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04章复兴的德国,崛起的中国
1937年2月1日,德国威廉港人声鼎沸,彩旗飘扬,众多德国高官云集此地。德国一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大的军舰,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天下水。
在汉娜为德国海军制定的发展大纲中,被砍掉的除了她的“前世”格拉芙.斯佩号袖珍舰外,一并倒霉的是所有的重巡洋舰。二战时德国海军中,以欧根亲王号为代表的数艘重巡洋舰简直是最搞笑的存在:这批重巡的造价甚至比英国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还贵,堪称是性价比最低的武器。这些被砍掉的海军预算,全部被挪用去建造小型舰只和潜艇去了。
齐柏林号航母是1935年,《英德海军条约》签定后,德国建造的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舰——在此之前,在1935年时,德国人用一艘一万六千吨的旧货轮改造成了航母以用于海军训练使用,该航母于1936年1月下水服役。不过由于其只是训练用航母,载机量最大只有三十架,最大速度不过二十二节,只能用于训练。今天下水的航母,才是真正意义的航空母舰。
由于德国没有任何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出于“保守”思想考虑,该舰设计吨位只有两万三千吨左右,今天下水时,全舰已完工百分八十八,余下的收尾工程还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为了加快齐柏林号的建造速度,威廉船厂的工人很早就开始两班倒作业。
作为一艘非战时建造的航母,齐格林号在一九三五年五月铺下第一根龙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下水,按计划二十七月就进入海军服役,这在当时是很快的建造速度。
航母和战列舰一样。建好后需要长时间的人员与舰只的磨合才能充份发挥其实力。现在已是一九三七年,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时间点开战,留给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时间。最多只剩下两年半,德国的时间非常地紧。知道自己时间不多的汉娜。专门组织了一个委员会,监督海军舰只建造的进度。只是德国受凡尔赛条约伤害太深,造船业受到的重创至今都没有完全回过气来,齐柏林号能比历史上提前二十二个月下水(历史上是38年12月8下水,完成度85%),已经是速度非常地快。
和历史上只能参考“赤城”号航母设计不同,齐柏林号航母在设计之前,汉娜除了战前和日本合作。弄来赤城号航母的图纸外,还通过喀秋莎帮助“扫描”,弄来了美国的列克星孰号航母的结构布局草图,以及从“未来”得到的皇家方舟号航母的结构布局图,其中也加入了后世航母设计的各种思路。在意大利的战舰设计师的帮助下,最终图纸定型。
设好的齐柏林号航母,外观上已有很多后世航母的特征:如斜角甲板,助降镜等等,不过出于保密的原因,下水时。德国有意地没有将斜角甲板部分暂时省略不建,以免“点醒”英国的设计师。
由于使用了非人类手段的“龙骨一体化”技术,齐柏林号得以在结构上节省大量的重量。该舰能省出更多的吨位用于加强水下防鱼雷的tds设计。大西洋不比太平洋,海况极其恶劣,无论是设计航母还是战列舰,都必须考虑这一点,所以舰只在设计时不得不为提升适航性而在其他方面作出牺牲。舰体采用高干舷,舰艏设计成封闭型,两层封闭式机库包括在舰体结构中,并将飞行甲板(钢质)作为强力甲板,是船体的上桁材。
虽然使用了非人类的龙骨一体化技手段进行减重。但是由于德国人极为重视tds防雷设计,被减少的结构重量被用来加强的tds和装甲吃掉。齐柏林号航母虽然设计标准吨位高达两万三千吨。最大设计载机量75架左右,也就和没有改过图纸的皇家方舟号航母相当(该舰标准重量两万吨。缺点是tds极差,英*舰的通病)。
在齐柏林号航母的建造过程中,戈林象历史上一般叫嚣着“德国所有能飞的东西都归我管”,但被汉娜(小)替代了的希特勒根本就不理会他,飞机问题上她完全站在了海军这一边。当在齐柏林号还在设计的时候,就委托福克公司的谭克博为其设计舰载机,也就是在中国战场一战成名的fw90,并且为海军专门组建了海军航空兵学校。
不过fw90也只是过渡产品,更好的舰载机也正在设计中。去年那艘名为汉堡号的货船改造而成的训练航母下水服役后,当日海军就领到了专属于他们的fw90t型,然后开始开始紧张的起降训练。
在真实的历史上,德国的陆军和空军都曾“牛逼哄哄”过,但海军的情况却一塌糊涂。
由于训练不足,舰员素质良莠不齐,最好的舰员都被集中在了潜艇部队和战列舰上,而小型战舰的水兵素质却是差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甚至连同期的意大利海军都不如。深知德国海军先天缺陷的汉娜,在取代希特勒后,经过和雷德尔的私下长谈后。为了提升德国海军水兵的素质,这几年里海军是拼了命地训练水兵,甚至到了近乎残暴的地步。
(二战时德国海军中的中小型舰艇有多烂呢,挪威战役时,十艘驱逐设伏伏击英舰,结果反过来被对手全歼,对方损失轻微。此外还闹出过十九艘驱逐舰和鱼雷艇被对手两艘轻巡洋舰追着打,六沉数百亡,而对手只有三人受伤的败仗)
1936年发生在上海外海的海空大战,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龙镶、加贺、暴怒三艘航母因为空袭而沉没,全世界的海军都因此而意识到了防空的重要性,各*舰都普遍增加了舰上防空炮的数量。至于航空母舰的地位问题,则在英、美、日等国海军内部引发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除了老一套的航母重要还是战列舰重要外。另一点却是为航母的生存性而起,是要航母的载机量还是要防护安全性。
上海之战时,英日两国的三艘航母。几乎没有上场表演,就被对手一波流的轰炸重创至残废。两波流补枪后就沉入海底,唯一逃生的赤城还只是因为逃得快躲过了第二波才得以生还。
而当时中国联合空军投掷的仅仅只是两百公斤重的炸弹!
航母的脆弱在这场战役后尽显无疑,这也成为了主张战列舰制胜论的人攻击航母派最重要的依据。
航母派的依据无非就是拿航母是被飞机击沉而不是战舰击沉来悍卫自己的地位。不过有一点,不管两派怎么争论,“制空权”对海战的意义极其重大,这在各国海军中已是公认的共识,双方争论的焦点无非还是舰队中航母和战列舰数量的比例问题——在和平时期,军费有限。华盛顿海军条约已经到期。各种派别的人都在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舰队”方案争夺话语权和抢建造经费。
上海外海之战,英日两国航母的“脆弱”在战争中尽显无疑,此战也对英日两国未来下水航母的设计带来深远的影响。
英国人正在建造中的皇家方舟号航母,原本设计吨位是两万吨,最大载机高达七十二架,(通常六十架)。暴怒号沉没后,尝到航母脆弱苦头的英国人立刻在第一时间下令在建中的皇家方舟号停建,然后根据上海之战的教训,开始大改设计图纸,加强甲板的装甲厚度。防空袭能力大增的同时,带来的后果就是载机量大减,以及服役的时间比历史上要推后了。
而德国方面。汉娜却认为英国人装甲航母的设计是“邪道”,航母最好的防御就是装更多的舰载机用于防空。上海之战后德国海军内部也有人提出以减少载机量为代价,加强航母的防空装甲,却被汉娜动用权力直接干预一口回绝。此时的雷德尔对汉娜这个“德意志舰魂”已到了俯首贴耳盲从的地步,在这事上也毫不犹豫地完全站在她这一边。
和历史上的那同名的“齐柏林”号航母相比,汉娜主持设计的这艘防御力有所不如,吨位只有其三分二稍多一些,但载机量却多了百分五十,而造价更是便宜了一半。在造舰上。德国人就象造坦克一样,有着天生浪费吨位的天赋和胡乱烧钱的技能。瞧他们二战造的军舰,全是贵得离谱性能又是极差的货色。为了改纠正这个毛病。汉娜不知和手下的设计师们做了多少斗争,在设计军舰时所以要拉意大利人过来,实在是连她都快被那帮子系统工程学集体得零分的“设计大师们”逼疯了。
德国海军设计的问题,一是总设计师权威不足,对手下放得太松,二来是德国人天生的追求完美,偏偏又眼高手低,总喜欢干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事,三来是德国与苏联的研究思路不同,德国是把最优秀的项目集成起来,变成武器,项目师权力大,苏联是先有指标,怎么完成,设计部门的人自己给我想法子,有困难给我克服困难,克服不了困难,契卡的人会帮你想办法克服,逼一逼,挤一挤,点子也就出来了。
设计部门的人,其实需要用鞭子抽和象挤牙膏一般地压榨他们的潜力才能弄出好东西。
后来汉娜得到林汉的点醒,使用了苏联人的方式,又唱黑脸又唱红脸,反复地压榨那帮人。身为舰魂存在的汉娜,对船舶的了解本身就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师。只是船舶设计是个太过庞大的系统工程,她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
汉娜仗着“先知”的优势,知道各国同类舰只的性能指标,然后制定了“追赶性指标”给设计部门。她亲自下场,倚仗自己是“元首特使”同时也是懂行的专业人士的双重身份,开始“指手划脚”。汉娜拿出别国设计的同类产品的数据资料为参照,借此反复地羞辱设计局里眼高手低的家伙们,逼他们“追赶同行”。在她“鞭子抽”外加毒舌污辱以及重金奖励多重手段的挤牙膏般地逼迫下,这帮人在折腾了许久后终于被逼得弄出... -->>
第204章复兴的德国,崛起的中国
1937年2月1日,德国威廉港人声鼎沸,彩旗飘扬,众多德国高官云集此地。德国一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大的军舰,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天下水。
在汉娜为德国海军制定的发展大纲中,被砍掉的除了她的“前世”格拉芙.斯佩号袖珍舰外,一并倒霉的是所有的重巡洋舰。二战时德国海军中,以欧根亲王号为代表的数艘重巡洋舰简直是最搞笑的存在:这批重巡的造价甚至比英国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还贵,堪称是性价比最低的武器。这些被砍掉的海军预算,全部被挪用去建造小型舰只和潜艇去了。
齐柏林号航母是1935年,《英德海军条约》签定后,德国建造的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舰——在此之前,在1935年时,德国人用一艘一万六千吨的旧货轮改造成了航母以用于海军训练使用,该航母于1936年1月下水服役。不过由于其只是训练用航母,载机量最大只有三十架,最大速度不过二十二节,只能用于训练。今天下水的航母,才是真正意义的航空母舰。
由于德国没有任何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出于“保守”思想考虑,该舰设计吨位只有两万三千吨左右,今天下水时,全舰已完工百分八十八,余下的收尾工程还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为了加快齐柏林号的建造速度,威廉船厂的工人很早就开始两班倒作业。
作为一艘非战时建造的航母,齐格林号在一九三五年五月铺下第一根龙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下水,按计划二十七月就进入海军服役,这在当时是很快的建造速度。
航母和战列舰一样。建好后需要长时间的人员与舰只的磨合才能充份发挥其实力。现在已是一九三七年,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时间点开战,留给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时间。最多只剩下两年半,德国的时间非常地紧。知道自己时间不多的汉娜。专门组织了一个委员会,监督海军舰只建造的进度。只是德国受凡尔赛条约伤害太深,造船业受到的重创至今都没有完全回过气来,齐柏林号能比历史上提前二十二个月下水(历史上是38年12月8下水,完成度85%),已经是速度非常地快。
和历史上只能参考“赤城”号航母设计不同,齐柏林号航母在设计之前,汉娜除了战前和日本合作。弄来赤城号航母的图纸外,还通过喀秋莎帮助“扫描”,弄来了美国的列克星孰号航母的结构布局草图,以及从“未来”得到的皇家方舟号航母的结构布局图,其中也加入了后世航母设计的各种思路。在意大利的战舰设计师的帮助下,最终图纸定型。
设好的齐柏林号航母,外观上已有很多后世航母的特征:如斜角甲板,助降镜等等,不过出于保密的原因,下水时。德国有意地没有将斜角甲板部分暂时省略不建,以免“点醒”英国的设计师。
由于使用了非人类手段的“龙骨一体化”技术,齐柏林号得以在结构上节省大量的重量。该舰能省出更多的吨位用于加强水下防鱼雷的tds设计。大西洋不比太平洋,海况极其恶劣,无论是设计航母还是战列舰,都必须考虑这一点,所以舰只在设计时不得不为提升适航性而在其他方面作出牺牲。舰体采用高干舷,舰艏设计成封闭型,两层封闭式机库包括在舰体结构中,并将飞行甲板(钢质)作为强力甲板,是船体的上桁材。
虽然使用了非人类的龙骨一体化技手段进行减重。但是由于德国人极为重视tds防雷设计,被减少的结构重量被用来加强的tds和装甲吃掉。齐柏林号航母虽然设计标准吨位高达两万三千吨。最大设计载机量75架左右,也就和没有改过图纸的皇家方舟号航母相当(该舰标准重量两万吨。缺点是tds极差,英*舰的通病)。
在齐柏林号航母的建造过程中,戈林象历史上一般叫嚣着“德国所有能飞的东西都归我管”,但被汉娜(小)替代了的希特勒根本就不理会他,飞机问题上她完全站在了海军这一边。当在齐柏林号还在设计的时候,就委托福克公司的谭克博为其设计舰载机,也就是在中国战场一战成名的fw90,并且为海军专门组建了海军航空兵学校。
不过fw90也只是过渡产品,更好的舰载机也正在设计中。去年那艘名为汉堡号的货船改造而成的训练航母下水服役后,当日海军就领到了专属于他们的fw90t型,然后开始开始紧张的起降训练。
在真实的历史上,德国的陆军和空军都曾“牛逼哄哄”过,但海军的情况却一塌糊涂。
由于训练不足,舰员素质良莠不齐,最好的舰员都被集中在了潜艇部队和战列舰上,而小型战舰的水兵素质却是差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甚至连同期的意大利海军都不如。深知德国海军先天缺陷的汉娜,在取代希特勒后,经过和雷德尔的私下长谈后。为了提升德国海军水兵的素质,这几年里海军是拼了命地训练水兵,甚至到了近乎残暴的地步。
(二战时德国海军中的中小型舰艇有多烂呢,挪威战役时,十艘驱逐设伏伏击英舰,结果反过来被对手全歼,对方损失轻微。此外还闹出过十九艘驱逐舰和鱼雷艇被对手两艘轻巡洋舰追着打,六沉数百亡,而对手只有三人受伤的败仗)
1936年发生在上海外海的海空大战,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龙镶、加贺、暴怒三艘航母因为空袭而沉没,全世界的海军都因此而意识到了防空的重要性,各*舰都普遍增加了舰上防空炮的数量。至于航空母舰的地位问题,则在英、美、日等国海军内部引发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除了老一套的航母重要还是战列舰重要外。另一点却是为航母的生存性而起,是要航母的载机量还是要防护安全性。
上海之战时,英日两国的三艘航母。几乎没有上场表演,就被对手一波流的轰炸重创至残废。两波流补枪后就沉入海底,唯一逃生的赤城还只是因为逃得快躲过了第二波才得以生还。
而当时中国联合空军投掷的仅仅只是两百公斤重的炸弹!
航母的脆弱在这场战役后尽显无疑,这也成为了主张战列舰制胜论的人攻击航母派最重要的依据。
航母派的依据无非就是拿航母是被飞机击沉而不是战舰击沉来悍卫自己的地位。不过有一点,不管两派怎么争论,“制空权”对海战的意义极其重大,这在各国海军中已是公认的共识,双方争论的焦点无非还是舰队中航母和战列舰数量的比例问题——在和平时期,军费有限。华盛顿海军条约已经到期。各种派别的人都在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舰队”方案争夺话语权和抢建造经费。
上海外海之战,英日两国航母的“脆弱”在战争中尽显无疑,此战也对英日两国未来下水航母的设计带来深远的影响。
英国人正在建造中的皇家方舟号航母,原本设计吨位是两万吨,最大载机高达七十二架,(通常六十架)。暴怒号沉没后,尝到航母脆弱苦头的英国人立刻在第一时间下令在建中的皇家方舟号停建,然后根据上海之战的教训,开始大改设计图纸,加强甲板的装甲厚度。防空袭能力大增的同时,带来的后果就是载机量大减,以及服役的时间比历史上要推后了。
而德国方面。汉娜却认为英国人装甲航母的设计是“邪道”,航母最好的防御就是装更多的舰载机用于防空。上海之战后德国海军内部也有人提出以减少载机量为代价,加强航母的防空装甲,却被汉娜动用权力直接干预一口回绝。此时的雷德尔对汉娜这个“德意志舰魂”已到了俯首贴耳盲从的地步,在这事上也毫不犹豫地完全站在她这一边。
和历史上的那同名的“齐柏林”号航母相比,汉娜主持设计的这艘防御力有所不如,吨位只有其三分二稍多一些,但载机量却多了百分五十,而造价更是便宜了一半。在造舰上。德国人就象造坦克一样,有着天生浪费吨位的天赋和胡乱烧钱的技能。瞧他们二战造的军舰,全是贵得离谱性能又是极差的货色。为了改纠正这个毛病。汉娜不知和手下的设计师们做了多少斗争,在设计军舰时所以要拉意大利人过来,实在是连她都快被那帮子系统工程学集体得零分的“设计大师们”逼疯了。
德国海军设计的问题,一是总设计师权威不足,对手下放得太松,二来是德国人天生的追求完美,偏偏又眼高手低,总喜欢干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事,三来是德国与苏联的研究思路不同,德国是把最优秀的项目集成起来,变成武器,项目师权力大,苏联是先有指标,怎么完成,设计部门的人自己给我想法子,有困难给我克服困难,克服不了困难,契卡的人会帮你想办法克服,逼一逼,挤一挤,点子也就出来了。
设计部门的人,其实需要用鞭子抽和象挤牙膏一般地压榨他们的潜力才能弄出好东西。
后来汉娜得到林汉的点醒,使用了苏联人的方式,又唱黑脸又唱红脸,反复地压榨那帮人。身为舰魂存在的汉娜,对船舶的了解本身就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师。只是船舶设计是个太过庞大的系统工程,她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
汉娜仗着“先知”的优势,知道各国同类舰只的性能指标,然后制定了“追赶性指标”给设计部门。她亲自下场,倚仗自己是“元首特使”同时也是懂行的专业人士的双重身份,开始“指手划脚”。汉娜拿出别国设计的同类产品的数据资料为参照,借此反复地羞辱设计局里眼高手低的家伙们,逼他们“追赶同行”。在她“鞭子抽”外加毒舌污辱以及重金奖励多重手段的挤牙膏般地逼迫下,这帮人在折腾了许久后终于被逼得弄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