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抗战张学良的损失(二) (2/2)
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1926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德的震惊太大,他可不愿贾景德因为过于激动,再闹出个心脑血管疾病来,于是故意转换话题。
“煜如,叶常贵说‘在张学良帅府,获得金条80000根,每根重两斤重。’那应该是160万两啊?怎么会是256万两?是不是电文写错了?”
民国时期的度量衡,基本还是使用实行了两千多年的秦制,不过各地还有些差异。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进行了度量衡改革。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厘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斤。“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不过,在重量单位上,十六两一斤的换算仍然还在并行。贾景德并不相信宋哲武这个精明富家公子会不清楚这些,也更不相信宋哲武会没见过三十二两的“大黄鱼”。
不过,兴奋的贾景德还是耐心地向宋哲武稍微解释了一番。
在给宋哲武简单普及了一下度量衡知识后,贾景德激动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贾景德又看了一遍电报上的数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文戈,仅仅金银现款,就有7亿多,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我们北方发展建设委员会的财税收入,虽说现在增长很快,可是建设发展需要的资金也很大,现在又在打仗,军费支出又是一大笔。而花钱最多的,则还是灾民的安置费用。”
贾景德掰着手指给宋哲武算着帐。
“……现在在太原行署、绥远、南北蒙的灾民已经超过3000万,安置到北蒙的路费不算,仅这每人一个月的口粮最少也要两块大洋。这还是我们太原行署今年粮食大丰收,我们准备的也早,从国外进口了许多粮食,才没有造成粮食涨价过多。”
“可是马上就要进入冬季,灾民们的冬衣、住处、取暖的费用开支会更大,平均起来每人每月又要两块大洋。这样算来,每月仅灾民的费用就得一亿二。从现在到明年6月,灾民的口粮全得我们北方发展建设委员会支付,即便再节省些,每人每月平均也得三元,九个月就得九个亿以上。如果再加上安置这些灾民的建设费用,以及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购置农具的费用,大概就得十一个亿,如果没有这笔钱,我都愁得要跳黄河了。”
贾景德叹了口气说:“我不是个迂腐的人,这些钱里,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东北的官产,而是东北民众的私人钱款,我们拿来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可是我们不拿也会被日本人拿走,我们拿来,就当是东北的这些富人在做善事了。”
对于把东北人,主要是辽宁人的私人财产也一同拿来,宋哲武这个穿越人士心里也总觉得别扭,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宋哲武不愿再提及这个问题。
“煜如,按你的说法,现在这些钱还不够,还有四个亿左右的缺口。这样,回到太原后,这些钱款为了保密,还是要放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但是要单独开列账户,对外只能说这是我的私人财产。当然,这笔钱以后是不需要还给我的。”
宋哲武思索着说:“那些珠宝首饰都要秘密送到天津、上海、广州变卖,那些古籍、字画、古董、瓷器、玉器,你和俊臣悄悄找人鉴定一下,有历史意义的、是珍品孤本的,都要保留,那是我们祖宗留下的宝贝,那是不能变卖的,其它的都拿到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去卖了吧。记住,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在我们控制的地区卖出一件。”
贾景德很赞同宋哲武处理古籍、古董、字画的原则,对宋哲武的安排他是完全赞同的。
贾景德想了想说道:“我没有见过存到银行里的这些珠宝首饰,不过价值一定不菲,否则也不会放到银行的保险箱里。我估计不会低于5000万。”
“那些古籍、古董、字画、瓷器、玉器,就按文戈说的办,有些东西就是饿死也是不能卖的。东北的私人藏品估计价值不会太大,能再有一两千万顶天了。不过,从帅府中得到的张学良的私人收藏,价值绝不会小,如果卖得好,筹集一两个亿不成问题,剩下的不足还是由北方发展建设委员会来想办法解决。”
“张学良的藏品能值一两个亿?”对此宋哲武感到很有些吃惊。
贾景德感慨地说:“文戈,你还别不信,世人把张学良和张伯驹、袁克文、溥侗并称为民国收藏界四公子。他们四人堪称民国最有成就收藏家。”
“当年我在沈阳替百公游说张学良时,曾有幸见过张学良的收藏。张学良的藏室名为定远斋,那是一溜十二间宽阔的房间,里面藏品之丰,堪称民国之最……”
介绍起张学良的收藏,贾景德不仅唏嘘赞叹不已。
民国收藏四公子中的另三人,收藏都各有偏好。
张伯驹主要收藏历代书画珍品。
袁世凯次子袁克文侧重收藏宋元刻本和古钱,藏书多为清廷内府藏本。其收藏珍品有宋刻巾箱本《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8种孤本。
身为贵胄皇孙的溥侗,则侧重收藏金石、碑帖。北魏《马鸣寺碑》、《龙门二十品》、《孔子庙堂碑》、《西安本庙堂碑》、《成武本庙堂碑》等名帖,均为溥侗的藏品。
同他们相比,张学良的藏品则显得范围更广,几乎无所不包,涉及古籍、古董、古玩、书画、瓷器、玉器等各领域,绝对是民国收藏最丰富的收藏家。
张学良喜爱明史,他的收藏也因此以以明清书画和明清名人墨迹的收藏为主。虽是如此,可张学良看到其它朝代珍品也会毫不犹豫地收藏,而且还从不还价,当真是一掷千金。
张学良定远斋中的藏品,最著名的书画藏品有堪称国宝级的王献之《舍内帖》、李昭道《海市图》、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图》、宋徽宗《敕书》、米元晖《云山图卷》、当世独一无二的北宋宫廷御用画家谢元所绘的绢本长卷《桃花》、南宋名画家李唐的真迹《松石图》,以及一整套珍本《明史》;还有明代楷书名家王宠的《昨辱帖》;文征明的画作《潇湘八景册》、《江山揽胜图》、《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滕王阁序》等书法作品;有陈洪绶的《博古叶子》;徐渭的《菊花图》;清代郑板桥的《梅竹图》;石涛的《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任伯年的传神之作《沙馥小像》等一大批名家书画珍品绝品。
另外还有赵孟頫、吴镇、王蒙、沈周、唐寅、仇英、“四王吴恽”、八大山人、清代名画家华嵒等人的书画真迹。张学良的藏品中甚至还有慈禧、光绪的书画。
张学良对于清初四僧之一、号苦瓜和尚的石涛的画尤其喜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又一次买到了八副石涛的作品,张学良爱不释手,逢人就拿出来于人共赏。后经名家鉴别,方知是名声鹊起的青年画家张大千临慕之作。张学良不但没有找张大千的麻烦,还因为对张大千画技的推崇,和张大千结为好友。张学良的藏品中,也因此增添了许多张大千的画作,比如《湖山轻舟》、《秋声图》和《水竹幽居》等。
随着张学良收藏的增加,他的鉴赏水平也大为提高。又一次,张学良微服在天津的一个古玩店里看到了一副古画,便想买下来。可是店主告诉张学良,这幅画已经被人定下,那人回去筹钱去了。张学良认为那人既然没交定金,就不算成交,当即以比那人定下的价格高出三成的价钱和店主成交。后来才知道,定下那副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代大师张大千。
至于张学良收藏的玉器、瓷器价值更是惊人,张学良竟然有一套清代御用青花瓷器和很多钧窑瓷器。
对于贾景德所说的张学良的藏品之丰,让宋哲武不由大为惊讶,他记得,在张学良去世前,除了捐赠了几万册的古籍给台北大学,其余的,还剩有不少藏品在九十年代拍卖了,售价仅一亿多,并没有贾景德所说的这么多。
不过,宋哲武想想也就明白了,张学良的这些藏品,在真实的历史上,在九一八事变时都已落入日本人手里,比如那副王献之的《舍内帖》,在他前世就被收藏在日本的《横滨博物馆》。想来,张学良后来拍卖、捐赠的书画古籍,应该都是他现在带在身边的。
不过,这些藏品里面有许多藏品历史文化价值非常高,那是绝对不能出售的。宋哲武叮嘱贾景德,在书画古籍上,一定要慎重,挑选要仔细,即使再缺钱,国宝级的珍品也不能卖出一件。
对于那些玉器、瓷器除非有特别意义的,否则全都可以换钱,包括那套御用青花瓷和那些钧窑瓷器。不要说现在,就是在前世,他对于一块破瓷片子也能卖上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天价青花瓷和钧窑瓷器也并不感冒。
极富盛名的青花瓷就不说了,就说钧瓷。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自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珍品,每年只准生产三十六件,诰封为“神钧宝瓷”、“奇珍异宝”、“精妙绝品”、直到清朝才传入民间。钧瓷乃皇室的传世宝,唐玄宗立令“钧不随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甚为稀少。世界著名的各大博物馆虽有收藏,可为数亦寥寥无几。故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不可夸富”之说。
宋哲武还记得,那时有一件高仅40厘米的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就价值三亿人民币。一个钧瓷碗就值数百万美元。张学良的这些瓷器珍品如果留下,再过七八十年,那可真会卖出惊人的天价。只不过,他是没有办法,谁让他现在需要钱呢。可惜的是,即使是御用的一大套青花,现在也卖不上那个价,估计几十万大洋也就顶天了。
宋哲武想了想,又觉得现在就把那套御用青花瓷和许多钧瓷瓷器卖了有些可惜,总觉得这会便宜了别人。宋哲武考虑了一会,脸上有些发烧地对贾景德说:“这样吧,那套青花瓷还有那些钧瓷就不要卖了,你和俊臣核定个价,由我出钱收购,我就留着收藏吧,我夫人很喜欢这些……”
贾景德没有注意到宋哲武表情的变化,反正有人出钱,卖给谁他倒不在乎。何况,这还是宋哲武出钱,几乎可以说是在买他自己的东西呢。甚至,贾景德还因此更加对宋哲武敬重了几分。
贾景德看了看手中的电报,感叹地说:“从帅府中得到的80000根金条就价值两亿五以上,加上现金和珠宝,总价值足有三个亿,如果算上张学良的收藏,仅张学良各人这次就损失了差不多五个亿,加上沈阳这些银行的公私财产,足有十几个亿,这东北可是真的富得流油啊如果我们不动手,这日本人可就发大幅了。”
宋哲武冷笑一声说:“煜如,你说的这些还不是全部,张作霖这些年收刮积攒起来的财富远不止这些,我再告诉你,据我得到的情报,张学良从他老子那里继承来的财产还有:沈阳、北平、天津、上海的房产几十处、土地20万垧(东北地区一垧合15亩,关内大概是合3到五亩)、大小商号数十家、煤矿九座、印刷公司一个、永兴铁工厂一个、镁矿、玉石矿各一个、锰矿五个、金矿两座。另外,还有入股或合资的纱厂、矿山、铁厂、轮胎厂、船务公司等十几家。”
贾景德被惊得合不拢嘴:“这还得值几个亿啊”
“几个亿?”
宋哲武在心里说,“这要是在后世,上千亿也不止呢。两座金矿就不说了,在张学良名下黑龙江的鸡西煤田煤炭储量就有170亿吨,鹤岗煤田也有20多亿吨,阜新煤田也是大煤田。再说在海城的镁矿,其菱镁矿储量占全球储量的三分之一。张学良在岫岩的玉矿储量有300万吨。这些矿藏虽然有的还没探明,有的还在一地有几家同时开采,并不能全算作是张学良的,可是即使把这些矿藏的千分之一算在张学良的名下,也是个天文数字,如果说值一千亿,那也得是欧元。”
“我说的这还是张家的私产,东北军政损失的公产数额还要大。东北兵工厂和迫击炮厂的投资就有三个多亿,东北境内的铁路虽然都不是东北当局独资修建,可也都是有官股的,这些没有五个亿是下不来的。仅中东路就值三个亿以上。至于各省官办的实业价值也不会少于两个亿。这还是现在出卖或者当初投资的价值,如果再经营几年,那价值会更高。”
“如果再算上各省的官产不动产,以及官员们的股份和不动产,那价值会更高。
贾景德点头同意宋哲武的说法,默默计算了一番后,心情沉重地说:“是啊,这些算在一起,没有三十亿都不一定下来,这样看,我们只是从虎口里抢回来一少部分……“
感谢“燕语呢喃”和“大汉国姓”的一再打赏
第五百五十一章抗战张学良的损失(二)
第五百五十一章抗战张学良的损失(二,到网址
德的震惊太大,他可不愿贾景德因为过于激动,再闹出个心脑血管疾病来,于是故意转换话题。
“煜如,叶常贵说‘在张学良帅府,获得金条80000根,每根重两斤重。’那应该是160万两啊?怎么会是256万两?是不是电文写错了?”
民国时期的度量衡,基本还是使用实行了两千多年的秦制,不过各地还有些差异。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进行了度量衡改革。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厘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斤。“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不过,在重量单位上,十六两一斤的换算仍然还在并行。贾景德并不相信宋哲武这个精明富家公子会不清楚这些,也更不相信宋哲武会没见过三十二两的“大黄鱼”。
不过,兴奋的贾景德还是耐心地向宋哲武稍微解释了一番。
在给宋哲武简单普及了一下度量衡知识后,贾景德激动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贾景德又看了一遍电报上的数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文戈,仅仅金银现款,就有7亿多,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我们北方发展建设委员会的财税收入,虽说现在增长很快,可是建设发展需要的资金也很大,现在又在打仗,军费支出又是一大笔。而花钱最多的,则还是灾民的安置费用。”
贾景德掰着手指给宋哲武算着帐。
“……现在在太原行署、绥远、南北蒙的灾民已经超过3000万,安置到北蒙的路费不算,仅这每人一个月的口粮最少也要两块大洋。这还是我们太原行署今年粮食大丰收,我们准备的也早,从国外进口了许多粮食,才没有造成粮食涨价过多。”
“可是马上就要进入冬季,灾民们的冬衣、住处、取暖的费用开支会更大,平均起来每人每月又要两块大洋。这样算来,每月仅灾民的费用就得一亿二。从现在到明年6月,灾民的口粮全得我们北方发展建设委员会支付,即便再节省些,每人每月平均也得三元,九个月就得九个亿以上。如果再加上安置这些灾民的建设费用,以及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购置农具的费用,大概就得十一个亿,如果没有这笔钱,我都愁得要跳黄河了。”
贾景德叹了口气说:“我不是个迂腐的人,这些钱里,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东北的官产,而是东北民众的私人钱款,我们拿来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可是我们不拿也会被日本人拿走,我们拿来,就当是东北的这些富人在做善事了。”
对于把东北人,主要是辽宁人的私人财产也一同拿来,宋哲武这个穿越人士心里也总觉得别扭,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宋哲武不愿再提及这个问题。
“煜如,按你的说法,现在这些钱还不够,还有四个亿左右的缺口。这样,回到太原后,这些钱款为了保密,还是要放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但是要单独开列账户,对外只能说这是我的私人财产。当然,这笔钱以后是不需要还给我的。”
宋哲武思索着说:“那些珠宝首饰都要秘密送到天津、上海、广州变卖,那些古籍、字画、古董、瓷器、玉器,你和俊臣悄悄找人鉴定一下,有历史意义的、是珍品孤本的,都要保留,那是我们祖宗留下的宝贝,那是不能变卖的,其它的都拿到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去卖了吧。记住,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在我们控制的地区卖出一件。”
贾景德很赞同宋哲武处理古籍、古董、字画的原则,对宋哲武的安排他是完全赞同的。
贾景德想了想说道:“我没有见过存到银行里的这些珠宝首饰,不过价值一定不菲,否则也不会放到银行的保险箱里。我估计不会低于5000万。”
“那些古籍、古董、字画、瓷器、玉器,就按文戈说的办,有些东西就是饿死也是不能卖的。东北的私人藏品估计价值不会太大,能再有一两千万顶天了。不过,从帅府中得到的张学良的私人收藏,价值绝不会小,如果卖得好,筹集一两个亿不成问题,剩下的不足还是由北方发展建设委员会来想办法解决。”
“张学良的藏品能值一两个亿?”对此宋哲武感到很有些吃惊。
贾景德感慨地说:“文戈,你还别不信,世人把张学良和张伯驹、袁克文、溥侗并称为民国收藏界四公子。他们四人堪称民国最有成就收藏家。”
“当年我在沈阳替百公游说张学良时,曾有幸见过张学良的收藏。张学良的藏室名为定远斋,那是一溜十二间宽阔的房间,里面藏品之丰,堪称民国之最……”
介绍起张学良的收藏,贾景德不仅唏嘘赞叹不已。
民国收藏四公子中的另三人,收藏都各有偏好。
张伯驹主要收藏历代书画珍品。
袁世凯次子袁克文侧重收藏宋元刻本和古钱,藏书多为清廷内府藏本。其收藏珍品有宋刻巾箱本《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8种孤本。
身为贵胄皇孙的溥侗,则侧重收藏金石、碑帖。北魏《马鸣寺碑》、《龙门二十品》、《孔子庙堂碑》、《西安本庙堂碑》、《成武本庙堂碑》等名帖,均为溥侗的藏品。
同他们相比,张学良的藏品则显得范围更广,几乎无所不包,涉及古籍、古董、古玩、书画、瓷器、玉器等各领域,绝对是民国收藏最丰富的收藏家。
张学良喜爱明史,他的收藏也因此以以明清书画和明清名人墨迹的收藏为主。虽是如此,可张学良看到其它朝代珍品也会毫不犹豫地收藏,而且还从不还价,当真是一掷千金。
张学良定远斋中的藏品,最著名的书画藏品有堪称国宝级的王献之《舍内帖》、李昭道《海市图》、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图》、宋徽宗《敕书》、米元晖《云山图卷》、当世独一无二的北宋宫廷御用画家谢元所绘的绢本长卷《桃花》、南宋名画家李唐的真迹《松石图》,以及一整套珍本《明史》;还有明代楷书名家王宠的《昨辱帖》;文征明的画作《潇湘八景册》、《江山揽胜图》、《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滕王阁序》等书法作品;有陈洪绶的《博古叶子》;徐渭的《菊花图》;清代郑板桥的《梅竹图》;石涛的《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任伯年的传神之作《沙馥小像》等一大批名家书画珍品绝品。
另外还有赵孟頫、吴镇、王蒙、沈周、唐寅、仇英、“四王吴恽”、八大山人、清代名画家华嵒等人的书画真迹。张学良的藏品中甚至还有慈禧、光绪的书画。
张学良对于清初四僧之一、号苦瓜和尚的石涛的画尤其喜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又一次买到了八副石涛的作品,张学良爱不释手,逢人就拿出来于人共赏。后经名家鉴别,方知是名声鹊起的青年画家张大千临慕之作。张学良不但没有找张大千的麻烦,还因为对张大千画技的推崇,和张大千结为好友。张学良的藏品中,也因此增添了许多张大千的画作,比如《湖山轻舟》、《秋声图》和《水竹幽居》等。
随着张学良收藏的增加,他的鉴赏水平也大为提高。又一次,张学良微服在天津的一个古玩店里看到了一副古画,便想买下来。可是店主告诉张学良,这幅画已经被人定下,那人回去筹钱去了。张学良认为那人既然没交定金,就不算成交,当即以比那人定下的价格高出三成的价钱和店主成交。后来才知道,定下那副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代大师张大千。
至于张学良收藏的玉器、瓷器价值更是惊人,张学良竟然有一套清代御用青花瓷器和很多钧窑瓷器。
对于贾景德所说的张学良的藏品之丰,让宋哲武不由大为惊讶,他记得,在张学良去世前,除了捐赠了几万册的古籍给台北大学,其余的,还剩有不少藏品在九十年代拍卖了,售价仅一亿多,并没有贾景德所说的这么多。
不过,宋哲武想想也就明白了,张学良的这些藏品,在真实的历史上,在九一八事变时都已落入日本人手里,比如那副王献之的《舍内帖》,在他前世就被收藏在日本的《横滨博物馆》。想来,张学良后来拍卖、捐赠的书画古籍,应该都是他现在带在身边的。
不过,这些藏品里面有许多藏品历史文化价值非常高,那是绝对不能出售的。宋哲武叮嘱贾景德,在书画古籍上,一定要慎重,挑选要仔细,即使再缺钱,国宝级的珍品也不能卖出一件。
对于那些玉器、瓷器除非有特别意义的,否则全都可以换钱,包括那套御用青花瓷和那些钧窑瓷器。不要说现在,就是在前世,他对于一块破瓷片子也能卖上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天价青花瓷和钧窑瓷器也并不感冒。
极富盛名的青花瓷就不说了,就说钧瓷。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自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珍品,每年只准生产三十六件,诰封为“神钧宝瓷”、“奇珍异宝”、“精妙绝品”、直到清朝才传入民间。钧瓷乃皇室的传世宝,唐玄宗立令“钧不随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甚为稀少。世界著名的各大博物馆虽有收藏,可为数亦寥寥无几。故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不可夸富”之说。
宋哲武还记得,那时有一件高仅40厘米的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就价值三亿人民币。一个钧瓷碗就值数百万美元。张学良的这些瓷器珍品如果留下,再过七八十年,那可真会卖出惊人的天价。只不过,他是没有办法,谁让他现在需要钱呢。可惜的是,即使是御用的一大套青花,现在也卖不上那个价,估计几十万大洋也就顶天了。
宋哲武想了想,又觉得现在就把那套御用青花瓷和许多钧瓷瓷器卖了有些可惜,总觉得这会便宜了别人。宋哲武考虑了一会,脸上有些发烧地对贾景德说:“这样吧,那套青花瓷还有那些钧瓷就不要卖了,你和俊臣核定个价,由我出钱收购,我就留着收藏吧,我夫人很喜欢这些……”
贾景德没有注意到宋哲武表情的变化,反正有人出钱,卖给谁他倒不在乎。何况,这还是宋哲武出钱,几乎可以说是在买他自己的东西呢。甚至,贾景德还因此更加对宋哲武敬重了几分。
贾景德看了看手中的电报,感叹地说:“从帅府中得到的80000根金条就价值两亿五以上,加上现金和珠宝,总价值足有三个亿,如果算上张学良的收藏,仅张学良各人这次就损失了差不多五个亿,加上沈阳这些银行的公私财产,足有十几个亿,这东北可是真的富得流油啊如果我们不动手,这日本人可就发大幅了。”
宋哲武冷笑一声说:“煜如,你说的这些还不是全部,张作霖这些年收刮积攒起来的财富远不止这些,我再告诉你,据我得到的情报,张学良从他老子那里继承来的财产还有:沈阳、北平、天津、上海的房产几十处、土地20万垧(东北地区一垧合15亩,关内大概是合3到五亩)、大小商号数十家、煤矿九座、印刷公司一个、永兴铁工厂一个、镁矿、玉石矿各一个、锰矿五个、金矿两座。另外,还有入股或合资的纱厂、矿山、铁厂、轮胎厂、船务公司等十几家。”
贾景德被惊得合不拢嘴:“这还得值几个亿啊”
“几个亿?”
宋哲武在心里说,“这要是在后世,上千亿也不止呢。两座金矿就不说了,在张学良名下黑龙江的鸡西煤田煤炭储量就有170亿吨,鹤岗煤田也有20多亿吨,阜新煤田也是大煤田。再说在海城的镁矿,其菱镁矿储量占全球储量的三分之一。张学良在岫岩的玉矿储量有300万吨。这些矿藏虽然有的还没探明,有的还在一地有几家同时开采,并不能全算作是张学良的,可是即使把这些矿藏的千分之一算在张学良的名下,也是个天文数字,如果说值一千亿,那也得是欧元。”
“我说的这还是张家的私产,东北军政损失的公产数额还要大。东北兵工厂和迫击炮厂的投资就有三个多亿,东北境内的铁路虽然都不是东北当局独资修建,可也都是有官股的,这些没有五个亿是下不来的。仅中东路就值三个亿以上。至于各省官办的实业价值也不会少于两个亿。这还是现在出卖或者当初投资的价值,如果再经营几年,那价值会更高。”
“如果再算上各省的官产不动产,以及官员们的股份和不动产,那价值会更高。
贾景德点头同意宋哲武的说法,默默计算了一番后,心情沉重地说:“是啊,这些算在一起,没有三十亿都不一定下来,这样看,我们只是从虎口里抢回来一少部分……“
感谢“燕语呢喃”和“大汉国姓”的一再打赏
第五百五十一章抗战张学良的损失(二)
第五百五十一章抗战张学良的损失(二,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