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中文网 www.eezw.net,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清凉殿中,李旭脑子里一团乱麻,刚刚入宫的李德裕、李绅以及元稹哥三个近乎指桑骂槐表示皇帝的行为不仅是对皇帝自己不负责,甚至是对整个帝国以及信任他的臣子们不负责。
对于这些批评,李旭表示的确是自己错了。
“不过陛下不必忧虑,我们入宫之时,见到数支人马在城中剿匪,都是兵部从各地调拨来的外藩精锐,想来是韩相未雨绸缪。”
李德裕之父李吉甫被韩岗排挤,至今还逡巡在剑南西道节度使任上,李德裕自然不会给韩岗留什么情面,话里暗地里给韩岗埋了一个钉子。。
“嗯,这件事大家心里清楚就好,韩相这件事上隐隐得罪枢密院那边,神策军和天威军估计也会有不满,不过我们还是要感念韩相这点未雨绸缪的手段。”
对于韩岗的这些布置,李旭是欣赏的,巧设手段将外藩兵马调入京中,最要命的是将时间卡得这么准,都是韩岗的功劳。不独李旭和朝廷上下,便是白玉京中的百姓都要感谢韩岗的担当。
以一人之力,负重前行,改天地,换日月,这是一种担当。治大国若烹小鲜,小火慢炖,微加调料,最后达到一样的目的,这也是担当。
韩岗不会顶着枢密院将外藩兵马调京中,但是他能运用手腕将兵马调进来,这便要感激他。
“韩相一道令旨,外藩兵马便云集京中,陛下,这其中值得思量。”李绅继续发难。他曾祖父时就与赵州李氏序过家谱,认了同宗。现在李绅和李德裕自然是背靠背的好兄弟。
李旭闻言不语。
李绅的话既有道理,有没有道理。李绅巧妙的指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韩岗有能力外调藩镇的兵马入京,某种程度上他对朝廷,对皇帝构成了威胁。
换句话说,韩岗有造反的能力,而且如果他真的这么干的话,很有可能成功。
这里就伪造了一个概念,韩岗有实力造反,无论他是否具备谋反的意图,都要抓紧时间干掉他。
李旭知道,历史上很多他的同行都陷入过类似的处境。他们的举动无非两种,一种是下辣手干掉,另一种是选择坐视。
宋太祖、明太祖都面对过这样的处境。宋太祖当时打算迁都洛阳,被晋王赵匡义为首的势力阻挠。
面对宋太祖认为汴梁周围无险可守,北方辽国力量很强,如果继续定都开封,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冗兵问题,做出了应该迁都洛阳的战略考量。
群臣均表示反对,晋王进谏,宋太祖特别强调了解决冗兵问题的重要性。赵匡义对宋太祖的战略考量表示“在德不在险。”
于是宋太祖只好同意,待赵匡义走后,宋太祖长叹一声:“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事实上也正如宋太祖所料,面对辽国的威胁,宋朝在河北和开封维持了一支重兵,这支部队一直都在消耗着农业社会的剩余产出,使得宋朝的乡村异常寥落贫困。
而事实也证明宋太宗的话仅仅是符合“政治正确”的漂亮话,在他北伐幽州失败之后,他的子孙为了维护黄河天险,不惜三易回河,对整个黄河下游流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最终高瞻远瞩,仁义大度的宋太祖死了,留下了“烛光斧影”的谜题,皇位也由晋王赵匡义所继承。
相比仁义大度的宋太祖,明太祖洪武皇帝则更加酷烈一些,这位出身最低的皇帝对于权力十分敏感。任何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力量,他都不会姑息。
当胡惟庸和蓝玉的力量开始威胁皇权之后,特别是胡惟庸排挤刘基,蓝玉多行不法开始显露之后。雄猜之主朱元璋便开始着手清洗,终于将这两个权力集团加以清除,胡蓝之狱牵涉甚广,朱元璋毫不在乎株连带来的名声损失。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做法的确是让皇权平稳过渡到了他的皇长孙朱允炆手里。可惜碰见了朱棣奉天靖难。
不过好... -->>
清凉殿中,李旭脑子里一团乱麻,刚刚入宫的李德裕、李绅以及元稹哥三个近乎指桑骂槐表示皇帝的行为不仅是对皇帝自己不负责,甚至是对整个帝国以及信任他的臣子们不负责。
对于这些批评,李旭表示的确是自己错了。
“不过陛下不必忧虑,我们入宫之时,见到数支人马在城中剿匪,都是兵部从各地调拨来的外藩精锐,想来是韩相未雨绸缪。”
李德裕之父李吉甫被韩岗排挤,至今还逡巡在剑南西道节度使任上,李德裕自然不会给韩岗留什么情面,话里暗地里给韩岗埋了一个钉子。。
“嗯,这件事大家心里清楚就好,韩相这件事上隐隐得罪枢密院那边,神策军和天威军估计也会有不满,不过我们还是要感念韩相这点未雨绸缪的手段。”
对于韩岗的这些布置,李旭是欣赏的,巧设手段将外藩兵马调入京中,最要命的是将时间卡得这么准,都是韩岗的功劳。不独李旭和朝廷上下,便是白玉京中的百姓都要感谢韩岗的担当。
以一人之力,负重前行,改天地,换日月,这是一种担当。治大国若烹小鲜,小火慢炖,微加调料,最后达到一样的目的,这也是担当。
韩岗不会顶着枢密院将外藩兵马调京中,但是他能运用手腕将兵马调进来,这便要感激他。
“韩相一道令旨,外藩兵马便云集京中,陛下,这其中值得思量。”李绅继续发难。他曾祖父时就与赵州李氏序过家谱,认了同宗。现在李绅和李德裕自然是背靠背的好兄弟。
李旭闻言不语。
李绅的话既有道理,有没有道理。李绅巧妙的指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韩岗有能力外调藩镇的兵马入京,某种程度上他对朝廷,对皇帝构成了威胁。
换句话说,韩岗有造反的能力,而且如果他真的这么干的话,很有可能成功。
这里就伪造了一个概念,韩岗有实力造反,无论他是否具备谋反的意图,都要抓紧时间干掉他。
李旭知道,历史上很多他的同行都陷入过类似的处境。他们的举动无非两种,一种是下辣手干掉,另一种是选择坐视。
宋太祖、明太祖都面对过这样的处境。宋太祖当时打算迁都洛阳,被晋王赵匡义为首的势力阻挠。
面对宋太祖认为汴梁周围无险可守,北方辽国力量很强,如果继续定都开封,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冗兵问题,做出了应该迁都洛阳的战略考量。
群臣均表示反对,晋王进谏,宋太祖特别强调了解决冗兵问题的重要性。赵匡义对宋太祖的战略考量表示“在德不在险。”
于是宋太祖只好同意,待赵匡义走后,宋太祖长叹一声:“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事实上也正如宋太祖所料,面对辽国的威胁,宋朝在河北和开封维持了一支重兵,这支部队一直都在消耗着农业社会的剩余产出,使得宋朝的乡村异常寥落贫困。
而事实也证明宋太宗的话仅仅是符合“政治正确”的漂亮话,在他北伐幽州失败之后,他的子孙为了维护黄河天险,不惜三易回河,对整个黄河下游流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最终高瞻远瞩,仁义大度的宋太祖死了,留下了“烛光斧影”的谜题,皇位也由晋王赵匡义所继承。
相比仁义大度的宋太祖,明太祖洪武皇帝则更加酷烈一些,这位出身最低的皇帝对于权力十分敏感。任何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力量,他都不会姑息。
当胡惟庸和蓝玉的力量开始威胁皇权之后,特别是胡惟庸排挤刘基,蓝玉多行不法开始显露之后。雄猜之主朱元璋便开始着手清洗,终于将这两个权力集团加以清除,胡蓝之狱牵涉甚广,朱元璋毫不在乎株连带来的名声损失。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做法的确是让皇权平稳过渡到了他的皇长孙朱允炆手里。可惜碰见了朱棣奉天靖难。
不过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