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木匠王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郭崇韬通过这些措施,总算起到了作用。到了同光三年底,唐军在镇压蜀地反唐武装的战斗中,取得了重大大进展。两个主要头目萧怀武和鲜于皋被唐军斩杀,蜀中趋于平息,唐军班师条件也渐渐满足。
于是,郭崇韬请李继岌下令,让凤翔节度使李继曮和客省使李严,在同光四年正月三日,先率本部人马押送王衍、王氏宗族、宫人妃嫔,还有降唐的文武官员及他们的家属、仆役,共计数千人前往洛阳,举行献俘仪式。
至于伐蜀大军,由于人数多,又已经被分派到各州县平灭反唐武装。重新集合他们需要时间,所以又耽搁了几天,到正月六日才完成班师准备。同时郭崇韬让任圜暂代成都留守,等待孟知祥到任。计划于第二天,也就是正月七日,大军出发回返。
但是就在正月六日这一天,一路风尘赴赴的马彦珪赶到了成都。马彦珪手里拿着两份指令,如果按照李存勖的诏书行事,那就没他什么事了。因为没等他催促,郭崇韬已经准备班师。于是马彦珪毫不犹豫地压下李存勖的诏书,取出刘玉娘的教令,给李继岌过目。
李继岌看过教令,觉得不妥,父皇还活着呢,母后又没有垂帘听政,她下这种命令显然是越权。于是,李继岌对马彦珪等人说道:“大军马上就要出发,郭崇韬又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我们怎么能无缘无故做这种忘恩背义的事?何况皇上没有诏书,仅凭借皇后的教令,就诛杀大军统帅,也不合法!”
马彦珪、李从袭等人有点儿傻眼了,这小主子怎么横插一杠子?好大的一只鸭子,他们几个辛辛苦苦地宰杀、拔毛、煮熟、再端上了桌,还有飞走的可能!对他们来说,此刻真如向延嗣所说,到了“成败之机,间不容发”的时候了,到底是郭崇韬死?还是他们死?不能不拼了!
李从袭等急中生智,一起哭倒在李继岌面前,说出了一条让小主子无法拒绝的威胁:“我们为执行教令,已经做了准备。机密很可能已经泄露,万一这件事传进郭崇韬的耳朵,发生变化,那殿下和我们谁都活不了啦!”
天生高贵的李继岌被镇住了,一股寒意瞬间灌满了全身。他猛然反应过来:眼前这几个宦官说的没错,这潜在的危险是实实在在的!不管郭崇韬以往和现在的表现如何忠诚,也不可能指望手握重兵的他,在得知“君要臣死”之后,会老老实实地遵守“臣不得不死”的死规矩。
正月七日一早,李从袭来到原前蜀天策府,也就是郭崇韬的住处,称魏王李继岌有事与郭公相商。郭崇韬毫不怀疑,就带着随同出征的两个儿子郭廷诲、郭廷信前往原前蜀东宫,李继的住处。
到了东宫,李继岌身边一个叫李环的卫士给郭崇韬指路:魏王殿下正在楼上等您。郭崇韬欣然走上楼梯,突然,脑后一声闷响。他感受到极短暂的剧痛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感觉。因为他的头颅,已经把李环用铁挝砸碎!埋伏好
的卫士一拥而出,郭廷诲与郭廷信也无法逃脱,瞬间毙命。父子三人,同赴黄泉!
杀掉了郭崇韬之后,宦官马彦珪没有休息,马上起程奔往洛阳。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尽快上报,烂摊子则留给了李继岌。大军班师在即,把军中威望很高的实际总指挥杀了,总得赶快想办法善后。要向将士们证明,郭崇韬是罪有应得。让将士们不会因为郭崇韬的突然被害,心生恐惧而引发兵变。
李继岌对这类说服工作没有把握,便召掌书记李崧来处理此事。李崧是饶阳人,自幼聪明过人。十多岁时写的文章,非常不错。周围的人看了,都觉得他是一个天才。李崧的父亲怕把儿子埋没了,就找了同族中最有学问的堂兄给他当老师,并介绍说道:“这孩子生来骨骼清奇,将来应该大有前途,就仰仗兄长多多教诲了。”
李存勖称帝后,让儿子李继岌遥领成德节度使。李崧进入李继岌幕府,任参军从事。由于他出众的文才,和敢于毛遂自荐的精神,得到了卢质、冯道的称赞,很快成了魏王府第一号幕僚。李继岌的奏疏和文告,基本都是由李崧代笔。
李崧了解到刚发生什么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顿足说道:“现在大军远在京城三千里外,没有皇上的诏书,便擅自诛杀大將。殿下怎么能做这么危险的事?就不能忍一忍,到洛阳再说吗?”
李继岌听了李崧的话,有些后悔道:“你说得也对,可现... -->>
郭崇韬通过这些措施,总算起到了作用。到了同光三年底,唐军在镇压蜀地反唐武装的战斗中,取得了重大大进展。两个主要头目萧怀武和鲜于皋被唐军斩杀,蜀中趋于平息,唐军班师条件也渐渐满足。
于是,郭崇韬请李继岌下令,让凤翔节度使李继曮和客省使李严,在同光四年正月三日,先率本部人马押送王衍、王氏宗族、宫人妃嫔,还有降唐的文武官员及他们的家属、仆役,共计数千人前往洛阳,举行献俘仪式。
至于伐蜀大军,由于人数多,又已经被分派到各州县平灭反唐武装。重新集合他们需要时间,所以又耽搁了几天,到正月六日才完成班师准备。同时郭崇韬让任圜暂代成都留守,等待孟知祥到任。计划于第二天,也就是正月七日,大军出发回返。
但是就在正月六日这一天,一路风尘赴赴的马彦珪赶到了成都。马彦珪手里拿着两份指令,如果按照李存勖的诏书行事,那就没他什么事了。因为没等他催促,郭崇韬已经准备班师。于是马彦珪毫不犹豫地压下李存勖的诏书,取出刘玉娘的教令,给李继岌过目。
李继岌看过教令,觉得不妥,父皇还活着呢,母后又没有垂帘听政,她下这种命令显然是越权。于是,李继岌对马彦珪等人说道:“大军马上就要出发,郭崇韬又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我们怎么能无缘无故做这种忘恩背义的事?何况皇上没有诏书,仅凭借皇后的教令,就诛杀大军统帅,也不合法!”
马彦珪、李从袭等人有点儿傻眼了,这小主子怎么横插一杠子?好大的一只鸭子,他们几个辛辛苦苦地宰杀、拔毛、煮熟、再端上了桌,还有飞走的可能!对他们来说,此刻真如向延嗣所说,到了“成败之机,间不容发”的时候了,到底是郭崇韬死?还是他们死?不能不拼了!
李从袭等急中生智,一起哭倒在李继岌面前,说出了一条让小主子无法拒绝的威胁:“我们为执行教令,已经做了准备。机密很可能已经泄露,万一这件事传进郭崇韬的耳朵,发生变化,那殿下和我们谁都活不了啦!”
天生高贵的李继岌被镇住了,一股寒意瞬间灌满了全身。他猛然反应过来:眼前这几个宦官说的没错,这潜在的危险是实实在在的!不管郭崇韬以往和现在的表现如何忠诚,也不可能指望手握重兵的他,在得知“君要臣死”之后,会老老实实地遵守“臣不得不死”的死规矩。
正月七日一早,李从袭来到原前蜀天策府,也就是郭崇韬的住处,称魏王李继岌有事与郭公相商。郭崇韬毫不怀疑,就带着随同出征的两个儿子郭廷诲、郭廷信前往原前蜀东宫,李继的住处。
到了东宫,李继岌身边一个叫李环的卫士给郭崇韬指路:魏王殿下正在楼上等您。郭崇韬欣然走上楼梯,突然,脑后一声闷响。他感受到极短暂的剧痛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感觉。因为他的头颅,已经把李环用铁挝砸碎!埋伏好
的卫士一拥而出,郭廷诲与郭廷信也无法逃脱,瞬间毙命。父子三人,同赴黄泉!
杀掉了郭崇韬之后,宦官马彦珪没有休息,马上起程奔往洛阳。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尽快上报,烂摊子则留给了李继岌。大军班师在即,把军中威望很高的实际总指挥杀了,总得赶快想办法善后。要向将士们证明,郭崇韬是罪有应得。让将士们不会因为郭崇韬的突然被害,心生恐惧而引发兵变。
李继岌对这类说服工作没有把握,便召掌书记李崧来处理此事。李崧是饶阳人,自幼聪明过人。十多岁时写的文章,非常不错。周围的人看了,都觉得他是一个天才。李崧的父亲怕把儿子埋没了,就找了同族中最有学问的堂兄给他当老师,并介绍说道:“这孩子生来骨骼清奇,将来应该大有前途,就仰仗兄长多多教诲了。”
李存勖称帝后,让儿子李继岌遥领成德节度使。李崧进入李继岌幕府,任参军从事。由于他出众的文才,和敢于毛遂自荐的精神,得到了卢质、冯道的称赞,很快成了魏王府第一号幕僚。李继岌的奏疏和文告,基本都是由李崧代笔。
李崧了解到刚发生什么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顿足说道:“现在大军远在京城三千里外,没有皇上的诏书,便擅自诛杀大將。殿下怎么能做这么危险的事?就不能忍一忍,到洛阳再说吗?”
李继岌听了李崧的话,有些后悔道:“你说得也对,可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