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穿成大唐长公主:我靠谋反苟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沉默过后,一批批年轻官员跳了出来:“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附议!”
许多平时在衙门内只能打打下手,给大佬们端茶递水的官员此刻没有得到大佬们的允许就擅自出列,在他们或惊或怒的眼神下朝着太后的那片珠帘拱手:“请太后允长公主殿下所请,科举改制!”
文官武将两个队列都出现了一阵骚乱,因为...走出来的年轻官员越来越多。
三省,六部,翰林院,御史台,国子监...
有些年轻官员未来前途光芒万丈,有些官员碌碌无为只能在衙门虚度光阴,但他们都选择了赞同温言的决定,越过其他穿紫披绯的官员,走到了中间,拱手相应。
放眼望去,仿佛满朝皆是年轻人。
温言冷冽的眼神稍微多了些柔和,负在身后紧握成拳的手也松了些。
这些官员,有些是他昨夜连夜送的信,而还有些是他完全没有去联络过的。
也就是说,泱泱大唐,终归还是有官员一心为国,看得见科举改制的意义。
这就够了。
珠帘轻响,一道美丽的身影出现在了台阶之上:“科举,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说到底,都是为了替朝廷选材,让更多有识之士镇抚天下。”
走出的李子卿朝着温言点了点头,又转向了百官:“汉代兴察举,魏晋重门第,到了大唐,才真正给了寒门士子一条出仕的路,大唐以前,庶族与寒门子弟就算是有真才实学,也做不得高官,而到了大唐,才能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诸位官员中也有出身贫寒之人,对此的感悟怕是要比本宫多些。”
一些官员确实有些恍惚,仿佛想到了年轻时的苦读诗书,又想到了一朝中第时的心花怒放。
“但请诸位扪心自问,大唐开国一百二十余年,如今的科举,真的能让寒门子弟一展所学吗?一州之地取才不过数人,十之八九都是世家门阀子弟,寒门士子难到长安,当初创立科举,便是为了打破那种世家豪门垄断做官途径的局面,可如今的科举,岂不是正在走上一条老路?世家子弟可得推荐,推荐者进入府学便可到长安应试,而寒门子弟却要十余年苦读,又善于交际经营,才能有些机会,这...公平吗?”
李子卿嘴角突然有了些嘲讽,她一挥广袖:“本宫知道,哪儿有所谓的公平?但如今,就有一个机会!”
她的声音渐渐高起来:“堂堂宰相,也在科举阅卷时取士不公,数百寒门士子,心中郁郁跪奏宫门,这番景象,难道不是在告诉朝廷,科举早已经处处漏洞,必须改制了吗?”
李子卿突然看向之前说此举不妥的那个官员:“大唐开国一百余年,历代唐帝确实未对科举做过改动,但此一时彼一时,若盲目守旧,岂不是科举制都无法出现?如今诸位托了科举才能步步高升,却要说改制不妥,岂不自唾颜面?”
那个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寒门官员被李子卿这样当着百官的面指着鼻子... -->>
沉默过后,一批批年轻官员跳了出来:“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附议!”
许多平时在衙门内只能打打下手,给大佬们端茶递水的官员此刻没有得到大佬们的允许就擅自出列,在他们或惊或怒的眼神下朝着太后的那片珠帘拱手:“请太后允长公主殿下所请,科举改制!”
文官武将两个队列都出现了一阵骚乱,因为...走出来的年轻官员越来越多。
三省,六部,翰林院,御史台,国子监...
有些年轻官员未来前途光芒万丈,有些官员碌碌无为只能在衙门虚度光阴,但他们都选择了赞同温言的决定,越过其他穿紫披绯的官员,走到了中间,拱手相应。
放眼望去,仿佛满朝皆是年轻人。
温言冷冽的眼神稍微多了些柔和,负在身后紧握成拳的手也松了些。
这些官员,有些是他昨夜连夜送的信,而还有些是他完全没有去联络过的。
也就是说,泱泱大唐,终归还是有官员一心为国,看得见科举改制的意义。
这就够了。
珠帘轻响,一道美丽的身影出现在了台阶之上:“科举,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说到底,都是为了替朝廷选材,让更多有识之士镇抚天下。”
走出的李子卿朝着温言点了点头,又转向了百官:“汉代兴察举,魏晋重门第,到了大唐,才真正给了寒门士子一条出仕的路,大唐以前,庶族与寒门子弟就算是有真才实学,也做不得高官,而到了大唐,才能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诸位官员中也有出身贫寒之人,对此的感悟怕是要比本宫多些。”
一些官员确实有些恍惚,仿佛想到了年轻时的苦读诗书,又想到了一朝中第时的心花怒放。
“但请诸位扪心自问,大唐开国一百二十余年,如今的科举,真的能让寒门子弟一展所学吗?一州之地取才不过数人,十之八九都是世家门阀子弟,寒门士子难到长安,当初创立科举,便是为了打破那种世家豪门垄断做官途径的局面,可如今的科举,岂不是正在走上一条老路?世家子弟可得推荐,推荐者进入府学便可到长安应试,而寒门子弟却要十余年苦读,又善于交际经营,才能有些机会,这...公平吗?”
李子卿嘴角突然有了些嘲讽,她一挥广袖:“本宫知道,哪儿有所谓的公平?但如今,就有一个机会!”
她的声音渐渐高起来:“堂堂宰相,也在科举阅卷时取士不公,数百寒门士子,心中郁郁跪奏宫门,这番景象,难道不是在告诉朝廷,科举早已经处处漏洞,必须改制了吗?”
李子卿突然看向之前说此举不妥的那个官员:“大唐开国一百余年,历代唐帝确实未对科举做过改动,但此一时彼一时,若盲目守旧,岂不是科举制都无法出现?如今诸位托了科举才能步步高升,却要说改制不妥,岂不自唾颜面?”
那个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寒门官员被李子卿这样当着百官的面指着鼻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