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大明小公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除此之外,李云睿还给朱棣和朱橚挖了个大坑。
李景隆陈述的三大条理由中,提出必须改变诸王靖边制度,背后的含义就是让朱棣削藩!
诸王靖边制度,也叫塞王制度。太祖朱元璋建大明后,效仿春秋时,诸侯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封自己十三个儿子为塞王,分别是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让他们统辖漠南诸卫所,东至辽海,西至酒泉,延袤万里。
塞王的权力很大,每个王府配备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约有万余人。除此之外,战争时期可以调动地方部队,任命王府官吏。
这些塞王参与了多次北征蒙元的行动,手里的兵,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战斗力极其恐怖。
这也就是朱允炆为什么削藩的原因!
朱棣想不想削藩,当然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自己造反起家,当然会担心其他藩王有样学样,哪一天气不顺了,举兵造反!
但朱棣可不是朱允炆那种菜鸟,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登基之初,立刻恢复被建文帝废掉的周、代、齐、岷四个藩王的王位,以示好天下藩王,想让诸藩王对朱棣失去警惕心。
同时,朱棣将帮自己靖难的宁王,从大宁府改封到南昌府,打得旗号很简单,关外苦寒。等宁王去了南昌封地,朱棣又以内地无外敌之患,收回了宁王朱权的兵权。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后来朱棣就不断用这种方式,让诸王内迁,削去了诸王的兵权,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宣德皇帝朱瞻基上台之后,才完成。
李云睿让李景隆在朝堂上,明晃晃地说出,诸王靖边的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就是在挑拨朱棣和塞王的关系,至于能不能挑拨成功,李云睿并不关心,能给朱棣添堵就可以了。
谁说臣子不能算计皇帝的?
自古以来,哪有什么君臣相得?都是相互算计,相互妥协而已。
《韩非子?饰邪》中有句话,“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为也。臣之情,害身无利;君之情,害国无亲。君臣也者,以计合者也。”
这话的大致意思是,君臣之间各怀心思,君主想按自己的算计蓄养臣子,臣子则按照自己的规划来侍奉君主。损害自己的利益让国家得利,臣子不干;损害国家的利益让臣子得利,君主不干。
所以,君臣之间就会有博弈,寻找一个平衡点,不损害臣子的利益,不伤害国家的大计,大家彼此妥协。
这就好比某些部门天天嚷着改革,但一直推行不下去一样,为啥?要改革,就要动某些人的利益,反对的声音就会此起彼伏,就会有各种使绊子、撩阴招,让发起者难堪,打击发起者的威信,改革就会不了了之。
道理都是一样的!
皇帝也知道臣子们天天算计自己,但他改变不了这种状况。
以一人之智敌万人之力,或许可为;但以一人之智敌万人之智,基本上都被坑的很惨!皇帝就属于以一人之智敌万人之智。
当然,皇帝有个优势,臣子之间也是互不统属,各自有各自的盘算,各自有各自的利益,也会相互拆台,也会相互攻讦,皇帝就可以居中协调,平衡朝局,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最优于国家的选择。
但有一个情况,会打破这种状态,那就是臣子之间相互勾连,也就是所谓的结党,一旦臣子之间达成一致,一起合伙坑皇帝,那么皇帝就悲催了!因此历朝历代,皇帝们都对结党抱有戒心,一旦发现,就是杀杀杀。
。
除此之外,李云睿还给朱棣和朱橚挖了个大坑。
李景隆陈述的三大条理由中,提出必须改变诸王靖边制度,背后的含义就是让朱棣削藩!
诸王靖边制度,也叫塞王制度。太祖朱元璋建大明后,效仿春秋时,诸侯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封自己十三个儿子为塞王,分别是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让他们统辖漠南诸卫所,东至辽海,西至酒泉,延袤万里。
塞王的权力很大,每个王府配备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约有万余人。除此之外,战争时期可以调动地方部队,任命王府官吏。
这些塞王参与了多次北征蒙元的行动,手里的兵,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战斗力极其恐怖。
这也就是朱允炆为什么削藩的原因!
朱棣想不想削藩,当然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自己造反起家,当然会担心其他藩王有样学样,哪一天气不顺了,举兵造反!
但朱棣可不是朱允炆那种菜鸟,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登基之初,立刻恢复被建文帝废掉的周、代、齐、岷四个藩王的王位,以示好天下藩王,想让诸藩王对朱棣失去警惕心。
同时,朱棣将帮自己靖难的宁王,从大宁府改封到南昌府,打得旗号很简单,关外苦寒。等宁王去了南昌封地,朱棣又以内地无外敌之患,收回了宁王朱权的兵权。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后来朱棣就不断用这种方式,让诸王内迁,削去了诸王的兵权,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宣德皇帝朱瞻基上台之后,才完成。
李云睿让李景隆在朝堂上,明晃晃地说出,诸王靖边的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就是在挑拨朱棣和塞王的关系,至于能不能挑拨成功,李云睿并不关心,能给朱棣添堵就可以了。
谁说臣子不能算计皇帝的?
自古以来,哪有什么君臣相得?都是相互算计,相互妥协而已。
《韩非子?饰邪》中有句话,“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为也。臣之情,害身无利;君之情,害国无亲。君臣也者,以计合者也。”
这话的大致意思是,君臣之间各怀心思,君主想按自己的算计蓄养臣子,臣子则按照自己的规划来侍奉君主。损害自己的利益让国家得利,臣子不干;损害国家的利益让臣子得利,君主不干。
所以,君臣之间就会有博弈,寻找一个平衡点,不损害臣子的利益,不伤害国家的大计,大家彼此妥协。
这就好比某些部门天天嚷着改革,但一直推行不下去一样,为啥?要改革,就要动某些人的利益,反对的声音就会此起彼伏,就会有各种使绊子、撩阴招,让发起者难堪,打击发起者的威信,改革就会不了了之。
道理都是一样的!
皇帝也知道臣子们天天算计自己,但他改变不了这种状况。
以一人之智敌万人之力,或许可为;但以一人之智敌万人之智,基本上都被坑的很惨!皇帝就属于以一人之智敌万人之智。
当然,皇帝有个优势,臣子之间也是互不统属,各自有各自的盘算,各自有各自的利益,也会相互拆台,也会相互攻讦,皇帝就可以居中协调,平衡朝局,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最优于国家的选择。
但有一个情况,会打破这种状态,那就是臣子之间相互勾连,也就是所谓的结党,一旦臣子之间达成一致,一起合伙坑皇帝,那么皇帝就悲催了!因此历朝历代,皇帝们都对结党抱有戒心,一旦发现,就是杀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