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因为迷茫,所以叫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去寻找你自己的个性吧。”
“要怎么寻找啊?”
我分明一条一条地做了清楚的解答,可是他们仍然用一副迷茫的表情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问题,好像之前我什么都没有讲过似的。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头痛吃止痛药,感冒吃消炎药,如此对症下药一般,他们是否也希望我能拿出一个个现成的“我”,给他们塞到各自的怀里去?可是那个“我”原本就已经在自己的身上了,为什么要到我这里来寻求呢?
有必要跟别人问自己的长相如何吗?没有必要。只要去瞧一瞧倒映在水坑里的自己就可以了。坑里的水越清净,映在上面的脸也会越清晰。同样,心境越安详孤寂,“我”也会更加凸显。所以,与其要发问“我”在哪里,倒不如静静地走进自己的心里,要知道,“我”已经在内心之中。
如果不认可“纯粹的我”、“原生态的我”,那么就无法找到自我。
整容后变美丽的“我”,其实是被欲望塑造出来的一副面具。我们应该抛开面具,接受纯粹的、原生态的我。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解自己,就是等于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讲到这里,大家就会说:“虽然找回了‘我’,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我回答说:“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他们思考片刻,又会问:“我不清楚自己想做些什么。”
对于那些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人来说,跟他们讲“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吧”这种话,就等于说“别光顾着玩儿,赶紧去学习”一样,只不过是一种唠叨。于是他们会陷入更深的迷宫里。我知道,一心想在我这里寻求答案的他们,该有多么绝望。看着他们失落的样子,我的心也会跟着往下沉。
问题不止这些。有些人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满怀激情地告诉别人:“我要做这件事情。我很想去做。”可是周围的人却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
“这么做,你怎么养活自己啊?不行,千万不要做。”
遗憾的是,很多正当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经常陷入到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中。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算有想做的事情,往往也会被生计捆住手脚。他们非常希望能过上令人羡慕的日子,可是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轻松。光阴荏苒,转眼间就碌碌无为地步入了中年。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选择一条比较安稳的活路,做一些一半想做另一半不想做的事情。毕竟有一半是想做的,所以,他们安慰自己:起码能够拥有一半的幸福、一半的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踌躇的时候,幸福已经远离。
过着不尽如人意的生活却要装出十分满意的样子,这种日子既难过又乏味。他们会时不时地环顾一下周围的人,并在心里想:那个人幸福吗?那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满足吗?可是每个人都冠冕堂皇地戴着成功的面具,所以再怎么看,也看不到其真实的一面。不管怎样,除了我之外,其他人看起来都很幸福。大家好像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过着有意义的生活,所以我更加感到孤独和不安。觉得别人都过得蛮好,只有自己一塌糊涂,过着乱七八糟的生活,因此弄得自己心烦意乱。
请不要担心,事实并不尽然。就像舞台上的喜剧演员,虽然看起来风头十足,可是一旦脱去那双增高鞋,一米六的矮个儿立马让他显露其本色。这就是人生。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只有自己是孤独和不安的。
一九八六年,我为求学去了美国。在入住寝室的第二天早上,我开始为早饭应该吃点什么而苦恼。听说在美国香蕉很便宜,连猴子都能吃得起。于是我打算出门买一点香蕉。
在街边我发现了一个叫“star24”的小便利店。一进屋,店员就直直地盯着我看。见到客人来了,盯着也不打招呼,这简直太无礼了。我心想,等买完东西后一定要说他几句。我边想边拿起了香蕉。这时,我突然停住了手,因为我发现了监控器。店员直视的目光,再加上头上转动的监控器,我感觉到一阵不舒服,一下子兴味索然,于是就空手走出了便利店。若是在韩国,店员肯定会主动过来帮我拿香蕉的。这让我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差异感来。
无奈之下,我进了一家咖啡店。我走到长长的队伍后面开始排队,过了好一阵子才轮到了我。我非常有礼貌地点了餐。
“请给我拿一些火腿和奶酪三明治好吗?”
店员好像没有听懂我的英语,耸了耸肩。
我再一次郑重地重复了一遍。可是不知为什么,店员一直在重复着“Excuse me”。难道美国人听不懂英语吗?我非常恼火,但强忍下来,一字一顿硬邦邦地吐出几个字:“火腿!奶酪三明治!”这下店员才点了点头,问我想要什么样的面包。还用问什么样的面包?到饭馆吃饭的时候,还要问“吃什么样的饭”吗?我竭力掩饰着惊慌,问他都有什么样的面包。看着后面排着那么多人,要一再重复着相同的话,我开始冒出了冷汗。
这时我正好看见橱窗里摆着各种面包。呃,这不是“牛角面包”吗?当时韩国刚开业的一家面包店里,就有过这种“牛角面包”。于是我底气十足地喊了一声“牛角面包”。可是话音刚落,店员又问道:“要什么样的奶酪?”
天哪!我只知道法国小说中出现过很多种奶酪,难道在现实生活里也是如此吗?从留学第一天开始,我竟然为了一块该死的奶酪,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弄得狼狈不堪。我急忙看了一下周围,可是橱窗中并没有摆出奶酪。店员有点不耐烦地给我罗列出各种奶酪的名称。想着大概报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随便说了句“Yes”。但是这还没有完全结束。
“要莴苣吗?”
“要。”
“番茄呢?”
“要。”
店员不厌其烦地从洋葱、油一直问到醋,... -->>
“去寻找你自己的个性吧。”
“要怎么寻找啊?”
我分明一条一条地做了清楚的解答,可是他们仍然用一副迷茫的表情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问题,好像之前我什么都没有讲过似的。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头痛吃止痛药,感冒吃消炎药,如此对症下药一般,他们是否也希望我能拿出一个个现成的“我”,给他们塞到各自的怀里去?可是那个“我”原本就已经在自己的身上了,为什么要到我这里来寻求呢?
有必要跟别人问自己的长相如何吗?没有必要。只要去瞧一瞧倒映在水坑里的自己就可以了。坑里的水越清净,映在上面的脸也会越清晰。同样,心境越安详孤寂,“我”也会更加凸显。所以,与其要发问“我”在哪里,倒不如静静地走进自己的心里,要知道,“我”已经在内心之中。
如果不认可“纯粹的我”、“原生态的我”,那么就无法找到自我。
整容后变美丽的“我”,其实是被欲望塑造出来的一副面具。我们应该抛开面具,接受纯粹的、原生态的我。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解自己,就是等于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讲到这里,大家就会说:“虽然找回了‘我’,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我回答说:“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他们思考片刻,又会问:“我不清楚自己想做些什么。”
对于那些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人来说,跟他们讲“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吧”这种话,就等于说“别光顾着玩儿,赶紧去学习”一样,只不过是一种唠叨。于是他们会陷入更深的迷宫里。我知道,一心想在我这里寻求答案的他们,该有多么绝望。看着他们失落的样子,我的心也会跟着往下沉。
问题不止这些。有些人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满怀激情地告诉别人:“我要做这件事情。我很想去做。”可是周围的人却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
“这么做,你怎么养活自己啊?不行,千万不要做。”
遗憾的是,很多正当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经常陷入到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中。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算有想做的事情,往往也会被生计捆住手脚。他们非常希望能过上令人羡慕的日子,可是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轻松。光阴荏苒,转眼间就碌碌无为地步入了中年。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选择一条比较安稳的活路,做一些一半想做另一半不想做的事情。毕竟有一半是想做的,所以,他们安慰自己:起码能够拥有一半的幸福、一半的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踌躇的时候,幸福已经远离。
过着不尽如人意的生活却要装出十分满意的样子,这种日子既难过又乏味。他们会时不时地环顾一下周围的人,并在心里想:那个人幸福吗?那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满足吗?可是每个人都冠冕堂皇地戴着成功的面具,所以再怎么看,也看不到其真实的一面。不管怎样,除了我之外,其他人看起来都很幸福。大家好像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过着有意义的生活,所以我更加感到孤独和不安。觉得别人都过得蛮好,只有自己一塌糊涂,过着乱七八糟的生活,因此弄得自己心烦意乱。
请不要担心,事实并不尽然。就像舞台上的喜剧演员,虽然看起来风头十足,可是一旦脱去那双增高鞋,一米六的矮个儿立马让他显露其本色。这就是人生。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只有自己是孤独和不安的。
一九八六年,我为求学去了美国。在入住寝室的第二天早上,我开始为早饭应该吃点什么而苦恼。听说在美国香蕉很便宜,连猴子都能吃得起。于是我打算出门买一点香蕉。
在街边我发现了一个叫“star24”的小便利店。一进屋,店员就直直地盯着我看。见到客人来了,盯着也不打招呼,这简直太无礼了。我心想,等买完东西后一定要说他几句。我边想边拿起了香蕉。这时,我突然停住了手,因为我发现了监控器。店员直视的目光,再加上头上转动的监控器,我感觉到一阵不舒服,一下子兴味索然,于是就空手走出了便利店。若是在韩国,店员肯定会主动过来帮我拿香蕉的。这让我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差异感来。
无奈之下,我进了一家咖啡店。我走到长长的队伍后面开始排队,过了好一阵子才轮到了我。我非常有礼貌地点了餐。
“请给我拿一些火腿和奶酪三明治好吗?”
店员好像没有听懂我的英语,耸了耸肩。
我再一次郑重地重复了一遍。可是不知为什么,店员一直在重复着“Excuse me”。难道美国人听不懂英语吗?我非常恼火,但强忍下来,一字一顿硬邦邦地吐出几个字:“火腿!奶酪三明治!”这下店员才点了点头,问我想要什么样的面包。还用问什么样的面包?到饭馆吃饭的时候,还要问“吃什么样的饭”吗?我竭力掩饰着惊慌,问他都有什么样的面包。看着后面排着那么多人,要一再重复着相同的话,我开始冒出了冷汗。
这时我正好看见橱窗里摆着各种面包。呃,这不是“牛角面包”吗?当时韩国刚开业的一家面包店里,就有过这种“牛角面包”。于是我底气十足地喊了一声“牛角面包”。可是话音刚落,店员又问道:“要什么样的奶酪?”
天哪!我只知道法国小说中出现过很多种奶酪,难道在现实生活里也是如此吗?从留学第一天开始,我竟然为了一块该死的奶酪,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弄得狼狈不堪。我急忙看了一下周围,可是橱窗中并没有摆出奶酪。店员有点不耐烦地给我罗列出各种奶酪的名称。想着大概报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随便说了句“Yes”。但是这还没有完全结束。
“要莴苣吗?”
“要。”
“番茄呢?”
“要。”
店员不厌其烦地从洋葱、油一直问到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