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龙虎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伏霄初登位,只好些微收敛,一心忙于政事,算来已有半月不曾见到他了。
师无算住在曾经的昭王府,照顾着那一池子肥鱼,日子过得还算舒坦。今日登基大典,本没有他的事,宫里来的小太监砸下来一箩筐新皇头疼脑热的谎话,他当然不会信,却还是悄摸地进了宫。
伏霄道:“我有时想将来面对的全是这样一群人,便觉得悲悚交加,恨不得人人都像你才好。可转念再想,若人人都像你,岂不是更吓人,这天地间还是只有你一个最好。”
师无算失笑出声,刚想回他,外面的小太监声音已清晰地飘来:“陛下,祭祀时辰到了。”
祭天地宗族,时辰误不得。身处此处,便要遵守此处的法则,这是伏霄这么长时间来摸索出的铁律。
他整理腰上的玉石,视线穿过冕旒,匆匆在师无算面上一瞥,而后缓步走出宫室。
太庙前礼官早已严阵以待,敬奉天地神灵,告慰祖先宗亲,香气与烟雾交织升腾,似乎人间一缕缕心愿当真乘着青烟直入苍穹。犹是伏霄,此刻也不住想到,若此间有神明……祈请来年风调雨顺,海清河晏。
祭祀大吉,百官朝贺,一声声万岁,一下下叩拜,伏霄站在丹墀上,心中却是一阵恍惚——就如此,握住了天下。
接下来的故事他已从卷轴中隐约知晓:第二年开春改元麟摄,后又改为敬宣。两百年一出明主,史书写他润物无声扫清妖雾,赞他是太平仁君,后世的人提起他时,都用“敬宣帝”来称呼。
可是他又惶惑了,史书当中的一切离他毕竟太远,他穿着厚重的礼服站在台阶最高处向拜贺的人群看去,拜伏着的脊背好似绵延山脊,隔着千重万重远,他想再看一看想见的人,想再看一看曾经在江上见过的山川,却怎么也望不见了。
大典办完,终于却一桩大事,此刻伏霄才真切地体察到,人生快意总是短短几瞬,为着这短短几瞬的快意,却要用无尽的愁苦来偿还。
西北边的祸乱已经足够头痛,与之匹敌的是关中的人事任命与安排。
此时关中虽定,然贺文逸在陇山以西养精蓄锐,扬言来年开春一鼓而下,隐隐有圈地称王的架势。
想起开春时动乱的惨烈,朝中又一次蒙上阴影。
再有,如今叛军被打退至陇山以西,但沿途那些投降的官员将领却没有被全部带走,大部分留在了原地等候朝廷发落。
如何处置这些人是个难题,京中大部分人的意思是以谋逆罪诛杀,新皇看罢奏折,只道投降官吏是受了蛊惑方才犯下错事,何况这些人当中很大一部分保护了当地百姓免于被叛军杀害。最终只是轻轻放下,罪责过大的,才罚没了田宅官职,贬为庶人。
倒不是新皇心怀宽广,实在是关中这块地方形势复杂,突然失去这么多官员将领,纵然再拿再多的人填补空缺,一时半会也是难以恢复如前的。加上他们被策反的原因特殊,新皇不介意放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出去稳定人心。何况这中间产生的空置期,难免不会被叛军利用,借机杀个回马枪。
因此能放过的便放过,若要算账,往后也有的是日子。
关中官场皆大欢喜,表示誓为皇帝扫除叛党。
几分真假,暂且不论,叛党岂是那么好扫除的。当初高直虽被迫离京,却为自己挑了一块好地盘,这才造成今日的局面。想来新皇回忆起当时种种,也要悔不当初。
陇山地势特殊,易守难攻,从东边上去堪称天险,西边山势却相对平缓,以低打高,兵力损耗不可小视。何况高直在此与边夷鏖兵三载,早已将手中的兵练得悍勇无匹,中原兵卒难以抵抗。且关中粮仓已被叛军洗劫,能带走的都席卷而去,不能带的统统烧尽,军需后勤皆要从别处调配。要想解决掉这场叛乱,不可谓不艰难。
唯一一点好的是,现在正是春夏交接之时,陇山不算严寒,若要一举清扫,必要在此时速战速决。
可古往今来,从没人能够在陇山这块土地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仗。陇山的地形决定了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谁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多少月之内荡平叛乱,最多就是枕戈待旦,徐徐图之,防止再出现一次开春时城池陷落的惨烈景象罢了。
兵部的计划递上朝廷,连韦敦也没有话说,两军隔着一道陇山对峙,现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守成图变,以待时机。想来对面亦是如此想法,所以立夏后关中守将调整了萧关一带的布防,希望能够慢慢地等待冬天到来,把陇山上的叛军耗死。
这一等,竟然就是两年。
第41章龙虎乱.41
两年间的确是风调雨顺,但西北边的战事却总是野火烧不尽,刚灭掉一茬,又烧起来一茬。宛如足底芒刺,两相纠缠早已长进肉里,坐卧时却无甚感觉,只有向前走动时才觉刺痛难忍。
入夏后两军陆陆续续有小规模交锋,仍旧是不分胜负。叛军派出一小股士兵夜里突袭,企图烧毁关中营粮草,虽被及时发现,但还是损失不小,混乱中流矢射进主帐,致使守将腿部受创,夏季伤口本就难处理,不日便溃烂见骨,已是不能再领兵,只得向京师上书,乞请去后方养伤。
朝廷发文书任命新将,与前任对比虽说经验尚浅,但已是最优人选,各部都没有什么异议。
伏霄初登位,只好些微收敛,一心忙于政事,算来已有半月不曾见到他了。
师无算住在曾经的昭王府,照顾着那一池子肥鱼,日子过得还算舒坦。今日登基大典,本没有他的事,宫里来的小太监砸下来一箩筐新皇头疼脑热的谎话,他当然不会信,却还是悄摸地进了宫。
伏霄道:“我有时想将来面对的全是这样一群人,便觉得悲悚交加,恨不得人人都像你才好。可转念再想,若人人都像你,岂不是更吓人,这天地间还是只有你一个最好。”
师无算失笑出声,刚想回他,外面的小太监声音已清晰地飘来:“陛下,祭祀时辰到了。”
祭天地宗族,时辰误不得。身处此处,便要遵守此处的法则,这是伏霄这么长时间来摸索出的铁律。
他整理腰上的玉石,视线穿过冕旒,匆匆在师无算面上一瞥,而后缓步走出宫室。
太庙前礼官早已严阵以待,敬奉天地神灵,告慰祖先宗亲,香气与烟雾交织升腾,似乎人间一缕缕心愿当真乘着青烟直入苍穹。犹是伏霄,此刻也不住想到,若此间有神明……祈请来年风调雨顺,海清河晏。
祭祀大吉,百官朝贺,一声声万岁,一下下叩拜,伏霄站在丹墀上,心中却是一阵恍惚——就如此,握住了天下。
接下来的故事他已从卷轴中隐约知晓:第二年开春改元麟摄,后又改为敬宣。两百年一出明主,史书写他润物无声扫清妖雾,赞他是太平仁君,后世的人提起他时,都用“敬宣帝”来称呼。
可是他又惶惑了,史书当中的一切离他毕竟太远,他穿着厚重的礼服站在台阶最高处向拜贺的人群看去,拜伏着的脊背好似绵延山脊,隔着千重万重远,他想再看一看想见的人,想再看一看曾经在江上见过的山川,却怎么也望不见了。
大典办完,终于却一桩大事,此刻伏霄才真切地体察到,人生快意总是短短几瞬,为着这短短几瞬的快意,却要用无尽的愁苦来偿还。
西北边的祸乱已经足够头痛,与之匹敌的是关中的人事任命与安排。
此时关中虽定,然贺文逸在陇山以西养精蓄锐,扬言来年开春一鼓而下,隐隐有圈地称王的架势。
想起开春时动乱的惨烈,朝中又一次蒙上阴影。
再有,如今叛军被打退至陇山以西,但沿途那些投降的官员将领却没有被全部带走,大部分留在了原地等候朝廷发落。
如何处置这些人是个难题,京中大部分人的意思是以谋逆罪诛杀,新皇看罢奏折,只道投降官吏是受了蛊惑方才犯下错事,何况这些人当中很大一部分保护了当地百姓免于被叛军杀害。最终只是轻轻放下,罪责过大的,才罚没了田宅官职,贬为庶人。
倒不是新皇心怀宽广,实在是关中这块地方形势复杂,突然失去这么多官员将领,纵然再拿再多的人填补空缺,一时半会也是难以恢复如前的。加上他们被策反的原因特殊,新皇不介意放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出去稳定人心。何况这中间产生的空置期,难免不会被叛军利用,借机杀个回马枪。
因此能放过的便放过,若要算账,往后也有的是日子。
关中官场皆大欢喜,表示誓为皇帝扫除叛党。
几分真假,暂且不论,叛党岂是那么好扫除的。当初高直虽被迫离京,却为自己挑了一块好地盘,这才造成今日的局面。想来新皇回忆起当时种种,也要悔不当初。
陇山地势特殊,易守难攻,从东边上去堪称天险,西边山势却相对平缓,以低打高,兵力损耗不可小视。何况高直在此与边夷鏖兵三载,早已将手中的兵练得悍勇无匹,中原兵卒难以抵抗。且关中粮仓已被叛军洗劫,能带走的都席卷而去,不能带的统统烧尽,军需后勤皆要从别处调配。要想解决掉这场叛乱,不可谓不艰难。
唯一一点好的是,现在正是春夏交接之时,陇山不算严寒,若要一举清扫,必要在此时速战速决。
可古往今来,从没人能够在陇山这块土地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仗。陇山的地形决定了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谁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多少月之内荡平叛乱,最多就是枕戈待旦,徐徐图之,防止再出现一次开春时城池陷落的惨烈景象罢了。
兵部的计划递上朝廷,连韦敦也没有话说,两军隔着一道陇山对峙,现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守成图变,以待时机。想来对面亦是如此想法,所以立夏后关中守将调整了萧关一带的布防,希望能够慢慢地等待冬天到来,把陇山上的叛军耗死。
这一等,竟然就是两年。
第41章龙虎乱.41
两年间的确是风调雨顺,但西北边的战事却总是野火烧不尽,刚灭掉一茬,又烧起来一茬。宛如足底芒刺,两相纠缠早已长进肉里,坐卧时却无甚感觉,只有向前走动时才觉刺痛难忍。
入夏后两军陆陆续续有小规模交锋,仍旧是不分胜负。叛军派出一小股士兵夜里突袭,企图烧毁关中营粮草,虽被及时发现,但还是损失不小,混乱中流矢射进主帐,致使守将腿部受创,夏季伤口本就难处理,不日便溃烂见骨,已是不能再领兵,只得向京师上书,乞请去后方养伤。
朝廷发文书任命新将,与前任对比虽说经验尚浅,但已是最优人选,各部都没有什么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