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大时代1902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二十七章归乡(上)
京杭大运河边上的清江浦,即后来的准安,在明清时代曾经是苏北地区少数的大城市。
由于当时黄河水势汹汹行舟危险,南来北往行人除运粮漕船之外,大多到清江浦舍舟登陆,经“九省通衢石码头”向北,渡过黄河来到王家营乘马或马车北上。那时的清江浦可谓是“襟喉南北处”南船接北马,“行人日夜驰往”,繁华一时。
然而先是太平天国时期南京被占领致使运河被掐断,数年后黄河改道不光造成大面积水灾,更是使运河山东段枯竭。天灾*下清江浦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雪上加霜的是北方的捻军南下席卷整个淮河流域,自此清江浦便再也没有缓过劲来。清末盛宣怀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标志着漕运的没落和海运的兴起,而以漕运为本的清江浦也一如其他运河两岸的城镇一般,丧失了一切复兴可能。
1906年八月五日。
相比昔日车水马龙的辉煌,如今的大运河上已经冷清了许多,但依然属于重要的水道,不时还是有船帆往来。
一艘破旧客船停靠在清江浦石码头旁,一身新军作训服的李虎子轻松地一跃落地,在他身后,二狗、张宝财和孙炳也纷纷上岸。
“到家咯!”
李虎子向船家道别,踏上熟悉又怀念的故土让他开怀大笑起来。
生于斯长于斯,在二十岁以前李虎子从未离开过清江浦。他祖上似乎也曾阔过,在明代的时候据说还曾出过什么总兵之类的大人物,只是到他这一辈早已败落与常人无异了。
李虎子的父亲曾是漕帮里的小头目,在日渐衰败的漕运中幸苦地谋生,后来在李虎子十三岁那年不慎掉落水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亏得有帮中一些讲义气的兄弟不时接济,李母才能支撑起家来。
为了谋生,身为独子的李虎子十四岁便出外寻活,一开始是随父亲的兄弟在漕帮里做事,但是当漕运愈发无法维持大家的生计的时候,一天的忙碌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报酬。
终于,当清廷下定决心于1901年完全停止漕运后,曾经叱诧风云的漕帮土崩瓦解了。
众多漕帮弟子只得自谋生路,而二十岁的李虎子则随他的长辈一起到了上海,成为无数来自苏北的苦力之一。虽然揽活中吃了许多亏、受了不少歧视和屈辱,但至少不至于饿死。
然而在上海李虎子陷入了漕帮内部的派系斗争中,他的长辈所属的堂口落败,许多人在火拼中被自己的兄弟杀掉然后扔入黄浦江中。李虎子有幸没有沉江底,却也被迫逃离上海,最后来到江宁码头卖力气。相对鱼龙混杂的上海而言,江宁虽也有江湖,但并没有那么血淋淋地残酷。
两年时间让李虎子站稳了脚跟,期间回了趟老家,由于长期都为人仗义,乡里头亲戚邻居便将自家的娃儿托付给了他出外闯荡。
此次回家,距离上次已过去了二年半。李虎子攒了大半年才终于攒到了十天的省亲假,携几个小辈重回清江浦。然而省亲之余,还有一件事情让李虎子他们颇为揪心。
那就是大灾。
苏北6月份时,阴雨绵绵,河湖并涨,积水无处排泄,最终酿成巨大水患。大水横扫整个苏北地区,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当身在江宁的李虎子从同乡处得知此情,他便再也忍耐不住思乡之情和对母亲的担忧。
一路上忧心忡忡,直到上了前往清江浦的船,得知青浦江因靠近大运河,受灾并不算严重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刻他与小伙伴们走在熟悉的大街上,向着自家前进。
沿途所见,墙根的水迹清晰可见,脚下的泥土路依然湿润。比较两年多前此时的清江浦更为破败、一些老字号店面也业已倒闭,不少建筑年久失修在水灾中倒塌,但依然比李虎子的想象中要好一些。
步行了大约四十余分钟,到了城墙外的一处小镇内,李虎子等人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步伐也轻快了许多,哪怕地上的泥块飞溅到干净的衣物也毫无察觉。
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门口,李虎子再也无法按奈心中情绪,快步推开通往院子的木条门,力度之大让此破损木门直接在他身后轰然倒地。
“我妈!!”
靠在一条小溪旁的院子种满了蔬果、只是大多经受了水祸被淹死了不少,许多枯黄的叶片残留地上尚未被清理。木栅栏已经倒了几处,院子中央传统的瓦房上不少瓦片不是脱落就是破损,而原本应该是白色的墙壁,此刻也只有在零星的地方还残留着白漆。
窗户上的糊纸倒是崭新的,只有一两个破洞。
随着李虎子的大喊,屋内出了些动静,一名老妇推开窗户张望,待看到来人后顿时痛哭流涕,急忙冲出屋子抱住儿子抱头痛哭起来。
二年多未见,母亲愈发苍老。不过四十余岁的年纪,已是满脸皱纹、身板也愈发地矮小,一身破布衣裳依然是当年的样式,只是补丁又多了些。
握着母亲干枯的手,一贯硬朗的李虎子也难免眼泪在眼眶打转,说不出话来。
在他身后的小伙伴们,观母子团聚,思及自家亲人,也都红了眼眶。
<... -->>
第一百二十七章归乡(上)
京杭大运河边上的清江浦,即后来的准安,在明清时代曾经是苏北地区少数的大城市。
由于当时黄河水势汹汹行舟危险,南来北往行人除运粮漕船之外,大多到清江浦舍舟登陆,经“九省通衢石码头”向北,渡过黄河来到王家营乘马或马车北上。那时的清江浦可谓是“襟喉南北处”南船接北马,“行人日夜驰往”,繁华一时。
然而先是太平天国时期南京被占领致使运河被掐断,数年后黄河改道不光造成大面积水灾,更是使运河山东段枯竭。天灾*下清江浦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雪上加霜的是北方的捻军南下席卷整个淮河流域,自此清江浦便再也没有缓过劲来。清末盛宣怀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标志着漕运的没落和海运的兴起,而以漕运为本的清江浦也一如其他运河两岸的城镇一般,丧失了一切复兴可能。
1906年八月五日。
相比昔日车水马龙的辉煌,如今的大运河上已经冷清了许多,但依然属于重要的水道,不时还是有船帆往来。
一艘破旧客船停靠在清江浦石码头旁,一身新军作训服的李虎子轻松地一跃落地,在他身后,二狗、张宝财和孙炳也纷纷上岸。
“到家咯!”
李虎子向船家道别,踏上熟悉又怀念的故土让他开怀大笑起来。
生于斯长于斯,在二十岁以前李虎子从未离开过清江浦。他祖上似乎也曾阔过,在明代的时候据说还曾出过什么总兵之类的大人物,只是到他这一辈早已败落与常人无异了。
李虎子的父亲曾是漕帮里的小头目,在日渐衰败的漕运中幸苦地谋生,后来在李虎子十三岁那年不慎掉落水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亏得有帮中一些讲义气的兄弟不时接济,李母才能支撑起家来。
为了谋生,身为独子的李虎子十四岁便出外寻活,一开始是随父亲的兄弟在漕帮里做事,但是当漕运愈发无法维持大家的生计的时候,一天的忙碌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报酬。
终于,当清廷下定决心于1901年完全停止漕运后,曾经叱诧风云的漕帮土崩瓦解了。
众多漕帮弟子只得自谋生路,而二十岁的李虎子则随他的长辈一起到了上海,成为无数来自苏北的苦力之一。虽然揽活中吃了许多亏、受了不少歧视和屈辱,但至少不至于饿死。
然而在上海李虎子陷入了漕帮内部的派系斗争中,他的长辈所属的堂口落败,许多人在火拼中被自己的兄弟杀掉然后扔入黄浦江中。李虎子有幸没有沉江底,却也被迫逃离上海,最后来到江宁码头卖力气。相对鱼龙混杂的上海而言,江宁虽也有江湖,但并没有那么血淋淋地残酷。
两年时间让李虎子站稳了脚跟,期间回了趟老家,由于长期都为人仗义,乡里头亲戚邻居便将自家的娃儿托付给了他出外闯荡。
此次回家,距离上次已过去了二年半。李虎子攒了大半年才终于攒到了十天的省亲假,携几个小辈重回清江浦。然而省亲之余,还有一件事情让李虎子他们颇为揪心。
那就是大灾。
苏北6月份时,阴雨绵绵,河湖并涨,积水无处排泄,最终酿成巨大水患。大水横扫整个苏北地区,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当身在江宁的李虎子从同乡处得知此情,他便再也忍耐不住思乡之情和对母亲的担忧。
一路上忧心忡忡,直到上了前往清江浦的船,得知青浦江因靠近大运河,受灾并不算严重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刻他与小伙伴们走在熟悉的大街上,向着自家前进。
沿途所见,墙根的水迹清晰可见,脚下的泥土路依然湿润。比较两年多前此时的清江浦更为破败、一些老字号店面也业已倒闭,不少建筑年久失修在水灾中倒塌,但依然比李虎子的想象中要好一些。
步行了大约四十余分钟,到了城墙外的一处小镇内,李虎子等人的情绪明显激动起来,步伐也轻快了许多,哪怕地上的泥块飞溅到干净的衣物也毫无察觉。
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门口,李虎子再也无法按奈心中情绪,快步推开通往院子的木条门,力度之大让此破损木门直接在他身后轰然倒地。
“我妈!!”
靠在一条小溪旁的院子种满了蔬果、只是大多经受了水祸被淹死了不少,许多枯黄的叶片残留地上尚未被清理。木栅栏已经倒了几处,院子中央传统的瓦房上不少瓦片不是脱落就是破损,而原本应该是白色的墙壁,此刻也只有在零星的地方还残留着白漆。
窗户上的糊纸倒是崭新的,只有一两个破洞。
随着李虎子的大喊,屋内出了些动静,一名老妇推开窗户张望,待看到来人后顿时痛哭流涕,急忙冲出屋子抱住儿子抱头痛哭起来。
二年多未见,母亲愈发苍老。不过四十余岁的年纪,已是满脸皱纹、身板也愈发地矮小,一身破布衣裳依然是当年的样式,只是补丁又多了些。
握着母亲干枯的手,一贯硬朗的李虎子也难免眼泪在眼眶打转,说不出话来。
在他身后的小伙伴们,观母子团聚,思及自家亲人,也都红了眼眶。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