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女天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魏和南梁的交界处,大江东去,浪涛遮天。
这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河段,不过百丈距离,从大江以北可以看到大江以南的郁郁葱葱,从大江以南可以看到大江以北的沃野千里,这里也是北魏南梁屯兵最多的河段,北面坐落着镇南军中军大帐,南面的南梁军队结阵而列。
此时正值大江汛期,江水滔滔,入海口处有大潮,偶尔还会有海水漫灌倒流的情况。
汪嗣英在镇南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能经受主中原的干寒,却承受不住大江边上的湿寒,棉衣棉裤裹在身上也抵挡不出风中的水汽穿过衣衫直达心肺。镇南军的老兵告诉他,实在冷得受不了,就向裤裆里塞些干草,一开始还放不下书生身份的他终于在一个深夜熬不住,去了马棚找些干草塞进去。
日子一久,他就越发放下身份,塞得干草越来越多,书生儒雅早也被丢到爪哇国,走出姿势和多年老兵无疑,双腿松垮,左右开弓,双手拢在袖子里,弯腰缩头,将脑袋尽量藏进厚笨的棉衣内。
澹台大将军和韩副将入京之后,汪嗣英冥冥之中感受到镇南军氛围开始有些不对,没了定海神针一般的大将军,一丝躁动不安开始蔓延,军营里少了以往井然有序的热闹喧嚣,变得越发混乱,也越发的诡异安静。
肯定有事情要发生,汪嗣英如是认为,虽然比不上太安城内罢黜天子那般的风雨惊雷,但是对于镇南军而言无异于翻天覆地的大事,会发生什么呢?一介书生汪嗣英哪里知道。
他依稀记得离开京城的时候,曾经入宫一次,平日里能够隐藏心思的他毫不掩饰的贪婪留恋皇宫里的金碧辉煌,看到身前弓背却气焰彪悍的赵督领,心里羡慕,没由来在脑海中冒出一句“此生当如赵御猫”的感慨。
带着太后的一封书信入镇南军大营,他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真实含义,大将军澹台国藩风姿卓绝、恍若天人,他本想取巧在大将军面前展露一二,但是只看了一眼,肚腹之中的舌吐莲花便被硬生生憋了回去。
今日,从九品额外外委汪嗣英提着水桶来到江边打水,旱鸭子的他为了防止滑落江水,将一根绳子捆绑在岸边的石头上,顶着呼啸北风慢慢移向水边,水桶不大,提上来的水不多,但是对于汪嗣英而言,却格外吃力。
江波汹涌,雾气弥漫,汪嗣英皱了皱眉头,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撕裂,抬头远望,他手里的水桶咣当掉在地上落入江水中。
雾气深处,裹着油布、熊熊燃烧的弩箭铺天盖地而来,破空风声比之大浪淘沙还要震慑人心。
汪嗣英连滚带爬躲在石头后面,双手抱住头颅,不敢动弹。嗖嗖嗖,不断有弓弩落在他的身旁,一株弓弩插入他的衣摆,燃烧衣衫,他猛地脱下,裤裆里的干草散落一地,光着屁股趴在地上。
一波箭雨过后,镇南军内哭喊声不断,混乱不堪,突然之间,汪嗣英猛然回头,镇南军战鼓雷鸣,中军大营内一阵骚动,他眯起眼睛伸长脖子望去,镇南军右将军张牧之手提左将军童关的头颅走了出来。
张牧之和童关是镇南军仅次于澹台国藩和韩先霸的第三、第四号人物,南梁水军来袭似乎是一个信号,中军大帐中前一刻还把酒言欢、兄弟相称的两人微微一愣,张牧之眼神之中一丝阴狠,下一刻童关的头颅就在他的手中。
“童关临阵投敌,已经被本将军就地正法。如今镇南军由我右将军张牧之全权指挥。”张牧之站在点将台上,无视再一次而来的泼墨箭雨:“镇南军敢死队,出发!”
本来混乱不堪的镇南军有了主心骨,一队二百人的队伍井然有序进了兵器库,不消一刻每八人抬着一艘小型船只出现,然后如同蝗虫一般在铁衣铁甲的步兵掩护下向着大江冲来。
从浓雾中飞驰而来的弩箭数不胜数,某些步兵来不及提盾保护敢死队,只能用身子硬挡箭弩,被贯穿身子后斜插在地上,肠子流了一地,样子极为凄惨。
不远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汪嗣英感到裆下一热,不敢去看,再扭头望向大江之上,一座高达百丈的巨大船舰显露身影。
大魏曾经提出一种船城的战略构思,只是耗资巨大,难道国富民强的南梁已经造出如此大的船只?汪嗣英不敢深思,只感觉到迎面而来的大船如同卧在天地之间的一头猛兽。
镇南军敢死队一共二十五队,已经开始渡江,每队中有六人划船,两人铺设干草,倒上焦油,而在干草下面,藏着厚厚的一层炸药。
敢死队,以死作则!
百丈大船上,无数箭弩飞射而下,有些小船还没来及点燃焦油,船上的北魏士兵已经死绝,被怒吼的江涛连船带人拍碎在江边之上,然后卷入江底,尸骨无存。
突然,一道灰色身影凌空飞来,轻身落在一艘火光冲天、士兵尽死的小船上,来人一手抓起一支桅杆,轻轻踮脚,平静如同镜面的江面上突然升起无数惊涛骇浪,隐天蔽日,手持桅杆的灰影站在浪头最高处,凌空而行,如同天上神仙下凡间。
而他脚下的小船轰然一声巨响,炸起一道百丈浪涛,浪涛扑打在大船之上,大船左右一颤。
灰色身影乘风破浪来到大船之前,早有一波箭雨等候多时,万箭齐发,灰色身影飘摇,手中桅杆自天地之间轻轻一划,已经抹去那看似无坚不摧的箭雨,来到船头之上,一脚踏下,大船轰然一声巨响,船头下陷,船身呈现一个下沉的弧度,船上无数南梁士兵纷纷落水。
灰色身影立在船头,挥舞手中桅杆,力拔山兮,带着无可匹敌的呼呼风声,冲着大船之上最高处砸去。
轰隆一声,大船最高处的阁楼内冲出四人,四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气概,手中持剑,但皆是木剑,一支桅杆掀起无数浪涛,四把木剑搅动天上云霞。
五人的身影在漫天风浪中若隐若现,从天空打到大船之上,然后从大船之上打到江面。
浪涛拍击,江水漫飞,卷起千堆雪。
与此同时,镇南军较大的战舰整顿妥当,张牧之一马当先,带领军队冲向百丈大船,韩副将临走前曾经有密信留给他,一切取舍,让他好自掂量。
趴在地上的汪嗣英见识到了沙场征战,也目睹了江湖厮杀,那一袭灰色身影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他的脑海中,直到多年之后,他方才恍然大悟,了解到其中的恐怖和无私——原来有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好,真的可以不计生死和后果。
…………………………………………………………………………………………………………………………………
太行山,北魏和西楚的交界处。
洪龙甲带着洪熙官进京之时,已命令镇西军四大将军,各自带领两万人马,用最传统的蜡烛阵组成了前后两道防御战线。
第一道战线在山丹到渡河,由镇西军右先锋将军熊途渭和智囊军师杨开凤坐镇。
第二道战线在第一道战线以东八十里,从武安到武都,由镇西军左先锋陈代坤和车骑将军曾祥才率领。
洪龙甲将虎符交付杨开凤,下达军令,镇西军按兵不动,若西楚动兵,缓慢拖之,不可给对方速战速决的机会,若来势凶猛,不可争锋芒,两道战线合兵一处,退居光武和渭州一代。
这是一套保守的双线战略部署,能够保证万无一失,不会出现西楚军队沿黄河一线突袭中原的情况,但也稍显消极。
杨开凤能够坦然受之,并执行到底,素有“火爆将军”称呼的熊途渭可就老大不情愿了,说比裤裆里的鸟都憋屈。
和西楚对峙多年,不信苍天鬼神的洪龙甲总觉得在西楚内部有着一位可以推测未来的神仙人物,比之兵马大元帅赵玄极还要危险棘手三分,他便是一直隐藏在暗处的西楚国师诸葛唯我,此人神秘莫测,没有一丝可以查询的踪迹,仿若不在世间,但是每一次改变格局的战事儿都能看到他在西楚阿房宫运筹帷幄的身影,粘杆处用于渗入西楚的眼线和资源不计其数,至今只知道诸葛唯我的几个身份,西楚的国师,皇帝刘铸的亚父,西楚剑阁的阁主,小圣贤庄的庄主,其余信息,一概不知。
在镇西军间隔八十里的两条战线中间处,一座不知名的山谷内。
一队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军队隐藏在焦黄的山岩后,如同蜿蜒匍匐在暗处的蟒蛇,静谧不动,一动便是雷霆一击,生吞活剥下看好的猎物。
这是一队骑兵,每人一匹高头大马,马匹是西域而来的良驹,口衔枚,蹄裹布,士兵遮面束身,一副偷袭的轻便装扮。
在队伍中间处,有两个年轻人,一人面容严肃,闭目养神,一人眼睛乱转,打量着周围风景。
“风儿,... -->>
北魏和南梁的交界处,大江东去,浪涛遮天。
这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河段,不过百丈距离,从大江以北可以看到大江以南的郁郁葱葱,从大江以南可以看到大江以北的沃野千里,这里也是北魏南梁屯兵最多的河段,北面坐落着镇南军中军大帐,南面的南梁军队结阵而列。
此时正值大江汛期,江水滔滔,入海口处有大潮,偶尔还会有海水漫灌倒流的情况。
汪嗣英在镇南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能经受主中原的干寒,却承受不住大江边上的湿寒,棉衣棉裤裹在身上也抵挡不出风中的水汽穿过衣衫直达心肺。镇南军的老兵告诉他,实在冷得受不了,就向裤裆里塞些干草,一开始还放不下书生身份的他终于在一个深夜熬不住,去了马棚找些干草塞进去。
日子一久,他就越发放下身份,塞得干草越来越多,书生儒雅早也被丢到爪哇国,走出姿势和多年老兵无疑,双腿松垮,左右开弓,双手拢在袖子里,弯腰缩头,将脑袋尽量藏进厚笨的棉衣内。
澹台大将军和韩副将入京之后,汪嗣英冥冥之中感受到镇南军氛围开始有些不对,没了定海神针一般的大将军,一丝躁动不安开始蔓延,军营里少了以往井然有序的热闹喧嚣,变得越发混乱,也越发的诡异安静。
肯定有事情要发生,汪嗣英如是认为,虽然比不上太安城内罢黜天子那般的风雨惊雷,但是对于镇南军而言无异于翻天覆地的大事,会发生什么呢?一介书生汪嗣英哪里知道。
他依稀记得离开京城的时候,曾经入宫一次,平日里能够隐藏心思的他毫不掩饰的贪婪留恋皇宫里的金碧辉煌,看到身前弓背却气焰彪悍的赵督领,心里羡慕,没由来在脑海中冒出一句“此生当如赵御猫”的感慨。
带着太后的一封书信入镇南军大营,他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真实含义,大将军澹台国藩风姿卓绝、恍若天人,他本想取巧在大将军面前展露一二,但是只看了一眼,肚腹之中的舌吐莲花便被硬生生憋了回去。
今日,从九品额外外委汪嗣英提着水桶来到江边打水,旱鸭子的他为了防止滑落江水,将一根绳子捆绑在岸边的石头上,顶着呼啸北风慢慢移向水边,水桶不大,提上来的水不多,但是对于汪嗣英而言,却格外吃力。
江波汹涌,雾气弥漫,汪嗣英皱了皱眉头,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撕裂,抬头远望,他手里的水桶咣当掉在地上落入江水中。
雾气深处,裹着油布、熊熊燃烧的弩箭铺天盖地而来,破空风声比之大浪淘沙还要震慑人心。
汪嗣英连滚带爬躲在石头后面,双手抱住头颅,不敢动弹。嗖嗖嗖,不断有弓弩落在他的身旁,一株弓弩插入他的衣摆,燃烧衣衫,他猛地脱下,裤裆里的干草散落一地,光着屁股趴在地上。
一波箭雨过后,镇南军内哭喊声不断,混乱不堪,突然之间,汪嗣英猛然回头,镇南军战鼓雷鸣,中军大营内一阵骚动,他眯起眼睛伸长脖子望去,镇南军右将军张牧之手提左将军童关的头颅走了出来。
张牧之和童关是镇南军仅次于澹台国藩和韩先霸的第三、第四号人物,南梁水军来袭似乎是一个信号,中军大帐中前一刻还把酒言欢、兄弟相称的两人微微一愣,张牧之眼神之中一丝阴狠,下一刻童关的头颅就在他的手中。
“童关临阵投敌,已经被本将军就地正法。如今镇南军由我右将军张牧之全权指挥。”张牧之站在点将台上,无视再一次而来的泼墨箭雨:“镇南军敢死队,出发!”
本来混乱不堪的镇南军有了主心骨,一队二百人的队伍井然有序进了兵器库,不消一刻每八人抬着一艘小型船只出现,然后如同蝗虫一般在铁衣铁甲的步兵掩护下向着大江冲来。
从浓雾中飞驰而来的弩箭数不胜数,某些步兵来不及提盾保护敢死队,只能用身子硬挡箭弩,被贯穿身子后斜插在地上,肠子流了一地,样子极为凄惨。
不远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汪嗣英感到裆下一热,不敢去看,再扭头望向大江之上,一座高达百丈的巨大船舰显露身影。
大魏曾经提出一种船城的战略构思,只是耗资巨大,难道国富民强的南梁已经造出如此大的船只?汪嗣英不敢深思,只感觉到迎面而来的大船如同卧在天地之间的一头猛兽。
镇南军敢死队一共二十五队,已经开始渡江,每队中有六人划船,两人铺设干草,倒上焦油,而在干草下面,藏着厚厚的一层炸药。
敢死队,以死作则!
百丈大船上,无数箭弩飞射而下,有些小船还没来及点燃焦油,船上的北魏士兵已经死绝,被怒吼的江涛连船带人拍碎在江边之上,然后卷入江底,尸骨无存。
突然,一道灰色身影凌空飞来,轻身落在一艘火光冲天、士兵尽死的小船上,来人一手抓起一支桅杆,轻轻踮脚,平静如同镜面的江面上突然升起无数惊涛骇浪,隐天蔽日,手持桅杆的灰影站在浪头最高处,凌空而行,如同天上神仙下凡间。
而他脚下的小船轰然一声巨响,炸起一道百丈浪涛,浪涛扑打在大船之上,大船左右一颤。
灰色身影乘风破浪来到大船之前,早有一波箭雨等候多时,万箭齐发,灰色身影飘摇,手中桅杆自天地之间轻轻一划,已经抹去那看似无坚不摧的箭雨,来到船头之上,一脚踏下,大船轰然一声巨响,船头下陷,船身呈现一个下沉的弧度,船上无数南梁士兵纷纷落水。
灰色身影立在船头,挥舞手中桅杆,力拔山兮,带着无可匹敌的呼呼风声,冲着大船之上最高处砸去。
轰隆一声,大船最高处的阁楼内冲出四人,四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气概,手中持剑,但皆是木剑,一支桅杆掀起无数浪涛,四把木剑搅动天上云霞。
五人的身影在漫天风浪中若隐若现,从天空打到大船之上,然后从大船之上打到江面。
浪涛拍击,江水漫飞,卷起千堆雪。
与此同时,镇南军较大的战舰整顿妥当,张牧之一马当先,带领军队冲向百丈大船,韩副将临走前曾经有密信留给他,一切取舍,让他好自掂量。
趴在地上的汪嗣英见识到了沙场征战,也目睹了江湖厮杀,那一袭灰色身影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他的脑海中,直到多年之后,他方才恍然大悟,了解到其中的恐怖和无私——原来有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好,真的可以不计生死和后果。
…………………………………………………………………………………………………………………………………
太行山,北魏和西楚的交界处。
洪龙甲带着洪熙官进京之时,已命令镇西军四大将军,各自带领两万人马,用最传统的蜡烛阵组成了前后两道防御战线。
第一道战线在山丹到渡河,由镇西军右先锋将军熊途渭和智囊军师杨开凤坐镇。
第二道战线在第一道战线以东八十里,从武安到武都,由镇西军左先锋陈代坤和车骑将军曾祥才率领。
洪龙甲将虎符交付杨开凤,下达军令,镇西军按兵不动,若西楚动兵,缓慢拖之,不可给对方速战速决的机会,若来势凶猛,不可争锋芒,两道战线合兵一处,退居光武和渭州一代。
这是一套保守的双线战略部署,能够保证万无一失,不会出现西楚军队沿黄河一线突袭中原的情况,但也稍显消极。
杨开凤能够坦然受之,并执行到底,素有“火爆将军”称呼的熊途渭可就老大不情愿了,说比裤裆里的鸟都憋屈。
和西楚对峙多年,不信苍天鬼神的洪龙甲总觉得在西楚内部有着一位可以推测未来的神仙人物,比之兵马大元帅赵玄极还要危险棘手三分,他便是一直隐藏在暗处的西楚国师诸葛唯我,此人神秘莫测,没有一丝可以查询的踪迹,仿若不在世间,但是每一次改变格局的战事儿都能看到他在西楚阿房宫运筹帷幄的身影,粘杆处用于渗入西楚的眼线和资源不计其数,至今只知道诸葛唯我的几个身份,西楚的国师,皇帝刘铸的亚父,西楚剑阁的阁主,小圣贤庄的庄主,其余信息,一概不知。
在镇西军间隔八十里的两条战线中间处,一座不知名的山谷内。
一队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军队隐藏在焦黄的山岩后,如同蜿蜒匍匐在暗处的蟒蛇,静谧不动,一动便是雷霆一击,生吞活剥下看好的猎物。
这是一队骑兵,每人一匹高头大马,马匹是西域而来的良驹,口衔枚,蹄裹布,士兵遮面束身,一副偷袭的轻便装扮。
在队伍中间处,有两个年轻人,一人面容严肃,闭目养神,一人眼睛乱转,打量着周围风景。
“风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