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关山吴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卢象升军务繁忙,沈锐与之作别后,便去与宋叔汇合,一起乘车赶往京城。
马车上,没有外人在场,两人便亲近了许多,严格上说,宋叔还是沈锐曾经的师傅,宋叔大名宋铁书,职业铁匠,农具兵器无所不精,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宋铁书祖上曾是朝廷的匠户,他这一脉因不是长房,后来便转了民户,但手艺却继承了下来,一直以打铁为生。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阐述了这三种职业的艰辛不易。虽说都是力气活,但相比撑船的风里来雨里去,卖豆腐的起早贪黑来说,打铁的相对好些,除了夏天比较热,起码还算得上是一个技术工种,所以在广大农村还是颇受人尊敬的,再说宋铁书因手艺精湛,不时还能揽些官府的订单,所以日子过的远比撑船卖豆腐滋润得多。
当初沈锐来到大名府,替义母范月娥申冤后,范月娥夫家的房产得已返还,两人以母子关系住在宋家庄。
宋铁书家的房屋与范月娥家只隔着一个巷道,因夫家的地产已被佃户承租,沈锐母子俩也不用种地,靠地租过活,沈锐闲着没事便常到宋铁书的铁匠铺看他打铁——他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这个时代铁器的工艺水平,看看是否能造出像火枪这样的战争利器。
其实能实践最好,正好过了没几天铁匠铺的小学徒辞工不干,经范月娥同意,沈锐便自告奋勇地当起了铁匠铺的小学徒,宋铁书自然是欣然应允。
所谓学徒,其实就是抡着大铁锤,跟着师傅手中的小铁锤指哪打哪,纯粹的力气活,开始时自是苦不堪言,不过十来天后沈锐便已适应,几个月下来,宋家便喜欢上了沈锐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无订单时,宋铁书便教起自己的另一项本领——武艺。
燕赵民风彪悍,很多人家自古就有家传的武艺,有的虽然不甚高明,但胜在实用,宋铁书一身本领三五大汉不在话下。
虽说传统上武功一项历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一来宋铁书并不是教授武艺为生,二来宋铁书也是喜欢沈锐。世道不太平,技多不压身,有些武艺傍身,危急时刻也可自保。
况且宋铁书另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宋铁书育有一子两女,长子因读过几年书,在县衙里谋了一份差事,后在城里成了家,岳父是县衙的捕头,有岳父罩着,加上自身也有些能力,已经放出话来,不会再回乡下继承他的手艺。长女也已经出嫁,现只有小女在家,小女比沈锐小上大半岁,虽是平民人家,在庄里也是出了名的俊俏。
宋铁书原本思量着等两人再大些便找人撮合二人,以后沈锐继承自己的手艺,不仅可以养家,也不至于自己的手艺外传。再说两家离的近,就算小女嫁进沈家,两夫妻年纪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女儿也可就近照顾自己夫妻二人,虽然自己有儿子,送终是不必了,但养老却有了依靠。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沈锐学徒大半年后,便被人认出,然后认祖归宗,成了大名府富甲一方的沈府少公子,又过数月便北上返京。
两家地位悬殊,况且沈锐还是秀才身份,姻缘讲究门当户对,沈锐自然身价不菲,与之相比,自家差的不是那么一丁半点了。
宋铁书为人耿直,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攀附权贵,于是先前的打算便成了镜花水月。
宋铁书细细打量了下沈锐,眼前的沈锐锦衣玉服,丰毅俊朗,早已不是几年前的毛头小子了,一时间感慨万千,不由得说:“当年小锐你流落大名,与我们一样粗茶淡饭,挥汗如雨,不想年余便摇身一变,成了富家公子,如今锦衣玉食,富贵不可言,仔细想想,人生际遇真是难以预料!”
沈锐不觉为之莞尔,这话如果是从一个才高八斗的书生口中说出,还算正常,但宋铁书是一个人高马大的铁匠,说出这番话却让人有些别扭,不过他知道宋铁书幼年是读过几年书的,再说他时常与人打交道,表达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出口成章也不足为奇。
“是啊,小侄也不曾料到,犹如做梦一般。今日能在此与宋叔重逢,也是我叔侄俩的缘份,到了京城,宋叔可要好好的看一看、走一走,小侄顺便再买些礼物,待宋叔回去,带给宋婶与若兰,在大名时她们对我多有照顾,也算是小侄的一点心意!”
宋铁书忙道:“小锐太客气了,上次你返京前买的那么多礼物,已经很贵重了,这次我俩只叙叔侄之情,礼物就免了吧!”
沈锐只当他说的是客气话,抚膝微笑道:“宋叔哪里话,你们当年对我那么照顾,区区一点礼物算什么?应该的,应该的!”
宋铁书心里微微有些不安,暗想你家里那么有钱,一点礼物当然不算什么,但还不是沈老爷子的钱?要是你自己挣的,我也不会太客气,毕竟师徒一场,还是担当得起的。沈老爷子出发时捐了大军一千两银子,这次劳军又带来一千石粮食,折合银两按目前市价也要一千七八百两,虽是沈锐带来的,想必也是沈老爷子的授意,对于这样的大善人,依宋铁书的为人自是不忍心再花他的钱。
宋铁书却... -->>
卢象升军务繁忙,沈锐与之作别后,便去与宋叔汇合,一起乘车赶往京城。
马车上,没有外人在场,两人便亲近了许多,严格上说,宋叔还是沈锐曾经的师傅,宋叔大名宋铁书,职业铁匠,农具兵器无所不精,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宋铁书祖上曾是朝廷的匠户,他这一脉因不是长房,后来便转了民户,但手艺却继承了下来,一直以打铁为生。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阐述了这三种职业的艰辛不易。虽说都是力气活,但相比撑船的风里来雨里去,卖豆腐的起早贪黑来说,打铁的相对好些,除了夏天比较热,起码还算得上是一个技术工种,所以在广大农村还是颇受人尊敬的,再说宋铁书因手艺精湛,不时还能揽些官府的订单,所以日子过的远比撑船卖豆腐滋润得多。
当初沈锐来到大名府,替义母范月娥申冤后,范月娥夫家的房产得已返还,两人以母子关系住在宋家庄。
宋铁书家的房屋与范月娥家只隔着一个巷道,因夫家的地产已被佃户承租,沈锐母子俩也不用种地,靠地租过活,沈锐闲着没事便常到宋铁书的铁匠铺看他打铁——他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这个时代铁器的工艺水平,看看是否能造出像火枪这样的战争利器。
其实能实践最好,正好过了没几天铁匠铺的小学徒辞工不干,经范月娥同意,沈锐便自告奋勇地当起了铁匠铺的小学徒,宋铁书自然是欣然应允。
所谓学徒,其实就是抡着大铁锤,跟着师傅手中的小铁锤指哪打哪,纯粹的力气活,开始时自是苦不堪言,不过十来天后沈锐便已适应,几个月下来,宋家便喜欢上了沈锐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无订单时,宋铁书便教起自己的另一项本领——武艺。
燕赵民风彪悍,很多人家自古就有家传的武艺,有的虽然不甚高明,但胜在实用,宋铁书一身本领三五大汉不在话下。
虽说传统上武功一项历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一来宋铁书并不是教授武艺为生,二来宋铁书也是喜欢沈锐。世道不太平,技多不压身,有些武艺傍身,危急时刻也可自保。
况且宋铁书另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宋铁书育有一子两女,长子因读过几年书,在县衙里谋了一份差事,后在城里成了家,岳父是县衙的捕头,有岳父罩着,加上自身也有些能力,已经放出话来,不会再回乡下继承他的手艺。长女也已经出嫁,现只有小女在家,小女比沈锐小上大半岁,虽是平民人家,在庄里也是出了名的俊俏。
宋铁书原本思量着等两人再大些便找人撮合二人,以后沈锐继承自己的手艺,不仅可以养家,也不至于自己的手艺外传。再说两家离的近,就算小女嫁进沈家,两夫妻年纪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女儿也可就近照顾自己夫妻二人,虽然自己有儿子,送终是不必了,但养老却有了依靠。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沈锐学徒大半年后,便被人认出,然后认祖归宗,成了大名府富甲一方的沈府少公子,又过数月便北上返京。
两家地位悬殊,况且沈锐还是秀才身份,姻缘讲究门当户对,沈锐自然身价不菲,与之相比,自家差的不是那么一丁半点了。
宋铁书为人耿直,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攀附权贵,于是先前的打算便成了镜花水月。
宋铁书细细打量了下沈锐,眼前的沈锐锦衣玉服,丰毅俊朗,早已不是几年前的毛头小子了,一时间感慨万千,不由得说:“当年小锐你流落大名,与我们一样粗茶淡饭,挥汗如雨,不想年余便摇身一变,成了富家公子,如今锦衣玉食,富贵不可言,仔细想想,人生际遇真是难以预料!”
沈锐不觉为之莞尔,这话如果是从一个才高八斗的书生口中说出,还算正常,但宋铁书是一个人高马大的铁匠,说出这番话却让人有些别扭,不过他知道宋铁书幼年是读过几年书的,再说他时常与人打交道,表达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出口成章也不足为奇。
“是啊,小侄也不曾料到,犹如做梦一般。今日能在此与宋叔重逢,也是我叔侄俩的缘份,到了京城,宋叔可要好好的看一看、走一走,小侄顺便再买些礼物,待宋叔回去,带给宋婶与若兰,在大名时她们对我多有照顾,也算是小侄的一点心意!”
宋铁书忙道:“小锐太客气了,上次你返京前买的那么多礼物,已经很贵重了,这次我俩只叙叔侄之情,礼物就免了吧!”
沈锐只当他说的是客气话,抚膝微笑道:“宋叔哪里话,你们当年对我那么照顾,区区一点礼物算什么?应该的,应该的!”
宋铁书心里微微有些不安,暗想你家里那么有钱,一点礼物当然不算什么,但还不是沈老爷子的钱?要是你自己挣的,我也不会太客气,毕竟师徒一场,还是担当得起的。沈老爷子出发时捐了大军一千两银子,这次劳军又带来一千石粮食,折合银两按目前市价也要一千七八百两,虽是沈锐带来的,想必也是沈老爷子的授意,对于这样的大善人,依宋铁书的为人自是不忍心再花他的钱。
宋铁书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