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木匠王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嗣源只好放弃了用范延光代替安重诲的想法,叫孟汉琼去一趟政事堂,告诉那些大臣们关于安重诲辞职的事,以及商议一下由谁来接替安重诲。
政事堂内,冯道叹了口气,对众人说道:“你们如果真的为了安令公好,还是让他辞掉枢密院的职务吧。”安重诲的铁杆赵凤没听出这句话的份量,马上不加思索地反对道:“冯公,您这话说得不对,国家大臣岂能轻易罢免?”然后,由赵凤领衔,上疏天子,强调安重诲是国家柱石,不可轻动!
在范延光、赵凤等重臣的坚持之下,李嗣源不得不收回成命,请安重诲留任枢密使。安重诲总算没有再推辞,看来事实证明,朝中确实少不了我!然而李嗣源这时想的却是,这么多大臣不怕得罪自己,却怕得罪安重诲!连安重诲辞去的职位,都没有一个人敢接任!这样的人在朝,岂是君王之福!
君臣间的友谊之舟已经沉没无影,李嗣源之所以继续容忍安重诲的原因,不是由于有这么多大臣站在安重诲一边,而是因为两川讨伐战正在进行,不能轻易换人。因此,安重诲的命运已经与两川战局直接挂钩。如果顺利平定两川,安重诲还可以凭借功绩,暂时维持住自己的地位。如果弄巧成拙,战事不顺,李嗣源将实在没有理由再忍耐一个到处树敌,时时惹事生非,要挟君上,与自己离心离德的臣子!
到长兴元年末,李仁矩已经兵败被杀,夏鲁奇被困死在遂州城中,石敬瑭统率的讨伐军主力则被堵在了剑州,连连受挫于赵廷隐。安重诲针对两川的种种布置,基本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激反两川的安重诲自然责无旁贷,所以他不得不自请出京,奔赴前方督战。
安重诲很担忧,如果这一仗打输了,那自己权臣的生涯基本上就可以画上句号了。于是他一离开洛阳,就急如星火地派出特使到处催促各藩镇执行军令,严厉赏罚!京西各藩无不惊恐万分,大家原本对出钱出粮支援前线的诏令,拖拖拉拉,现在全都竭尽全力,各种物资昼夜不停地向利州输送,只求别让安重诲抓了把柄!
长兴二年正月,风尘赴赴的安重诲到达凤翔,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出城迎接。朱弘昭也是李嗣源的老部下,他因为与安重诲的关系不太好,经常被安重诲打发到外边担当各种苦差事。他曾被安重诲推荐去东川担任节度副使,如果不是他见机快,设法逃脱,险些沦为董璋的刀下之鬼。
从东川脱险之后,朱弘昭痛定思痛,意识到:没有抱紧安重诲的大腿,是自己的重大失误。于是,朱弘昭极力向安重诲靠拢。在王建立弹劾安重诲,李嗣源与安重诲第一次翻脸时,正是朱弘昭站出来为安重诲说话,使皇帝与枢密使重归于好。
稍后的事实证明,这次站队很成功。几轮明争暗斗后,安重诲仍然权倾天下,王建立则被夺去了一切权力,退休养老。
朱弘昭也赢得了安重诲的信任,处境大为改善,得以出任凤翔这样的大藩节度使。
因为这段时间身在凤翔,朱弘昭并不清楚此时安重诲在朝中处境的变化,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下反应:安重诲是需要好好巴结,千万不能得罪的大人物!虽然听说现在朝中有人在弹劾他,但也许不过第二次王建立事件罢了,多半撼不动安重诲这棵大树。
于是,凤翔城外的朱弘昭无比亲热地在安重诲的马前又是下跪又是叩头,然后无比尊敬地将安重诲迎进城,就住在自己家。朱弘昭的妻子儿子也都出来迎接贵客,环绕着安重诲纷纷下拜,口称恩公。心情郁闷的安重诲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朱弘昭还对自己如此亲热,如此毕恭毕敬,以为是患难见到了真情,不禁大为感动。
晚宴的时候,安重诲在朱弘昭殷情相劝下,不知不觉喝至半醉。他一时感慨万千,禁不住酒后吐了真言,将自己的一肚子苦水全都倒了出来。最后他流着泪说道:“奸邪小人们对我恨之入骨,百般攻击我处政失当,甚至造谣称我要谋反,危难之时,我几乎不免一死!如果不是主上明察,得以保全宗族,你我今天就见不着了。”
朱弘昭一脸沉痛地倾听着安重诲的诉苦,口中不断发出安慰暖心的话语,心里却乐开了花:真是没想到,姓安的,你也有今天!
安重诲对内与花见羞、孟汉琼... -->>
李嗣源只好放弃了用范延光代替安重诲的想法,叫孟汉琼去一趟政事堂,告诉那些大臣们关于安重诲辞职的事,以及商议一下由谁来接替安重诲。
政事堂内,冯道叹了口气,对众人说道:“你们如果真的为了安令公好,还是让他辞掉枢密院的职务吧。”安重诲的铁杆赵凤没听出这句话的份量,马上不加思索地反对道:“冯公,您这话说得不对,国家大臣岂能轻易罢免?”然后,由赵凤领衔,上疏天子,强调安重诲是国家柱石,不可轻动!
在范延光、赵凤等重臣的坚持之下,李嗣源不得不收回成命,请安重诲留任枢密使。安重诲总算没有再推辞,看来事实证明,朝中确实少不了我!然而李嗣源这时想的却是,这么多大臣不怕得罪自己,却怕得罪安重诲!连安重诲辞去的职位,都没有一个人敢接任!这样的人在朝,岂是君王之福!
君臣间的友谊之舟已经沉没无影,李嗣源之所以继续容忍安重诲的原因,不是由于有这么多大臣站在安重诲一边,而是因为两川讨伐战正在进行,不能轻易换人。因此,安重诲的命运已经与两川战局直接挂钩。如果顺利平定两川,安重诲还可以凭借功绩,暂时维持住自己的地位。如果弄巧成拙,战事不顺,李嗣源将实在没有理由再忍耐一个到处树敌,时时惹事生非,要挟君上,与自己离心离德的臣子!
到长兴元年末,李仁矩已经兵败被杀,夏鲁奇被困死在遂州城中,石敬瑭统率的讨伐军主力则被堵在了剑州,连连受挫于赵廷隐。安重诲针对两川的种种布置,基本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激反两川的安重诲自然责无旁贷,所以他不得不自请出京,奔赴前方督战。
安重诲很担忧,如果这一仗打输了,那自己权臣的生涯基本上就可以画上句号了。于是他一离开洛阳,就急如星火地派出特使到处催促各藩镇执行军令,严厉赏罚!京西各藩无不惊恐万分,大家原本对出钱出粮支援前线的诏令,拖拖拉拉,现在全都竭尽全力,各种物资昼夜不停地向利州输送,只求别让安重诲抓了把柄!
长兴二年正月,风尘赴赴的安重诲到达凤翔,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出城迎接。朱弘昭也是李嗣源的老部下,他因为与安重诲的关系不太好,经常被安重诲打发到外边担当各种苦差事。他曾被安重诲推荐去东川担任节度副使,如果不是他见机快,设法逃脱,险些沦为董璋的刀下之鬼。
从东川脱险之后,朱弘昭痛定思痛,意识到:没有抱紧安重诲的大腿,是自己的重大失误。于是,朱弘昭极力向安重诲靠拢。在王建立弹劾安重诲,李嗣源与安重诲第一次翻脸时,正是朱弘昭站出来为安重诲说话,使皇帝与枢密使重归于好。
稍后的事实证明,这次站队很成功。几轮明争暗斗后,安重诲仍然权倾天下,王建立则被夺去了一切权力,退休养老。
朱弘昭也赢得了安重诲的信任,处境大为改善,得以出任凤翔这样的大藩节度使。
因为这段时间身在凤翔,朱弘昭并不清楚此时安重诲在朝中处境的变化,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下反应:安重诲是需要好好巴结,千万不能得罪的大人物!虽然听说现在朝中有人在弹劾他,但也许不过第二次王建立事件罢了,多半撼不动安重诲这棵大树。
于是,凤翔城外的朱弘昭无比亲热地在安重诲的马前又是下跪又是叩头,然后无比尊敬地将安重诲迎进城,就住在自己家。朱弘昭的妻子儿子也都出来迎接贵客,环绕着安重诲纷纷下拜,口称恩公。心情郁闷的安重诲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朱弘昭还对自己如此亲热,如此毕恭毕敬,以为是患难见到了真情,不禁大为感动。
晚宴的时候,安重诲在朱弘昭殷情相劝下,不知不觉喝至半醉。他一时感慨万千,禁不住酒后吐了真言,将自己的一肚子苦水全都倒了出来。最后他流着泪说道:“奸邪小人们对我恨之入骨,百般攻击我处政失当,甚至造谣称我要谋反,危难之时,我几乎不免一死!如果不是主上明察,得以保全宗族,你我今天就见不着了。”
朱弘昭一脸沉痛地倾听着安重诲的诉苦,口中不断发出安慰暖心的话语,心里却乐开了花:真是没想到,姓安的,你也有今天!
安重诲对内与花见羞、孟汉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