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贞观的年常 (1/2)
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耕耘贞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08章贞观的年常
高季辅倒没在燕王府多待,只喝了这一杯茶水,从李泰手中拿到这份计划书后便离开了。
因为高季辅跟李泰间,真没太多私人情感,公事聊完自然就走人了,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但高季辅拿着这份计划书,神色中却充满了凝重。
高季辅知道自己拿得这份企划书,就是一份相当烫手的山芋,应该怎么样跟那些世家说,更是个头疼的事。
因为高季辅看着这整个企划方案,不得不说燕王制作得相当精细。
至少在自己看来,只要钱粮到位,燕王的这整个工程肯定能执行下来。
但问题是,这钱粮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是持续整整二十年的持续投资。
当然,李泰已经进行了拆解,前期因以小麦推广为主,整个工程也就五年左右。
粮食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五年的时间,应该能够彻底实现整个计划,到时候继续推广棉花,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只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这些世家看到好处,接下来就不需要李泰再去逼他们了,单单是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的扩大再生产。
毕竟人的本性是追名逐利的,谁也无法避免,只要有好处,不需要多说什么,他们自然而然会扑上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草种计划》也如此,一开始李泰推行草种计划,世家一个个的推三阻四,甚至跟自己说好的卢承基都带有几分犹豫,最后还是卫氏让自己下了台。
但现在因为缺少劳动力,发现《草种计划》能带来大规模的黄牛,现在一个个可是积极得不得了,大把大把的钱砸下来,深怕错过这机会。
尤其显然李泰又有大动作了,那明年再次缺少佃农,几乎是必然的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都别多说了,继续砸钱增加黄牛产量就是最正确的了。
而李泰也知道自己在幽州地界,想要完全撇开幽州世家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真要吃独食,幽州世家就算不明着跟自己作对,但时不时下下黑手,自己也头疼。
所以,与其自己白白在这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还不如把这件事给推给高季辅好了。
他身为幽州长史,说什么也要代表好官府,把地方势力给安抚好吧。
真以为分给幽州政府的这一部分真这么好拿。
自己给朝廷一份那是税收,至于你一个幽州官场不把幽州世家给安抚好了,自己分给幽州政府的这一份钱,你们能拿得安稳。
至于,高季辅怎么样把这些幽州世家安抚下来,又怎么样让幽州世家出钱,那就看高季辅自己的本事了。
毕竟自己机会是给了的,但能不能上这一趟车,就看幽州世家自己的了。
而面对李泰已制作好的利益分配方案,以及自己需要摆平的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高季辅也感觉到头疼。
但有什么办法,自己能够蹭上就不错了。
想办好这件事情总归要有人出钱,虽然看燕王的态度,燕王能把这些份额都吃下来。
但燕王显然会做人,知道要把肉给分出去,甚至自己莫名其妙的坐上这分肉的角色上。
不过高季辅明白,这件事情怕是有得磨了。
最重要得是,这项工程启动资金,还要这些幽州世家扣来出,希望他们有钱吧。
万事开头难,但高季辅也沉下心思,找一个又一个的世家去谈。
李泰也没废话,因为李泰知道这绝对是一个辛苦活,不过李泰定下死时间,那就是十月份前,钱粮必须要送到天津来。
因为李泰打算复制天津修运河模式,等到冬天时,便要征召徭役修道路了。
到时各种的御寒物资,以及修路所需要的钱粮,都需要在十月份前准备好。
面对李泰下达的死命令,高季辅也只能耐着性子,继续跟着世家不断的交下去。
就在这时候,李泰的这一份详细而全面的计划,已经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朝廷。
房玄龄看着这一份的计划书上面有着幽州刺史与沧州刺史的印章,知道李泰已经跟沧州刺史完成整个计划了,所以把这份计划书送到朝廷来。
说实话,这种事情,以往的朝廷是完全没有过的。
毕竟两个州县联合起来进行这么一个几乎有着二十年规划的大工程,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页纸张上就是沧州的未来。
正是这种事情从没经历过,所以朝廷实际上对于这一件事情也是有着相当大关注。
因为这一次的合作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范本,从此也算是有例可依了。
实际上华夏这一片土地上,对范例的重视程度算是相当重视的。
比如说刘秀指洛水为誓,他真守住了誓言,有此范例,接下来人们不说对誓言深信不疑,至少不会再明着违背誓言。
但偏偏出现了一个司马懿也学着刘秀来一个指着洛水为誓,结果他不但毁诺了,而且后代还当街杀皇帝,最终家族还成皇族了,直接刷破了一个时代底线。
所以,哪怕朝廷同意了这件事情,李泰做起事情来到底没把朝廷完全撇到一边去。
因为李泰把事情都商议好,投资拉到,计划书做好,朝廷唯一负责的就是公证,但即使如此,李泰还是派六百里加急把整个补全完善的计划书,送到尚书省来给房玄龄过目。
房玄龄看着李泰送上来的计划书,还有一分配套的令人一目了然的工程进程计划图,几乎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全部一目了然。
房玄龄看着李泰送来的这份图,不免感叹,“若天下官员都像燕王这般令人省心就好了。”
听到这话,在一边替代王珪的魏征倒从房玄龄手上接过这份文件,看了看后道,
“这工程进程图倒非常有意思,一眼便能清楚明了的看完整个工程。
什么时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应该怎么做,如何安排,都挺详尽。
应以这个作为范例,以后朝廷建设工程,都要这么的讨论一下才合适。”
“计划很好,但人手不够!”房玄龄看着这一份的图纸,对... -->>
第208章贞观的年常
高季辅倒没在燕王府多待,只喝了这一杯茶水,从李泰手中拿到这份计划书后便离开了。
因为高季辅跟李泰间,真没太多私人情感,公事聊完自然就走人了,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但高季辅拿着这份计划书,神色中却充满了凝重。
高季辅知道自己拿得这份企划书,就是一份相当烫手的山芋,应该怎么样跟那些世家说,更是个头疼的事。
因为高季辅看着这整个企划方案,不得不说燕王制作得相当精细。
至少在自己看来,只要钱粮到位,燕王的这整个工程肯定能执行下来。
但问题是,这钱粮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是持续整整二十年的持续投资。
当然,李泰已经进行了拆解,前期因以小麦推广为主,整个工程也就五年左右。
粮食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五年的时间,应该能够彻底实现整个计划,到时候继续推广棉花,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只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这些世家看到好处,接下来就不需要李泰再去逼他们了,单单是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的扩大再生产。
毕竟人的本性是追名逐利的,谁也无法避免,只要有好处,不需要多说什么,他们自然而然会扑上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草种计划》也如此,一开始李泰推行草种计划,世家一个个的推三阻四,甚至跟自己说好的卢承基都带有几分犹豫,最后还是卫氏让自己下了台。
但现在因为缺少劳动力,发现《草种计划》能带来大规模的黄牛,现在一个个可是积极得不得了,大把大把的钱砸下来,深怕错过这机会。
尤其显然李泰又有大动作了,那明年再次缺少佃农,几乎是必然的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都别多说了,继续砸钱增加黄牛产量就是最正确的了。
而李泰也知道自己在幽州地界,想要完全撇开幽州世家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真要吃独食,幽州世家就算不明着跟自己作对,但时不时下下黑手,自己也头疼。
所以,与其自己白白在这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还不如把这件事给推给高季辅好了。
他身为幽州长史,说什么也要代表好官府,把地方势力给安抚好吧。
真以为分给幽州政府的这一部分真这么好拿。
自己给朝廷一份那是税收,至于你一个幽州官场不把幽州世家给安抚好了,自己分给幽州政府的这一份钱,你们能拿得安稳。
至于,高季辅怎么样把这些幽州世家安抚下来,又怎么样让幽州世家出钱,那就看高季辅自己的本事了。
毕竟自己机会是给了的,但能不能上这一趟车,就看幽州世家自己的了。
而面对李泰已制作好的利益分配方案,以及自己需要摆平的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高季辅也感觉到头疼。
但有什么办法,自己能够蹭上就不错了。
想办好这件事情总归要有人出钱,虽然看燕王的态度,燕王能把这些份额都吃下来。
但燕王显然会做人,知道要把肉给分出去,甚至自己莫名其妙的坐上这分肉的角色上。
不过高季辅明白,这件事情怕是有得磨了。
最重要得是,这项工程启动资金,还要这些幽州世家扣来出,希望他们有钱吧。
万事开头难,但高季辅也沉下心思,找一个又一个的世家去谈。
李泰也没废话,因为李泰知道这绝对是一个辛苦活,不过李泰定下死时间,那就是十月份前,钱粮必须要送到天津来。
因为李泰打算复制天津修运河模式,等到冬天时,便要征召徭役修道路了。
到时各种的御寒物资,以及修路所需要的钱粮,都需要在十月份前准备好。
面对李泰下达的死命令,高季辅也只能耐着性子,继续跟着世家不断的交下去。
就在这时候,李泰的这一份详细而全面的计划,已经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朝廷。
房玄龄看着这一份的计划书上面有着幽州刺史与沧州刺史的印章,知道李泰已经跟沧州刺史完成整个计划了,所以把这份计划书送到朝廷来。
说实话,这种事情,以往的朝廷是完全没有过的。
毕竟两个州县联合起来进行这么一个几乎有着二十年规划的大工程,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页纸张上就是沧州的未来。
正是这种事情从没经历过,所以朝廷实际上对于这一件事情也是有着相当大关注。
因为这一次的合作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范本,从此也算是有例可依了。
实际上华夏这一片土地上,对范例的重视程度算是相当重视的。
比如说刘秀指洛水为誓,他真守住了誓言,有此范例,接下来人们不说对誓言深信不疑,至少不会再明着违背誓言。
但偏偏出现了一个司马懿也学着刘秀来一个指着洛水为誓,结果他不但毁诺了,而且后代还当街杀皇帝,最终家族还成皇族了,直接刷破了一个时代底线。
所以,哪怕朝廷同意了这件事情,李泰做起事情来到底没把朝廷完全撇到一边去。
因为李泰把事情都商议好,投资拉到,计划书做好,朝廷唯一负责的就是公证,但即使如此,李泰还是派六百里加急把整个补全完善的计划书,送到尚书省来给房玄龄过目。
房玄龄看着李泰送上来的计划书,还有一分配套的令人一目了然的工程进程计划图,几乎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全部一目了然。
房玄龄看着李泰送来的这份图,不免感叹,“若天下官员都像燕王这般令人省心就好了。”
听到这话,在一边替代王珪的魏征倒从房玄龄手上接过这份文件,看了看后道,
“这工程进程图倒非常有意思,一眼便能清楚明了的看完整个工程。
什么时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应该怎么做,如何安排,都挺详尽。
应以这个作为范例,以后朝廷建设工程,都要这么的讨论一下才合适。”
“计划很好,但人手不够!”房玄龄看着这一份的图纸,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