿狗很谨慎地建议“是不是请罗师爷给我们拿个主意?”
“好!”江稻生便问罗龙文:“罗师爷,我们是在这里待命,还是回去了再来?”
“这自然悉听尊便。不过,我的意思是一动不如一静。”
“只怕我们那面情况不明——”
“这容易。”罗龙文抢着说道:“两位一留一回,先送个信去,好让大家安心。”
这是最妥当的办法。但江稻生却不敢让阿狗一个人留在嘉兴,因为陈东曾作叮嘱,要防备他奉了徐海之命,与官方勾结。同时,江稻生也另有秘密的任务,要在嘉兴打听官兵的虚实。这样便更要留下来了。
“那么,”他向阿狗说:“你辛苦一趟吧!”
阿狗自然一诺无辞。两人相偕起身告辞,胡宗宪亦不相留,只是吩咐侍女端来两个长方朱纨盘,每一盘上放上好青绢一起,红纸包好的蜛e银50两,是赏赐他们俩的“见面礼”
拜领告辞,仍由罗龙文送回下榻的典当,时已近午,一桌盛馔,早已预备停当,主宾3人一面饮啖,一面谈论。江稻生的神情很兴奋。显然的,胡宗宪那套慑之以威,抚之以恩的做法,至少将陈东的这个心腹已收服了。
“江二哥,”到饮宴将终时,阿狗开口了“我想今天就赶回去;吃好饭请你就写信,好不好?”
“也好!我马上就写。”
“还有。我想把长生带了去,如果我们那面有啥信息要送回来,长生熟门熟路,比较妥当。”
长生是江稻生的“伴当”——介乎友仆之间的随从,当然也是心腹。阿狗故意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是为了要有一个江稻生所信得过的人,能够替他证明,从离开此地一直回到“窝”里,没有跟官方的任何人接触过。
这在江稻生自是“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他原来就有些不大放心。只是不便主动建议,派人跟着一起走,难得阿狗自己有此要求,自是欣然同意。
于是,江稻生气纸吮毫,字斟句酌地写了一封短柬,叙明到达嘉兴以后的经过,只谈事实不作评断,但语其中已表明了胡宗宪确有求和的诚意。
徐海的密札,胡宗宪早在前一天深夜,就看到了;而在接见江稻生时,因为应付的策略,还未决定,所以不能不采取暂时拖延的办法。
这个策略关系重大,剿倭的成败,在此一举。其中关连着上万人的生死,更不能不格外慎重。为此,胡宗宪特地在这天晚上,召集智囊会议,希望能作成一个妥善的决定。
参与会议的人不多,只有3个,依然是胡元规、罗龙文和徐文长。罗龙文在谈了与江稻生的谈话,以及这天上午胡宗宪接见的经过以后,还谈了徐海的密札。他说,除了叶麻与陈东以外,其余的贼酋,颇有归顺之意。叶、陈二人,非剪除不可,劝胡宗宪答应他们所提的条件,但不妨指定地点集中,到得上船以后,两头封住,放火烧船,叶麻与陈东的部下如龟在瓮,何患不灭?
听到这里,徐文长大摇其头,打着他的乡谈说道:“娘杀格,格是捻勿来个!”
相处得久了,胡宗宪已听得懂绍兴土话。“捻”是“做”之意“捻勿来个”就是“做不得”当即问道:“文长必有说词,何以此计不可行?”
徐文长举出5点理由:第一,杀降不祥;第二,为剪除叶麻、陈东,将他部下万把人活活烧死,有伤天和;第三,这一把火太炽烈,难以控制,时入新秋,风向由南转西,变化不定,强弱难测,万一狂风助烈火,延烧到岸上,会成燎原之势;第四,海盗所掳劫的都是民间的财物,外加大批船只,都一火而焚,尽付祝融,未免太可惜;第五,这把火烧过以后,料理善后,极其吃力,残骸余烬,尘塞河道,数月不通,于国计民生的关系太大。
这5个理由,没有一个不当重视;有一于此,便须深长考虑,而况有5个之多。因此,大家一致认可徐文长的主张“捻勿来个!”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