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综]天仙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武百官的悔恨来之晚矣,回首往昔,他们才发现帝辛的二缺属性很早以前就有端倪可寻。
按照“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慨念,帝辛是天生神力,可见一出生就具备成为脑残的基础条件。
帝辛运气不错,他家老头子把这当成天生异象。放眼三皇五帝,古来圣贤哪个不是生而与常人不同,故特地请闻仲收其为弟子,希望能教出个比肩尧舜的明君,延续成汤基业千万载。
彼时的帝辛为寿王微子受,乃先皇帝乙三子,但因他母亲是正后,故而被立为嗣君,和他的人品学识完全没有一毛钱关系。在那个时代,相貌好才干好,都不如投胎投得好。
古人并不认为这种制度有什么不好,别说帝王家,便是普通百姓家分家产时也是这般,这就是所谓嫡子与庶子的不同。而为了让家族延续兴旺,他们格外注重嫡子的教育,可说是将全家的希望集中在嫡子身上,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
自从微子受出生后,两个庶妃之子就失宠了,若说没有想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无奈后宫的女子全赖家世排位份,庶妃的家境远远不能和皇后相比。看姜皇后对帝辛后宫的高度把持就知道,庶妃固然想弄死嫡子,焉知皇后不是惦记着为自家儿子铲除拦路虎?
经历不见血的硝烟之后,微子受上头的两个皇子早早被打发到封地去,无事不得回京。而皇后也因过度劳神耗尽心血,合眼时不忘拉上两个庶妃陪她走黄泉路,为儿子铺平所有道路。
帝乙多次征战,身上留下不少旧伤,在皇后故去不久,也渐觉身上不爽利,最终托孤给闻仲。
尽管帝乙私心里更喜欢才德兼备的长子微子启,无奈微子启生母地位太低,而微子受在闻仲的教导下学得人模狗样,脑子呆了点可以解释为他仍少年,有一颗赤子之心。寿王在闻仲的严密盯梢下不曾犯错,帝乙对他并无不满,自然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而挑战当时的制度。
凭着投了个好胎,帝辛顺利登基。
能让闻仲悉心教导,不能说帝辛没有才能。帝辛有很多条件和后世的楚霸王项羽相似,这种人适合做统帅将士征战沙场的将军,却不适合成为管理天下的帝王。
遗憾的是,帝辛一出生,就注定他必须且只能成为帝王。
他可以御驾亲征,带兵大杀四方,但帝王的战绩与将军的战绩是不同的,将军打胜仗,百姓无不赞其神勇,败了也未必不能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而帝王打胜仗,那是理所当然,一旦战败,史官的笔杆子就会为他记下耻辱的一笔,流传千古。
所幸有闻仲等经验老道的老臣辅佐,帝辛早期的统治并无太多困难,大体上依循旧例即可。
问题在于帝辛是个皇帝,随着他渐渐长大,身边百官无不努力抓住机会赞其英明神武,他日渐生出不一样的想法来,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受老臣左右的帝王。他想要集权,想要做真正意义上的九五之尊,想要成为这个国家数一不二的主宰。
想归想,闻仲在他心中的积威深重,是他的授业恩师,又是父亲临终托孤的辅政大臣,他看到闻仲就腿软,只能趁闻仲每次离开朝歌时,寻机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朝堂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帝辛的做法无可厚非,闻仲一片赤胆忠肝,处处为帝辛考虑,亦希望天子日后能真正掌握朝政,于是对帝辛的做法视而不见。
大多数老臣和闻仲的想法差不多,他们走过的路比帝辛吃过的米多,怎会看不出帝辛的想法。可他们老了,再多几年等帝辛有出息了,就该致仕回乡安享晚福,他们比帝辛更希望有才能出众的新秀来接替他们,继续维持这个国家的运转。
无奈帝辛颅腔内没有发育出脑部结构。说来奇怪,先后怀孕时好汤好药伺候着,帝辛小时候宫里也没短他吃的喝的,肿么长大了大脑就是缺钙发育不完整呢?目前严重怀疑已故的先后是把一胎盘当儿子给养大了。
瞧瞧帝辛整出来的亲信都是些什么东西!不是满肚子馊主意的奸佞弄臣,就是狗腿子马屁精,帝辛被他们捧得日益骄横,以往被迫压抑的不良本性都爆发出来,好酒好色,专横霸道,滥用酷刑等等,种种恶行当真令人发指!
在这种二货手底下办差,真心悲了个催的!掀桌!!!
西岐的姬昌精于卜算之术,早看出帝... -->>
文武百官的悔恨来之晚矣,回首往昔,他们才发现帝辛的二缺属性很早以前就有端倪可寻。
按照“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慨念,帝辛是天生神力,可见一出生就具备成为脑残的基础条件。
帝辛运气不错,他家老头子把这当成天生异象。放眼三皇五帝,古来圣贤哪个不是生而与常人不同,故特地请闻仲收其为弟子,希望能教出个比肩尧舜的明君,延续成汤基业千万载。
彼时的帝辛为寿王微子受,乃先皇帝乙三子,但因他母亲是正后,故而被立为嗣君,和他的人品学识完全没有一毛钱关系。在那个时代,相貌好才干好,都不如投胎投得好。
古人并不认为这种制度有什么不好,别说帝王家,便是普通百姓家分家产时也是这般,这就是所谓嫡子与庶子的不同。而为了让家族延续兴旺,他们格外注重嫡子的教育,可说是将全家的希望集中在嫡子身上,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
自从微子受出生后,两个庶妃之子就失宠了,若说没有想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无奈后宫的女子全赖家世排位份,庶妃的家境远远不能和皇后相比。看姜皇后对帝辛后宫的高度把持就知道,庶妃固然想弄死嫡子,焉知皇后不是惦记着为自家儿子铲除拦路虎?
经历不见血的硝烟之后,微子受上头的两个皇子早早被打发到封地去,无事不得回京。而皇后也因过度劳神耗尽心血,合眼时不忘拉上两个庶妃陪她走黄泉路,为儿子铺平所有道路。
帝乙多次征战,身上留下不少旧伤,在皇后故去不久,也渐觉身上不爽利,最终托孤给闻仲。
尽管帝乙私心里更喜欢才德兼备的长子微子启,无奈微子启生母地位太低,而微子受在闻仲的教导下学得人模狗样,脑子呆了点可以解释为他仍少年,有一颗赤子之心。寿王在闻仲的严密盯梢下不曾犯错,帝乙对他并无不满,自然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而挑战当时的制度。
凭着投了个好胎,帝辛顺利登基。
能让闻仲悉心教导,不能说帝辛没有才能。帝辛有很多条件和后世的楚霸王项羽相似,这种人适合做统帅将士征战沙场的将军,却不适合成为管理天下的帝王。
遗憾的是,帝辛一出生,就注定他必须且只能成为帝王。
他可以御驾亲征,带兵大杀四方,但帝王的战绩与将军的战绩是不同的,将军打胜仗,百姓无不赞其神勇,败了也未必不能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而帝王打胜仗,那是理所当然,一旦战败,史官的笔杆子就会为他记下耻辱的一笔,流传千古。
所幸有闻仲等经验老道的老臣辅佐,帝辛早期的统治并无太多困难,大体上依循旧例即可。
问题在于帝辛是个皇帝,随着他渐渐长大,身边百官无不努力抓住机会赞其英明神武,他日渐生出不一样的想法来,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受老臣左右的帝王。他想要集权,想要做真正意义上的九五之尊,想要成为这个国家数一不二的主宰。
想归想,闻仲在他心中的积威深重,是他的授业恩师,又是父亲临终托孤的辅政大臣,他看到闻仲就腿软,只能趁闻仲每次离开朝歌时,寻机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朝堂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帝辛的做法无可厚非,闻仲一片赤胆忠肝,处处为帝辛考虑,亦希望天子日后能真正掌握朝政,于是对帝辛的做法视而不见。
大多数老臣和闻仲的想法差不多,他们走过的路比帝辛吃过的米多,怎会看不出帝辛的想法。可他们老了,再多几年等帝辛有出息了,就该致仕回乡安享晚福,他们比帝辛更希望有才能出众的新秀来接替他们,继续维持这个国家的运转。
无奈帝辛颅腔内没有发育出脑部结构。说来奇怪,先后怀孕时好汤好药伺候着,帝辛小时候宫里也没短他吃的喝的,肿么长大了大脑就是缺钙发育不完整呢?目前严重怀疑已故的先后是把一胎盘当儿子给养大了。
瞧瞧帝辛整出来的亲信都是些什么东西!不是满肚子馊主意的奸佞弄臣,就是狗腿子马屁精,帝辛被他们捧得日益骄横,以往被迫压抑的不良本性都爆发出来,好酒好色,专横霸道,滥用酷刑等等,种种恶行当真令人发指!
在这种二货手底下办差,真心悲了个催的!掀桌!!!
西岐的姬昌精于卜算之术,早看出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