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重启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孙太后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当英宗按她定计去问丁一:会不会担心某日猜忌?为什么丁一听着,没有表忠心也没有为郕王的事而自辩?当英宗说明这就是金刀案的金刀,为何丁一没有去想,这是英宗对他试探而惊慌?他应该推却才对啊,就算收下,也应该作出一副肝脑涂地的表现才合适……古今以前,岂有这样的君臣对答?
或是换个别的皇帝,也许丁一今日就该造反了;
如果换个臣子,也许就该磕到一脑门的血,回家就自缢以保全家人了。
她却不知道,丁一是真的信任英宗,而后者也然,极是单纯的东西,也许幼稚,但却越是很难以计算。很简单,就是因为英宗相信丁一,所以孙太后说要试上一试,那么试就试,英宗根本就没有什么犹豫;而也因此,丁一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怎么想就怎么答。一个身陷牢狱,能托人捎信出来,教自己背叛他的朋友,丁一根本就不相信他会怎么设计来害自己。
不见得丁一就有什么高明,但便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般,朋友之间一个信字,真真切切能落得到实处,便是如此了。但是出了宫之后,抱着那把金刀上了马,丁一对着文胖子所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接兴安来见。”
兴安当然是很高兴,丁一肯见他就是事情有了转机,就是郕王不必身死。千古艰难唯一死,别提什么留得青山在,只要安安稳稳的活着。病死榻间,大约对于景帝来说,就是最大的愿望了,特别过了这几天之后,朝廷上连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他还能期盼什么?当时就算英宗身在敌营,有总兵官擅离边镇上京师来给英宗陈情;有御史就在奉天殿对着景帝自称“下官”而不称臣……直到这一年。景泰三年,还有人敢出来非议内阁都过了关的易储之事!
但这几日。景帝是一门心思地等着,到他什么也没有等到,他的心也冷了,他很清楚自己的下场。先前兴安说是去寻丁一,他只是把这当成一条可以选择的后路,而现在他才发现这就是唯一可以走的路。
兴安站在丁一的书房,他没有开口,因为他没有开口的资格,他只能等着丁一的吩咐,接受所有能接受与不能接受的条件,以换取景帝的活命。景帝看不透,兴安是当夜就看透了。所以他才提出来寻丁一的主意。
“她不打算停手,想来她是知道你来找学生了。”丁一看着放在案上的金刀,沉声向兴安问道。“旨意很快就要下来,不过你要知道,到了两广,若是兑现不了你们说的条件,到时会比死在京师艰难得多。”
兴安并没有惊怕,这个于景帝在位时。不时被打得象猪头一样的内相,反而在这时节。却是体现出了内相的气度,他听着丁一的话,便回道:“先生入宫前,娘娘曰:皇帝信彼,安知彼信?皇帝曰:母后意若何如?娘娘曰:依哀家之言一试便知,若如皇帝所言,哀家便不理会。皇帝曰:可,便依母后之意,朕信如晋,更胜当初王先生……先生辞宫曰:我大明天威教欧罗巴诸国来朝,地中海上飘明旗,臣方敢请皇帝之赏。”兴安顿了顿,又说道,“先生走后,皇帝曰:自此之后,疑彼则疑朕!”
前面说丁一没有入宫之前,皇帝和太后的对答,还有丁一走后英宗的话,是真是假,这不好说,丁一也不好分辨真伪。但说丁一辞宫出来,所说的话,理论上除了英宗、皇后和躲在屏风后的太后之外,再无人在场,若再有人得闻,那就是皇家的秘卫死士了。
而且丁一出宫,就教文胖子去接兴安,他便能得知宫中发生的事,可见他在宫中有着足够的耳目,并且传递消息的渠道十分方便快捷。他没有去回答丁一的话,而是说出了这么一段话出来,就是展示,他有能力去实现对丁一的承诺。
丁一点了点道:“去吧。”兴安长揖及地行了礼,便退了下去。
朋友之间的信任是一回事,智商是一回事。
当英宗问出丁一会不会怕有日自己会猜忌他,丁一如果听不懂,是暗示着郕王下两广的事,是否有丁一在背后推动?那就是智商上有问题了。因为英宗召他入宫,说的就是郕王的事,然后又这么问,丁一再怎么神经大条,也不至于这点警觉都没有。
听懂了,不去管,认为这根本不是个事,这方才是信任。
因为就算英宗真的猜忌他,有两广为基地,丁一怕什么?
>
孙太后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当英宗按她定计去问丁一:会不会担心某日猜忌?为什么丁一听着,没有表忠心也没有为郕王的事而自辩?当英宗说明这就是金刀案的金刀,为何丁一没有去想,这是英宗对他试探而惊慌?他应该推却才对啊,就算收下,也应该作出一副肝脑涂地的表现才合适……古今以前,岂有这样的君臣对答?
或是换个别的皇帝,也许丁一今日就该造反了;
如果换个臣子,也许就该磕到一脑门的血,回家就自缢以保全家人了。
她却不知道,丁一是真的信任英宗,而后者也然,极是单纯的东西,也许幼稚,但却越是很难以计算。很简单,就是因为英宗相信丁一,所以孙太后说要试上一试,那么试就试,英宗根本就没有什么犹豫;而也因此,丁一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怎么想就怎么答。一个身陷牢狱,能托人捎信出来,教自己背叛他的朋友,丁一根本就不相信他会怎么设计来害自己。
不见得丁一就有什么高明,但便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般,朋友之间一个信字,真真切切能落得到实处,便是如此了。但是出了宫之后,抱着那把金刀上了马,丁一对着文胖子所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接兴安来见。”
兴安当然是很高兴,丁一肯见他就是事情有了转机,就是郕王不必身死。千古艰难唯一死,别提什么留得青山在,只要安安稳稳的活着。病死榻间,大约对于景帝来说,就是最大的愿望了,特别过了这几天之后,朝廷上连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他还能期盼什么?当时就算英宗身在敌营,有总兵官擅离边镇上京师来给英宗陈情;有御史就在奉天殿对着景帝自称“下官”而不称臣……直到这一年。景泰三年,还有人敢出来非议内阁都过了关的易储之事!
但这几日。景帝是一门心思地等着,到他什么也没有等到,他的心也冷了,他很清楚自己的下场。先前兴安说是去寻丁一,他只是把这当成一条可以选择的后路,而现在他才发现这就是唯一可以走的路。
兴安站在丁一的书房,他没有开口,因为他没有开口的资格,他只能等着丁一的吩咐,接受所有能接受与不能接受的条件,以换取景帝的活命。景帝看不透,兴安是当夜就看透了。所以他才提出来寻丁一的主意。
“她不打算停手,想来她是知道你来找学生了。”丁一看着放在案上的金刀,沉声向兴安问道。“旨意很快就要下来,不过你要知道,到了两广,若是兑现不了你们说的条件,到时会比死在京师艰难得多。”
兴安并没有惊怕,这个于景帝在位时。不时被打得象猪头一样的内相,反而在这时节。却是体现出了内相的气度,他听着丁一的话,便回道:“先生入宫前,娘娘曰:皇帝信彼,安知彼信?皇帝曰:母后意若何如?娘娘曰:依哀家之言一试便知,若如皇帝所言,哀家便不理会。皇帝曰:可,便依母后之意,朕信如晋,更胜当初王先生……先生辞宫曰:我大明天威教欧罗巴诸国来朝,地中海上飘明旗,臣方敢请皇帝之赏。”兴安顿了顿,又说道,“先生走后,皇帝曰:自此之后,疑彼则疑朕!”
前面说丁一没有入宫之前,皇帝和太后的对答,还有丁一走后英宗的话,是真是假,这不好说,丁一也不好分辨真伪。但说丁一辞宫出来,所说的话,理论上除了英宗、皇后和躲在屏风后的太后之外,再无人在场,若再有人得闻,那就是皇家的秘卫死士了。
而且丁一出宫,就教文胖子去接兴安,他便能得知宫中发生的事,可见他在宫中有着足够的耳目,并且传递消息的渠道十分方便快捷。他没有去回答丁一的话,而是说出了这么一段话出来,就是展示,他有能力去实现对丁一的承诺。
丁一点了点道:“去吧。”兴安长揖及地行了礼,便退了下去。
朋友之间的信任是一回事,智商是一回事。
当英宗问出丁一会不会怕有日自己会猜忌他,丁一如果听不懂,是暗示着郕王下两广的事,是否有丁一在背后推动?那就是智商上有问题了。因为英宗召他入宫,说的就是郕王的事,然后又这么问,丁一再怎么神经大条,也不至于这点警觉都没有。
听懂了,不去管,认为这根本不是个事,这方才是信任。
因为就算英宗真的猜忌他,有两广为基地,丁一怕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