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2/2)
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红楼之元春晋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得懂。他正要答话,就又听元春笑道,“当年大皇子还挤兑过您呢,如今现世报来得这样快,您不也心情舒畅一回?”
赵之桢抚掌大笑,“哪里就舒畅一回?我为这事儿暗地里舒爽一整天了!”
等他笑够了,才又道,“为了父皇,我也不会乱摆脸色。”说着忽然板起脸来,还伸手指了指自己,“他们都是我高兴不高兴都一个样呢。”
元春扑到赵之桢怀里,二人当即笑作一团。不过因为笑得太猛,元春的伤口又微微疼了起来。
最后她还是让赵之桢抱回床上老实歇着去了……横竖这个冬天,她都要待在床上过日子了。
不过,远在海上的贾蓉可闲不下来,他忽然撞见了个顶顶“烫手的山芋”。
却说贾珠跟着北静王往九门提督和禁卫军报信之际,也没忘了“假公济私”一回:他安排了几个伶俐又靠得住的家生子出城往东,在海边找了艘快船,当夜就起航经由关口边上那个小港口,再转往东林港去送信。
却说李靖将军带着万余精锐跟北狄精兵几番缠斗,都没吃亏,一时之间没收到来自关内大营的消息,众人商量了好几天,还是决定暂且不轻动,而是就近驻扎在东林边上几十里的小镇上——东北若干部族向来与大齐交好,而大齐的骑兵在东林附近修养补给,也不乏先例。
而整个大军的食宿都是贾蓉那位便宜大舅子为首,与当地亲近大齐的大商贾们一起提供的——能供应万余骑兵的粮草,足见这些人的家底,手段以及在东林的威望。
因此堂叔贾珠的消息贾蓉自然也是顺利地收到了。贾蓉再一看他叔落款上的日期:正是三天前。他谢过便宜大舅子和姑妈在东林的大管事,怀揣着这封胜过千金的书信,就直接去找了李靖将军。
贾珠写信时便已经有所预料,这封信不止要贾蓉看得懂,更能让贾蓉的上司李靖将军也看得懂——大家先后都站到了七皇子这一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键时刻真心没什么可隐瞒的。
如今暂时住在东林城外的这一万多骑兵之中,校尉以上的武官有七成都是赵之桢嫡系,剩余三成却是圣上的人。李靖看完信,也没有捂着消息不松口的意思,招来诸将一起议一议。
话说贾蓉当初看信时,只想起事关重大,也没空多想,光急着把信完好地送到李将军手里,如今看着屋里群情激奋的同僚们,贾蓉也通身火烧火燎:王爷要……坐上那张龙椅了吗……这真是意外之喜呀!
李靖更是发话道:“大家都说说,集思广益,咱们得尽早弄个章程出来!”
再一琢磨,这里自己年纪最小,而且还是王爷亲手带进大营,哪怕他出头出错了,也不会如何!于是他壮着胆子道:“咱们是不是得为圣上王爷分忧?”
贾蓉的小兄弟如今也作了校尉,立即递上梯子,“怎么分忧?”
大家之所以不敢在轻易踏上返程之路,实在是怕关内大营忽然内讧,他们等在门外的时候关紧大门不放他们入关,同时得到消息的北狄精锐趁机来袭,他们这些人可就要成“饺子馅”了!
也就是说,在确信关内大营彻底“干净”——意即立志追随太子或是别有异心的那群人被清理掉之前,大家哪能轻举妄动?
这一点早已达成共识,贾蓉也不至于啰啰嗦嗦旧话重提,他只是小声道,“太……那一位逃出京城,要么往北要么往南。”
北面大营之中就有他的死忠,而往南……太子的外祖父还是征南大将军,正和自立为帝的平南王对峙呢。
“往北的话,他们总是要出关的,费家以前跟北狄人关系不错,没准儿出逃的时候还会有北狄骑兵接应;往南的话,他……许是要走海路。”
因为往南的陆路和运河上层层关卡数不胜数,太子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生天,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李靖当即明白了贾蓉的意思,“你小子胆子不小,”说着抬头向着一众属下道,“大家都说说,这分兵之道究竟成不成。”
分兵当然有些风险,可眼睁睁地看着王爷声威蒸蒸日上,他们这些嫡系就这样被堵在关外,坐等着圣上王爷派人来救吗?
就算不提忠义廉耻,只说~私~欲,为了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也得拼上一把不是?
于是李靖依旧坐镇东林城外,但派了数个斥候小队,后面更是跟着千余人的精锐,逐渐往关外的山林中转移;至于贾蓉则和他的好兄弟一起,带了几百人,乘船顺着大齐的海岸线一路南下……这船就是平素私运货物的那种商船。
不过当他们途径关口城外的小鱼港,贾蓉再次收到了姑妈手下送来的密信:大皇子的大舅子,也就是赵之桢亲自提拔,并调动到北面大营里为将的那位,愿意跟李靖将军里应外合,一举把太子和费家的余孽一网打尽!
其实关内大营之中铁了心要跟太子走的将领并不多,但因为李靖带着精锐出关,大营之中数量最多的就是中立派,也就是所谓的墙头草……这些人还等着七皇子派人来“招安”呢!
大皇子这位大舅哥也是担心自己忽然发作,会刺激这群墙头草,这才不怕费事,绕了好几个弯子非要联系李靖,商量好再一起出兵不可。
贾蓉知道轻重,听了姑妈管事的解释,便赶紧打发了心腹坐小船回东林报信,而他和他的兄弟们则继续南下:其实他也是抱着碰运气的打算……而被派来走海路纯是因为他是金陵人,不晕船!
这个时候,京郊大营联手禁卫军刚刚把京城整顿完毕,城内外店铺纷纷重新开门迎客,而贾蓉却在京城东北的海边发现的异常:商船大多都是顺着航道航行,很少偏离航道更不会没事儿在港外绕圈子……
贾蓉他们连人带船一起扑了上去,在这被团团围住的商船里,贾蓉见到了太子。
圣上还没下旨废掉太子,如今再称呼这位为殿下,也没什么不对。太子倒也坦然,说实话他都没想过自己真能逃得出去,不过他那位老丈人把他当做诱饵,如今怕是已经到了关口城。
被“烫手的山芋”直接糊到脸上……这滋味……
命人看好太子,贾蓉跟他的小兄弟先是在船舱里转了半天的圈子,最后二人决定:天塌了总有高个儿顶着!
于是这块“山芋”在第二天午后“砸”到了赵之桢的手里。
赵之桢还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说给元春,“该是我的,也躲不掉。”
元春也有点不好意思,她知道蓉哥儿长进不少,但万没想到这半年多没见,就“出挑”到了这种地步。于是她只好小声追问,“您打算怎么处置?”
赵之桢一本正经道:“跟蓉哥儿一样,把二哥交到父皇那儿去。”
这边赵之桢当机立断,打发人往宫里报信儿之后,他整装出府又记着拉上了庆王叔,一行人从城外把太子刚“请”进京城,就在路上遇到了大皇子。
大皇子可不是来抢功劳的,他在马车之中,当着庆王、赵之桢以及太子的面儿,拿出了个黄布卷……摊开一瞧,可不就是那张先帝爷留下的诏书?
太子笑了,“怎么落在你手里了?”
大皇子道:“太子妃给的。”
得懂。他正要答话,就又听元春笑道,“当年大皇子还挤兑过您呢,如今现世报来得这样快,您不也心情舒畅一回?”
赵之桢抚掌大笑,“哪里就舒畅一回?我为这事儿暗地里舒爽一整天了!”
等他笑够了,才又道,“为了父皇,我也不会乱摆脸色。”说着忽然板起脸来,还伸手指了指自己,“他们都是我高兴不高兴都一个样呢。”
元春扑到赵之桢怀里,二人当即笑作一团。不过因为笑得太猛,元春的伤口又微微疼了起来。
最后她还是让赵之桢抱回床上老实歇着去了……横竖这个冬天,她都要待在床上过日子了。
不过,远在海上的贾蓉可闲不下来,他忽然撞见了个顶顶“烫手的山芋”。
却说贾珠跟着北静王往九门提督和禁卫军报信之际,也没忘了“假公济私”一回:他安排了几个伶俐又靠得住的家生子出城往东,在海边找了艘快船,当夜就起航经由关口边上那个小港口,再转往东林港去送信。
却说李靖将军带着万余精锐跟北狄精兵几番缠斗,都没吃亏,一时之间没收到来自关内大营的消息,众人商量了好几天,还是决定暂且不轻动,而是就近驻扎在东林边上几十里的小镇上——东北若干部族向来与大齐交好,而大齐的骑兵在东林附近修养补给,也不乏先例。
而整个大军的食宿都是贾蓉那位便宜大舅子为首,与当地亲近大齐的大商贾们一起提供的——能供应万余骑兵的粮草,足见这些人的家底,手段以及在东林的威望。
因此堂叔贾珠的消息贾蓉自然也是顺利地收到了。贾蓉再一看他叔落款上的日期:正是三天前。他谢过便宜大舅子和姑妈在东林的大管事,怀揣着这封胜过千金的书信,就直接去找了李靖将军。
贾珠写信时便已经有所预料,这封信不止要贾蓉看得懂,更能让贾蓉的上司李靖将军也看得懂——大家先后都站到了七皇子这一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键时刻真心没什么可隐瞒的。
如今暂时住在东林城外的这一万多骑兵之中,校尉以上的武官有七成都是赵之桢嫡系,剩余三成却是圣上的人。李靖看完信,也没有捂着消息不松口的意思,招来诸将一起议一议。
话说贾蓉当初看信时,只想起事关重大,也没空多想,光急着把信完好地送到李将军手里,如今看着屋里群情激奋的同僚们,贾蓉也通身火烧火燎:王爷要……坐上那张龙椅了吗……这真是意外之喜呀!
李靖更是发话道:“大家都说说,集思广益,咱们得尽早弄个章程出来!”
再一琢磨,这里自己年纪最小,而且还是王爷亲手带进大营,哪怕他出头出错了,也不会如何!于是他壮着胆子道:“咱们是不是得为圣上王爷分忧?”
贾蓉的小兄弟如今也作了校尉,立即递上梯子,“怎么分忧?”
大家之所以不敢在轻易踏上返程之路,实在是怕关内大营忽然内讧,他们等在门外的时候关紧大门不放他们入关,同时得到消息的北狄精锐趁机来袭,他们这些人可就要成“饺子馅”了!
也就是说,在确信关内大营彻底“干净”——意即立志追随太子或是别有异心的那群人被清理掉之前,大家哪能轻举妄动?
这一点早已达成共识,贾蓉也不至于啰啰嗦嗦旧话重提,他只是小声道,“太……那一位逃出京城,要么往北要么往南。”
北面大营之中就有他的死忠,而往南……太子的外祖父还是征南大将军,正和自立为帝的平南王对峙呢。
“往北的话,他们总是要出关的,费家以前跟北狄人关系不错,没准儿出逃的时候还会有北狄骑兵接应;往南的话,他……许是要走海路。”
因为往南的陆路和运河上层层关卡数不胜数,太子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生天,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李靖当即明白了贾蓉的意思,“你小子胆子不小,”说着抬头向着一众属下道,“大家都说说,这分兵之道究竟成不成。”
分兵当然有些风险,可眼睁睁地看着王爷声威蒸蒸日上,他们这些嫡系就这样被堵在关外,坐等着圣上王爷派人来救吗?
就算不提忠义廉耻,只说~私~欲,为了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也得拼上一把不是?
于是李靖依旧坐镇东林城外,但派了数个斥候小队,后面更是跟着千余人的精锐,逐渐往关外的山林中转移;至于贾蓉则和他的好兄弟一起,带了几百人,乘船顺着大齐的海岸线一路南下……这船就是平素私运货物的那种商船。
不过当他们途径关口城外的小鱼港,贾蓉再次收到了姑妈手下送来的密信:大皇子的大舅子,也就是赵之桢亲自提拔,并调动到北面大营里为将的那位,愿意跟李靖将军里应外合,一举把太子和费家的余孽一网打尽!
其实关内大营之中铁了心要跟太子走的将领并不多,但因为李靖带着精锐出关,大营之中数量最多的就是中立派,也就是所谓的墙头草……这些人还等着七皇子派人来“招安”呢!
大皇子这位大舅哥也是担心自己忽然发作,会刺激这群墙头草,这才不怕费事,绕了好几个弯子非要联系李靖,商量好再一起出兵不可。
贾蓉知道轻重,听了姑妈管事的解释,便赶紧打发了心腹坐小船回东林报信,而他和他的兄弟们则继续南下:其实他也是抱着碰运气的打算……而被派来走海路纯是因为他是金陵人,不晕船!
这个时候,京郊大营联手禁卫军刚刚把京城整顿完毕,城内外店铺纷纷重新开门迎客,而贾蓉却在京城东北的海边发现的异常:商船大多都是顺着航道航行,很少偏离航道更不会没事儿在港外绕圈子……
贾蓉他们连人带船一起扑了上去,在这被团团围住的商船里,贾蓉见到了太子。
圣上还没下旨废掉太子,如今再称呼这位为殿下,也没什么不对。太子倒也坦然,说实话他都没想过自己真能逃得出去,不过他那位老丈人把他当做诱饵,如今怕是已经到了关口城。
被“烫手的山芋”直接糊到脸上……这滋味……
命人看好太子,贾蓉跟他的小兄弟先是在船舱里转了半天的圈子,最后二人决定:天塌了总有高个儿顶着!
于是这块“山芋”在第二天午后“砸”到了赵之桢的手里。
赵之桢还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说给元春,“该是我的,也躲不掉。”
元春也有点不好意思,她知道蓉哥儿长进不少,但万没想到这半年多没见,就“出挑”到了这种地步。于是她只好小声追问,“您打算怎么处置?”
赵之桢一本正经道:“跟蓉哥儿一样,把二哥交到父皇那儿去。”
这边赵之桢当机立断,打发人往宫里报信儿之后,他整装出府又记着拉上了庆王叔,一行人从城外把太子刚“请”进京城,就在路上遇到了大皇子。
大皇子可不是来抢功劳的,他在马车之中,当着庆王、赵之桢以及太子的面儿,拿出了个黄布卷……摊开一瞧,可不就是那张先帝爷留下的诏书?
太子笑了,“怎么落在你手里了?”
大皇子道:“太子妃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