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我来做明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五年,建奴也该平定了,流民也该熄灭了。
第二点,他感叹明末文人、武将的复杂性。
钱谦益就不说了,只要大明不亡,这位如今的文坛盟主、东林党大佬,根本不会降清。想投降都没地儿呢!你大螨清会亡掉的。
吴三桂,要说此人杀鞑子,在献关投降多尔衮之前,按首级论那也不算少的。而在崇祯二年时,此人肯定是不会有投降螨清的念头。
所以,他现在要怎么处理吴三桂?
他之前早就盘算好:把糖衣吃掉(五万两白银),炮弹打回去。让吴三桂当几天的御前班直,就将他一脚踹回到遵化城去送死!
只是吴三桂这个忠心表的他有点感慨。搞有罪推论,那显得他不讲道理。这不是上位者的做法。
…
“钱牧斋,你先回去。”崇祯走回来,将钱谦益打发掉。
钱谦益心里顿时就异常的失落。此番起复,天子拢共就和他说了这一句话就将他打发掉。他可是在会同馆里等了五天啊!君恩何以如此寡薄?
臣本将心向圣君,奈何圣君重武臣!
钱谦益低着头,情绪低落的道:“臣遵旨。”
崇祯等钱谦益离开后,开门见山的道:“吴三桂,建奴将由喜峰口入大明。遵化城能否守住?”
吴三桂要是日后的和螨清玩暧昧的总兵,或者平西王,他这会估计会在御前动动歪脑筋。但他此时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跪地奏道:“陛下,遵化城必定守不住。臣父驻守遵化,届时必死。臣请陛下再发精兵强将救遵化城。”
吴三桂对老父亲吴襄还是很孝顺的。而这年头,“孝”是需要褒奖的行为。
崇祯对吴襄是相当的不感冒。原本的历史中,崇祯四年,大凌河战役发起。孙承宗派遣吴襄率部参与救援祖大寿。吴襄竟然在救援时逃跑。
这是大明兵将,特别是辽东军在和建奴作战时最常发生的事情。
吴襄此人尤其的无耻。不管是从国家,还是私利。都不该如此的。祖大寿可是他的妻兄!吴家也是攀附到祖家之后,才有吴三桂日后军权在握!
此战的后果是孙承宗罢归故乡高阳,日后全家死于守城中。大明在军事上失去这位战略级的大手子。
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区别就在这里。他的眼光、战略更高明。袁崇焕起复蓟辽督师后,五年平辽只是聊慰上意。而孙承宗知道怎么平辽的!
那就是不断的修碉堡,步步推进。
这是在明军现有军事水平下,唯一可行的办法。
孙承宗在崇祯三年上半年收复蓟镇诸城后,坐镇山海关。随即就在崇祯四年派兵到大凌河旁修建碉堡。从这里就看得出两人在战略水平、后勤组织的差别。
但是,孙承宗指挥战役,实际作战却只能依赖于派遣出去的武将。武将不给力,孙先生就抓瞎!假设救援大凌河的队伍是袁崇焕带队,他吴襄敢跑?
给他两个胆子!
崇祯想起吴襄的所作所为,心中升起厌恶。微微沉吟后,说道:“遵化重镇,不可不守。吴三桂,朕将京营剩余的精兵两千给你。升你为游击将军,前往遵化救援。”
郑伯克段于鄢。吴襄、吴三桂想不想当汉奸,是不是保存实力不顾军法,朕给你们选择的机会!
吴三桂一愣,抬起头去看天子。
他出发前和父亲还有过交心的谈话。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爹叫他来京城避难的?但天子竟然同意增兵遵化,竟然是又要把他派回去。而且将他擢升为游击将军。
十八岁的实权游击将军啊!大明开国百年,有这种事?
这…倒是是天恩浩荡,还是天子欲借刀杀他父子?
…
…
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黄台极
十五年,建奴也该平定了,流民也该熄灭了。
第二点,他感叹明末文人、武将的复杂性。
钱谦益就不说了,只要大明不亡,这位如今的文坛盟主、东林党大佬,根本不会降清。想投降都没地儿呢!你大螨清会亡掉的。
吴三桂,要说此人杀鞑子,在献关投降多尔衮之前,按首级论那也不算少的。而在崇祯二年时,此人肯定是不会有投降螨清的念头。
所以,他现在要怎么处理吴三桂?
他之前早就盘算好:把糖衣吃掉(五万两白银),炮弹打回去。让吴三桂当几天的御前班直,就将他一脚踹回到遵化城去送死!
只是吴三桂这个忠心表的他有点感慨。搞有罪推论,那显得他不讲道理。这不是上位者的做法。
…
“钱牧斋,你先回去。”崇祯走回来,将钱谦益打发掉。
钱谦益心里顿时就异常的失落。此番起复,天子拢共就和他说了这一句话就将他打发掉。他可是在会同馆里等了五天啊!君恩何以如此寡薄?
臣本将心向圣君,奈何圣君重武臣!
钱谦益低着头,情绪低落的道:“臣遵旨。”
崇祯等钱谦益离开后,开门见山的道:“吴三桂,建奴将由喜峰口入大明。遵化城能否守住?”
吴三桂要是日后的和螨清玩暧昧的总兵,或者平西王,他这会估计会在御前动动歪脑筋。但他此时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跪地奏道:“陛下,遵化城必定守不住。臣父驻守遵化,届时必死。臣请陛下再发精兵强将救遵化城。”
吴三桂对老父亲吴襄还是很孝顺的。而这年头,“孝”是需要褒奖的行为。
崇祯对吴襄是相当的不感冒。原本的历史中,崇祯四年,大凌河战役发起。孙承宗派遣吴襄率部参与救援祖大寿。吴襄竟然在救援时逃跑。
这是大明兵将,特别是辽东军在和建奴作战时最常发生的事情。
吴襄此人尤其的无耻。不管是从国家,还是私利。都不该如此的。祖大寿可是他的妻兄!吴家也是攀附到祖家之后,才有吴三桂日后军权在握!
此战的后果是孙承宗罢归故乡高阳,日后全家死于守城中。大明在军事上失去这位战略级的大手子。
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区别就在这里。他的眼光、战略更高明。袁崇焕起复蓟辽督师后,五年平辽只是聊慰上意。而孙承宗知道怎么平辽的!
那就是不断的修碉堡,步步推进。
这是在明军现有军事水平下,唯一可行的办法。
孙承宗在崇祯三年上半年收复蓟镇诸城后,坐镇山海关。随即就在崇祯四年派兵到大凌河旁修建碉堡。从这里就看得出两人在战略水平、后勤组织的差别。
但是,孙承宗指挥战役,实际作战却只能依赖于派遣出去的武将。武将不给力,孙先生就抓瞎!假设救援大凌河的队伍是袁崇焕带队,他吴襄敢跑?
给他两个胆子!
崇祯想起吴襄的所作所为,心中升起厌恶。微微沉吟后,说道:“遵化重镇,不可不守。吴三桂,朕将京营剩余的精兵两千给你。升你为游击将军,前往遵化救援。”
郑伯克段于鄢。吴襄、吴三桂想不想当汉奸,是不是保存实力不顾军法,朕给你们选择的机会!
吴三桂一愣,抬起头去看天子。
他出发前和父亲还有过交心的谈话。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爹叫他来京城避难的?但天子竟然同意增兵遵化,竟然是又要把他派回去。而且将他擢升为游击将军。
十八岁的实权游击将军啊!大明开国百年,有这种事?
这…倒是是天恩浩荡,还是天子欲借刀杀他父子?
…
…
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黄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