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明朝谋生手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兵部尚书一职廷推之后的第二日,便有不少有心人得知,昨日傍晚,汪孚林气冲冲地带着随从搬出了汪府,据说还直接带走了汪家两个所谓触怒他的门房。汪道昆这个兵部侍郎当日在家大发雷霆,一向颇为温和的他骂声大得外院都能听到。而搬出汪府的汪孚林直接到两年前在京师置办,地处极其偏僻的小宅院,利用最后三天假打扫搬家,甚至还宴请了沈懋学等一批友人。
而汪孚林的养子汪金宝依旧寄放在翰林院侍读学士许国那儿读书,汪道贯还来露了一面,仿佛这只是汪孚林和汪道昆之间的叔侄反目,只是纯粹政见不同,并不涉及与汪家其他人的往来。
在诸如钱如意等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之下,就连那天休沐之后就一直在内阁直房,数日都没有回家的张居正,也得知了这么一出,却只是置之一笑。
在他看来,谭纶给他写信之前肯定和汪道昆透过风,而汪道昆仕途多年,哪怕再无奈也只能接受王崇古这个上司,廷推上的选择自然不奇怪。而汪孚林一个年轻人,之前在广东差点被人行刺,又被两个布政使为难,心里却绝对窝着一肚子火。至于汪孚林非要在廷推时推选张学颜,原因恐怕在于当初去过辽东一趟,和张学颜打过不少交道,如今发现事不可为,却依旧推了张学颜,那就纯粹是少年赌气了。
别看某些地方很聪明,但本质上到底是个年少气盛的小子!当然,他很欣赏,说到底,相比不好节制的王崇古,张学颜当兵部尚书无疑更符合他的心意。只不过他当初在吏部尚书上选择了末推的张瀚。如今要是在兵部尚书的选择上再来这一套,就连他援引入阁的张四维必定也会心怀芥蒂,因此他就暂时搁下了。横竖王崇古年事已高,未必干得了多久。
张居正心里对这所谓的叔侄反目没大在意。可就在这一日下午,他去乾清宫见万历皇帝和李太后,亲自讲学之后刚回到直房,就被吏部尚书张瀚给堵住了。张瀚自从当初廷推结果排名最末却得到了吏部尚书之职,凡事就都听张居正的,朝中上下暗地里甚至有一种说法,称他为首辅应声虫。可今天他来,却是直截了当地抛出了一句话。
“元辅。我以为汪孚林不宜留在都察院。”
堂堂吏部尚书竟然特意跑过来谈汪孚林一个正七品监察御史的问题,张居正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他眉头一挑正要说话,却不防张瀚郑重其事地说道:“元辅,万历二年不曾馆选庶吉士,如果选了,眼下这时候,正是庶吉士散馆授官的时候,留在翰林院的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而不留的,则放为科道。足可见科道之清贵。”
“而如今,万历二年的进士当中,除却汪孚林。其他人不是在任州县主司,就是府推官,府学教授,京官之中,任行人司行人、大理评事、国子博士、中书舍人的,因为还没到三年考选,更还没有人擢升为科道,而那些侥幸试职御史和观政主事的,也都因为是在去年方才得授。尚未转正。也就是说,身为当年三甲传胪的他。如今这官职却是除却那一届状元之外,最高的一个。”
张居正顿时脸色一黑。这固然是事实。可张瀚这指代实在是太明确了。毕竟,之前如果不是他的授意,打算以此酬汪孚林在辽东,以及送刀子给自己清理科道的功劳,汪孚林当得了广东巡按御史?
要是在平时,张瀚早就立刻知情识趣地退缩又或者岔开话题了,但这一次,这位一贯在人眼里很没原则,完全仰张居正鼻息的吏部尚书,却是不闪不避地继续说道:“而且,汪孚林之前在选官时就曾经有过各式各样的流言,他曾经在风口浪尖上承诺过不进都察院。如今他一任广东巡按,还能说是因为岭西战事需要,可回来之后还在都察院,那就很不妥了。这两日来,外间多有如此传言和质疑。毕竟,人无信不立,陈总宪想必也有这个意思。”
他就不信,张居正会去找绝私交的陈瓒对质!
听到张瀚竟然提到陈瓒,张居正面色不变,心中却是陡然一凛。陈瓒虽说是他的同年,但那位老爷子的绝私交绝不是说说而已,是来真的,但陈瓒也并非一味铁面,做事对人却还有相当通融,所以他才在廷推左都御史的结果上尊重了众意。据他所知,在对汪孚林的态度上,陈瓒的态度就是批驳其错处,嘉赏其功劳,这让他很满意。
难道自己听到的只是陈瓒放出来的烟雾?
“那你以为汪孚林应该如何安置?”
尽管不能确定张居正是究竟听进去了自己的劝谏,还是心怀芥蒂由此反问,但张瀚还是决定赌一赌。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他游历过辽东,还曾经从女真夺回了数百汉奴,又在广东平盗,分明是在用兵上颇有见解,我以为可外放兵备道。”
要知道,哪怕是品级最低的兵备道,也就是按察佥事,那也是正五品官!
张居正身为首辅日理万机,别说汪孚林一个小小上科进士的安置问题,就连一个兵部尚书的员阙,原本在他的日程中也并不占据最靠前的序列。但是,这五年说一不二的首辅生涯,让他养成了刚愎不容人置疑的性格,哪怕他并不是真正十分在意汪孚林的官职问题,可也不容外人对自己的决定说三道四。如果张瀚提出的只是把汪孚林降格到万历二年那批进士同等官职的建议,他当然会立时痛批一顿,可张瀚的提议简直比汪孚林眼下任监察御史还要离谱!
“你这是认真的?”
“自然。”张瀚看出了张居正的迷惑,心头不禁暗自冷笑了一声。
王崇古和张四维,想要我为了立威立信,就一封信把我拖下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兵备道理论上是属于按察司统辖,但素来日后都是协理军务又或者提督军务的巡抚备选。也就是说,和兵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这样安置,看似是为了弥补。卖了身为兵部侍郎的汪道昆一个面子,可万一张居正起疑。你们也跑不了!
见张居正眉头微蹙,显然也正在往自己刻意引导的某个方向思量,张瀚便轻轻咳嗽了一声,随即说道:“如若不能放兵备道,至少也可以外放一直隶州知州。”
知州从五品,有属州,有直隶州。属州也就是比县大一点儿,而直隶州却是视同为府。两者品级相同。但分量却绝不相同。前者可以作为候选已久的二甲进士初任官,而后者却至少要是二三甲进士的第二甚至第三任官了。但相较于巡按御史,反而没有那么离谱。但于张瀚来说,抛出前一个提议的意义,却远大于这个中规中矩的。
... -->>
就在兵部尚书一职廷推之后的第二日,便有不少有心人得知,昨日傍晚,汪孚林气冲冲地带着随从搬出了汪府,据说还直接带走了汪家两个所谓触怒他的门房。汪道昆这个兵部侍郎当日在家大发雷霆,一向颇为温和的他骂声大得外院都能听到。而搬出汪府的汪孚林直接到两年前在京师置办,地处极其偏僻的小宅院,利用最后三天假打扫搬家,甚至还宴请了沈懋学等一批友人。
而汪孚林的养子汪金宝依旧寄放在翰林院侍读学士许国那儿读书,汪道贯还来露了一面,仿佛这只是汪孚林和汪道昆之间的叔侄反目,只是纯粹政见不同,并不涉及与汪家其他人的往来。
在诸如钱如意等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之下,就连那天休沐之后就一直在内阁直房,数日都没有回家的张居正,也得知了这么一出,却只是置之一笑。
在他看来,谭纶给他写信之前肯定和汪道昆透过风,而汪道昆仕途多年,哪怕再无奈也只能接受王崇古这个上司,廷推上的选择自然不奇怪。而汪孚林一个年轻人,之前在广东差点被人行刺,又被两个布政使为难,心里却绝对窝着一肚子火。至于汪孚林非要在廷推时推选张学颜,原因恐怕在于当初去过辽东一趟,和张学颜打过不少交道,如今发现事不可为,却依旧推了张学颜,那就纯粹是少年赌气了。
别看某些地方很聪明,但本质上到底是个年少气盛的小子!当然,他很欣赏,说到底,相比不好节制的王崇古,张学颜当兵部尚书无疑更符合他的心意。只不过他当初在吏部尚书上选择了末推的张瀚。如今要是在兵部尚书的选择上再来这一套,就连他援引入阁的张四维必定也会心怀芥蒂,因此他就暂时搁下了。横竖王崇古年事已高,未必干得了多久。
张居正心里对这所谓的叔侄反目没大在意。可就在这一日下午,他去乾清宫见万历皇帝和李太后,亲自讲学之后刚回到直房,就被吏部尚书张瀚给堵住了。张瀚自从当初廷推结果排名最末却得到了吏部尚书之职,凡事就都听张居正的,朝中上下暗地里甚至有一种说法,称他为首辅应声虫。可今天他来,却是直截了当地抛出了一句话。
“元辅。我以为汪孚林不宜留在都察院。”
堂堂吏部尚书竟然特意跑过来谈汪孚林一个正七品监察御史的问题,张居正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他眉头一挑正要说话,却不防张瀚郑重其事地说道:“元辅,万历二年不曾馆选庶吉士,如果选了,眼下这时候,正是庶吉士散馆授官的时候,留在翰林院的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而不留的,则放为科道。足可见科道之清贵。”
“而如今,万历二年的进士当中,除却汪孚林。其他人不是在任州县主司,就是府推官,府学教授,京官之中,任行人司行人、大理评事、国子博士、中书舍人的,因为还没到三年考选,更还没有人擢升为科道,而那些侥幸试职御史和观政主事的,也都因为是在去年方才得授。尚未转正。也就是说,身为当年三甲传胪的他。如今这官职却是除却那一届状元之外,最高的一个。”
张居正顿时脸色一黑。这固然是事实。可张瀚这指代实在是太明确了。毕竟,之前如果不是他的授意,打算以此酬汪孚林在辽东,以及送刀子给自己清理科道的功劳,汪孚林当得了广东巡按御史?
要是在平时,张瀚早就立刻知情识趣地退缩又或者岔开话题了,但这一次,这位一贯在人眼里很没原则,完全仰张居正鼻息的吏部尚书,却是不闪不避地继续说道:“而且,汪孚林之前在选官时就曾经有过各式各样的流言,他曾经在风口浪尖上承诺过不进都察院。如今他一任广东巡按,还能说是因为岭西战事需要,可回来之后还在都察院,那就很不妥了。这两日来,外间多有如此传言和质疑。毕竟,人无信不立,陈总宪想必也有这个意思。”
他就不信,张居正会去找绝私交的陈瓒对质!
听到张瀚竟然提到陈瓒,张居正面色不变,心中却是陡然一凛。陈瓒虽说是他的同年,但那位老爷子的绝私交绝不是说说而已,是来真的,但陈瓒也并非一味铁面,做事对人却还有相当通融,所以他才在廷推左都御史的结果上尊重了众意。据他所知,在对汪孚林的态度上,陈瓒的态度就是批驳其错处,嘉赏其功劳,这让他很满意。
难道自己听到的只是陈瓒放出来的烟雾?
“那你以为汪孚林应该如何安置?”
尽管不能确定张居正是究竟听进去了自己的劝谏,还是心怀芥蒂由此反问,但张瀚还是决定赌一赌。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他游历过辽东,还曾经从女真夺回了数百汉奴,又在广东平盗,分明是在用兵上颇有见解,我以为可外放兵备道。”
要知道,哪怕是品级最低的兵备道,也就是按察佥事,那也是正五品官!
张居正身为首辅日理万机,别说汪孚林一个小小上科进士的安置问题,就连一个兵部尚书的员阙,原本在他的日程中也并不占据最靠前的序列。但是,这五年说一不二的首辅生涯,让他养成了刚愎不容人置疑的性格,哪怕他并不是真正十分在意汪孚林的官职问题,可也不容外人对自己的决定说三道四。如果张瀚提出的只是把汪孚林降格到万历二年那批进士同等官职的建议,他当然会立时痛批一顿,可张瀚的提议简直比汪孚林眼下任监察御史还要离谱!
“你这是认真的?”
“自然。”张瀚看出了张居正的迷惑,心头不禁暗自冷笑了一声。
王崇古和张四维,想要我为了立威立信,就一封信把我拖下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兵备道理论上是属于按察司统辖,但素来日后都是协理军务又或者提督军务的巡抚备选。也就是说,和兵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这样安置,看似是为了弥补。卖了身为兵部侍郎的汪道昆一个面子,可万一张居正起疑。你们也跑不了!
见张居正眉头微蹙,显然也正在往自己刻意引导的某个方向思量,张瀚便轻轻咳嗽了一声,随即说道:“如若不能放兵备道,至少也可以外放一直隶州知州。”
知州从五品,有属州,有直隶州。属州也就是比县大一点儿,而直隶州却是视同为府。两者品级相同。但分量却绝不相同。前者可以作为候选已久的二甲进士初任官,而后者却至少要是二三甲进士的第二甚至第三任官了。但相较于巡按御史,反而没有那么离谱。但于张瀚来说,抛出前一个提议的意义,却远大于这个中规中矩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