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生命邀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宋?张先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
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丝绸织就的红色步帐在晨风中轻轻晃动。天已拂晓,月亮西沉。点燃的沉香堆积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幽香。她缓缓挥动檀香制成的拍板,把你创作的新词唱遍了。你看她:怨恨深入眉头,青黑色的眉峰紧皱。歌声婉转幽咽,有如细碎的雨滴滴落在芭蕉上,内心一阵阵寒。
她走后,镜子蒙尘,闲来照照镜子,映照出孤零零的你。想想你们打发人家走是多么容易呀,至今连化妆的粉盒钗钿都遭冷落和抛弃。现在她已远去,再也难寻,你看到的只是蓝桥远处那千里沉霭的暮云。试问,你和她,又隔了几重山、几重水呢?
这首词的背后有一个故事。晏殊纳了一个美妾,歌舞妓出身,“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玉真,是仙女的代称,初见伊始,晏殊就迷上了才貌双全的美人。她能歌善舞,风情万种,晏殊对她宠爱有加,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就让美妾出来跳舞唱歌,陪酒赋词,并以此为荣。客人们也都艳羡晏殊好福气。时间久了,晏殊夫人当然吃醋了,终于忍无可忍,干脆把魅惑老公的狐狸精给卖了。
失去了美人,晏殊的心被掏空了,“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感叹贵为宰相,风花雪月都不能为自己留存,又联想到浮世功名,终归为烟云,晏殊更是郁郁寡欢,几乎得抑郁症。一天好友张先来做客,见晏殊心情不好,长吁短叹,问清事情原委后,随赋词《碧牡丹》,当晏殊看到“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一句时,感慨万千,美人易弃难再得,望断蓝桥悔终生。“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于是,晏殊想方设法,赎回了美妾。
碧牡丹——词牌名。以晏几道《碧牡丹·翠袖疏纨扇》为正体,双调七十四字,前段七句五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变体。张先的《碧牡丹·晏同叔出姬》是该词牌代表作之一。
词中“芭蕉寒,雨声碎”景语来作情语,摹写她的心情。
用景语作情语是写作古诗词时常用的一个写作技巧。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用的词语要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表达出作者因什么而产生的何种思想情感,如欢乐、愉悦、激动、忧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闲适、恬淡等。
景语作情语。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景里面的,侧重“寓”,没有刻意去“借”,只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渗透了作者的情感。给读者的感受是景“强”而情“弱”。
佛家讲“境由心生”。首先,以景语作情语是合理的。例如:性格豪爽的人,更容易注意到“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样的景象;一个忧郁的人,更容易注意到“青衫人索寞,黄叶雨玲珑”之类的意象。
其次,以景语作情语是含蓄的。含蓄才能给人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张先在这里要表达的是“这个女人很忧郁”,他既不直说“这个女人很忧郁”,也不说她又皱眉来又抚心(因为前边已经说过了,即“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他说“芭蕉寒,雨声碎”,因为只有忧郁的人才更容易留心到“芭蕉寒,雨声碎”这样的细节,也容易被这样的自然景况所触动。
刘熙载《艺概》中说:“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已五十六岁。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呵成,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仇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由后四句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好在近而不俘,远而不尽,。这就往往能做到象梅圣俞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就能各自领略到创作与鉴赏带来的美感。
《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宋?张先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
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丝绸织就的红色步帐在晨风中轻轻晃动。天已拂晓,月亮西沉。点燃的沉香堆积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幽香。她缓缓挥动檀香制成的拍板,把你创作的新词唱遍了。你看她:怨恨深入眉头,青黑色的眉峰紧皱。歌声婉转幽咽,有如细碎的雨滴滴落在芭蕉上,内心一阵阵寒。
她走后,镜子蒙尘,闲来照照镜子,映照出孤零零的你。想想你们打发人家走是多么容易呀,至今连化妆的粉盒钗钿都遭冷落和抛弃。现在她已远去,再也难寻,你看到的只是蓝桥远处那千里沉霭的暮云。试问,你和她,又隔了几重山、几重水呢?
这首词的背后有一个故事。晏殊纳了一个美妾,歌舞妓出身,“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玉真,是仙女的代称,初见伊始,晏殊就迷上了才貌双全的美人。她能歌善舞,风情万种,晏殊对她宠爱有加,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就让美妾出来跳舞唱歌,陪酒赋词,并以此为荣。客人们也都艳羡晏殊好福气。时间久了,晏殊夫人当然吃醋了,终于忍无可忍,干脆把魅惑老公的狐狸精给卖了。
失去了美人,晏殊的心被掏空了,“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感叹贵为宰相,风花雪月都不能为自己留存,又联想到浮世功名,终归为烟云,晏殊更是郁郁寡欢,几乎得抑郁症。一天好友张先来做客,见晏殊心情不好,长吁短叹,问清事情原委后,随赋词《碧牡丹》,当晏殊看到“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一句时,感慨万千,美人易弃难再得,望断蓝桥悔终生。“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于是,晏殊想方设法,赎回了美妾。
碧牡丹——词牌名。以晏几道《碧牡丹·翠袖疏纨扇》为正体,双调七十四字,前段七句五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变体。张先的《碧牡丹·晏同叔出姬》是该词牌代表作之一。
词中“芭蕉寒,雨声碎”景语来作情语,摹写她的心情。
用景语作情语是写作古诗词时常用的一个写作技巧。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用的词语要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表达出作者因什么而产生的何种思想情感,如欢乐、愉悦、激动、忧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闲适、恬淡等。
景语作情语。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景里面的,侧重“寓”,没有刻意去“借”,只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渗透了作者的情感。给读者的感受是景“强”而情“弱”。
佛家讲“境由心生”。首先,以景语作情语是合理的。例如:性格豪爽的人,更容易注意到“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样的景象;一个忧郁的人,更容易注意到“青衫人索寞,黄叶雨玲珑”之类的意象。
其次,以景语作情语是含蓄的。含蓄才能给人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张先在这里要表达的是“这个女人很忧郁”,他既不直说“这个女人很忧郁”,也不说她又皱眉来又抚心(因为前边已经说过了,即“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他说“芭蕉寒,雨声碎”,因为只有忧郁的人才更容易留心到“芭蕉寒,雨声碎”这样的细节,也容易被这样的自然景况所触动。
刘熙载《艺概》中说:“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已五十六岁。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呵成,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仇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由后四句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好在近而不俘,远而不尽,。这就往往能做到象梅圣俞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就能各自领略到创作与鉴赏带来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