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季汉长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子,还能得到新兴从龙之臣的支持。否则真的到了改天换日的那一天,从龙功臣们功德圆满,又未必愿意发生变化了。
杨彪自然是不怎么乐意的,他是太尉录尚书事,若依着刘备的意思,这录尚书事的头衔很明显是不会留了,他马上就从名义上的朝堂第一大臣变成了吉祥物,凭白遭此贬谪,任谁也不高兴。
刘备显然明白这一点,他微笑道:“三省两院长官,臣心中亦有一些人选,太尉为中书令,陛下以为如何?”
尚书令、中书令、左右侍中、左右都御史、大理院正,这之中权最重者无疑是尚书令,是实际上的宰相,主管天下政务。
而其下,便是同为中二千石的中书令。但中书令与尚书令不同,君前共参机要,议定大政方针的中书令权力大部分来自皇帝,而不像尚书令主管六部,行政权自主性极高。
可这一位置恰恰又适合杨彪,他不指望自己能得到刘备的信重,尚书令之位自不敢奢求,但有中书令之位,也足以证明杨氏圣眷未衰,他没机会了,他的下一代未必没有机会。
杨彪看了看群臣,暗叹一声,虽然他心动了,但却不能就此妥协。相权是权力,也是责任。他不仅是杨氏家主,也是朝堂百官的领袖。
若今日为了这中书令就对百官置之不理,杨氏也别想辉煌了,君王都无法承受被百官排斥的损失,杨氏又能如何?
“蒙魏王看重,下官甚是荣幸。只是这三省两院之事关系重大,在议定之前实在不便讨论这些。下官虽然忝居太尉之位,但若是朝廷有需要,让出太尉府之权柄也毫无怨言。
毕竟我等一切权力都来自陛下的恩赐,陛下若要收回,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但下官毕竟是太尉府主官,太尉也是三公之首,尚需为三府及九卿下属数以千计的僚属掾吏负责。若依魏王之意变革三省两院,三府九卿,乃至御史台等等又该何去何从?”
“太尉多虑了。”李澈微笑道:“满朝文武若无罪过,又岂能随意去职?陛下也不会同意我等妄为。
既然三府权归尚书省,尚书台的人手自然不足,尚需以三府掾吏僚属填充。至于御史台,目前大抵也就是变更名姓罢了,御史中丞为左都御史,再设一右都御史即可。”
“大理院又如何?”杨彪一针见血的指出要害:“依魏王所言,大理院之权责实为廷尉之职权,与六部之刑部亦有重合,人从何来?”
“廷尉为大理院正,掌刑律之尚书为刑部尚书,说起来不也只是变了个姓名?廷尉为大理院正,想来在尚书面前说话也能硬气一些了。”
李澈的打趣被杨彪自动过滤,东汉权归台阁,主掌天下刑律的廷尉虽然名义上地位极高,但有时却需要听命于尚书台尚书,外朝百官本来担心的是改制后就连那名义上的地位都没了。
但看李澈这般说法,似乎对于外朝官员而言,改制还是好事?
子,还能得到新兴从龙之臣的支持。否则真的到了改天换日的那一天,从龙功臣们功德圆满,又未必愿意发生变化了。
杨彪自然是不怎么乐意的,他是太尉录尚书事,若依着刘备的意思,这录尚书事的头衔很明显是不会留了,他马上就从名义上的朝堂第一大臣变成了吉祥物,凭白遭此贬谪,任谁也不高兴。
刘备显然明白这一点,他微笑道:“三省两院长官,臣心中亦有一些人选,太尉为中书令,陛下以为如何?”
尚书令、中书令、左右侍中、左右都御史、大理院正,这之中权最重者无疑是尚书令,是实际上的宰相,主管天下政务。
而其下,便是同为中二千石的中书令。但中书令与尚书令不同,君前共参机要,议定大政方针的中书令权力大部分来自皇帝,而不像尚书令主管六部,行政权自主性极高。
可这一位置恰恰又适合杨彪,他不指望自己能得到刘备的信重,尚书令之位自不敢奢求,但有中书令之位,也足以证明杨氏圣眷未衰,他没机会了,他的下一代未必没有机会。
杨彪看了看群臣,暗叹一声,虽然他心动了,但却不能就此妥协。相权是权力,也是责任。他不仅是杨氏家主,也是朝堂百官的领袖。
若今日为了这中书令就对百官置之不理,杨氏也别想辉煌了,君王都无法承受被百官排斥的损失,杨氏又能如何?
“蒙魏王看重,下官甚是荣幸。只是这三省两院之事关系重大,在议定之前实在不便讨论这些。下官虽然忝居太尉之位,但若是朝廷有需要,让出太尉府之权柄也毫无怨言。
毕竟我等一切权力都来自陛下的恩赐,陛下若要收回,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但下官毕竟是太尉府主官,太尉也是三公之首,尚需为三府及九卿下属数以千计的僚属掾吏负责。若依魏王之意变革三省两院,三府九卿,乃至御史台等等又该何去何从?”
“太尉多虑了。”李澈微笑道:“满朝文武若无罪过,又岂能随意去职?陛下也不会同意我等妄为。
既然三府权归尚书省,尚书台的人手自然不足,尚需以三府掾吏僚属填充。至于御史台,目前大抵也就是变更名姓罢了,御史中丞为左都御史,再设一右都御史即可。”
“大理院又如何?”杨彪一针见血的指出要害:“依魏王所言,大理院之权责实为廷尉之职权,与六部之刑部亦有重合,人从何来?”
“廷尉为大理院正,掌刑律之尚书为刑部尚书,说起来不也只是变了个姓名?廷尉为大理院正,想来在尚书面前说话也能硬气一些了。”
李澈的打趣被杨彪自动过滤,东汉权归台阁,主掌天下刑律的廷尉虽然名义上地位极高,但有时却需要听命于尚书台尚书,外朝百官本来担心的是改制后就连那名义上的地位都没了。
但看李澈这般说法,似乎对于外朝官员而言,改制还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