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千家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千家峒神秘!难道千家峒腹地更神秘?
神秘是好奇者的结拜姊妹,神秘是求知者的梦中恋人。
千家峒有神秘存在,就会有人寻觅这个刺激的梦,叩响这扇神秘之门。
宾盛中,社会学专家,中国民族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史学研究。他受南方少数民族研究院的委托,调查居住在南方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沿革、风土民情。
五年多来,宾教授几乎走遍了南方七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他调查了壮族、苗族、布衣族、仫佬族、水家族、彝族、白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第一手材料。可是在对瑶族的调查时,这位科学严谨的教授心中,却形成了一个久久不能解开的结。是什么结呢?原来瑶族同胞都提到一件事:他们的祖先来自世外桃园般的千家峒。
千家峒?
宾教授曾有耳闻,可真正的千家峒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南方各省称之为“千家峒”的地方不少,他也造访过好几处。而他到过的“千家峒”,不是在丘陵平原地区,就是面积小得可怜,不像是曾聚居过成千上万户瑶族同胞、几乎与世隔绝的神秘乐园。
前不久在湖南湘西瑶族村寨的走访中,无意中听说江永县有个大远乡,原先的名字也叫“千家峒”!那里有一大片“原始森林”,是个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处女地。
兴奋起来的宾教授立即前往大远乡考察,在大远乡果然听到了一些千家峒的传说。更值得探究的是,这个“千家峒”是一个大峒概念,以主峰韭菜岭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包括了湖南江永县、道县和广西灌阳县一千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山区。
宾教授带着这一股子兴奋劲,赶到了灌阳县,他细细地翻阅了灌阳县志,终于找到了一张民国初年的灌阳地图,地图右上方赫然标注着一个地名——千家峒!再仔细观看,这个标注为千家峒的地方果然与江永、道县相邻。宾教授凝视着地图,他决心要解开这个尘封在人们心中的千古之谜。
宾教授近两三年来,一有时间就往返于江永、灌阳、道县之间,越来越多的故事和传说,渐渐佐证了地跨三县的千家峒,就是瑶族同胞苦苦找寻的,迷失了七百多年的瑶族祖先的发祥地,瑶族同胞心目中的圣地!宾教授向江永县建议,尽快将大远乡正名为“千家峒乡”。
三年后,在湖南江永县的版图上,终于堂堂正正地出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地名——千家峒乡。
宾教授想着要采集更多的例证,提出要亲自到千家峒的腹地——韭菜岭主峰考察时,上至县领导,下到一般干部群众,都纷纷劝阻他。毕竟,那地方几乎无人攀登,未知的危险和困难,谁也无法预料。
倔强的教授没有再提出上韭菜岭的事,他悄悄来到千家峒乡,也没有和乡干部打招呼,凭着一张从灌阳县复印出来的地图,便摸索着上了韭菜岭。
大千家峒区域在湘桂交界的都庞岭上。
都庞岭与越城岭、渚萌岭、骑田岭、大庚岭统称五岭,是横亘南中国的著名山脉,真可谓“五岭逶迤腾细浪”,此处山势的险峻、地形的复杂由此可见一斑。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千家峒分上、中、下三峒,三峒紧紧相连,总地势是四周高而中间低。峒里野草灌木丛生,古树青藤点缀;低凹处水聚成溪,溪水清澈纯净,灌江支流秀江、泡江的源头就发源于这涓涓细流;山里天气变幻莫测,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雾缭云绕、时而竟有暴雨突袭。
不过,无论阴晴雪雨,不管春夏秋冬,千家峒都会呈现给人们一幅幅葱葱茏茏,充满诗意的美丽画卷。
千家峒又称毛坪洞、成福洞。
主峰韭菜岭,海拔两千零九米。
从千家峒乡向韭菜岭走去,田地、水渠、菜园、鱼塘、屋基、墓地渐少,当四周只剩下一片片荒芜的景色时,你会发现此时只有参天古树、奇峰怪石与你作伴。细心的你会辨认出依稀可见的兽蹄鸟迹:黄腹角雉、猕猴、飞虎、穿山甲、虎纹蛙、山雀、锦鸡等珍稀动物在林中不时出没。此情此景,不知会不会为你的探险之旅平添几分乐趣抑或增加几分恐怖与神秘?
韭菜岭上,宾盛中教授正在艰难前行。
这次进入千家峒腹地,与之前到其他各省的少数民族山区相比,更为险恶艰难。但无论多艰难的路程,都丝毫未减宾教授对这次考察的浓厚兴趣。是呀,这可是一个超级重大的课题,它将揭示一桩千年迷案——千家峒数万瑶民突然消失之谜。
从千家峒乡出发到韭菜岭脚下,花了两个多小时。上山的路就更加艰苦了,准确的说,几乎无路可走了,只能依稀辨认出以前曾经有人走过的模糊痕迹艰难前行。
钻过灌木丛,涉过湿草地,沿着陡峭的山脊走到韭菜岭的顶峰。最惊险的是有如鲤鱼背的山脊这一段路,长约三百多米,路径非常狭窄。要知道,山脊的两侧便是千尺陡坡,失足跌落会粉身碎骨的。
宾教授小心翼翼地上到山顶,越走越热,他不禁解开了衣领,继而敞开前襟。谁知前襟这一敞开不打紧,竟发现一注鲜红的血从颈脖流了下来。他顺手一抹,一团吸血吸得溜圆的山蚂蟥带着自己的一抹血迹摊在手掌之中。没办法,这几毫升鲜血算是献给韭菜岭的生灵们了。宾教授低头一看,脚下有一个三角形混凝土金属柱航标,也许这是现代人在韭菜岭上留下的唯一标记了。宾教授站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韭菜岭顶峰,只见山下云雾缭绕,山林崖石若隐若现,不禁产生一种傲视群山的豪迈。
一路上的险象环生,值!
宾教授是来考察的,因此边走边探边拍照,耗费了大量时间。
上到山顶,已时近黄昏。
忽然,不远处升腾起一股青烟,有人出没?
宾教授不敢大意,慢慢地朝那青烟起处走了过去。就在他即将靠近青烟时,脚下一条黑黢黢的家伙挡住了他的去路。定睛一看,是一条头呈三角状的蛇!宾教授情不自禁地倒退一步,惊叫起来:“毒蛇!”
宾教授还未回过神来,冲来了两位瑶族打扮的中年人:“锦花烙铁头!”他们举起手中木棍,照着毒蛇就要打下去。
“别打!”宾教授止住了他们,“毒蛇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呀。瞧,它还处于半冬眠状态呢。”
可不是吗,那条锦花烙铁头懒洋洋地躺在草丛边,晒着即将落山的太阳,看来挺滋润的。
也许有人问了,冬天的蛇不是冬眠了吗,怎么还会横卧路旁?其实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动物冬眠主要是血液中含有一种不明物质,这种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促使冷血动物甚至少数热血动物冬眠。今年是暖冬,又有艳阳高照,韭菜岭上暖如初夏。这条烙铁头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呈半冬眠状态爬出洞口晒太阳,你说奇也不奇?
两位瑶族同胞将宾教授带到他们的火堆边,火堆里正烧着竹筒饭。通过自我介绍,才知道一位瑶民姓赵,一位姓包。他们是从广西富川县来寻找祖先遗迹的,不过他们知道的先祖故事太少太少。说起刚才宾教授所遇蛇险,老赵和老包也“啧啧”称奇:大概是毒蛇也欢迎北京来的教授吧。
老赵介绍道,锦花烙铁头有剧毒,是韭菜岭一带特有的胎生蛇。
胎生蛇?宾教授记起来了,他曾查过相关资料,胎生蛇其实还是卵生,准确来说应当是“卵胎生”,小蛇出生时有一层膜,那便是已退化了的卵壳。胎生蛇有蝰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二十三种,在众多... -->>
千家峒神秘!难道千家峒腹地更神秘?
神秘是好奇者的结拜姊妹,神秘是求知者的梦中恋人。
千家峒有神秘存在,就会有人寻觅这个刺激的梦,叩响这扇神秘之门。
宾盛中,社会学专家,中国民族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史学研究。他受南方少数民族研究院的委托,调查居住在南方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沿革、风土民情。
五年多来,宾教授几乎走遍了南方七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他调查了壮族、苗族、布衣族、仫佬族、水家族、彝族、白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第一手材料。可是在对瑶族的调查时,这位科学严谨的教授心中,却形成了一个久久不能解开的结。是什么结呢?原来瑶族同胞都提到一件事:他们的祖先来自世外桃园般的千家峒。
千家峒?
宾教授曾有耳闻,可真正的千家峒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南方各省称之为“千家峒”的地方不少,他也造访过好几处。而他到过的“千家峒”,不是在丘陵平原地区,就是面积小得可怜,不像是曾聚居过成千上万户瑶族同胞、几乎与世隔绝的神秘乐园。
前不久在湖南湘西瑶族村寨的走访中,无意中听说江永县有个大远乡,原先的名字也叫“千家峒”!那里有一大片“原始森林”,是个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处女地。
兴奋起来的宾教授立即前往大远乡考察,在大远乡果然听到了一些千家峒的传说。更值得探究的是,这个“千家峒”是一个大峒概念,以主峰韭菜岭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包括了湖南江永县、道县和广西灌阳县一千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山区。
宾教授带着这一股子兴奋劲,赶到了灌阳县,他细细地翻阅了灌阳县志,终于找到了一张民国初年的灌阳地图,地图右上方赫然标注着一个地名——千家峒!再仔细观看,这个标注为千家峒的地方果然与江永、道县相邻。宾教授凝视着地图,他决心要解开这个尘封在人们心中的千古之谜。
宾教授近两三年来,一有时间就往返于江永、灌阳、道县之间,越来越多的故事和传说,渐渐佐证了地跨三县的千家峒,就是瑶族同胞苦苦找寻的,迷失了七百多年的瑶族祖先的发祥地,瑶族同胞心目中的圣地!宾教授向江永县建议,尽快将大远乡正名为“千家峒乡”。
三年后,在湖南江永县的版图上,终于堂堂正正地出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地名——千家峒乡。
宾教授想着要采集更多的例证,提出要亲自到千家峒的腹地——韭菜岭主峰考察时,上至县领导,下到一般干部群众,都纷纷劝阻他。毕竟,那地方几乎无人攀登,未知的危险和困难,谁也无法预料。
倔强的教授没有再提出上韭菜岭的事,他悄悄来到千家峒乡,也没有和乡干部打招呼,凭着一张从灌阳县复印出来的地图,便摸索着上了韭菜岭。
大千家峒区域在湘桂交界的都庞岭上。
都庞岭与越城岭、渚萌岭、骑田岭、大庚岭统称五岭,是横亘南中国的著名山脉,真可谓“五岭逶迤腾细浪”,此处山势的险峻、地形的复杂由此可见一斑。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千家峒分上、中、下三峒,三峒紧紧相连,总地势是四周高而中间低。峒里野草灌木丛生,古树青藤点缀;低凹处水聚成溪,溪水清澈纯净,灌江支流秀江、泡江的源头就发源于这涓涓细流;山里天气变幻莫测,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雾缭云绕、时而竟有暴雨突袭。
不过,无论阴晴雪雨,不管春夏秋冬,千家峒都会呈现给人们一幅幅葱葱茏茏,充满诗意的美丽画卷。
千家峒又称毛坪洞、成福洞。
主峰韭菜岭,海拔两千零九米。
从千家峒乡向韭菜岭走去,田地、水渠、菜园、鱼塘、屋基、墓地渐少,当四周只剩下一片片荒芜的景色时,你会发现此时只有参天古树、奇峰怪石与你作伴。细心的你会辨认出依稀可见的兽蹄鸟迹:黄腹角雉、猕猴、飞虎、穿山甲、虎纹蛙、山雀、锦鸡等珍稀动物在林中不时出没。此情此景,不知会不会为你的探险之旅平添几分乐趣抑或增加几分恐怖与神秘?
韭菜岭上,宾盛中教授正在艰难前行。
这次进入千家峒腹地,与之前到其他各省的少数民族山区相比,更为险恶艰难。但无论多艰难的路程,都丝毫未减宾教授对这次考察的浓厚兴趣。是呀,这可是一个超级重大的课题,它将揭示一桩千年迷案——千家峒数万瑶民突然消失之谜。
从千家峒乡出发到韭菜岭脚下,花了两个多小时。上山的路就更加艰苦了,准确的说,几乎无路可走了,只能依稀辨认出以前曾经有人走过的模糊痕迹艰难前行。
钻过灌木丛,涉过湿草地,沿着陡峭的山脊走到韭菜岭的顶峰。最惊险的是有如鲤鱼背的山脊这一段路,长约三百多米,路径非常狭窄。要知道,山脊的两侧便是千尺陡坡,失足跌落会粉身碎骨的。
宾教授小心翼翼地上到山顶,越走越热,他不禁解开了衣领,继而敞开前襟。谁知前襟这一敞开不打紧,竟发现一注鲜红的血从颈脖流了下来。他顺手一抹,一团吸血吸得溜圆的山蚂蟥带着自己的一抹血迹摊在手掌之中。没办法,这几毫升鲜血算是献给韭菜岭的生灵们了。宾教授低头一看,脚下有一个三角形混凝土金属柱航标,也许这是现代人在韭菜岭上留下的唯一标记了。宾教授站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韭菜岭顶峰,只见山下云雾缭绕,山林崖石若隐若现,不禁产生一种傲视群山的豪迈。
一路上的险象环生,值!
宾教授是来考察的,因此边走边探边拍照,耗费了大量时间。
上到山顶,已时近黄昏。
忽然,不远处升腾起一股青烟,有人出没?
宾教授不敢大意,慢慢地朝那青烟起处走了过去。就在他即将靠近青烟时,脚下一条黑黢黢的家伙挡住了他的去路。定睛一看,是一条头呈三角状的蛇!宾教授情不自禁地倒退一步,惊叫起来:“毒蛇!”
宾教授还未回过神来,冲来了两位瑶族打扮的中年人:“锦花烙铁头!”他们举起手中木棍,照着毒蛇就要打下去。
“别打!”宾教授止住了他们,“毒蛇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呀。瞧,它还处于半冬眠状态呢。”
可不是吗,那条锦花烙铁头懒洋洋地躺在草丛边,晒着即将落山的太阳,看来挺滋润的。
也许有人问了,冬天的蛇不是冬眠了吗,怎么还会横卧路旁?其实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动物冬眠主要是血液中含有一种不明物质,这种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促使冷血动物甚至少数热血动物冬眠。今年是暖冬,又有艳阳高照,韭菜岭上暖如初夏。这条烙铁头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呈半冬眠状态爬出洞口晒太阳,你说奇也不奇?
两位瑶族同胞将宾教授带到他们的火堆边,火堆里正烧着竹筒饭。通过自我介绍,才知道一位瑶民姓赵,一位姓包。他们是从广西富川县来寻找祖先遗迹的,不过他们知道的先祖故事太少太少。说起刚才宾教授所遇蛇险,老赵和老包也“啧啧”称奇:大概是毒蛇也欢迎北京来的教授吧。
老赵介绍道,锦花烙铁头有剧毒,是韭菜岭一带特有的胎生蛇。
胎生蛇?宾教授记起来了,他曾查过相关资料,胎生蛇其实还是卵生,准确来说应当是“卵胎生”,小蛇出生时有一层膜,那便是已退化了的卵壳。胎生蛇有蝰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二十三种,在众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