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的闲话 (2/2)
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chunyu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养兰园丁告诉他:“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最后,他复归了“运粪而渍之,遂盛”的养兰之道。并从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里有所悟,感慨自己因担心兰花难养,反而“好心”虐杀了兰花。
据说孔子周游列国后无功而返,在深山幽谷瞥见芳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于是停车鼓琴作猗兰操,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由于圣人的推崇,几千年来百花里唯独兰花,得到文人无以复加的钟爱“香祖”、“国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的美誉不胫而走。
大概古人认为,花品的高下是天地所赋。兰花生长在穷山僻野却奇香扑鼻,不与群芳邀宠,不求闻达于世,正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于是把花品与人品纠结一起,以纵论之。
时下的兰花,已经不复是孔子与屈原时代山野里所见的幽兰了,王羲之们的兰亭自是游客们接踵而至、人满为患,人籁与异味的充斥,早已盖过了兰花的那缕淡雅馨香。没见识过空谷幽兰的比比皆是,除了上述寥寥诸君,无非如我一样,凭借那点主观臆断、却欣然命笔遑论个中兰花之美了。
陶望龄先生的养兰感悟,只能隐灭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最不起眼的角落,现在是高科技养兰,一年四季都可嗅到那并非空谷里的兰花芬芳了。
倘若联想开来,何止是莽莽乡野间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兰花,不复存在了呢。衣食住行里夹杂着的农药、化肥、化学物质,无孔不入地侵蚀着芸芸众生的肌体,何必计较文人去以“娇骄二气”颇盛的兰花为寄托、尽述那桀骜不驯的高雅之志呢,还是谛听曹雪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告诫吧。
文章里没有真正的空谷幽兰,我转而去绘画里寻找其蛛丝马迹。在杭州期间,我先后赏玩了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刘海粟、朱屺瞻、丰子恺、程十发、陆俨少、黄胄等一系列大师墨宝真迹,发现只有吴昌硕、潘天寿两位作品里画了兰花。但是他俩笔下的兰花,神形似乎出自同一机杼,与我所日常见的迥然不同。
在通往灵隐寺的路边、毗邻植物园,我常去金庸先生出资修建的松云书舍,免费观看那里的诸多藏书。因特别喜欢“八大山人”朱耷的字画,发现他画的兰花特别怪,笔法往往出人意表、旁逸斜出的淋漓酣畅,其境界大概早已不拘于笔的原宥,完全超越传统与意象之外,自是方外神来之笔了。
后世大师虽仍以兰花为人格圭臬标尺,画作却绝少涉及兰花。是出于兰花难以画工,还是因无法企及“扬州八怪”里那怪诞离谱的朱耷,而羞于命笔,抑或是有更不可言说的顾虑,局外人的我,自是不得而知了。
清明前后的西湖,桃花于湖畔开得绝顶浓艳,那种妖冶是任何亲临者搜肠刮肚,也难有恰如其分语汇形容的,毋宁干脆悄然路过看过,千篇一律地贪婪地摄入眼帘心河即可。
漫步桃花从中,我总百思不得其解。兰花是公评的春季代表花卉,其香之浓郁扑鼻,不及茉莉、栀子花;其美艳俏丽,逊于桃花、杏花,为何却独享殊荣偏爱呢?
世人总以桃花来形容美女,自诗经“灼灼其华、艳如桃李”以下,莫非千百年来痴男怨女共同的追求与梦想,甚至连“桃花劫”都乐而不疲地消受“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将相层出不穷!
却偏偏把藏匿在深山、貌不惊人甚至寒酸的兰花,奉为姹紫嫣红春天的稀罕物,把柳绿桃红摈弃不顾,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2010年1月22日于鹤城
bsp;养兰园丁告诉他:“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最后,他复归了“运粪而渍之,遂盛”的养兰之道。并从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里有所悟,感慨自己因担心兰花难养,反而“好心”虐杀了兰花。
据说孔子周游列国后无功而返,在深山幽谷瞥见芳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于是停车鼓琴作猗兰操,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由于圣人的推崇,几千年来百花里唯独兰花,得到文人无以复加的钟爱“香祖”、“国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的美誉不胫而走。
大概古人认为,花品的高下是天地所赋。兰花生长在穷山僻野却奇香扑鼻,不与群芳邀宠,不求闻达于世,正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于是把花品与人品纠结一起,以纵论之。
时下的兰花,已经不复是孔子与屈原时代山野里所见的幽兰了,王羲之们的兰亭自是游客们接踵而至、人满为患,人籁与异味的充斥,早已盖过了兰花的那缕淡雅馨香。没见识过空谷幽兰的比比皆是,除了上述寥寥诸君,无非如我一样,凭借那点主观臆断、却欣然命笔遑论个中兰花之美了。
陶望龄先生的养兰感悟,只能隐灭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最不起眼的角落,现在是高科技养兰,一年四季都可嗅到那并非空谷里的兰花芬芳了。
倘若联想开来,何止是莽莽乡野间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兰花,不复存在了呢。衣食住行里夹杂着的农药、化肥、化学物质,无孔不入地侵蚀着芸芸众生的肌体,何必计较文人去以“娇骄二气”颇盛的兰花为寄托、尽述那桀骜不驯的高雅之志呢,还是谛听曹雪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告诫吧。
文章里没有真正的空谷幽兰,我转而去绘画里寻找其蛛丝马迹。在杭州期间,我先后赏玩了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刘海粟、朱屺瞻、丰子恺、程十发、陆俨少、黄胄等一系列大师墨宝真迹,发现只有吴昌硕、潘天寿两位作品里画了兰花。但是他俩笔下的兰花,神形似乎出自同一机杼,与我所日常见的迥然不同。
在通往灵隐寺的路边、毗邻植物园,我常去金庸先生出资修建的松云书舍,免费观看那里的诸多藏书。因特别喜欢“八大山人”朱耷的字画,发现他画的兰花特别怪,笔法往往出人意表、旁逸斜出的淋漓酣畅,其境界大概早已不拘于笔的原宥,完全超越传统与意象之外,自是方外神来之笔了。
后世大师虽仍以兰花为人格圭臬标尺,画作却绝少涉及兰花。是出于兰花难以画工,还是因无法企及“扬州八怪”里那怪诞离谱的朱耷,而羞于命笔,抑或是有更不可言说的顾虑,局外人的我,自是不得而知了。
清明前后的西湖,桃花于湖畔开得绝顶浓艳,那种妖冶是任何亲临者搜肠刮肚,也难有恰如其分语汇形容的,毋宁干脆悄然路过看过,千篇一律地贪婪地摄入眼帘心河即可。
漫步桃花从中,我总百思不得其解。兰花是公评的春季代表花卉,其香之浓郁扑鼻,不及茉莉、栀子花;其美艳俏丽,逊于桃花、杏花,为何却独享殊荣偏爱呢?
世人总以桃花来形容美女,自诗经“灼灼其华、艳如桃李”以下,莫非千百年来痴男怨女共同的追求与梦想,甚至连“桃花劫”都乐而不疲地消受“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将相层出不穷!
却偏偏把藏匿在深山、貌不惊人甚至寒酸的兰花,奉为姹紫嫣红春天的稀罕物,把柳绿桃红摈弃不顾,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2010年1月22日于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