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搞定那个昏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吃软不吃硬的人,若是太后早能够转了态度,用慈母心肠待他,他也不致如此。因此当听了秀兰的话,又从御医那里知道,太后身体确实不太好的时候,也就听了秀兰的话,一直在宫里住到过完上元节,才回西苑。
很快就又到春闱。秀兰听说王守仁今年又再参加春闱,很是期待,也不知道他会不会高中,从考完就期待放榜,等到她手里拿到张敬抄回来的榜单,从头往下很快找到王守仁的名字时,还有些不相信,“这是翰林院王学士的公子么?”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秀兰实在忍不住跟皇帝提了一句:“听说翰林学士王华的公子今科高中,殿试的时候你可要好好看看。”
“王华的儿子高中有什么稀奇?他学问一向不坏,我还想到时候让王华做阿鲤的老师呢。”
……,他爹就算不坏,可也比不过王阳明啊!秀兰眼珠转了转,又说:“听说这位王公子文武兼备,比他老子还有本事呢!”
皇帝没太在意,他另有烦恼,“今年苏州紫阳书院的学生考得很不赖,我本来想好好表彰一番,亲笔提个匾额赐给他们,不料那个胆大的山长竟敢公然要赏赐!”
这昏君真抠门,你写个字就当奖励了?秀兰腹诽完了,问:“他要什么赏赐?”总不会要黄白之物。
皇帝冷哼一声:“他给我开了个书目,想求我给他赐一批藏书。”
“这有什么不妥么?可是他要的书你没有?”秀兰不明白。
皇帝满脸郁郁:“没有就好了。”偏偏都有,好些还是他私人珍藏,孤本善本珍本都有,可他哪舍得拿出来啊!
秀兰听了原委之后简直无语:“堂堂一国之君,又开始吝啬起来。”这家伙是不是有收藏癖啊!无论住在哪,都藏了好几架子的书,正经看的能有几本?
不过她还是得给出主意:“你收藏的不愿意给,就翻印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司礼监不是有经厂么?叫他们印就是了。好书就该大家读。”
可皇帝还是有一种割爱的感觉,拿出那份书目来研究半天,最后做了些删减,叫司礼监去按书目办了。
“这就对了,有功不赏,以后各书院哪还理这培育专科人才的事?”秀兰像表扬阿鲤一样表扬皇帝。
皇帝哼哼了几声,回宫去参加殿试了。回来的时候告诉秀兰:“那个王守仁,我点了二甲第一名。”
……,这家伙到底还是听进去了啊。不过会不会蝴蝶了王先生的人生轨迹啊?秀兰又有点担心起来。
后来听说王守仁没有进翰林院,而是直接进了工部,秀兰虽然一直想瞻仰一下此人的仪容,奈何实在没有机会,只能定下心来,继续她的教育儿子事业。
四月里北面鞑靼小王子又来袭扰,明军吃了点亏,燕王和康平郡王上折子互相指责,徐鸣阳也有奏疏送上,倒跟燕王是一个意思:康平郡王刚愎自用,不听指挥,所以造成此次兵败。
皇帝毫不客气的派了监军前往,一则申斥康平郡王,二则顺势留在蓟州,看着他。
这事过后没多久,宫里忽然来了消息,太后病重,皇帝和秀兰忙带着孩子回宫。却不料太后竟已到了油尽灯枯之境,在皇帝回宫之后,没撑几天就故去了。临终前,太后让皇帝把皇后放了出来,并当着皇帝的面,拉着皇后的手,让皇帝保证会善待皇后。
总归还是亲生母子,到了这一刻,皇帝也只有点头应允的。
胡太后崩逝,除了现存的一双儿女,哭得最伤心的自然是皇后,守灵的时候更是哭得几近昏厥,最后永徽长公主看不过眼,亲自去劝,让人把皇后送回了坤宁宫歇着。
秀兰也想表现哀痛,可她演技实在一般,心情也只有对皇帝的担忧,无论如何哭得都不够真诚。
自胡太后去后,皇帝一直表现的很沉默。他没有像皇后和长公主那般痛哭,只是有些怅然若失,整个人有些呆怔,说话总是心不在焉,吃饭也随便吃几口就放下,连几个孩子都不能哄得他说话,秀兰是真担心了。
尽管他们母子关系紧张,可是秀兰心里猜度着,皇帝心底深处,应该还是很渴望太后能给他一些关爱的。以前再怎么闹,心里还有一点指望,我是她仅存的儿子,总有一天她也会对我有慈母之心,可是皇帝并没能等到那一天,胡太后就走了。
甚至临终之前,母子俩也都没有一点可供皇帝怀念的温情时刻,胡太后念着远在江西的卫王,安抚了永徽长公主,对着皇帝却只要他善待皇后,并没有对他说一句叮嘱和不舍的话。他心里应该是很失落的,就像空荡荡到了底的感觉。
可是秀兰不知道要怎么劝。这是他们母子间的心结,一朝一个去了,心结却未解,留下的那个手里攥着绳结,恐怕也只有时间能让他甘心放下、抛弃。
作者有话要说:历史上王阳明是考了三次才中的,不过本文是半架空,嘿嘿
曹某童鞋,你又开始给我压力了←_←
个吃软不吃硬的人,若是太后早能够转了态度,用慈母心肠待他,他也不致如此。因此当听了秀兰的话,又从御医那里知道,太后身体确实不太好的时候,也就听了秀兰的话,一直在宫里住到过完上元节,才回西苑。
很快就又到春闱。秀兰听说王守仁今年又再参加春闱,很是期待,也不知道他会不会高中,从考完就期待放榜,等到她手里拿到张敬抄回来的榜单,从头往下很快找到王守仁的名字时,还有些不相信,“这是翰林院王学士的公子么?”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秀兰实在忍不住跟皇帝提了一句:“听说翰林学士王华的公子今科高中,殿试的时候你可要好好看看。”
“王华的儿子高中有什么稀奇?他学问一向不坏,我还想到时候让王华做阿鲤的老师呢。”
……,他爹就算不坏,可也比不过王阳明啊!秀兰眼珠转了转,又说:“听说这位王公子文武兼备,比他老子还有本事呢!”
皇帝没太在意,他另有烦恼,“今年苏州紫阳书院的学生考得很不赖,我本来想好好表彰一番,亲笔提个匾额赐给他们,不料那个胆大的山长竟敢公然要赏赐!”
这昏君真抠门,你写个字就当奖励了?秀兰腹诽完了,问:“他要什么赏赐?”总不会要黄白之物。
皇帝冷哼一声:“他给我开了个书目,想求我给他赐一批藏书。”
“这有什么不妥么?可是他要的书你没有?”秀兰不明白。
皇帝满脸郁郁:“没有就好了。”偏偏都有,好些还是他私人珍藏,孤本善本珍本都有,可他哪舍得拿出来啊!
秀兰听了原委之后简直无语:“堂堂一国之君,又开始吝啬起来。”这家伙是不是有收藏癖啊!无论住在哪,都藏了好几架子的书,正经看的能有几本?
不过她还是得给出主意:“你收藏的不愿意给,就翻印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司礼监不是有经厂么?叫他们印就是了。好书就该大家读。”
可皇帝还是有一种割爱的感觉,拿出那份书目来研究半天,最后做了些删减,叫司礼监去按书目办了。
“这就对了,有功不赏,以后各书院哪还理这培育专科人才的事?”秀兰像表扬阿鲤一样表扬皇帝。
皇帝哼哼了几声,回宫去参加殿试了。回来的时候告诉秀兰:“那个王守仁,我点了二甲第一名。”
……,这家伙到底还是听进去了啊。不过会不会蝴蝶了王先生的人生轨迹啊?秀兰又有点担心起来。
后来听说王守仁没有进翰林院,而是直接进了工部,秀兰虽然一直想瞻仰一下此人的仪容,奈何实在没有机会,只能定下心来,继续她的教育儿子事业。
四月里北面鞑靼小王子又来袭扰,明军吃了点亏,燕王和康平郡王上折子互相指责,徐鸣阳也有奏疏送上,倒跟燕王是一个意思:康平郡王刚愎自用,不听指挥,所以造成此次兵败。
皇帝毫不客气的派了监军前往,一则申斥康平郡王,二则顺势留在蓟州,看着他。
这事过后没多久,宫里忽然来了消息,太后病重,皇帝和秀兰忙带着孩子回宫。却不料太后竟已到了油尽灯枯之境,在皇帝回宫之后,没撑几天就故去了。临终前,太后让皇帝把皇后放了出来,并当着皇帝的面,拉着皇后的手,让皇帝保证会善待皇后。
总归还是亲生母子,到了这一刻,皇帝也只有点头应允的。
胡太后崩逝,除了现存的一双儿女,哭得最伤心的自然是皇后,守灵的时候更是哭得几近昏厥,最后永徽长公主看不过眼,亲自去劝,让人把皇后送回了坤宁宫歇着。
秀兰也想表现哀痛,可她演技实在一般,心情也只有对皇帝的担忧,无论如何哭得都不够真诚。
自胡太后去后,皇帝一直表现的很沉默。他没有像皇后和长公主那般痛哭,只是有些怅然若失,整个人有些呆怔,说话总是心不在焉,吃饭也随便吃几口就放下,连几个孩子都不能哄得他说话,秀兰是真担心了。
尽管他们母子关系紧张,可是秀兰心里猜度着,皇帝心底深处,应该还是很渴望太后能给他一些关爱的。以前再怎么闹,心里还有一点指望,我是她仅存的儿子,总有一天她也会对我有慈母之心,可是皇帝并没能等到那一天,胡太后就走了。
甚至临终之前,母子俩也都没有一点可供皇帝怀念的温情时刻,胡太后念着远在江西的卫王,安抚了永徽长公主,对着皇帝却只要他善待皇后,并没有对他说一句叮嘱和不舍的话。他心里应该是很失落的,就像空荡荡到了底的感觉。
可是秀兰不知道要怎么劝。这是他们母子间的心结,一朝一个去了,心结却未解,留下的那个手里攥着绳结,恐怕也只有时间能让他甘心放下、抛弃。
作者有话要说:历史上王阳明是考了三次才中的,不过本文是半架空,嘿嘿
曹某童鞋,你又开始给我压力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